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這還是個有故事的人…
大唐:每天簽到,獎勵太多了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夫,他們兩人的情況怎麽樣?”
柳葉對著一個白胡子老頭,關切的問道。
無奈之下,他隻能讓劉全請來另一座山頭上的赤腳大夫。
起初柳葉並沒有抱什麽希望,可是看到這位赤腳大夫的模樣,卻感覺應該有點本事。
這位赤腳大夫應該已經七十多歲了,看起來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氣度不凡。
雖然穿著很樸素,但偏偏就給人一種端莊大氣的觀感。
號過脈後,這位陳大夫閉目沉思片刻,這才迴答柳葉的問題。
“這兩位得的並非傳染病,公子可以放心。”
聽到這句話,柳葉稍稍鬆了一口氣。
他最擔心的就是這兩個倒黴蛋得了傳染疾病。
一路上這麽多人,還有不少的女眷,萬一有人得了傳染病,麻煩可就大了。
柳葉也是稍微了解一些醫術的,這些年跟老孫頭他們幾個待著,學習了不少知識。
耳濡目染之下,也大概能看得出傳染病都有哪些特征。
最起碼在柳葉看來,這兩個倒黴蛋得的並不是傳染病。
如今經過陳大夫的確認,差不多可以斷定了。
可是陳大夫的眉頭卻越皺越高。
“雖然不會傳染給旁人,但兩人的病卻頗為棘手。”
他沉吟了片刻,幽幽的歎了一口氣。
“若是能夠尋到孫思邈孫神仙,亦或者,和他有同樣本事的神醫,或許能挽救迴來。”
“否則的話,這兩人難以活過一年…”
聽到這番話,柳葉的心徹底收迴肚子裏了。
一年?
隻要這兩人能活三個月,就足以完成他們這輩子最光榮的使命了。
之後…
實話實說,就算他們活蹦亂跳,健健康康的,也很難繼續活下去。
最多半年,皇帝與那些世家門閥的鬥爭也該結束了。
出身於世家的人,能活下來幾個,還真就不好說!
但可以確定的是,一些核心成員,尤其是各大世家門閥的主脈,一個能活下來的都沒有!
斬草必須除根,這是多少血淚史總結出來的經驗呀!
“那就有勞大夫先給他們開些藥吧!”
“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
陳大夫驚訝的看了柳葉一眼。
“難不成公子認識孫思邈孫神仙?”
“否則的話,為何一點都不心急?”
他哪裏知道,柳葉的確是認識孫思邈。
因為那個老頭至今為止還在柳家住著呢!
可話又說迴來,認不認識也沒有什麽區別。
他也沒怎麽把這兩個倒黴蛋當人看。
隻要挺過三個月,死也就死了…
柳葉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陳大夫卻覺得柳葉有些高深莫測。
他把藥方寫下來,跟劉全囑咐了一下用藥事宜,背起藥箱子就要走。
走到門口的時候,腳步又忽然一頓。
他猶豫了片刻,將一個泥娃娃取出來,輕輕放到門口的桌子上。
“老夫看公子的樣子,定是認識孫思邈孫神仙。”
“不管認識不認識吧,這十年來公子是老夫所見之人中身份最尊貴的。”
“若是公子能夠見到孫思邈孫神仙,還勞煩你將此物交給他!”
說完,劉大夫頭也不迴的走了。
“這還是個有故事的人…”
柳葉看著他的背影喃喃自語。
不過,柳葉並沒有挽留。
這世上有故事的人多了,柳葉才懶得全都聽一遍。
此人多半是孫思邈在遊曆途中結識的朋友。
迴頭把泥娃娃捎帶手的拿給孫思邈就是了。
…
由於沒怎麽把那兩個倒黴蛋當人看,柳葉甚至連他們得了什麽病都沒有去問。
反正不是傳染病就夠了。
在大口鎮休整了一天之後,車隊重新上路。
休息夠了,每個人的精氣神十足,心情也都十分的不錯。
唯獨笨笨格外的不爽。
它又和那兩個倒黴蛋乘坐在同一個馬車裏了!
