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海東歸唐(一)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貞興八年五月,大唐奉天討不臣,十萬大軍東征百濟!
選擇五月份這個時節是很巧妙的,這個時候海上已經是東南風,但又不是太猛烈。而且,這個時節不是台風多發時節。
當然,對大唐更有利的一點是,大唐已經是全麵職業化的脫產軍隊。各種經濟生產活動,對大唐軍隊基本上沒有影響。但是,對百濟而言影響就很大了。
因為,五月的百濟,是春耕剛結束不久。況且,春耕結束後還有一堆的農活,真正的農閑,是要到糧食收獲後。
畢竟,百濟這邊種的也是水稻,畝產隻是勉強一百三四的那種。
可以說,大唐選擇的時機真的讓百濟人很蛋疼。
征兵迎戰,那地裏的後續農活就完蛋了,糧食大減產鐵定的事。就算打退了唐軍,國內也基本上要餓殍遍地了。
……
安東大都督府,蕭常之看著眼前這顆扶餘隆的頭顱,再看看下麵跪著的百濟使臣,搖搖頭冷笑道:“扶餘隆就算再怎麽叛逆,也是大唐冊封的東海郡王、百濟王。你們這樣殺了大唐冊封的郡王,是不是太不將大唐放在眼裏了?”
沒錯,在大唐東征的風聲傳到百濟後,百濟人麻爪了,貴族立即發動政變,砍了扶餘隆一脈,扶了扶餘義登基。說真的,那些百濟貴族政變殺扶餘隆還不至於讓蕭常之無語,讓蕭常之無語的是,他們扶持的不是和扶餘隆有血脈聯係的百濟王室,而是選了一個旁係裏的旁係。
這簡直是要將大唐宗主國的臉麵摁在地上摩擦啊。
說真的,百濟貴族要是懂事的話,發動政變綁了扶餘隆送到安東大都督府還算是正確操作,現在這操作……
蕭常之表示,高境界的滅族操作。
大唐此番出兵一共是四路大軍。
第一路軍是蘇烈為元帥,麾下大將秦懷道、程處默、尉遲寶林一群武二代,乘船從登萊府出發,在百濟西邊海岸登陸。地點嗎,就是李恪當年登陸的地方了。
第二路軍元帥是蕭常之,麾下將領有高侃、王孝傑等新起之秀或者老將,從陸路發起攻擊。
第三路軍元帥是薛禮,麾下將領有王鈺、趙峰等那批早期跟隨李恪的子弟,他們先乘船去倭國的福津府,然後再從百濟南麵登陸。
第四路軍元帥是夏澤,統帥海軍清掃百濟海岸,並維持後勤運輸。本來,這路元帥該是李三的,但李三那家夥,不知道還在哪裏的海上飄著,就隻好選夏澤了。
當得知大唐壓根不聽解釋還是發兵後,百濟真的亂成一團了。
百濟亂成一團,新羅也不好過。
金勝曼心裏清楚的很,大唐要是出兵隻有個兩三萬還好,那就意味著不會滅百濟。但是,這次大唐一次出兵十萬,那就是鐵了心要滅百濟了。
現在高句麗已經滅了,倭國被大唐分為武藏和東瀛兩國,且這兩國都已經被大唐調教的已經不是親善能形容的了。
也就是說,一旦百濟覆滅,海東這邊,就隻剩新羅了。
大唐,會放過新羅?
肯定不會的。
新羅現在雖然丟了近半國土,但內部卻已經安穩了,後麵就可以慢慢反攻收複國土。畢竟,百濟人太殘暴了,被占國土上的新羅百姓一直在反抗。
但,大唐來了。
金勝曼敢說,當百濟被國滅的那一刻,大唐絕對會陳兵大唐新羅邊境。
選擇不外乎兩個:國滅和獻土歸唐!
畢竟,現在的大唐皇帝不是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而是貞興皇帝李恪!
