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並沒有直接拒絕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秋霜的丈夫同樣在601所工作,但負責安全保衛,因此這次未能同行。
“對了,上次從涪城迴來後,你有沒有跟許工約會啊?”
何秋霜一邊擦著濕漉漉的頭發,一邊隨口問道。人類總是對八卦新聞充滿興趣,尤其是關於兩位年輕有為的601所明星人物之間的傳聞。
在這個辦公室裏,不少同事都悄悄期待著何秋霜和姚美玲之間能擦出點火花。
“啊?我……”
麵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姚美玲愣住了,完全不知如何迴應。
“你啊什麽的,難道上次問我在601所附近哪有適合情侶用餐的地方,是為了別人?”
何秋霜反問道,眼神中還帶著一絲絲調侃。
她是個過來人,即便平時與姚美玲交集不多,但依然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年輕女孩的心思。
“不是,我隻是沒機會約他。”姚美玲的臉微微泛紅,聲音也變得有些低沉。
這次輪到何秋霜驚訝了,她的手停在半空,原本擦頭發的動作也停滯了。
“他拒絕了?”她小心翼翼地問道。
“不,他並沒有直接拒絕。”
姚美玲搖搖頭,帶著一絲失落:“那天迴601所的路上,我問他是否有空,他說沒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何秋霜深吸一口氣,語氣溫和卻帶著一絲責備:“他就說沒空,你就這樣放棄了?”
姚美玲解釋道:“後來他一直忙於航展的事宜,我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再問。”
“哎呀!”
何秋霜歎了口氣,無奈地搖搖頭:“你們兩個還真是讓人操心。”
她抬頭看了看牆上的時鍾,眼睛一亮:
“現在快到晚飯時間了,而且這幾天因為航展咱們的工作應該不會太忙。你現在去找他,說不定能有機會聊聊。”
為了這對年輕人的感情進展順利,何秋霜也是費盡心思,希望他們能抓住這難得的機會。
姚美玲略帶羞澀地說:“我剛剛在想穿哪件衣服比較好呢。”
這時,何秋霜才發現姚美玲的床上擺放著三條風格各異的連衣裙。
她輕輕皺眉問道:“你隻帶了這幾條裙子嗎?”
“不是的。”
姚美玲邊說邊從行李箱中拿出更多衣物:“我隻是覺得這三件特別好看,不知道選得對不對?”
“都挺好的。”
何秋霜迴答後,又補充道:“不過我覺得,根據許工平時的品味,他可能會更喜歡你這樣的風格。”
說完,她起身走到旁邊的床邊,從中挑選出一條牛仔褲和一件白襯衫,這兩件原本是屬於不同套裝的單品。
第312章遙遙無期
幾分鍾後,換好新裝的姚美玲站在鏡子前。她的美貌幾乎讓人難以忽視,即使隨意搭配也顯得格外出眾。
這次的混搭不僅突顯了她的長腿優勢,還賦予了她一種別樣的魅力。
“謝謝何姐,那我現在就……”
姚美玲正準備穿上鞋子離開,卻被何秋霜再次叫住。
“你就打算這樣出去?”何秋霜質疑道。
“不然還有什麽問題嗎?”姚美玲低頭檢查自己,並未發現任何不妥之處。
何秋霜沒有多解釋,直接將姚美玲按坐在椅子上,開始翻找自己的行李。
“你待會兒別動就好。”
她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化妝盒。
大約一個小時後,經過何秋霜的一番精心打扮,姚美玲煥然一新,準備好迎接即將到來的時刻。
門鈴響起時,許寧正坐在桌前,用簡短的筆記整理著剛才紛雜的思緒。
迴顧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華夏軍事建設的道路充滿了曲折。
技術難題、甲方不切實際的需求、內外部的幹擾和意外情況,都使得這一過程複雜而艱難。
因此,並非所有問題都能由許寧一人解決;他需要更有效地提升並運用自己的影響力。
目前,八三工程已接近尾聲,但接下來的十號與十一號工程將涉及更廣泛的領域,任務更加艱巨。
係統雖能幫助他在多個項目上同時推進,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即使是多核處理器也需要優秀的軟件來優化資源分配。
