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叔……你好些了嗎?”姬誦俯下身來,朝著躺在床鋪上的姬旦看了看,悄聲問道。
“唔,好多了。誦兒,你外公情形如何?”床鋪上的姬旦努力地睜開眼。想靠著僅存的左手撐起身子——幾日前救人隊將姬旦從廢墟中刨出來時,當場便對姬旦全身進行了檢查。說不幸吧,闔府上下沒活幾個人,姬旦是全家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但說幸運吧,右胳膊骨折了。
不要小看這骨折,在這個時代,那是可能要命的傷。便說周國老太師薑尚,被人從廢墟堆中救出來時,右腿便是骨折,且還是開放性的傷。在周國這種醫療條件下……沒有麻藥,沒有係統性的醫療教育教學環境,對人體構造沒有清晰的認識,即便是最好的醫官,救病治人基本上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拚。
雖然調動了全西岐最好的醫官,用的是能找到的最好的藥,但幾日時間過去了,薑尚仍然一直發著高燒不退,而腿上的傷口……也不能怪這些醫官,對於七十歲的老人來說,這樣的傷十不存一。薑尚能活到現在,已經算是奇跡了。
“旦叔,你的右臂有傷,不要亂動。”姬誦望著起身失敗的姬旦,忙上前扶了一把,將姬旦扶著又躺了下去。
“我外公……不太好。”姬誦想著薑尚的模樣,心頭一陣抽抽。為了薑尚的傷,姬誦已經下令處決了兩名犯了錯的醫官……但薑尚的情形,確實不太樂觀。
“哎。”姬旦重重地歎了口氣,閉上眼,一副無奈的神情。
“~!@#¥%……”突然,帳外遠處傳來一陣嘈雜的吵鬧聲吸引了姬誦的注意力。
“外麵發生了何事?”姬誦覺得吵鬧聲打擾到了姬旦的休息,掀開帳前的簾子朝門外的衛士厲聲問道。
“是……”衛士朝姬誦行了一禮,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樣。
“是什麽?”姬誦言語間有些怒意。
“是老太師家的紹、銘兩位公子家人在爭吵。”帳前的衛士壓低聲音朝姬誦答道。
“二舅父、三舅父……為何爭吵?”姬誦聽罷衛士的話,想到事涉自己的兩位舅父,忙壓低聲音問道。
“暫且不知。”衛士朝姬誦答道。
“你去詳加探查,盡快迴來稟報。”姬誦心頭一陣抽抽。自己的這兩個舅父,或者說自己的這兩個舅父的配偶、自己的兩位舅母,那可真是絕絕子,這麽多年沒少在西岐城裏鬧笑話。以前有外公和母親壓著,二人倒也不敢鬧得太過分。現在自己的外公剛剛身負重傷,母親也是傷勢未愈,這倆人不顧周國剛剛經曆的大災難,當著闔城國人就這麽大吵大鬧,確實有些丟人。
姬誦如此想著,本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壓低聲音朝衛士吩咐道。
“是!”衛士朝姬誦行了一禮,朝著事發地點走去。
之所以是走,而不是跑,是因為現在周國全域都缺糧。一缺糧,底層的民眾和國人勢必要減少每日的飯食用量。現在整個西岐城裏,除了宗室和一些高級貴族外,便是低級的貴族都開始改為一日一餐,所以這些兵士哪有勁頭跑。
“外麵發生了何事?”姬旦聽著姬誦的腳步聲,又睜開了眼睛。
“應當是一些民眾因為瑣事起了爭執,我已經派人去探查。”姬誦也不好意思將實情道給姬旦。
“唔……”姬旦對姬誦的話不置可否。
“旦叔,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西岐城逢此大地動,越是等級高的貴族、官員,因著住宅的建造用料越是考究,造成的傷害越是嚴重。反而是普通國人,住處多以木板、茅草等輕便之物建造而成,傷亡不大。尤其是奴市上的那些奴隸,整日裏擠在四處漏風的窩棚中,幾乎沒有任何的傷亡。