不同的是,這兩個人今天變得格外沉默寡言。
笨笨使勁兒搖晃著籠子,也不見他們有絲毫的迴應。
隻是有氣無力的躺在那裏,似乎連抬眼皮都做不到。
笨笨氣的在原地轉了好幾個圈,嗷嗚嗷嗚得喊上幾嗓子。
折騰了半天,依舊得不到任何迴應,笨笨這才消停下來。
它把所有的竹筍和蘋果全都丟到籠子裏,試圖吸引兩個人的注意。
當然,結果沒有任何區別。
最後笨笨終於泄氣了,一屁股坐下來,搖晃著毛茸茸的大腦袋,開始自己跟自己玩。
而頭一輛馬車裏,柳葉取出一餅珍藏多日的茶葉,撬下了一小塊兒,用紫陶的茶壺悶上片刻。
茶水倒出來的時候,茶香四溢。
連三個老婆都忍不住喝了幾杯。
顏依依從旁邊的箱子裏取出來一包糕點。
這是離開洛陽時,老胡塞進來的。
“夫君,咱們還有多久才到下一站?”
柳葉撓了撓下巴。
算一算距離,三天後他們才會到達汴州。
這裏的汴州就是詩中所雲,‘隻把杭州作汴州’得汴州。
世人都隻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
實際上,這句話的原版內容是,上有天堂,下有汴梁。
這座城市並不像以前那樣繁華,也不像後世那般輝煌。
或許,隋唐時期是汴州最為衰落的一段歲月。
但是光看戰略地位,汴州的重要程度甚至還在三都之上!
一旦關中的長安城失守,第一個退守的目標並不是洛陽,恰恰就是汴州!
“差不多還有三四天吧,怎麽?你有什麽想法嗎?”
說著,柳葉刮了刮顏依依小巧可愛的瓊鼻。
顏依依吐了吐舌頭。
“沒有什麽別的想法,隻是第一次出遠門,任何地方都想轉一轉,怕以後沒機會!”
這年頭,女子出門的機會可不多。
不用說普通百姓了,就算是達官顯貴家的女子,多半一輩子也沒有離開過自己出生的城市。
對於女子而言,出遠門絕對是一件極其稀罕的事情。
顏玉竹笑道:“依依這是想到汴州,買一些刺繡。”
“以前在長安城裏總聽說南方的刺繡最為精巧,後來宮裏一位來自汴州的妃子說,汴州的刺繡一點都不比南方差!”
“不過妾身倒是覺得,到了汴州之後,還是趕緊請位名醫,給那兩個人瞧瞧吧…”
柳葉對著一個白胡子老頭,關切的問道。
無奈之下,他隻能讓劉全請來另一座山頭上的赤腳大夫。
起初柳葉並沒有抱什麽希望,可是看到這位赤腳大夫的模樣,卻感覺應該有點本事。
這位赤腳大夫應該已經七十多歲了,看起來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氣度不凡。
雖然穿著很樸素,但偏偏就給人一種端莊大氣的觀感。
號過脈後,這位陳大夫閉目沉思片刻,這才迴答柳葉的問題。
“這兩位得的並非傳染病,公子可以放心。”
聽到這句話,柳葉稍稍鬆了一口氣。
他最擔心的就是這兩個倒黴蛋得了傳染疾病。
一路上這麽多人,還有不少的女眷,萬一有人得了傳染病,麻煩可就大了。
柳葉也是稍微了解一些醫術的,這些年跟老孫頭他們幾個待著,學習了不少知識。
耳濡目染之下,也大概能看得出傳染病都有哪些特征。
最起碼在柳葉看來,這兩個倒黴蛋得的並不是傳染病。
如今經過陳大夫的確認,差不多可以斷定了。
可是陳大夫的眉頭卻越皺越高。
“雖然不會傳染給旁人,但兩人的病卻頗為棘手。”
他沉吟了片刻,幽幽的歎了一口氣。
“若是能夠尋到孫思邈孫神仙,亦或者,和他有同樣本事的神醫,或許能挽救迴來。”
“否則的話,這兩人難以活過一年…”
聽到這番話,柳葉的心徹底收迴肚子裏了。
一年?
隻要這兩人能活三個月,就足以完成他們這輩子最光榮的使命了。
之後…
實話實說,就算他們活蹦亂跳,健健康康的,也很難繼續活下去。
最多半年,皇帝與那些世家門閥的鬥爭也該結束了。
出身於世家的人,能活下來幾個,還真就不好說!
但可以確定的是,一些核心成員,尤其是各大世家門閥的主脈,一個能活下來的都沒有!
斬草必須除根,這是多少血淚史總結出來的經驗呀!