李恪對高句麗貴族有多狠金勝曼很清楚。
因為就有高句麗貴族翻山越嶺逃進新羅的。
金勝曼可以預見百濟國滅後那些百濟貴族的下場。
本來百濟是不會這麽慘的,認認真真執行李恪當年給的條約就行了。可是吧,百濟就是喜歡作死,隻不過,李世民當時懶得管。
李恪上台後,百濟其實也還是有機會的,就算不認真執行條約,就老老實實待著別亂動唄。要知道,當時的李恪手頭麻煩事一堆,隻要百濟安份,李恪恐怕都很難記起百濟。
不安分的代價是,十萬唐軍來了。
……
“轟轟”的聲音中,大唐海軍戰艦上的大炮如同鼓點一樣噴吐著焰火硝煙。
五百步外,百濟水師正在瘋狂地劃著槳想衝過來。
大唐海軍選擇的時機,使得大唐海軍處於上風向,可以從容調度。
但是百濟水師嘛……
百濟人這些年也不是沒想弄出火藥,為此常常大批量采購大唐生產的煙花鞭炮。可問題是,百濟人撓破了後腦勺,都沒破解出火藥的配方。
原因嘛,做煙花鞭炮的火藥為了防止被破解出配方,摻了許多莫名其妙的玩意。這些小玩意能夠讓煙花更好看或者聲音更脆響,但是嘛,就是讓配方更複雜了。
百濟水師上麵也裝了不少的絞車弩,但受限於百濟人的造船技術,這些艦上的絞車弩都不是很大,射程能夠有四百步就頂天了。
而大唐的火炮這些年卻不斷精進。
大唐水師現在都用上了三寸口徑的艦炮,而且使用了前裝架退炮技術。在李恪的眼裏,已經很有前世看一些影視劇裏那紅衣大炮的風格了。另外,在點火上用上了燧發機構,不用老是點著火把了。
之所以艦炮已經開始用前裝滑膛炮而不再是用佛郎機炮,原因就是西洋的海盜現在造的船甲板都開始厚起來了,佛郎機炮的破甲能力已經不行了。
相比佛郎機炮的射程,前裝滑膛炮的射程更遠,這批大唐的艦炮,射程足足有兩千五百步。而且,得益於海外精鐵的輸入,大唐火炮的質量不斷提高,火炮鑄造技術也不斷提升。
艦炮的壽命,已經達到了能持續發射三百發都不擔心炸膛。
缺點嘛,就是射速對比佛郎機炮是真的慢,而且清洗炮膛麻煩。不過,大唐的炮兵已經開發出了藥包裝填技術,讓射速也還是能接受。
選擇五月份這個時節是很巧妙的,這個時候海上已經是東南風,但又不是太猛烈。而且,這個時節不是台風多發時節。
當然,對大唐更有利的一點是,大唐已經是全麵職業化的脫產軍隊。各種經濟生產活動,對大唐軍隊基本上沒有影響。但是,對百濟而言影響就很大了。
因為,五月的百濟,是春耕剛結束不久。況且,春耕結束後還有一堆的農活,真正的農閑,是要到糧食收獲後。
畢竟,百濟這邊種的也是水稻,畝產隻是勉強一百三四的那種。
可以說,大唐選擇的時機真的讓百濟人很蛋疼。
征兵迎戰,那地裏的後續農活就完蛋了,糧食大減產鐵定的事。就算打退了唐軍,國內也基本上要餓殍遍地了。
……
安東大都督府,蕭常之看著眼前這顆扶餘隆的頭顱,再看看下麵跪著的百濟使臣,搖搖頭冷笑道:“扶餘隆就算再怎麽叛逆,也是大唐冊封的東海郡王、百濟王。你們這樣殺了大唐冊封的郡王,是不是太不將大唐放在眼裏了?”