現在貴族和官員死了不少,政務係統幾乎全部癱瘓,姬誦自是要來自己的叔父這裏問策。
“先要派人探查各處傷亡的情況。尤其是邊境上的諸衛,看看邊境上的諸衛有沒有損失。另外就是……”姬旦也是第一次逢這樣的事情,該怎麽應對,腦海中並無太好的良策。
“君侯。”帳外響起衛士的聲音。
“唔,我去看看。”姬誦朝著鋪上的姬旦拱了拱手,轉身又出了帳門。
“你都探查清楚了?”姬誦出得帳來,見是剛才守在帳門前的衛士,忙問道。
“探查清楚了。”衛士將聲音壓的很低。
“到底是怎麽迴事?”姬誦忙問道。
“是……”衛士說著,朝四周看了看,又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姬誦往遠處走走。
“到底是怎麽迴事?”姬誦朝遠處走了十來步,離開姬旦的帳篷更遠了些,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疑問。
“是老太師家的紹、銘兩位公子家人,在爭奪老太師的遺產……”衛士隻開了個頭。
“遺產?我外公還沒死哪?他們就為了爭奪家產,不顧周國剛剛經曆的大地動,於街市上就這麽……?”姬誦已經氣的漲紅了臉。
“其實也沒什麽東西,老太師一生本就很儉樸,家宅在此次地動之中幾乎全部損毀。他們爭的,僅是太師家的幾個家仆和家奴。”衛士朝姬誦行了一禮,將實情道了出來。
“你去找我大舅父,讓我大舅父出麵給二舅父、三舅父說,逢此大災之際,如此爭吵實屬不妥。讓我二舅父、三舅父管管自己的家人。若是讓我母親知道了此事,免不了又是一頓訓斥。”姬誦朝衛士下令道。
“是!”衛士領命,又慢悠悠地轉身而去。
……
“發生了何事?”姬旦感覺到有人走了進來,睜開眼看了看,見是姬誦,強忍著身上的傷痛朝姬誦問道。
“沒事。衛士來說剛才的爭吵已經平息,前來複命的。”這種事關自己母族的醜事,姬誦定是不能到處宣揚的。
“唔……”姬旦對此不置可否。
“君侯,急報!”不等姬誦再向姬旦開口,帳門外又響起了一個急促的聲音。
“又發生了何事?”姬誦終於忍不住怒意,沒好氣地問道。
“君侯,西邊的戎人、羌人趁我周國發生地動,突破了西衛,衝著西岐城而來,前鋒距此還有一日的步行路程。”帳外的人言簡意賅的一個信息,讓姬誦呆若木雞。
“進來說話!”姬旦被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也是驚得再也躺不住,歪著身子勉強靠著一個胳膊撐起身子坐了起來,朝帳外喝道。
“是。”門外一個斥候裝扮的男子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
“你身居何職?”姬旦見來人並不是普通的西岐城衛士裝扮,也不是近侍的模樣,忙問道。
“標下西衛斥候隊隊長。”來人朝姬誦和姬旦二人行了周國單膝跪地之軍禮,朗聲答道。
“你西衛緣何被戎人、羌人如此輕易地就突破?”姬旦想著西衛所處的位置,心中一陣抽抽。
“稟君侯、輔相,我西衛自兩年前抽調一部分兵力調往他處後,就一直缺員。聽守將言,缺額達到六成之多。這兩年因為軍糧短缺,每日的夥食減半,許多兵士扛不住,都逃了。前些時日聽說西衛守將曾親自清點過一次兵力,與多年前西衛滿編時相比,現在的西衛兵員之數隻有滿編時的兩成。幾日前發生的大地動,許多兵士擔心家中的情形,又偷跑了一部分。所以當戎人、羌人進攻西衛的時候,幾乎是不攻自破的。”來人終於將實情道了出來。
“西衛守將,該死。這麽重要的事情這麽多年為何不報?”姬旦聽罷,恨恨地說道。
“我西衛守將多次上報,可這樣的事以前都是報給奭公子。奭公子兩年前被大唐國俘虜,接任之人不知緣何一直沒給答複,也沒見國府送來補充的兵員。”前來報信的西衛斥候隊隊長朝姬誦和姬旦二人說道。