因此,他必須對各項任務進行優先級排序。首要任務是第三代航空發動機——渦扇10發動機的研發。
作為飛機的動力核心,它不僅決定了一個機型的成功與否,還能夠衍生出一係列先進的渦輪機。
然而,盡管太行項目早在1987年就啟動了,但直到1996年進展仍然緩慢,研發方案多次修改仍未定型,新技術的應用更是遙遙無期。
這是一塊硬骨頭,即使有係統的輔助,也不是短期內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
其次,是大型飛機結構件的生產,特別是重型模鍛壓機的發展。
傳統的蘇27鈦合金框架通過焊接組裝而成,但這帶來了焊接難度大、效率低和良品率不足的問題。
現代殲20采用了一體化鍛壓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如果要建立百噸級幹線客機的完整生產線,這項技術必不可少。
這是一個龐大且複雜的項目,即便有了研發圖,也需至少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實現。
考慮到周期長的特點,這些關鍵項目應盡早啟動。
此外,機載武器研發也亟待提上日程,不能重蹈覆轍,等到2010年後才取得中距導彈的突破。
還有直升機方麵,陸軍和海軍都有巨大的需求,現有的直8和直9型號要麽需要徹底改造,要麽因為尺寸過小潛力有限,無法滿足作戰要求。
麵對如此眾多的任務,許寧深知每一步都需要謹慎規劃,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以推動國家軍事工業的進步。
對於大型運輸機的需求十分緊迫,但以當前的航空工業水平,要在短期內製造出能承載200噸的戰略運輸機對華夏來說確實有難度。
因此,一個更為實際的方案是與塔什幹工廠合作,獲取一些伊爾76飛機,這些飛機不僅可用於戰略運輸,還能改裝成預警機或空中加油機。
十一號工程節省下來的預算,加上未來可能不再采購蘇30mkk戰鬥機所省下的資金,應該足夠支持這一計劃。
然而,要確保交易順利進行,可能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的談判代表來推動進程。
“對了,上次從涪城迴來後,你有沒有跟許工約會啊?”
何秋霜一邊擦著濕漉漉的頭發,一邊隨口問道。人類總是對八卦新聞充滿興趣,尤其是關於兩位年輕有為的601所明星人物之間的傳聞。
在這個辦公室裏,不少同事都悄悄期待著何秋霜和姚美玲之間能擦出點火花。
“啊?我……”
麵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姚美玲愣住了,完全不知如何迴應。
“你啊什麽的,難道上次問我在601所附近哪有適合情侶用餐的地方,是為了別人?”
何秋霜反問道,眼神中還帶著一絲絲調侃。
她是個過來人,即便平時與姚美玲交集不多,但依然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年輕女孩的心思。
“不是,我隻是沒機會約他。”姚美玲的臉微微泛紅,聲音也變得有些低沉。
這次輪到何秋霜驚訝了,她的手停在半空,原本擦頭發的動作也停滯了。
“他拒絕了?”她小心翼翼地問道。
“不,他並沒有直接拒絕。”
姚美玲搖搖頭,帶著一絲失落:“那天迴601所的路上,我問他是否有空,他說沒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何秋霜深吸一口氣,語氣溫和卻帶著一絲責備:“他就說沒空,你就這樣放棄了?”
姚美玲解釋道:“後來他一直忙於航展的事宜,我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再問。”
“哎呀!”
何秋霜歎了口氣,無奈地搖搖頭:“你們兩個還真是讓人操心。”
她抬頭看了看牆上的時鍾,眼睛一亮:
“現在快到晚飯時間了,而且這幾天因為航展咱們的工作應該不會太忙。你現在去找他,說不定能有機會聊聊。”
為了這對年輕人的感情進展順利,何秋霜也是費盡心思,希望他們能抓住這難得的機會。
姚美玲略帶羞澀地說:“我剛剛在想穿哪件衣服比較好呢。”
這時,何秋霜才發現姚美玲的床上擺放著三條風格各異的連衣裙。
她輕輕皺眉問道:“你隻帶了這幾條裙子嗎?”
