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聽到畢自嚴的話後,表情各有不同。


    大多數五六品的京官,都喜不自勝。


    “朝廷有了銀子,以後應該就不會再停發咱們的俸祿了吧?”


    “這可真是好消息。”


    但也有些人麵露不悅。


    “這銀子又不可能憑空變出來,朝廷的銀子多了,這不就是百姓的銀子少了?”


    “這不就是與民爭利嘛!”


    但他們心裏這個民,隻怕不是升鬥小民。


    換做以前,他們肯定早就站出來指責皇帝了。


    但是現在卻沒有人敢開口。


    畢竟東林黨和江南士紳的前車之鑒,可還擺在那裏呢。


    至於朱由檢,他倒也有些驚訝。


    “哦?這開海才半年多,竟然就有了這麽大的功效?”


    畢自嚴點頭道:“臣不敢妄言。”


    “隻今年一年,朝廷在市舶司那裏,便至少能多收三百萬兩銀子。”


    朱由檢聽後微微點頭,心中快速轉動起來。


    開海的主意雖然是高青雲提出的,他也十分讚同。


    但在他看來,要從海貿中獲利,怎麽也要個三兩年的功夫。


    “可惜朕那哥哥和爺爺,竟然沒想到這點。”


    “不然建奴又何至於做大?”


    感慨一陣之後,朱由檢對畢自嚴說道:“朕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先退下吧。”


    隨後朱由檢又看向其他大臣。


    “諸位愛卿,你們的看法呢?”


    “是否也跟兵部和戶部一樣,都建議朕見好就收?”


    群臣議論一陣之後,倒也紛紛點頭。


    “陛下,臣等也是這個意思。”


    “最近一年多,建奴雖然屢屢戰敗,但他們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確實該徐徐圖之。”


    更有人直接提出了建議。


    “京營畢竟才訓練半年多,還不足以稱得上精銳,不如等他們攻破廣寧後,讓他們就地屯田,也在那裏訓練。”


    “如此一來,兩三年後,遼西當地便可供養京營,不必再從關內轉運糧食。”


    “到時候朝廷再發兵進攻遼東,便有十成勝算!”


    朱由檢下意識就想點頭答應,畢竟這個建議,也確實是老成謀國之言。


    但是他把話說出口之前,卻又想起了什麽。


    “高師傅可是跟我說過,自己要是沒本事,那就少微操。”


    “朕從沒有真的帶兵打仗,那些大臣們,也大多如此。”


    “朕如果聽了他們的,就強令前線將士見好就收,那萬一錯失了戰機,那就悔之晚矣了!”


    朱由檢把心一橫。


    “朕卻有不同的意見!”


    此言一出,群臣都茫然抬頭。


    “陛下,您要說什麽?”


    朱由檢快速道:“朕既然已經令李若璉和秦良玉出兵遼東,那朕就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前線情況如何,都該讓他們自行做決斷。”


    “朕可不能高居廟堂之上,卻要遙控前線,對他們進行微操!”


    微操這兩個字,諸位大臣聞所未聞。


    但這個詞十分直觀,他們稍微一動腦子,倒也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


    剛才提出建議那位大臣,連忙搖頭道:


    “陛下,這怎麽能叫微操呢?”


    “自古以來,雖然都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


    “但倘若真讓將軍們自行其是,這也不利於朝廷啊!”


    但朱由檢心意已決。


    “諸位愛卿不必多言。”


    “朕這就下旨,讓李若璉和秦良玉自行決定。”


    “不管他們做了什麽決斷,朕都一概支持!”


    群臣聽後,倒也不敢再勸。


    但是他們心裏,卻都有些無奈。


    “皇帝倒是信任他們!”


    “隻是……他們值得信任嗎?”


    退朝之後,群臣聚在一起。


    “那建奴可不是好對付的,李若璉此前仗著建奴輕敵,偷了兩場勝利。”


    “但一旦建奴認真起來,他隻怕要吃個大虧!”


    “廣寧之戰,隻怕還有變數啊。”


    周延儒看著其他大臣低聲議論,眼中露出一絲不屑。


    “這幫人真是愚蠢。”


    “這麽簡單的事情,他們居然也看不明白!”


    經過這段時間,周延儒在朝廷裏,重新有了些黨羽。


    雖然不能和當初的東林黨一概而論,但他總算也是有了可用之人。


    幾個三品官員站在周延儒身後,小心問道:“大人,您何出此言?”


    周延儒淡淡道:“你們難道也不懂嗎?”


    “你們說說看,自從咱們這位皇帝登基以來,有什麽事情,是他做不成的嗎?”


    那幾個官員愣了一下,然後一齊搖頭:“陛下貌似還真沒有失敗過。”


    周延儒點頭道:


    “既然如此,這次朝廷又怎麽可能戰敗呢?”


    這話的邏輯有些過於勉強,那幾個官員明顯不太信服。


    隻覺得周延儒又在拍馬屁。


    “皇帝也聽不見,他還這麽賣力幹啥?”


    “難怪東林黨翻車了,周延儒卻沒有受到半點牽連,反而還青雲直上。”


    “就他這拍馬屁的本事,真是太厲害了!”


    周延儒看了他們一眼,立刻看出了他們的心思。


    他在心中冷笑:


    “這些人還是不知道陛下的厲害!”


    周延儒雖然比不上李若璉、王承恩這些人。


    更比不上李自成、張獻忠這些高青雲的學生。


    但他現在,也算是朱由檢的半個心腹了。


    平時跟皇帝經常接觸。


    而他越是跟皇帝交流的多了,就越是心驚。


    “陛下絕對不簡單,那個高師傅隻怕是真的前知三百年,後知五百載。”


    “在那高師傅的教育之下,咱們這皇帝越來越厲害了。”


    “區區建奴,又如何是他的對手?”


    想到這裏,周延儒反而有了一絲得意。


    “嗬嗬,你們這些大臣哪裏知道皇帝的能耐?”


    他背過雙手,笑著走開了。


    另一邊,朱由檢退朝之後,隻覺得自己剛才的決定,實在是太正確了。


    他快步走到太液池,對著高青雲邀功。


    “哈哈,高師傅,我這次用人不疑,是不是很有……很有村長的風範?”


    高青雲笑著點頭:“小朱啊,你最近確實成熟了不少。”


    聽到高青雲誇獎自己,朱由檢滿臉都是笑意。


    “高師傅也這麽說我,看來我真是長進了!”


    笑著笑著,朱由檢又想起畢自嚴說的事情。


    他張口問道:“高師傅,您說說看,曆史上那大明,咋就沒有人想到要開海呢?”


    高青雲聽後大笑起來。


    “小朱啊,你這話可就錯了。”


    “你別以為古人就比現代人蠢。”


    “其實萬曆那時候,他確實也相對江南開刀,奈何他派去江南的太監和文官,都被當地的士紳頂迴去了。”


    “甚至還搞出了抗稅的鬧劇。”


    高青雲雙手攤開:


    “本來該收的鹽稅礦稅,萬曆皇帝都收不上來。”


    “那就算有明眼人說要開海,那也肯定辦不成嘛!”


    朱由檢聽後,立刻明悟過來。


    他前邊的幾任皇帝,倒也不是沒想過擴大財源。


    隻不過是沒辦法應付江南的士紳。


    而他們不敢動江南士紳,無非是沒有可靠的兵馬。


    “高師傅最開始那句話果然沒錯,這沒有槍杆子,那就啥都沒有啊!”


    朱由檢再度感慨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我成了崇禎的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景致佳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景致佳人並收藏穿越大明,我成了崇禎的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