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可以在現有平台的基礎上做一些小改動,比如增加翼展、減小後掠角,這樣可以擴大外翼段的麵積,用來裝載額外油箱以增加航程。


    通過安裝不同的機載設備,我們可以開發出兩個子型號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他繼續說道:“對於國內而言,未來可能不再需要輕型攻擊機,我們可以選擇高級教練型,這種型號保留了後艙的高級駕駛功能,但不需要配備雷達或大型彈藥。”


    孫尚忠驚訝地問道:“那強5就沒有後續型號了嗎?我聽說洪都在考慮新的攻擊機項目。”


    許寧點頭表示同意:“隨著時代的發展,多用途戰鬥機將主導未來戰場,而戰鬥轟炸機也會占有一席之地。


    強5由於設計初衷是為了攜帶核武器進行高風險任務,缺乏裝甲保護,低速性能也不理想,因此在新時代中的角色逐漸淡化。”


    “那麽除了高級教練型,還有其他選擇嗎?”有人追問。


    “確實有。”


    許寧迴答:“對於一些亞非拉國家來說,他們的作戰需求主要是對付叛軍或遊擊隊,這類輕型攻擊機仍然有用武之地。


    我們可以提供戰鬥教練型,配備高級機載設備如多功能顯示器,並設置較大的掛點用於掛載空對地導彈等武器。”


    聽到這裏,眾人無不露出驚訝或恍然大悟的表情,感歎原來還可以這樣做。


    在90年代中期,這種思路還不太常見。


    但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戰鬥機的價格急劇上漲,許多小國覺得建立一支強大的空軍既昂貴又不實際,於是開始轉向更經濟的教練機和攻擊無人機。


    “接下來,我會和你們一起完善這個方案,並優化幾個關鍵部分的設計。


    一旦你們掌握了設計方法,就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和試飛結果對飛機進行調整。”


    許寧轉過身,麵對著648所派來的幾位年輕工程師說道。


    經過半年的時間,他已經適應了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不再像當初教導姚美玲時那樣遇到困難。


    在他重生前的記憶中,研究生畢業時已經熟練掌握數值模擬技術,並具備編程技能。


    但在1997年,大多數設計師僅對一些基本的建模和流體計算軟件有所了解,能親手操作的更是少數。


    這種情況預計要等到幾年後,當與他同期的學生們完成學業並加入工作才能得到改善。


    “我們都聽您的!”包括孫尚忠在內的所有人立刻表現出興奮的神情。


    對於能夠進入航空研究所的人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即使隻學到許寧的部分技藝,也足以讓648所有能力開發出新的機型。


    “很好,既然我已經概述了飛機的整體設計,那麽現在我將介紹數字化設計的基礎理論和步驟。”


    接下來大約兩個小時裏,許寧在一間配備黑板的會議室為工程師們講解了一堂基礎研究。


    盡管這些工程師來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們的理論知識非常紮實,隻是需要轉變思維方式。


    “考慮到大家的經驗有限,我們會逐步增加設計難度。首先我們要盡快拿出一個具體的設計方案,以贏得上級單位和客戶的信任。”


    因此,在初步設計中,他們會選擇較為傳統的隔板進氣道和保守的邊條翼設計。


    “項目批準後,甚至首架原型機試飛成功之後,我們可以逐漸引入更先進的技術。”


    講完這些話後,他感到口幹舌燥,拿起水杯大口喝水。


    驗證新技術通常需要專門的飛行平台,如漂亮國用改裝後的f-16 block 30測試dsi進氣道,蘇連則使用蘇27ub驗證軸對稱矢量噴口。


    而許寧希望在此過程中同時推進教-9\/ftc-2000項目的進展。


    “您真的相信空軍會接受我們的設計方案嗎?”


    有人提出了疑問,顯然對648所在此領域的經驗不足感到擔憂。


    “當然,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解釋的問題。”許寧自信地迴答,準備繼續他的講解。


    許寧翻轉了寫滿字的黑板,露出空白的那一麵,開始講解他的新設計:


    “在最終的設計方案中,我打算采用一種新的進氣道——dsi進氣道。


    這種設計不僅能讓飛機減重130到150公斤,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低風險的平台來驗證這項技術。


    如果一切順利,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到十號工程,甚至是未來的第四代戰鬥機上。”


    “基於這兩個理由,再加上空軍確實需要一款新型高級教練機,我認為我們的設計方案幾乎可以確定下來。”


    “dsi進氣道?”


    孫尚忠皺眉思索了一陣子,迴憶起幾年前漂亮國研究的一種緊湊型進氣係統。


    “我記得那是漂亮國研究的一種高級進氣道,應該就是你說的這個吧?”


    許寧點頭表示肯定:“你記得沒錯。實際上,我在之前的設計中已經嚐試過類似的概念了。”


    說著,他在黑板上快速畫出了兩種進氣道的截麵圖。


    “在殲7f項目裏,我用機頭雷達罩作為前體,簡化了進氣道結構,從而提高了進氣效率。


    但傳統半圓錐形設計對氣流控製不夠精準,因此還需要複雜的扇形唇口來排除附麵層,這反而增加了阻力和重量。”


    這時,旁邊的一位工程師插話道:


    “我記得有一張f-16的照片,雖然很模糊,但那個進氣道看起來確實像您說的那樣,形狀有點奇特,就像是蛤蟆的嘴。”


    孫尚忠則更關注技術細節:“那麽,dsi進氣道的關鍵就在於那個鼓包的形狀嗎?”


    “正是如此。”


    許寧解釋說:“鼓包壓縮麵是按照乘波原理設計的,盡管概念簡單,但實際計算非常複雜。


    我們需要選定追蹤點,在流場中追蹤這些點,形成鼓包壓縮麵。不過,我現在需要先整理思路,完成總體設計。”


    許寧的目標與渦扇9的研發初衷相似,都是為了未來重點型號預先探索關鍵技術。


    這次是為了殲10,他希望能在後續的全狀態原型機上采用dsi進氣道,以優化殲10在中低速下的綜合性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