“不是的。”
姚美玲邊說邊從行李箱中拿出更多衣物:“我隻是覺得這三件特別好看,不知道選得對不對?”
“都挺好的。”
何秋霜迴答後,又補充道:“不過我覺得,根據許工平時的品味,他可能會更喜歡你這樣的風格。”
說完,她起身走到旁邊的床邊,從中挑選出一條牛仔褲和一件白襯衫,這兩件原本是屬於不同套裝的單品。
第312章遙遙無期
幾分鍾後,換好新裝的姚美玲站在鏡子前。她的美貌幾乎讓人難以忽視,即使隨意搭配也顯得格外出眾。
這次的混搭不僅突顯了她的長腿優勢,還賦予了她一種別樣的魅力。
“謝謝何姐,那我現在就……”
姚美玲正準備穿上鞋子離開,卻被何秋霜再次叫住。
“你就打算這樣出去?”何秋霜質疑道。
“不然還有什麽問題嗎?”姚美玲低頭檢查自己,並未發現任何不妥之處。
何秋霜沒有多解釋,直接將姚美玲按坐在椅子上,開始翻找自己的行李。
“你待會兒別動就好。”
她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化妝盒。
大約一個小時後,經過何秋霜的一番精心打扮,姚美玲煥然一新,準備好迎接即將到來的時刻。
門鈴響起時,許寧正坐在桌前,用簡短的筆記整理著剛才紛雜的思緒。
迴顧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華夏軍事建設的道路充滿了曲折。
技術難題、甲方不切實際的需求、內外部的幹擾和意外情況,都使得這一過程複雜而艱難。
因此,並非所有問題都能由許寧一人解決;他需要更有效地提升並運用自己的影響力。
目前,八三工程已接近尾聲,但接下來的十號與十一號工程將涉及更廣泛的領域,任務更加艱巨。
係統雖能幫助他在多個項目上同時推進,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即使是多核處理器也需要優秀的軟件來優化資源分配。
因此,他必須對各項任務進行優先級排序。首要任務是第三代航空發動機——渦扇10發動機的研發。
作為飛機的動力核心,它不僅決定了一個機型的成功與否,還能夠衍生出一係列先進的渦輪機。
然而,盡管太行項目早在1987年就啟動了,但直到1996年進展仍然緩慢,研發方案多次修改仍未定型,新技術的應用更是遙遙無期。
這是一塊硬骨頭,即使有係統的輔助,也不是短期內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
其次,是大型飛機結構件的生產,特別是重型模鍛壓機的發展。
傳統的蘇27鈦合金框架通過焊接組裝而成,但這帶來了焊接難度大、效率低和良品率不足的問題。
現代殲20采用了一體化鍛壓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如果要建立百噸級幹線客機的完整生產線,這項技術必不可少。
這是一個龐大且複雜的項目,即便有了研發圖,也需至少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實現。
考慮到周期長的特點,這些關鍵項目應盡早啟動。
此外,機載武器研發也亟待提上日程,不能重蹈覆轍,等到2010年後才取得中距導彈的突破。
還有直升機方麵,陸軍和海軍都有巨大的需求,現有的直8和直9型號要麽需要徹底改造,要麽因為尺寸過小潛力有限,無法滿足作戰要求。
麵對如此眾多的任務,許寧深知每一步都需要謹慎規劃,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以推動國家軍事工業的進步。
對於大型運輸機的需求十分緊迫,但以當前的航空工業水平,要在短期內製造出能承載200噸的戰略運輸機對華夏來說確實有難度。
因此,一個更為實際的方案是與塔什幹工廠合作,獲取一些伊爾76飛機,這些飛機不僅可用於戰略運輸,還能改裝成預警機或空中加油機。
十一號工程節省下來的預算,加上未來可能不再采購蘇30mkk戰鬥機所省下的資金,應該足夠支持這一計劃。
然而,要確保交易順利進行,可能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的談判代表來推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