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李恪是巴不得吐蕃人全都去天竺。


    就婆羅門教那個教派的能力,保證吐蕃人到天竺兩代後,戰鬥力就完蛋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李恪在拿倭國拿四個島做實驗後,現在倭國堪稱風平浪靜,各地豪強之間是有衝突,但民間起義幾乎沒有。就算是有,一般也就是個民變的地步,豪強們過去許諾一下,說既然今年年景不好,那就這個稅少收點,然後民變立即消失。


    可以說,那個種姓製度已經將倭國那四個島的底層徹底馴化了,而這個時間,都沒有超過二十年!


    對於統治者太好用了。


    李恪敢打賭,吐蕃人進入天竺站穩腳跟後,最多隻需要十年的時間,他們就會徹底醉生夢死在天竺。一個隻會醉生夢死的民族,就沒有了當大唐對手的資格。


    李恪覺得,以祿東讚的格局,是絕對會反對吐蕃人丟棄高原雪域之地的。


    在高原雪域,吐蕃人還會保持勇武的精神。但入了天竺,天竺的富庶能在短短的時間,將吐蕃勇士的勇武的筋骨給腐蝕殆盡!


    但問題是,吐蕃已經不是祿東讚的一言堂了,雖然祿東讚還執掌大權。


    那麽,吐蕃人全部進入天竺後,李恪會不會也進入天竺呢?


    李恪表示,那一大塊的耕地是真看著眼饞,但是一點進入天竺的想法都沒有。


    原因嘛,路太遠了。


    如果弄出了飛機高鐵李恪還有興致,現在,李恪表示大唐真的要將手伸到天竺那邊去,就要做好下自爆的準備。


    真的要開疆拓土到天竺,先把雲南搞定,再把驃國搞定。


    光是這兩片地方搞定再開發到可以支撐大唐向天竺進軍的地步……


    李恪估算了下,一百五十年打底,所以,洗洗睡。


    要知道,嶺南、嶺西、海南、台灣、林邑五個地方還都在瘋狂地找朝廷要人丁移民過去呢。


    哦,不止,湖南省巡撫每月雷打不動一個要人的奏章送到兩儀殿,要的人丁也不多,兩百萬!


    遼東巡撫劉阿寶表示,遼東大片土地需要開發,朝廷能給個一百萬人人丁不?


    倒是江西巡撫胃口小一點,表示隻要個五十萬人。


    當然,這還是巡撫的,各地府縣要人的奏章,三省都沒敢往兩儀殿送。


    ……


    王玄策歇息了兩天後,就被長孫渙帶進了兩儀殿。


    作為鴻臚寺駐外使節的優秀代表,王玄策在上天竺和中天竺來迴奔走,不僅替大唐和這兩天竺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通商關係,還讓這兩國對吐蕃厭惡不已。


    王玄策這次匆忙迴來,就是上天竺連番大敗,拉下臉麵派人向中天竺求救。中天竺撈了一堆好處後,派出五萬大軍號稱十萬去救援。


    然後,被欽陵三千軍給打得抱頭鼠竄。


    王玄策意識到,上天竺要完蛋了,中天竺搞不好也要完蛋了,就趕緊收集了一堆情報後立即迴來了。


    “天竺人的戰鬥力如何?”李恪問道。


    “迴陛下,有些能打,但大部分都不能打。”王玄策答道,“以臣觀之,順風仗都打不好的軍隊,非天竺人莫屬。天竺兵最適合做的事,就是欺軟怕硬。而且,天竺人不耐苦戰硬戰。大唐的軍隊,哪怕是天上下刀子,都敢頂著刀子進攻,天竺人壓根做不到。


    反正,就臣搜集到的消息來看,吐蕃人隻靠百十人就擊敗成千上萬的天竺兵,已經是常事了。”


    “那算了,反正也太遠,就不用管了。”李恪心情很好地道。


    “陛下,吐蕃人一旦全據天竺富庶之地,對我大唐終究是個隱患。”王玄策諫言道。


    “是啊,所以朕就將波斯給了霍王叔封土建國。”李恪很是隨意地道,“對了,玄策你的弓馬如何?”


    王玄策答道:“陛下,臣的弓馬比起鴻臚寺卿還是好不少的。”


    長孫渙的臉頓時成了豬肝。


    李恪哈哈笑了幾聲道:“既然弓馬嫻熟,那麽天竺就不用去了,去大食吧。”


    “陛下,到了大食後臣該如何做?”王玄策恭敬地道。


    “大唐需要一個強大的大食對付占據了天竺的吐蕃,大唐不需要一個強大的大食威脅波斯和大唐的西域。”李恪還是那般平和的聲音,“懂了嗎?”


    “臣明白了。”


    揮揮手,李恪示意長孫渙和王玄策可以離開了。


    迴到了館驛,王玄策正好碰上了也迴來的劉仁軌。貞觀年間,兩人曾一起共事過,算是知交。


    “仁軌,你從北海府迴來了?”王玄策笑著迎上去道。


    “是啊,因為對兵事熟稔,此番東征某也被征調了。前段時間將手裏的事務才都交接完畢,所以這麽晚迴洛陽。”劉仁軌也笑著道,“走,出去喝一杯。”


    “好,喝一杯就喝一杯。”


    很快,兩人就找了一家臨街酒鋪的雅間坐了下來。


    酒過三巡,聊了一下這些年的際遇,王玄策歎道:“某被太宗先皇派遣出使天竺,就是為了在大唐全麵攻打吐蕃時,聯絡天竺出兵讓吐蕃人分心的。可是沒想到,幾乎可以說一事無成,大唐就靠著修堡壘,就讓吐蕃人寢食難安了,唉!”


    “你算好的,陛下靖難,東海劉氏主家和清河張家等河北世家一起叛亂,我出身的分家沒有扈從逃過一劫……”劉仁軌歎了一口,“然後我就在北海府一直待到現在,升遷什麽的,一直沒我的份。如果不是治軍有方,恐怕真的要在兵曹裏待一輩子了。


    對了,玄策你最近在忙什麽?”


    “沒忙什麽,就是不久後要去大食了。”王玄策隨口道。


    “大食?”劉仁軌雙眼一亮,“可是機密?”


    王玄策笑笑道:“也不算什麽機密。”然後王玄策就將兩儀殿裏的對話說了。


    確實不是機密,因為是機密的話,長孫渙就會派人一路跟著王玄策了。


    “吐蕃占據天竺後如果強盛,你就負責聯絡大食和波斯結盟,一起對抗吐蕃。如果占據了天竺後的吐蕃也就那樣,那麽玄策你……”


    “分大食一國為多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影雲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影雲影並收藏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