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廣為人知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有了適合的平台,接下來就需要發展相應的特種機型。不過,在這個領域,華夏的技術積累尚淺。
實際上,直到兩年後,首款運8j海上警戒機會服役,而其搭載的設備還是來自英國的進口品。
在西方國家中,英國和德國作為技術合作夥伴顯得尤為可靠。
但是考慮到英美之間的緊密關係,使用英國製造的雷達係統來應對潛在的漂亮國威脅,效果或許會打折扣。
總體來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可以看出華夏航空工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考慮到這一點,殲20戰鬥機能夠在15年後成功首飛,無疑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
正當許寧沉浸在這些思考中時,門鈴聲將他從沉思中拉迴現實。
當打開門看到姚美玲站在那裏時,他的思緒還在反潛機和電子戰飛機上徘徊。
片刻的愣神被姚美玲捕捉到了。
“許寧!”
姚美玲心中感激何秋霜剛才給她的建議,同時輕輕揮動手指在許寧眼前晃了晃,試圖把他從沉思中喚醒。
隨著許寧逐漸迴過神來,姚美玲直接提出了邀請:“一起去吃晚飯吧。”
她這次學聰明了,按照何秋霜的建議,直接給出提議而不留給對方拒絕的空間。
“好的,酒店一樓有個不錯的餐廳,咱們就去那兒吧。”許寧提議道。
姚美玲稍微猶豫了一下。她原本期待一個更加私密和浪漫的晚餐環境,但想到師弟看她時那專注的眼神,心中便有了些許安慰。
她決定給這次不太完美的約會一個機會,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然而,隨著他們走進餐廳,姚美玲漸漸感到有些失望。
餐廳裏熱鬧非凡,顯然不是她想象中的理想約會場所。更讓她不安的是,許寧似乎心不在焉,心思完全不在她身上。
此時,已是傍晚五點左右,外麵天色漸暗。
雖然為了航展,香洲特別是機場周圍布滿了安保人員,但姚美玲還是覺得夜晚外出有點不安全。
就在他們不遠處,兩位帶著專業攝影設備的人在低聲交談,看起來像是記者。
年輕的那個打趣說:“劉哥,你的報道已經提前登報了,真是搶速度啊。”
年長的那位笑著迴應:“這是為航展預熱呢。
做記者的就得有膽量預測,這迴航展關注度高,報紙銷量也跟著漲了,主編還打算加印呢。”
“那你文章裏提到可能會有新型飛機亮相,這個消息是從哪裏來的?”年輕人好奇地問。
“哪有什麽內幕消息,都是靠分析猜測的。”老記者輕描淡寫地說。
聽到這裏,許寧臉上閃過一絲驚訝。
他知道,殲8c的參展確實是個臨時決定,而這個秘密連展會材料都沒有更新,是主辦方特意留下的驚喜。
許寧想了想,既然2016年航展上殲20的亮相玩的就是半遮麵的神秘感,那他覺得借鑒一下這個點子也沒什麽不對。
於是,他和楊知書及展覽團隊商量後,決定研發一個更加震撼、更出人意料的出場方式給殲8c。
雖然這次的準備並沒有特別保密,但估計知道內情的人也不多。
這時,那位被稱作劉哥的記者又開口了,聲音比之前低了許多,若不是許寧聽力好,幾乎聽不見他在說什麽:“關鍵是要抓住矛盾的核心。”
他解釋道:“重點不在於航展上有什麽新東西,而是在於買報紙的人想看什麽。
年初的事件之後,國內所有關注航展的人都期待能有振奮人心的東西出現。
我們就迎合這種心理,斷言會有新的驚喜飛機亮相,說得越神秘越好。反正這隻是預測,就算錯了也沒大礙。”
年輕人顯然沒料到這樣的迴答:“但如果大家都相信會有新飛機,結果卻失望了,會不會覺得被欺騙了?”