“接替奭叔的人……”姬誦朝姬旦看了一眼,終於開了口。
“今日剛聽說的,遇難了。”姬旦的腦袋重重地垂了下來。
“戎人、羌人有多少人?”姬誦也漸漸地迴過神來,朝西衛斥候隊隊長問道。
“據標下粗略估計,兩三萬人還是有的,而且都是騎馬。不過據我斥候隊偵測,這些戎人、羌人自過了西衛後,就開始四散劫掠,而且還裹挾了許多我周國之民眾,劫掠了不少的物資,所以行軍速度越來越慢……”西衛斥候隊隊長朝姬誦答道。
“好。你先下去休息,待我們商議出一個對策……”姬誦想了想目前周國腹地的情形,臉部的肌肉明顯抽了抽,朝斥候隊隊長說道。
“是。隻是君侯,一定要快啊……以戎人、羌人的品性,所達之處寸草不生,任何活物都不留。國府要盡快拿出一個對策來。”西衛斥候隊隊長朝姬誦和姬旦重重地行了一禮,轉身大踏步朝帳外走去。
“不好了,不好了。戎人、羌人殺來了……”西衛斥候隊隊長剛剛邁出姬旦所居的帳篷,外麵立刻響起了民眾的嘈雜聲。
“怎麽迴事?”姬誦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帳門前,撩開了帳門,隻見帳外的人群狼奔彘突,極其混亂。
“稟君侯,剛才從西邊來了一群難民,瘋了似地朝東邊跑去。一邊跑一邊喊西邊的戎人和羌人已經突破了西衛,再有兩日便會抵達西岐城。所以……”剛才守在帳外的衛士剛剛完成姬誦下達的命令,從薑尚的幾個兒子暫居的方向走來。迴來的路上遇到不少奔跑的民眾,攔下一問,卻也將事情問了個明明白白。現在姬誦如此一問,自是有什麽說什麽。
“他x的……”往日修養極好的姬誦再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旦叔,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啊?”姬誦急忙轉身朝帳內的姬旦躺著的地方走去,邊走邊說道。
“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我周國這麽多年,什麽時候遇到過這樣的情形。若是老太師……對,我們去問問老太師該怎麽辦。”姬旦終於想起一個此刻可以問策之人。
“好,走。我找人來抬你。”姬誦撩開帳門,將門外的衛士喚到身邊,對衛士耳語一陣,衛士領命去找人。
隻是,片刻功夫後,當四名衛士抬著姬旦、姬誦陪在一側從帳內走出時,帳外的場景讓眾人驚呆了。
放眼望去,這片靠近渭水的平原上,此刻僅存幾個孤零零的用來安置像薑尚這樣的重傷員以及那些死亡但還未來得及安葬的屍體的帳篷。而貴族們的帳篷、平民們的草棚子、更甚者沒來得及搭建草棚的,隻是鋪在地上的草席,現在都不見了。
“君侯,輔相,我們該怎麽辦?”邊上的幾名衛士朝姬誦、姬旦二人問道。
“呃……現在就是找到老太師,問出對策,左不過是將民眾組織起來建立防線抵抗。可是,民眾都跑完了,即便老太師有良策,亦無人手操辦……跑吧,跟著往東跑吧,先逃到灃、鎬二城再說。”姬旦勉強抬頭朝著四周看了看,頓時心灰意冷,朝著邊上唇邊已經開始生出絨毛的侄子說道。
“我……祖父,父親,誦兒無能……要棄祖宗宗廟之地……”姬誦聽罷姬旦的話,愣了愣神,終於轉身朝著西岐城方向跪了下去。
“誦兒倒也不必如此傷懷。這戎人、羌人,多以劫掠物資、奴隸為重,攻城掠地占領城池,並非這些人的長處。假以時日,這些人劫掠夠了,退迴到草原上,我們再派人迴來重建西岐城也不遲。”姬旦扭頭望著西岐城,想著往日裏周國的輝煌時刻,這心情也好不到哪裏去。
此番西岐城大地動,城中建築十不存一,城牆西北角坍塌。現在戎人、羌人襲來,西岐城幾無守住的可能,亦無守衛的必要。此刻朝東邊逃亡,乃是實實在在的可取之策。此刻姬旦的心裏比誰都清楚。而麵對姬誦的頹然,姬旦作為一個長輩,作為兄長的托孤之臣,自是知道不能讓這個侄子太過喪失信心。
