迦蘭陀竹園,名竹林精舍。


    是用石頭砌成的,向東開門。有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樓閣,七十二講堂。


    那迦蘭陀長者超級豪,頂級貴。錢多的花不完,便修建這麽大個的竹園來布施諸沙門。


    說起來,這世界上的頂層精英絕對是極少數人,人少了彼此間便免不了產生交集。


    迦蘭陀長者,作為王舍城的土豪,跟摩耶那陀,須達多(須達多、給孤獨長者)都認識,並且是好朋友。


    而且須達多來王舍城談買賣過後,便去拜會了迦蘭陀,說起了他見佛陀的事,可把迦蘭陀給羨慕的不行。


    得知須達多要迴舍衛國去建造精舍,請佛陀去舍衛國居住後,他便按耐不住了,讓摩耶那陀長者做引薦,直接來麵見了世尊。


    摩耶那陀園。


    迦蘭陀來拜訪佛陀。


    一番談話下來,迦蘭陀便被世尊的智慧折服了,誠心邀請佛陀去竹園居住,受供。


    “阿彌陀佛,多謝居士盛情。”


    世尊先道謝,然後搖頭:“我佛門弟子喜清淨,在這摩耶長者這裏住的很舒心,哪裏也不想去了。”


    想要請我去,先把外道趕走。當然,這話不能直說,要拐著彎兒說。


    “世尊,到了雨季,還是要去舍衛國居住的。”


    提婆達多趁機說道:“您可是答應了給孤獨長者邀請的。”


    “舍衛城?嗬嗬……”


    迦蘭陀發出了不良的笑,得意道:“不是我吹噓,能與我竹園相媲美的院子,舍衛國惟有祗佗太子的園子。”


    “給孤獨長者怕是沒有能力買到手。”


    “提婆達多,你去趟舍衛國,告訴須達多本尊看上了祗園。”


    世尊對提婆達多說道:“非隻園,吾不去舍衛城。”


    “是!”


    提婆達多應是。隨後離去。


    “佛祖,我去把竹園的外道都驅逐,隻供養我佛。”


    迦蘭陀也不笨。他也是善信,從世尊說出“喜清淨”之言時,就get到了其意思。


    ……


    竹林精舍。


    迦蘭陀真的把外道都趕走了,也順利的請來了佛陀及眾比丘僧五百多人。


    佛陀感覺良好。這佛教終於立起來了,有僧,有法,有佛,還有了講法傳道的寺院。


    當然,也不能驕傲。所謂的眾比丘僧還都是父親淨飯王送的,弟子都是自家兄弟,連三個兒子都拐帶了出來。


    真正以講道傳教收的弟子,很抱歉,一個都沒有。


    “啟稟世尊,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求見。”


    “請他們進來。”


    舍利弗和大目犍連兩尊者在沙門的地位和影響力,對現在的佛陀來說也是高山仰止的存在。


    “見過佛祖。”


    “二位尊者請坐。”


