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這些人一個個都沒抱著好心眼兒!
大唐:每天簽到,獎勵太多了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柳葉一行人前往汴州的同時,長安城中出了不小的亂子。
歸根結底還是那些世家門閥,在反抗皇帝的過程中引發的餘波。
“我是真沒想到,區區一件小事,竟然會引起太原王氏如此大的反彈!”
“聽聞太原王氏的王賓,上吊自盡了?”
東宮之中,李承乾穿著一身規規矩矩的常服,端坐在建福宮的正中間。
在他對麵,除了李泰之外,其他的兄弟都到了。
馮智戴也在其中。
就在昨天,皇帝率領的隊伍之中傳迴來一個消息。
說是皇帝有意打算編纂《氏族誌》,將天下各大家族分為三個檔次。
有傳言說其中的某一個檔次禁止與其他家族通婚。
別的家族倒還沒什麽,不知是刻意還是無意的,那個傳言竟然隱隱透露出有太原王氏的存在!
太原王氏,位列五姓七望,乃是天下間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
雖然這個家族的輝煌程度遠遠比不上兩晉時期,但在朝堂之中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王賓乃是當朝刑部侍郎,官位雖然不顯赫,但是職權頗重。
尤其在當下,刑部並沒有尚書,王賓可以說把持著整個刑部的事務。
堂堂的刑部侍郎留下一封遺書上吊了,頓時在長安城中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尤其是以太原王氏為首的官宦群體,此刻就跪在皇宮之外,要求朝廷給個說法!
這讓監國太子李承乾,感到無比的頭疼...
別人他是信不過的。
而柳葉臨走之前,又有言在先,讓他盡量少跟朝堂之中的人打交道。
李承乾隻能把兄弟幾個人請過來,幫他出謀劃策。
到底還是馮智戴的腦子最快!
“陛下想要修撰氏族誌,說明已經敲響了向世家門閥進攻的戰鼓!”
“這種情況之下,朝廷絕對不能退讓半步!”
“否則的話,朝廷這邊服軟了,陛下那邊肯定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修正氏族誌的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可是那些跪在丹鳳門外的人該怎麽辦?”
“難不成把他們全都關起來?”
別看李愔歲數小,卻是兄弟們之中最嫉惡如仇的一個人。
他以前在宮裏就知道招貓逗狗,長這麽大了,一件正經事沒幹過。
可自從到了柳家之後,他仿佛發現了實現人生價值的階梯,前一段日子整天纏著周侗,要跟他學武藝。
日後想當一個行俠仗義的好漢...
“幹脆全都杖殺!”
“這些人一個個都沒抱著好心眼兒!”
李恪趕忙道:“萬萬不可!”
“莫非你想讓太子留下一個暴虐的名聲?”
李愔重重的哼了一聲。
“我不在乎名聲,若是太子哥為難,我帶著家將直接衝殺過去,管他是什麽官,一刀下去教他做人!”
李承乾哭笑不得的擺了擺手。
“還沒有到那個地步...”
馮智戴微微點頭。
“我覺得李愔的話,也不無道理。”
“不過殺了他們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可戲耍他們一番,卻未嚐不可。”
說完,他又小聲補充了一句。
“反正李愔的名聲本來也不怎麽好...”
李承乾皺了皺眉。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還是不要出此下策。”
“青雀呢,為何還不過來?”
李佑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不知道昨天晚上幹什麽去了,頂著一對碩大的黑眼圈。
“四哥說他王府裏有些事情,處理完了就過來。”
話音剛落,正好李泰到了。
看著眾人愁眉苦臉的樣子,李泰忍不住噗嗤一樂。
“怎麽一個個這般模樣?”
李承乾瞥了他一眼。
“莫非你沒有聽說丹鳳門外發生的事情?”
李泰笑嗬嗬的說道:“這麽大的事情,我當然聽說了。”
他袖子一抖,手中出現一封懿旨。
“所以我從王府離開之後,直接去了紫宸殿,找母後要了一份手書!”
他將懿旨輕輕打開。
上麵並沒有內容,隻是蓋著長孫皇後的印璽。
“你什麽意思?”
