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特別關注這款飛機的航程?”許寧顯得有些驚訝。


    事實上,得益於改進後的渦噴14a發動機以及額外增加的燃油量,殲-8c的最大航程可達約3000公裏。


    雖然與蘇-27sk的4000公裏還有差距,但是經過空中加油後,殲-8c同樣可以達到這一水平。


    這對於曾經隻能生產短程戰鬥機的華夏航空工業而言,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然而,解放軍目前的空中加油能力有限,轟油-6加油機難以支持殲-8c執行遠距離任務。


    因此,盡管殲-8c在飛行性能和武器係統方麵有了顯著提升,其航程優勢並未得到充分展示。


    飛行員們更多地談到了春洲航展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行表現,以及新型雷達1472與霹靂-11導彈結合所帶來的超視距作戰能力。


    “確實,我們的主要對手是安南(越南)的蘇-22m3,這種飛機空戰能力一般,但他們擁有地理上的優勢;


    很多時候我們抵達目標區域後不久就需要返航,水麵艦艇部隊對此頗有微詞,他們需要可靠的空中支援。”


    “明白了。”許寧點頭表示理解。


    對於南海的情況來說,僅靠提高現有飛機的航程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長遠來看,建設前沿島嶼基地或發展航母艦載機可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那麽,除了航程和飛行性能外,你們覺得還有什麽亟待解決的問題嗎?”


    許寧作為用戶方,了解並收集這些反饋至關重要。


    很多時候,人們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但很清楚哪些是他們不想要的。


    年輕的飛行員稍作思考後,輕聲說道:“我們需要一款新型的雙座戰鬥機。”


    他解釋道,在加入戰鬥部隊前,很多飛行員未曾體驗過超音速飛行,而殲8作為單座戰機,使得許多技能隻能通過地麵學習和自我摸索來掌握。


    殲教7直到1994年才開始裝備部隊,數量有限,並且未能廣泛應用到飛行員訓練中。


    許寧也是一位有經驗的飛行員,深知殲教7並不是理想的教練機——


    教官在後座幾乎沒有前方視野,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佳,超音速時航程短,導致訓練時間受限,而且武器係統陳舊,無法支持複雜的空戰演練。


    另一位飛行員補充說,掛載能力也是個問題。


    “7個掛架顯然不夠用,連安南的蘇22都有8個,更不用說我們的翼下空間小得連稍微大點的武器都無法掛載。”


    這一天,許寧收獲了許多寶貴的一線反饋。


    這些直接來自飛行員的意見反映了實際操作中的困難。


    盡管這些問題在已經定型的殲8c上無法得到解決,但它們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隨著交付儀式的結束,許寧在601所的工作也暫時告一段落。


    春節還有一個月,學校雖已放假,但他並不急於迴家。


    因為410廠已將兩台渦噴14b發動機運往132廠用於殲7f原型機的組裝,他決定前往詠都看看年前還能做些什麽。


    在聯航的圖154航班上,許寧蓋著毛毯,手中握著軍裝空姐遞來的果汁,心中盤算著這段時間的收獲。


    他的同事姚美玲則返迴學校處理年末項目總結等事務。


    作為團隊的領導,許寧可以不必親自處理這些案頭工作,因此他可以在飛機上好好休息並規劃接下來的工作。


    隨著精工計劃的穩步推進和磨粒流加工設備的成功應用,112廠和601所從項目資金中合理分配出6萬元獎金,表彰了他的傑出貢獻。


    在告別之際,楊知書特別找到他,坦誠總公司給予的表揚不夠充分,承諾將繼續努力為他爭取應得的榮譽。


    盡管這些外部的認可不會改變許寧既定的方向,但楊知書的人際技巧無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八三工程取得初步成功後,盛京的112廠與601所不僅肩負起十一號工程——一個涵蓋3到4個子型號的重大任務,還自籌資金啟動了一項隱身飛翼無人機的技術研究。


    相較於殲7f項目,雖然預算充裕得多,但麵對如此宏大的目標,挑戰依然艱巨。


    若能得到一位強力夥伴的支持,這兩個項目的進展無疑將大大加速。


    對於許寧而言,除了物質獎勵和表麵的嘉獎,更讓他重視的是係統的升級。


    由於精工計劃的巨大影響,他獲得了125點科研點數和大量的經驗值,特別是管理經驗:


    【科研點數:500


    理論水平:lv2(3500\/)


    工程經驗:lv2(1000\/)


    管理能力:lv2(0\/)


    綜合能力:lv2


    可進行項目數量:2】


    隨著理論、工程和管理等級升至二級,他的綜合能力也相應提升。


    這不僅意味著現在可以同時推進兩個項目,更讓許寧迴憶起初次重生時試圖讓係統設計一架殲20的經曆,當時係統迴應【能力不足,無可用設計方案】。


    這表明開展任何項目都需要有一個完整且可行的方案,同時也對係統等級有要求。


    不過,隨著他對三代機等高級研究的深入,綜合能力的提高顯然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幾小時後,圖154緩緩降落在詠都新環機場。對於這片曾經生活和工作了十幾年的土地,許寧心中充滿了深厚的情感。


    許寧其實沒怎麽到過詠都,反而對還未成為直轄市的重慶更熟悉一些。這次,611研究所直接派了盧文峰來接他。


    當許寧看到那輛車時,不禁感到驚訝。


    這輛車看起來像是一輛bj212吉普,隻是車尾稍長一些,讓他猜想航空工業係統內部是否有著某種默契。


    “小許同誌,你誤會了,這不是一輛bj212。”盧文峰笑著解釋道。


    許寧對於汽車的認識有限,但他還是好奇地詢問關於這款車的背景。


    在前往611所的路上,兩人需要一些話題來打發時間,而這款車的曆史正好填補了這段空白。


    “這輛車叫jc121a,是四川本地生產的‘野馬白露’牌,模仿的是bj121型號。省裏很多公務車用的就是這個型號或更高級的jc212。”盧文峰拍了拍駕駛台介紹道。


    聽到這裏,許寧猜測這車可能與611所或132廠有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