    這兩位尊者都是異人。舍利弗身材頎長的身材,麵容清秀,雙目明亮,兩手過膝。


    摩訶目犍連則是身材魁梧,方麵大耳,大手大腳。


    兩人出身不同,舍利弗出身摩伽陀國的婆羅門,而目犍連則是一個在海裏打漁的漁夫。


    兩人都已開悟,但都是以神通得道,道行卻不太高,不及哈奴曼和悉多。


    兩人最初拜有名的婆羅門刪闍耶為師,可學了沒多久,舍利弗便發現刪闍耶智慧不行,生了離開的心思。


    他去找好友目犍連,那位正好也有同感,便結伴離開了。


    他們各自都有一百多弟子,那些弟子們也都以為自家老師在學問和道德上已經無人能敵了,牛逼的不要不要的。


    那舍利弗的父母都是婆羅門有名的論師,據說他母親懷孕後智慧口才陡然提升,辯論無敵,就是受到了肚子裏胎兒的影響。


    舍利弗出生後,六七歲就能敢跟婆羅門有名的論師坐在一起,十六國論師誰也說不過他。


    現在離開了刪闍耶,自稱一派,更是達到了目中無人的程度。


    自認為天下再也沒有人能成為他們的老師了。


    在竹林精舍,九十六沙門裏原本也有他倆一席之地的,而且是首席的位置。


    當然,這次佛祖霸占竹林精舍,他倆也被驅逐了出來,連同二百弟子都沒了供養之地。


    正巧趕上佛弟子馬勝(阿舍婆示)在大街上講法。


    兩人便想過去找茬兒。


    “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我佛大沙門,常做如是說。”


    馬勝比丘看到舍利弗和目犍連帶著一幫弟子湊了來,忙說了四句偈語。


    這是佛陀教他的。就是吸引舍利弗的,勾引他們的魚餌。


    “馬勝,吾來問你。何為緣?”


    舍利弗發問道。


    他修行多年,對於一切因以及無因,也是弄不明白的。弄不明白的問題,那就要歸為自在天的意思而形成。


    這個就是人的悲哀了。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不可解,無法解釋的,都要往天意上推。


    馬勝道:“舍利弗尊者,你我在這裏相遇便是緣。老師說,你二人與我佛有緣,合該入我佛門。”


    “你老師是誰?”


    舍利弗問。他很驕傲,見馬勝一直在說老師,他便想著去跟佛陀辯論一番。


    “我師乃是釋迦牟尼佛尊者。”


    “吾等去拜訪與他。”


    “我帶二位尊者去。”


    馬勝心中大喜。領著舍利弗和目犍連往竹林精舍而去,一路上引起了好多的人的關注。


    至竹林精舍。


    二尊者見佛陀。


    “世尊,我二人如何超脫自由?”


    舍利弗首先發問。


    “神通法力是目犍連尊者的桎梏,智慧是舍利弗尊者的障礙。”


    佛祖道:“若想超脫,惟有放棄神通,舍利弗不語,目犍連不聞不視不行,執持修行自然得脫。”


    這個很難。兩人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身份地位,都是依靠神通得來,要讓他們放棄基本不可能。


    “讓漁夫放棄漁網,農夫放棄鋤頭,那豈不是要餓死了。”


    目犍連道:“可還有他法?”


    佛陀道:“有,誠心皈依我佛,聽吾講法,久之便可得解脫。”


    解脫桎梏、苦難、束縛,超脫生死、輪迴。兩人是被智慧和神通束縛禁錮了,所以用“解脫”二字。


    “那佛祖要勝過我二人方可。”


    二尊者道。


    “所謂神通不過是小乘耳,大乘佛法的基礎便是小乘。”


    佛祖伸出一隻手到目犍連麵前,淡淡的說道:“你有眼可透任何障礙,有耳能聽九天十地,有足無視距離遠近。”


    “但這些真的都是小道。”


    “尊者可到吾手掌上來,你若能破開吾這掌中佛國,便算你贏。”


    “可!”


    目犍連躍入佛祖的手掌。很顯然,他出不來了,那又是一個天地宇宙小世界。


    舍利弗在外麵,能看到目犍連在佛國的生死輪迴,裏麵的目犍連重新投胎轉世,卻沒有了任何神通,過了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無限的輪迴。


    這是佛國的幻化,真正的目犍連就在佛祖掌心閉目而坐,不言不語不動。


    “佛祖,目犍連尊者敗了,讓他迴來吧!”


    舍利弗替目犍連認輸。不認不行啊,繼續輪迴下去,目犍連就真的迷失自我了。


    “舍利弗,你也敗了!”


    佛祖道:“你雖有智慧,卻是心智不堅,難成大道。”


    “你怎知吾心智不堅?”


    舍利弗不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封神我為紂王之氣死鴻鈞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家七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家七少並收藏穿越封神我為紂王之氣死鴻鈞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