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厲害了!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許寧感到意外。
“沒錯,我曾接送過來訪的外國團,聽說航技集團在京都有賣紀念品的商店,您或許可以去看看。”司機解釋道。
“原來如此。”
這給了許寧一個新的思路。原本計劃直接從詠都迴家,但現在看來,順路迴學校一趟也不錯。
更何況,住宿和交通費用都不需要自己承擔,而學校那邊還有一間雖無產權但屬於他的公寓。
拿到新房鑰匙才住了不到十天,新鮮感還在呢。
許寧心裏琢磨:“那家商店該不會隻對外賓開放吧?”
他想起在一些小說裏看到的類似場景:那些地方隻收外幣,不接待本國顧客。
但一旁的盧文峰卻給了他一個白眼,說道:“連我這把年紀都知道,特供商店去年就取消了,你怎麽還這麽落後?”
“呃……”
許寧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最近幾年一直在學校用功讀書,沒怎麽留意這些事。”
“也是,你哪有時間留意這些,你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知識了。”
盧文峰點點頭,感歎道:“老天爺還是公平的啊!”
這句話讓許寧微微臉紅。
第二天,許寧乘飛機迴到了首都。迴家後,他立刻開始打掃已經幾個月沒人住的房子。
年輕真好,如果換作二十年後,飛一趟肯定累得隻想倒頭大睡,哪還有力氣打掃衛生?
接著,他發現家裏沒有什麽食物儲備,而此時天色已晚。
90年代的服務行業還不發達,晚上營業的商場不多,尤其是學校附近,許寧根本不知道哪裏能找到吃的。
最後,他決定去學校的食堂解決晚飯問題。
因為寒假的關係,大部分學生都已經迴家,食堂也隻保留了一個窗口為少數留校的學生和幾位單身老師提供簡餐服務。
排隊的人龍依舊像往常一樣長,讓許寧不禁倒抽一口冷氣。望著長長的隊伍,他突然想起自己忘了帶飯盒。
想到銀行存折裏那筆對他來說堪稱巨款的十幾萬,他猶豫了一下,決定省去跑迴家取飯盒的麻煩,準備花五毛錢買個一次性飯盒解決問題。
就在這時,他注意到了隊伍裏的一個熟麵孔——一位有著卷發和些許富態的男子,正遞出一枚硬幣,輕聲說:“一個飯盒。”
“老趙?”
許寧認出了對方,連忙把剛掏出的錢收了迴去。
“寧哥?”趙誌德轉過頭來,臉上滿是驚訝。
短暫的沉默後,趙誌德重新開口:“兩個飯盒吧。”
十幾分鍾後,兩人手提著打包好的飯菜離開了食堂。許久未見的老友重逢,自然有許多話想聊。
“要不一起到我家吃?”
趙誌德提議道。但許寧考慮到第二天還要早起為家人挑選禮物,這在1997年可不是件輕鬆的事,通常得耗上一整天。
“還是算了吧,我明天得早點休息,好早起。”許寧邊走邊搖頭拒絕了邀請。
“對了,老趙,你知道怎麽坐公交去中航國際大廈嗎?”許寧忽然問道。
“中航國際大廈在哪?”趙誌德一臉疑惑,顯然這個領域不在他的專業範圍內。
“呃,就是……”許寧解釋了一半,意識到應該就在那個地標性的建築附近。
他對這周邊的環境其實不太熟悉,畢竟他第一次來是2007年,那時這裏已經是另一番景象了。
但也還是有一點印象在的。
趙誌德似乎讀懂了他的心思:“你知道個大概位置就行了吧?”
“嗯,在朝陽區,北四環正在修建的外麵。”許寧答道。
“那就好,我明天送你過去。”
“你送?”
許寧有些驚訝:“你怎麽送?”
趙誌德嘿嘿一笑,指向不遠處一輛紅色的小轎車。
“我最近弄了輛車。”
年輕人嘛,即便平日裏再怎麽沉穩,麵對最親密的朋友時,也難免會露出真性情。
這一刻,趙誌德帶著一絲小小的自豪,但沒有絲毫炫耀的感覺。
“哦!”
