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他的工程技能和管理才能都有了顯著提升,然而理論知識雖然也有所增長,卻依然停留在二級水平。


    這並非全因升級所需的大量經驗值,而是隨著項目複雜度的增加,他愈發覺得當前的理論等級難以應對更高級別的挑戰。


    例如,在三道門慶功宴上與閻偉忠討論的多物理場仿真建模軟件,讓他意識到自己的理論深度還不夠。


    盡管嚐試過多種理論構建,但他始終未能找到一個完整且實際可行的方法。


    因此,他意識到需要專門花時間去提升理論水平的經驗值。


    正當他準備表達這個想法時,一位年輕工程師搶先發言:“我認為我們應該將吊艙與載機平台整合考慮。”


    被搶了話頭的許寧差點噎住,但仍禮貌地示意對方繼續。


    年輕工程師接著說:“我們現在的方案是為飛機掛載兩個功能相同的吊艙以疊加幹擾功率;


    但實際上我們可以讓左側吊艙專責接收雷達信號,右側吊艙則負責發射幹擾信號,通過飛機內部計算機處理數據。”


    “這樣,整架飛機就像一個飛行中的吊艙,即便是翼展較小的殲8c,也有近9米的長度,加上機身作為天然屏蔽,可以實現必要的空間隔離。”


    這一建議讓許寧眼前一亮。在不那麽正式的情況下,他可能會鼓掌稱讚。


    年輕工程師的思路提醒了他,曆史上美蘇兩國可能就是用類似方法解決電子戰機自幹擾問題的。


    這種方法雖有局限性——如靈活性不足、必須改裝飛機,以及幹擾範圍有限——但總體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不過,此時許寧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更優的設想。


    “確實,自幹擾是個棘手的問題,但我們未必不能克服。”


    他清了清嗓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我有一個不同的想法……”


    年輕工程師帶著一絲疑惑和期待看著許寧,顯然對自己的方案感到自豪,同時也好奇這位前輩會有怎樣的見解。


    許寧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想法,讓接收和發射天線交替工作,這在技術上雖然有點取巧,但確實可行。


    他的話一出口,就引起了徐舒的驚訝,那表情仿佛在說:“你可別騙我,我可是懂很多的。”


    “傳統的方法,不管是全脈衝還是短脈衝,都是根據雷達信號的時長來工作的。


    即使是短脈衝方式,也隻是利用一小段信號循環轉發,直到下一個周期才重新開始接收、計算和發送。”許寧繼續解釋。


    接著,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使用雷達發射脈衝一半寬度的信號作為幹擾信號,而不需要改變現有的硬件結構。


    “一半寬度?”


    這個提議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隨後有人意識到,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對於現代線性調頻脈衝壓縮雷達是可能實現的。


    盡管電子戰領域還在發展的初期階段,特別是像漂亮國這樣的國家也尚未有係統性的研究證明這一點,但許寧的設想看起來很有潛力。


    然而,一位工程師指出,如果依舊采用之前的采樣和儲存方法,隻是縮短了假信號的滯後距離,並不能有效欺騙雷達或操作員,也無法掩護真實目標。


    “你說得沒錯。”


    許寧迴答:“所以我們不會完全依賴儲頻過程。”


    他進一步澄清道,實際上,他會省略部分儲存步驟以提高效率。


    這一說法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因為數字射頻存儲(drfm)技術的一大優勢正是其能夠儲存頻率的能力。


    郭林科迅速拿出紙筆遞給許寧,他已經習慣了在這種關鍵時刻觀摩專家的操作,並試圖從中學習。


    許寧接過工具,開始畫起簡單的坐標軸圖解,展示他的想法。


    許寧的想法是這樣的:當接收設備捕捉到長時間的雷達信號時,不是一次性處理整個信號,而是分段進行。


    它會快速地對信號的一小部分進行高精度采樣,立即處理,然後由發射設備將這段信息發送出去。


    接著,再對下一段信號做同樣的事情,如此循環,直到處理完所有的雷達信號。


    這種技術讓接收和發射設備可以在同一個脈衝周期內輪流工作,彼此不會相互幹擾。


    因為每次采樣和發送的時間相等,所以可以精準地截取雷達脈衝的一半,實現所謂的“半寬信號”幹擾。


    這看似簡單的變化,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比於傳統的半周期采樣-半周期轉發模式,許寧的方法縮短了周期,但在製造虛假目標方麵效果顯著不同。


    不僅如此,他還建議在處理算法上做一些創新,比如使用重複或循環轉發的技術,而不是簡單的直接轉發。


    這樣做可以創造出大量的強逼真假目標,緊挨著真實目標出現,非常適合伴隨式電子戰機或戰術飛機用於自衛或支援幹擾。


    通過調整吊艙中的軟件參數,還可以改變假目標的特性,以適應不同的戰場環境。


    為了實現這一想法,他們需要更換一個更高級的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芯片;


    並考慮改進天線研發,采用阿基米德螺旋天線,以確保在寬頻帶內的雙向圓極化輻射和穩定的輸入阻抗。


    郭林科迅速記錄下了這些要點,計劃將需求發迴總部,以便盡快獲取新的元器件並進行升級。


    與此同時,團隊決定利用等待的時間來測試現有的一號吊艙,確保一切順利。


    盡管新算法非常聰明,但許寧也清楚,它仍然是一種妥協方案。


    在相同的硬件條件下,這種方法的性能還是無法與通過物理空間分離實現收發隔離、能夠全時接收和發送的係統相比。


    不過,對於目前的任務來說,這個方案已經足夠出色,而且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快速實施。


    團隊一致同意按照這個計劃行動,爭取時間,盡快完成實驗。


    有時候,大確實有大好的優勢。


    在運8電子戰飛機寬敞的機艙裏,沒有必要采用節省空間的間歇采樣技術。


    昨天晚上,我去172工廠檢查,發現他們幾乎完成了殲轟7戰機的中期壽命升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