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個計劃忽略了代表團的背景。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主要處理的是國防事務,並不涉足商業領域。


    1997年的華夏正處於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國家預算有限,無法輕易進行大規模的海外投資。


    而中方的負責人戴國榮是一位技術專家,他與同樣出身工程師的洛茲科之間找到了很多共同點,這使得隨行的米爾濟約耶夫幾乎插不上話。


    車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後,終於抵達了位於城市東部的特卡洛特飛機製造廠。


    車內原本輕鬆的氣氛,在進入工廠大門後逐漸變得凝重。


    透過車窗,戴國榮目睹了巨大的車間、寬敞的跑道和停機坪上停放的老式伊留申飛機,這些景象見證了這座亞洲最大飛機製造廠昔日的輝煌。


    但細節處卻透露出衰敗的跡象:廠房玻璃破損,地麵石縫中野草叢生。


    盡管蘇連解體才過去五年,但這裏已經難以掩飾其破落的狀態。


    車隊緩緩駛過一排狀態各異的伊爾62飛機,顯然這些飛機已經很久沒有得到維護。


    意識到戴國榮的目光,洛茲科適時地打破了沉默:“這些都是貴國熟悉的老型號,現在看來有些過時了。稍後我會向您展示我們最新的機型。”


    翻譯將這話傳達給戴國榮,他微微一愣,隨後大笑迴應:“那我們就期待一下。”


    幾分鍾後,車隊停在了二號總裝車間前。


    對於一個年產量可達上百架飛機的大廠來說,不同型號的飛機自然不會集中在一處組裝,以確保生產效率。


    下車後,迎接他們的是簡短而正式的歡迎儀式。


    戴國榮作為華夏代表團的領隊,按照慣例完成了與對方的握手、交談和合影。


    接著,他從一位精心打扮的烏克斯坦女孩手中接過了一束鮮花和禮物。


    顯然,特卡洛特工廠為了這次接待做了不少準備。


    然而,戴國榮的目光很快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走了。


    當他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這座工廠時,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宏大規模。


    兩個總裝車間雖然編號不同,但實際上連成一片,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山脈,延伸無盡。


    作為一名負責國防工業的官員,戴國榮見過不少華夏的飛機製造廠,但這裏的規模還是讓他暗暗吃驚。


    盡管他努力保持鎮定,但他略顯心不在焉的態度還是被陪同他的洛茲科注意到了。


    洛茲科以為這些華夏軍人對繁瑣的禮節不感興趣,隻想盡快進入正題,因此示意助手庫切羅夫加快速度完成儀式。


    當他們走進總裝車間時,一種蕭條的氣息撲麵而來。


    十幾架不同程度完工的飛機半成品散落在地麵上,角落裏還堆放著未組裝的機身和機翼,周圍則是數不清的零件和機器設備。


    隻有兩架接近完成的飛機旁邊有工人在忙碌,但仔細一看,他們隻是在進行維護工作,並不是在組裝飛機。


    戴國榮深知,飛機這種複雜的工業產品,最後的組裝步驟必須依靠經驗豐富的工人手工完成。


    為了確保精度,工程師們會研發專門的裝配型架來輔助工人工作。


    沒有這些型架,幾乎不可能完成飛機的總裝。看到這裏大部分飛機都缺乏型架,戴國榮感到一陣痛心。


    這些飛機的數量幾乎相當於華夏一年的產量,但現在卻大多處於閑置狀態。


    隨著一行人繼續前行,戴國榮逐漸看清了那兩架接近完成的飛機。


    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湧上心頭。他迴憶起之前與歐洲代表團談判時看到的一份資料,上麵記載了一個類似的飛機型號。


    這讓他不禁皺起了眉頭,心中泛起了疑問。


    “這飛機看著有點像咱們的新舟60吧?”


    戴國榮轉頭用中文問身邊的梁語平,他是航空工業總公司的董事長。


    新舟60在許寧的指導下經過大幅改進,才成為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產品。


    在此之前,它幾乎無人問津,更早時被稱為運7-200a。


    而且,這款機型直到今年才正式由科工委接手管理,之前一直歸民航局管。


    戴國榮在這段時間裏忙於談判,幾乎沒有時間關注這些變化。


    還沒等梁語平迴應,領頭的洛茲科已經走到一架即將完成組裝的伊爾-114m前,轉身介紹道:


    “這是伊爾-114m,能坐60人,最大起飛重量21噸。滿載時以500公裏每小時的速度可以飛行1000公裏;


    若商載3.6噸,則航程可達2800公裏。


    性能上完全可以和歐洲的atr42相媲美,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支線客機。請各位小心地上的電纜,別絆倒了。”


    他接著說:“從定位上看,這款飛機是為了替代老舊的安24,也就是你們國家根據許可證生產的運7運輸機。


    它與老款在技術和操作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使得製造商和運營商都能迅速適應。”


    顯然,洛茲科為這次訪問做了一些準備,但他對華夏的現狀了解並不深入。


    他知道華夏急需更新換代的民航機隊,有大量的老舊飛機仍在服役。


    如果這次交流能提前一年,那麽伊爾114m對華夏來說會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


    但隨著新舟60獲得了楓葉國的合作,並且眼看就要獲得歐盟15個國家的適航認證,現在再提這個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戴國榮見狀,趁洛茲科停頓之際,帶著複雜的心情插話:“洛茲科先生,我或許應該提前告訴您一個消息。”


    “什麽消息?”洛茲科似乎還沉浸在自己的介紹中。


    “最近,我們和歐盟達成了一項協議,意味著我們的新舟60將很快能夠進入歐洲市場。


    所以,對於您提到的這款飛機,我們現在可能沒有特別的需求。”


    翻譯將這段話譯成俄語後,現場瞬間安靜了下來。


    洛茲科聽到這裏,感到一陣暈眩。


    關於caac與jaa之間的支線飛機適航互認協議,官方尚未公布,媒體上也沒有相關報道。


    洛茲科和其他俄易斯代表對這一消息毫無準備,最初的反應是震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