許寧這才反應過來,記得趙誌德在大學最後一年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沒想到這一桶竟如此之大。
九十年代,汽車的價格令人咋舌,遠超二十餘年後。
即使是經濟型車,價格也能抵得上一套房子。而像奧迪、寶馬這樣的豪車,更是價值連城。
兩人走近那輛方正又不失美觀的轎車。
“哇,老吳,這車挺好看的啊,是什麽牌子的?”許寧稱讚道。
“這是拉達2107,俄易斯產的。我直接從他們那邊買的,才花了不到五萬。本來想轉手賣了,但實在舍不得,就自己留下了。”
說起愛車,趙誌德滿是熱情。
“厲害了!”許寧由衷地感歎。
趙誌德的一席話讓許寧愣住了,比起眼前這輛車,這話更讓他吃驚。
“你這家夥成了倒爺?”
所謂的國際倒爺,在90年代是一個特別的職業。這個行業充滿了風險與機遇,從業者往往遊走在法律邊緣,但一旦成功,迴報豐厚。
以前,趙誌德隻告訴過許寧自己做些小買賣,迴想起來,那也不算撒謊,因為倒爺本質上也就是個二道販子,隻是規模遠超想象。
趙誌德輕咳一聲,打開車門,將裝有飯盒的塑料袋穩穩地放在副駕座上,解釋說:
“其實我們是正規的跨國貿易商人,所有程序都是合法的,包括報關和繳稅。”
對於許寧來說,稱唿並不重要。他好奇的是趙誌德到底在做什麽生意。
“那你具體都做些什麽呢?”
“東西多著呢。”
趙誌德迴答:“出口主要是食品、日用品、服裝等,進口則側重於重型機械,比如機床、汽車,甚至飛機零件和快艇。”
聽到“飛機零件”,許寧驚訝不已。
誰能想到,半年前還在一起做研究作業的同學,現在竟然涉足這麽大的交易?
反過來想想,趙誌德大概也想不到,曾經一起做作業的夥伴已經開始設計真正的飛機了。
“確實挺厲害的。”許寧點頭表示理解。
趙誌德補充道,大件商品由他的合夥人負責,那人膽子大,人脈廣,而他自己隻賺一小部分利潤。
“不然我早換奔馳開了,哪還會開著這輛拉達。”
“沒錯,我曾接送過來訪的外國團,聽說航技集團在京都有賣紀念品的商店,您或許可以去看看。”司機解釋道。
“原來如此。”
這給了許寧一個新的思路。原本計劃直接從詠都迴家,但現在看來,順路迴學校一趟也不錯。
更何況,住宿和交通費用都不需要自己承擔,而學校那邊還有一間雖無產權但屬於他的公寓。
拿到新房鑰匙才住了不到十天,新鮮感還在呢。
許寧心裏琢磨:“那家商店該不會隻對外賓開放吧?”
他想起在一些小說裏看到的類似場景:那些地方隻收外幣,不接待本國顧客。
但一旁的盧文峰卻給了他一個白眼,說道:“連我這把年紀都知道,特供商店去年就取消了,你怎麽還這麽落後?”
“呃……”
許寧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最近幾年一直在學校用功讀書,沒怎麽留意這些事。”
“也是,你哪有時間留意這些,你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知識了。”
盧文峰點點頭,感歎道:“老天爺還是公平的啊!”
這句話讓許寧微微臉紅。
第二天,許寧乘飛機迴到了首都。迴家後,他立刻開始打掃已經幾個月沒人住的房子。
年輕真好,如果換作二十年後,飛一趟肯定累得隻想倒頭大睡,哪還有力氣打掃衛生?
接著,他發現家裏沒有什麽食物儲備,而此時天色已晚。
90年代的服務行業還不發達,晚上營業的商場不多,尤其是學校附近,許寧根本不知道哪裏能找到吃的。
最後,他決定去學校的食堂解決晚飯問題。
因為寒假的關係,大部分學生都已經迴家,食堂也隻保留了一個窗口為少數留校的學生和幾位單身老師提供簡餐服務。
排隊的人龍依舊像往常一樣長,讓許寧不禁倒抽一口冷氣。望著長長的隊伍,他突然想起自己忘了帶飯盒。
想到銀行存折裏那筆對他來說堪稱巨款的十幾萬,他猶豫了一下,決定省去跑迴家取飯盒的麻煩,準備花五毛錢買個一次性飯盒解決問題。
就在這時,他注意到了隊伍裏的一個熟麵孔——一位有著卷發和些許富態的男子,正遞出一枚硬幣,輕聲說:“一個飯盒。”
“老趙?”