劉哥輕蔑地笑了笑,滿不在乎地說:
“失望又能怎樣?到時候人們隻會怪罪飛機製造商不夠給力,不會牽連到我們報社。這幾天的銷量才是實實在在的收益。”
許寧感到自己的表情一定很精彩。當他再次看向對麵的姚美玲時,發現她的情緒明顯不如剛才高漲。
他意識到師姐可能也聽到了兩位記者之間的對話,那些話對沒有經曆過網絡時代和媒體無底線的人來說確實令人不舒服。
為了改變氣氛,許寧試圖找一些愉快的話題來緩解:“師姐,你覺得明天下午飛行表演時,大家會怎麽反應?”
姚美玲翻動著盤中的食物,心中默念著選擇的責任,努力保持著體麵。
實際上,她並未聽到兩人對話的後半部分。
“既然報紙已經報道了,觀眾應該主要是期待新飛機的登場吧。”在經過一番思考後,她認真地迴應道。
即便他們能猜出飛機的型號,也不可能了解其真正的性能,更何況展區裏還有許多其他展品。
盡管這個時代也有信息愛好者試圖挖掘更多細節,但受限於信息傳播的速度,殲8c的試飛詳情不可能廣為人知。
“確實,這兩人也算是運氣好。
許寧無奈地搖了搖頭。不管那位劉姓記者的初衷是什麽,他確實碰對了事情。
航展開幕那天,許寧早早起床,在黎明時分便抵達了國際航展中心的主會場。
作為東道主,華夏航空工業團隊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不像一些參展商在前一天下午甚至晚上才匆匆趕到,需要連夜布置展位。
因此,他決定利用這段人煙稀少的時間,好好巡視一遍場地。
由於出口空軍武器裝備的主要負責方是華夏航技進出口公司,所以此次前來參展的航空工業集團成員。
無論來自哪個研究所或製造廠,對外統一以航技公司的名義出現,室內外展區也安排在一起。
春洲航展並非華夏首個航展,卻是第一個包含實際展示和飛行表演的活動,遠超隻有靜態展示、被戲稱為“模型展”的京城航展。
因此,各航空工廠和研究機構都拿出了自家最得意的作品。
實際上,直到兩年後,首款運8j海上警戒機會服役,而其搭載的設備還是來自英國的進口品。
在西方國家中,英國和德國作為技術合作夥伴顯得尤為可靠。
但是考慮到英美之間的緊密關係,使用英國製造的雷達係統來應對潛在的漂亮國威脅,效果或許會打折扣。
總體來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可以看出華夏航空工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考慮到這一點,殲20戰鬥機能夠在15年後成功首飛,無疑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
正當許寧沉浸在這些思考中時,門鈴聲將他從沉思中拉迴現實。
當打開門看到姚美玲站在那裏時,他的思緒還在反潛機和電子戰飛機上徘徊。
片刻的愣神被姚美玲捕捉到了。
“許寧!”