李承乾納悶兒的問道。
馮誌戴的智商,要比其他人都高出一些。
他隱隱能猜透李泰的想法,卻表達了相反的態度。
“讓皇後娘娘參與進來,也不是明智之舉,這種情況總歸要犧牲一個人的名聲才能破局。”
“皇後娘娘要幫助太子監國,名聲最好也不要有損失!”
李泰哈哈一笑。
“你覺得我會做出有辱母後名聲的事情嗎?”
“那王賓,被太原王氏推出來當靶子,死也就死了!”
“可他就算是死,也要惡心人,那就怪不得我把事情做絕了!”
他直接提筆,在懿旨上寫了起來。
很快,他把墨跡吹幹,展示給兄弟們看。
眾人趕忙圍過來,看清楚上麵的內容之後,頓時倒吸一口冷氣。
“四哥,你這玩的有點太大了!”
就連一向膽大包天的李佑,都冒出冷汗來了。
上邊的內容很簡單,除了對王賓的死感到惋惜之外,還有將原本屬於王賓的刑部侍郎之位,交給太原王氏的另外一個人。
此人名叫王信。
雖然他也是太原王氏的人,但是卻出自太原王氏的祁縣支。
屬於從主脈之中分化出來的一支旁係血脈。
李泰冷笑一聲。
“推恩令這種東西放在什麽年頭都不過時,現在拿過來用一用,我倒要看看太原王氏如何應對!”
這年頭,任何一個家族的旁係,對主脈都不會太友好。
若是不受人排擠,誰樂意從一個大家組織中分化出來?
而王信他們這一支血脈,是早在東漢時期就分化出來的。
兩隻血脈之間早已老死不相往來。
而王信他們這一脈,早已經沒落上百年了。
時至今日,王信也不過是劍南道的一個小縣令而已。
可想而知,一旦太原王氏得知,家族中被寄予厚望的刑部侍郎之位,給了旁係的人...
一場爭鬥是免不了的。
王信他們那一支,多半會被主脈聯合絞殺。
數百族人不一定能活得下來!
而主脈,也多半會受到一定的損傷。
名聲也必定受損。
所以李佑才會覺得,李泰玩的有點大。
歸根結底還是那些世家門閥,在反抗皇帝的過程中引發的餘波。
“我是真沒想到,區區一件小事,竟然會引起太原王氏如此大的反彈!”
“聽聞太原王氏的王賓,上吊自盡了?”
東宮之中,李承乾穿著一身規規矩矩的常服,端坐在建福宮的正中間。
在他對麵,除了李泰之外,其他的兄弟都到了。
馮智戴也在其中。
就在昨天,皇帝率領的隊伍之中傳迴來一個消息。
說是皇帝有意打算編纂《氏族誌》,將天下各大家族分為三個檔次。
有傳言說其中的某一個檔次禁止與其他家族通婚。
別的家族倒還沒什麽,不知是刻意還是無意的,那個傳言竟然隱隱透露出有太原王氏的存在!
太原王氏,位列五姓七望,乃是天下間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
雖然這個家族的輝煌程度遠遠比不上兩晉時期,但在朝堂之中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王賓乃是當朝刑部侍郎,官位雖然不顯赫,但是職權頗重。
尤其在當下,刑部並沒有尚書,王賓可以說把持著整個刑部的事務。
堂堂的刑部侍郎留下一封遺書上吊了,頓時在長安城中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尤其是以太原王氏為首的官宦群體,此刻就跪在皇宮之外,要求朝廷給個說法!
這讓監國太子李承乾,感到無比的頭疼...
別人他是信不過的。
而柳葉臨走之前,又有言在先,讓他盡量少跟朝堂之中的人打交道。
李承乾隻能把兄弟幾個人請過來,幫他出謀劃策。
到底還是馮智戴的腦子最快!
“陛下想要修撰氏族誌,說明已經敲響了向世家門閥進攻的戰鼓!”
“這種情況之下,朝廷絕對不能退讓半步!”
“否則的話,朝廷這邊服軟了,陛下那邊肯定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修正氏族誌的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可是那些跪在丹鳳門外的人該怎麽辦?”