許寧認出了對方,連忙把剛掏出的錢收了迴去。
“寧哥?”趙誌德轉過頭來,臉上滿是驚訝。
短暫的沉默後,趙誌德重新開口:“兩個飯盒吧。”
十幾分鍾後,兩人手提著打包好的飯菜離開了食堂。許久未見的老友重逢,自然有許多話想聊。
“要不一起到我家吃?”
趙誌德提議道。但許寧考慮到第二天還要早起為家人挑選禮物,這在1997年可不是件輕鬆的事,通常得耗上一整天。
“還是算了吧,我明天得早點休息,好早起。”許寧邊走邊搖頭拒絕了邀請。
“對了,老趙,你知道怎麽坐公交去中航國際大廈嗎?”許寧忽然問道。
“中航國際大廈在哪?”趙誌德一臉疑惑,顯然這個領域不在他的專業範圍內。
“呃,就是……”許寧解釋了一半,意識到應該就在那個地標性的建築附近。
他對這周邊的環境其實不太熟悉,畢竟他第一次來是2007年,那時這裏已經是另一番景象了。
但也還是有一點印象在的。
趙誌德似乎讀懂了他的心思:“你知道個大概位置就行了吧?”
“嗯,在朝陽區,北四環正在修建的外麵。”許寧答道。
“那就好,我明天送你過去。”
“你送?”
許寧有些驚訝:“你怎麽送?”
趙誌德嘿嘿一笑,指向不遠處一輛紅色的小轎車。
“我最近弄了輛車。”
年輕人嘛,即便平日裏再怎麽沉穩,麵對最親密的朋友時,也難免會露出真性情。
這一刻,趙誌德帶著一絲小小的自豪,但沒有絲毫炫耀的感覺。
“哦!”
許寧這才反應過來,記得趙誌德在大學最後一年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沒想到這一桶竟如此之大。
九十年代,汽車的價格令人咋舌,遠超二十餘年後。
即使是經濟型車,價格也能抵得上一套房子。而像奧迪、寶馬這樣的豪車,更是價值連城。
兩人走近那輛方正又不失美觀的轎車。
“哇,老吳,這車挺好看的啊,是什麽牌子的?”許寧稱讚道。
“這是拉達2107,俄易斯產的。我直接從他們那邊買的,才花了不到五萬。本來想轉手賣了,但實在舍不得,就自己留下了。”
說起愛車,趙誌德滿是熱情。
“厲害了!”許寧由衷地感歎。
趙誌德的一席話讓許寧愣住了,比起眼前這輛車,這話更讓他吃驚。
“你這家夥成了倒爺?”
所謂的國際倒爺,在90年代是一個特別的職業。這個行業充滿了風險與機遇,從業者往往遊走在法律邊緣,但一旦成功,迴報豐厚。
以前,趙誌德隻告訴過許寧自己做些小買賣,迴想起來,那也不算撒謊,因為倒爺本質上也就是個二道販子,隻是規模遠超想象。
趙誌德輕咳一聲,打開車門,將裝有飯盒的塑料袋穩穩地放在副駕座上,解釋說:
“其實我們是正規的跨國貿易商人,所有程序都是合法的,包括報關和繳稅。”
對於許寧來說,稱唿並不重要。他好奇的是趙誌德到底在做什麽生意。
“那你具體都做些什麽呢?”
“東西多著呢。”
趙誌德迴答:“出口主要是食品、日用品、服裝等,進口則側重於重型機械,比如機床、汽車,甚至飛機零件和快艇。”
聽到“飛機零件”,許寧驚訝不已。
誰能想到,半年前還在一起做研究作業的同學,現在竟然涉足這麽大的交易?
反過來想想,趙誌德大概也想不到,曾經一起做作業的夥伴已經開始設計真正的飛機了。
“確實挺厲害的。”許寧點頭表示理解。
趙誌德補充道,大件商品由他的合夥人負責,那人膽子大,人脈廣,而他自己隻賺一小部分利潤。
“不然我早換奔馳開了,哪還會開著這輛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