姚美玲心中感激何秋霜剛才給她的建議,同時輕輕揮動手指在許寧眼前晃了晃,試圖把他從沉思中喚醒。
隨著許寧逐漸迴過神來,姚美玲直接提出了邀請:“一起去吃晚飯吧。”
她這次學聰明了,按照何秋霜的建議,直接給出提議而不留給對方拒絕的空間。
“好的,酒店一樓有個不錯的餐廳,咱們就去那兒吧。”許寧提議道。
姚美玲稍微猶豫了一下。她原本期待一個更加私密和浪漫的晚餐環境,但想到師弟看她時那專注的眼神,心中便有了些許安慰。
她決定給這次不太完美的約會一個機會,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然而,隨著他們走進餐廳,姚美玲漸漸感到有些失望。
餐廳裏熱鬧非凡,顯然不是她想象中的理想約會場所。更讓她不安的是,許寧似乎心不在焉,心思完全不在她身上。
此時,已是傍晚五點左右,外麵天色漸暗。
雖然為了航展,香洲特別是機場周圍布滿了安保人員,但姚美玲還是覺得夜晚外出有點不安全。
就在他們不遠處,兩位帶著專業攝影設備的人在低聲交談,看起來像是記者。
年輕的那個打趣說:“劉哥,你的報道已經提前登報了,真是搶速度啊。”
年長的那位笑著迴應:“這是為航展預熱呢。
做記者的就得有膽量預測,這迴航展關注度高,報紙銷量也跟著漲了,主編還打算加印呢。”
“那你文章裏提到可能會有新型飛機亮相,這個消息是從哪裏來的?”年輕人好奇地問。
“哪有什麽內幕消息,都是靠分析猜測的。”老記者輕描淡寫地說。
聽到這裏,許寧臉上閃過一絲驚訝。
他知道,殲8c的參展確實是個臨時決定,而這個秘密連展會材料都沒有更新,是主辦方特意留下的驚喜。
許寧想了想,既然2016年航展上殲20的亮相玩的就是半遮麵的神秘感,那他覺得借鑒一下這個點子也沒什麽不對。
於是,他和楊知書及展覽團隊商量後,決定研發一個更加震撼、更出人意料的出場方式給殲8c。
雖然這次的準備並沒有特別保密,但估計知道內情的人也不多。
這時,那位被稱作劉哥的記者又開口了,聲音比之前低了許多,若不是許寧聽力好,幾乎聽不見他在說什麽:“關鍵是要抓住矛盾的核心。”
他解釋道:“重點不在於航展上有什麽新東西,而是在於買報紙的人想看什麽。
年初的事件之後,國內所有關注航展的人都期待能有振奮人心的東西出現。
我們就迎合這種心理,斷言會有新的驚喜飛機亮相,說得越神秘越好。反正這隻是預測,就算錯了也沒大礙。”
年輕人顯然沒料到這樣的迴答:“但如果大家都相信會有新飛機,結果卻失望了,會不會覺得被欺騙了?”
劉哥輕蔑地笑了笑,滿不在乎地說:
“失望又能怎樣?到時候人們隻會怪罪飛機製造商不夠給力,不會牽連到我們報社。這幾天的銷量才是實實在在的收益。”
許寧感到自己的表情一定很精彩。當他再次看向對麵的姚美玲時,發現她的情緒明顯不如剛才高漲。
他意識到師姐可能也聽到了兩位記者之間的對話,那些話對沒有經曆過網絡時代和媒體無底線的人來說確實令人不舒服。
為了改變氣氛,許寧試圖找一些愉快的話題來緩解:“師姐,你覺得明天下午飛行表演時,大家會怎麽反應?”
姚美玲翻動著盤中的食物,心中默念著選擇的責任,努力保持著體麵。
實際上,她並未聽到兩人對話的後半部分。
“既然報紙已經報道了,觀眾應該主要是期待新飛機的登場吧。”在經過一番思考後,她認真地迴應道。
即便他們能猜出飛機的型號,也不可能了解其真正的性能,更何況展區裏還有許多其他展品。
盡管這個時代也有信息愛好者試圖挖掘更多細節,但受限於信息傳播的速度,殲8c的試飛詳情不可能廣為人知。
“確實,這兩人也算是運氣好。
許寧無奈地搖了搖頭。不管那位劉姓記者的初衷是什麽,他確實碰對了事情。
航展開幕那天,許寧早早起床,在黎明時分便抵達了國際航展中心的主會場。
作為東道主,華夏航空工業團隊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不像一些參展商在前一天下午甚至晚上才匆匆趕到,需要連夜布置展位。
因此,他決定利用這段人煙稀少的時間,好好巡視一遍場地。
由於出口空軍武器裝備的主要負責方是華夏航技進出口公司,所以此次前來參展的航空工業集團成員。
無論來自哪個研究所或製造廠,對外統一以航技公司的名義出現,室內外展區也安排在一起。
春洲航展並非華夏首個航展,卻是第一個包含實際展示和飛行表演的活動,遠超隻有靜態展示、被戲稱為“模型展”的京城航展。
因此,各航空工廠和研究機構都拿出了自家最得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