“那就有勞大夫先給他們開些藥吧!”
“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
陳大夫驚訝的看了柳葉一眼。
“難不成公子認識孫思邈孫神仙?”
“否則的話,為何一點都不心急?”
他哪裏知道,柳葉的確是認識孫思邈。
因為那個老頭至今為止還在柳家住著呢!
可話又說迴來,認不認識也沒有什麽區別。
他也沒怎麽把這兩個倒黴蛋當人看。
隻要挺過三個月,死也就死了…
柳葉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陳大夫卻覺得柳葉有些高深莫測。
他把藥方寫下來,跟劉全囑咐了一下用藥事宜,背起藥箱子就要走。
走到門口的時候,腳步又忽然一頓。
他猶豫了片刻,將一個泥娃娃取出來,輕輕放到門口的桌子上。
“老夫看公子的樣子,定是認識孫思邈孫神仙。”
“不管認識不認識吧,這十年來公子是老夫所見之人中身份最尊貴的。”
“若是公子能夠見到孫思邈孫神仙,還勞煩你將此物交給他!”
說完,劉大夫頭也不迴的走了。
“這還是個有故事的人…”
柳葉看著他的背影喃喃自語。
不過,柳葉並沒有挽留。
這世上有故事的人多了,柳葉才懶得全都聽一遍。
此人多半是孫思邈在遊曆途中結識的朋友。
迴頭把泥娃娃捎帶手的拿給孫思邈就是了。
…
由於沒怎麽把那兩個倒黴蛋當人看,柳葉甚至連他們得了什麽病都沒有去問。
反正不是傳染病就夠了。
在大口鎮休整了一天之後,車隊重新上路。
休息夠了,每個人的精氣神十足,心情也都十分的不錯。
唯獨笨笨格外的不爽。
它又和那兩個倒黴蛋乘坐在同一個馬車裏了!
不同的是,這兩個人今天變得格外沉默寡言。
笨笨使勁兒搖晃著籠子,也不見他們有絲毫的迴應。
隻是有氣無力的躺在那裏,似乎連抬眼皮都做不到。
笨笨氣的在原地轉了好幾個圈,嗷嗚嗷嗚得喊上幾嗓子。
折騰了半天,依舊得不到任何迴應,笨笨這才消停下來。
它把所有的竹筍和蘋果全都丟到籠子裏,試圖吸引兩個人的注意。
當然,結果沒有任何區別。
最後笨笨終於泄氣了,一屁股坐下來,搖晃著毛茸茸的大腦袋,開始自己跟自己玩。
而頭一輛馬車裏,柳葉取出一餅珍藏多日的茶葉,撬下了一小塊兒,用紫陶的茶壺悶上片刻。
茶水倒出來的時候,茶香四溢。
連三個老婆都忍不住喝了幾杯。
顏依依從旁邊的箱子裏取出來一包糕點。
這是離開洛陽時,老胡塞進來的。
“夫君,咱們還有多久才到下一站?”
柳葉撓了撓下巴。
算一算距離,三天後他們才會到達汴州。
這裏的汴州就是詩中所雲,‘隻把杭州作汴州’得汴州。
世人都隻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
實際上,這句話的原版內容是,上有天堂,下有汴梁。
這座城市並不像以前那樣繁華,也不像後世那般輝煌。
或許,隋唐時期是汴州最為衰落的一段歲月。
但是光看戰略地位,汴州的重要程度甚至還在三都之上!
一旦關中的長安城失守,第一個退守的目標並不是洛陽,恰恰就是汴州!
“差不多還有三四天吧,怎麽?你有什麽想法嗎?”
說著,柳葉刮了刮顏依依小巧可愛的瓊鼻。
顏依依吐了吐舌頭。
“沒有什麽別的想法,隻是第一次出遠門,任何地方都想轉一轉,怕以後沒機會!”
這年頭,女子出門的機會可不多。
不用說普通百姓了,就算是達官顯貴家的女子,多半一輩子也沒有離開過自己出生的城市。
對於女子而言,出遠門絕對是一件極其稀罕的事情。
顏玉竹笑道:“依依這是想到汴州,買一些刺繡。”
“以前在長安城裏總聽說南方的刺繡最為精巧,後來宮裏一位來自汴州的妃子說,汴州的刺繡一點都不比南方差!”
“不過妾身倒是覺得,到了汴州之後,還是趕緊請位名醫,給那兩個人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