“難不成把他們全都關起來?”
別看李愔歲數小,卻是兄弟們之中最嫉惡如仇的一個人。
他以前在宮裏就知道招貓逗狗,長這麽大了,一件正經事沒幹過。
可自從到了柳家之後,他仿佛發現了實現人生價值的階梯,前一段日子整天纏著周侗,要跟他學武藝。
日後想當一個行俠仗義的好漢...
“幹脆全都杖殺!”
“這些人一個個都沒抱著好心眼兒!”
李恪趕忙道:“萬萬不可!”
“莫非你想讓太子留下一個暴虐的名聲?”
李愔重重的哼了一聲。
“我不在乎名聲,若是太子哥為難,我帶著家將直接衝殺過去,管他是什麽官,一刀下去教他做人!”
李承乾哭笑不得的擺了擺手。
“還沒有到那個地步...”
馮智戴微微點頭。
“我覺得李愔的話,也不無道理。”
“不過殺了他們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可戲耍他們一番,卻未嚐不可。”
說完,他又小聲補充了一句。
“反正李愔的名聲本來也不怎麽好...”
李承乾皺了皺眉。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還是不要出此下策。”
“青雀呢,為何還不過來?”
李佑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不知道昨天晚上幹什麽去了,頂著一對碩大的黑眼圈。
“四哥說他王府裏有些事情,處理完了就過來。”
話音剛落,正好李泰到了。
看著眾人愁眉苦臉的樣子,李泰忍不住噗嗤一樂。
“怎麽一個個這般模樣?”
李承乾瞥了他一眼。
“莫非你沒有聽說丹鳳門外發生的事情?”
李泰笑嗬嗬的說道:“這麽大的事情,我當然聽說了。”
他袖子一抖,手中出現一封懿旨。
“所以我從王府離開之後,直接去了紫宸殿,找母後要了一份手書!”
他將懿旨輕輕打開。
上麵並沒有內容,隻是蓋著長孫皇後的印璽。
“你什麽意思?”
李承乾納悶兒的問道。
馮誌戴的智商,要比其他人都高出一些。
他隱隱能猜透李泰的想法,卻表達了相反的態度。
“讓皇後娘娘參與進來,也不是明智之舉,這種情況總歸要犧牲一個人的名聲才能破局。”
“皇後娘娘要幫助太子監國,名聲最好也不要有損失!”
李泰哈哈一笑。
“你覺得我會做出有辱母後名聲的事情嗎?”
“那王賓,被太原王氏推出來當靶子,死也就死了!”
“可他就算是死,也要惡心人,那就怪不得我把事情做絕了!”
他直接提筆,在懿旨上寫了起來。
很快,他把墨跡吹幹,展示給兄弟們看。
眾人趕忙圍過來,看清楚上麵的內容之後,頓時倒吸一口冷氣。
“四哥,你這玩的有點太大了!”
就連一向膽大包天的李佑,都冒出冷汗來了。
上邊的內容很簡單,除了對王賓的死感到惋惜之外,還有將原本屬於王賓的刑部侍郎之位,交給太原王氏的另外一個人。
此人名叫王信。
雖然他也是太原王氏的人,但是卻出自太原王氏的祁縣支。
屬於從主脈之中分化出來的一支旁係血脈。
李泰冷笑一聲。
“推恩令這種東西放在什麽年頭都不過時,現在拿過來用一用,我倒要看看太原王氏如何應對!”
這年頭,任何一個家族的旁係,對主脈都不會太友好。
若是不受人排擠,誰樂意從一個大家組織中分化出來?
而王信他們這一支血脈,是早在東漢時期就分化出來的。
兩隻血脈之間早已老死不相往來。
而王信他們這一脈,早已經沒落上百年了。
時至今日,王信也不過是劍南道的一個小縣令而已。
可想而知,一旦太原王氏得知,家族中被寄予厚望的刑部侍郎之位,給了旁係的人...
一場爭鬥是免不了的。
王信他們那一支,多半會被主脈聯合絞殺。
數百族人不一定能活得下來!
而主脈,也多半會受到一定的損傷。
名聲也必定受損。
所以李佑才會覺得,李泰玩的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