沒錯,在大唐東征的風聲傳到百濟後,百濟人麻爪了,貴族立即發動政變,砍了扶餘隆一脈,扶了扶餘義登基。說真的,那些百濟貴族政變殺扶餘隆還不至於讓蕭常之無語,讓蕭常之無語的是,他們扶持的不是和扶餘隆有血脈聯係的百濟王室,而是選了一個旁係裏的旁係。
這簡直是要將大唐宗主國的臉麵摁在地上摩擦啊。
說真的,百濟貴族要是懂事的話,發動政變綁了扶餘隆送到安東大都督府還算是正確操作,現在這操作……
蕭常之表示,高境界的滅族操作。
大唐此番出兵一共是四路大軍。
第一路軍是蘇烈為元帥,麾下大將秦懷道、程處默、尉遲寶林一群武二代,乘船從登萊府出發,在百濟西邊海岸登陸。地點嗎,就是李恪當年登陸的地方了。
第二路軍元帥是蕭常之,麾下將領有高侃、王孝傑等新起之秀或者老將,從陸路發起攻擊。
第三路軍元帥是薛禮,麾下將領有王鈺、趙峰等那批早期跟隨李恪的子弟,他們先乘船去倭國的福津府,然後再從百濟南麵登陸。
第四路軍元帥是夏澤,統帥海軍清掃百濟海岸,並維持後勤運輸。本來,這路元帥該是李三的,但李三那家夥,不知道還在哪裏的海上飄著,就隻好選夏澤了。
當得知大唐壓根不聽解釋還是發兵後,百濟真的亂成一團了。
百濟亂成一團,新羅也不好過。
金勝曼心裏清楚的很,大唐要是出兵隻有個兩三萬還好,那就意味著不會滅百濟。但是,這次大唐一次出兵十萬,那就是鐵了心要滅百濟了。
現在高句麗已經滅了,倭國被大唐分為武藏和東瀛兩國,且這兩國都已經被大唐調教的已經不是親善能形容的了。
也就是說,一旦百濟覆滅,海東這邊,就隻剩新羅了。
大唐,會放過新羅?
肯定不會的。
新羅現在雖然丟了近半國土,但內部卻已經安穩了,後麵就可以慢慢反攻收複國土。畢竟,百濟人太殘暴了,被占國土上的新羅百姓一直在反抗。
但,大唐來了。
金勝曼敢說,當百濟被國滅的那一刻,大唐絕對會陳兵大唐新羅邊境。
選擇不外乎兩個:國滅和獻土歸唐!
畢竟,現在的大唐皇帝不是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而是貞興皇帝李恪!
李恪對高句麗貴族有多狠金勝曼很清楚。
因為就有高句麗貴族翻山越嶺逃進新羅的。
金勝曼可以預見百濟國滅後那些百濟貴族的下場。
本來百濟是不會這麽慘的,認認真真執行李恪當年給的條約就行了。可是吧,百濟就是喜歡作死,隻不過,李世民當時懶得管。
李恪上台後,百濟其實也還是有機會的,就算不認真執行條約,就老老實實待著別亂動唄。要知道,當時的李恪手頭麻煩事一堆,隻要百濟安份,李恪恐怕都很難記起百濟。
不安分的代價是,十萬唐軍來了。
……
“轟轟”的聲音中,大唐海軍戰艦上的大炮如同鼓點一樣噴吐著焰火硝煙。
五百步外,百濟水師正在瘋狂地劃著槳想衝過來。
大唐海軍選擇的時機,使得大唐海軍處於上風向,可以從容調度。
但是百濟水師嘛……
百濟人這些年也不是沒想弄出火藥,為此常常大批量采購大唐生產的煙花鞭炮。可問題是,百濟人撓破了後腦勺,都沒破解出火藥的配方。
原因嘛,做煙花鞭炮的火藥為了防止被破解出配方,摻了許多莫名其妙的玩意。這些小玩意能夠讓煙花更好看或者聲音更脆響,但是嘛,就是讓配方更複雜了。
百濟水師上麵也裝了不少的絞車弩,但受限於百濟人的造船技術,這些艦上的絞車弩都不是很大,射程能夠有四百步就頂天了。
而大唐的火炮這些年卻不斷精進。
大唐水師現在都用上了三寸口徑的艦炮,而且使用了前裝架退炮技術。在李恪的眼裏,已經很有前世看一些影視劇裏那紅衣大炮的風格了。另外,在點火上用上了燧發機構,不用老是點著火把了。
之所以艦炮已經開始用前裝滑膛炮而不再是用佛郎機炮,原因就是西洋的海盜現在造的船甲板都開始厚起來了,佛郎機炮的破甲能力已經不行了。
相比佛郎機炮的射程,前裝滑膛炮的射程更遠,這批大唐的艦炮,射程足足有兩千五百步。而且,得益於海外精鐵的輸入,大唐火炮的質量不斷提高,火炮鑄造技術也不斷提升。
艦炮的壽命,已經達到了能持續發射三百發都不擔心炸膛。
缺點嘛,就是射速對比佛郎機炮是真的慢,而且清洗炮膛麻煩。不過,大唐的炮兵已經開發出了藥包裝填技術,讓射速也還是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