“好……我們走。”姬誦強忍著眼中的淚水,朝著西方磕了幾個頭,起身大手一揮,幾人朝著東方緩緩走去。
“唔,好多了。誦兒,你外公情形如何?”床鋪上的姬旦努力地睜開眼。想靠著僅存的左手撐起身子——幾日前救人隊將姬旦從廢墟中刨出來時,當場便對姬旦全身進行了檢查。說不幸吧,闔府上下沒活幾個人,姬旦是全家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但說幸運吧,右胳膊骨折了。
不要小看這骨折,在這個時代,那是可能要命的傷。便說周國老太師薑尚,被人從廢墟堆中救出來時,右腿便是骨折,且還是開放性的傷。在周國這種醫療條件下……沒有麻藥,沒有係統性的醫療教育教學環境,對人體構造沒有清晰的認識,即便是最好的醫官,救病治人基本上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拚。
雖然調動了全西岐最好的醫官,用的是能找到的最好的藥,但幾日時間過去了,薑尚仍然一直發著高燒不退,而腿上的傷口……也不能怪這些醫官,對於七十歲的老人來說,這樣的傷十不存一。薑尚能活到現在,已經算是奇跡了。
“旦叔,你的右臂有傷,不要亂動。”姬誦望著起身失敗的姬旦,忙上前扶了一把,將姬旦扶著又躺了下去。
“我外公……不太好。”姬誦想著薑尚的模樣,心頭一陣抽抽。為了薑尚的傷,姬誦已經下令處決了兩名犯了錯的醫官……但薑尚的情形,確實不太樂觀。
“哎。”姬旦重重地歎了口氣,閉上眼,一副無奈的神情。
“~!@#¥%……”突然,帳外遠處傳來一陣嘈雜的吵鬧聲吸引了姬誦的注意力。
“外麵發生了何事?”姬誦覺得吵鬧聲打擾到了姬旦的休息,掀開帳前的簾子朝門外的衛士厲聲問道。
“是……”衛士朝姬誦行了一禮,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樣。
“是什麽?”姬誦言語間有些怒意。
“是老太師家的紹、銘兩位公子家人在爭吵。”帳前的衛士壓低聲音朝姬誦答道。
“二舅父、三舅父……為何爭吵?”姬誦聽罷衛士的話,想到事涉自己的兩位舅父,忙壓低聲音問道。
“暫且不知。”衛士朝姬誦答道。
“你去詳加探查,盡快迴來稟報。”姬誦心頭一陣抽抽。自己的這兩個舅父,或者說自己的這兩個舅父的配偶、自己的兩位舅母,那可真是絕絕子,這麽多年沒少在西岐城裏鬧笑話。以前有外公和母親壓著,二人倒也不敢鬧得太過分。現在自己的外公剛剛身負重傷,母親也是傷勢未愈,這倆人不顧周國剛剛經曆的大災難,當著闔城國人就這麽大吵大鬧,確實有些丟人。
姬誦如此想著,本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壓低聲音朝衛士吩咐道。
“是!”衛士朝姬誦行了一禮,朝著事發地點走去。
之所以是走,而不是跑,是因為現在周國全域都缺糧。一缺糧,底層的民眾和國人勢必要減少每日的飯食用量。現在整個西岐城裏,除了宗室和一些高級貴族外,便是低級的貴族都開始改為一日一餐,所以這些兵士哪有勁頭跑。
“外麵發生了何事?”姬旦聽著姬誦的腳步聲,又睜開了眼睛。
“應當是一些民眾因為瑣事起了爭執,我已經派人去探查。”姬誦也不好意思將實情道給姬旦。
“唔……”姬旦對姬誦的話不置可否。
“旦叔,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西岐城逢此大地動,越是等級高的貴族、官員,因著住宅的建造用料越是考究,造成的傷害越是嚴重。反而是普通國人,住處多以木板、茅草等輕便之物建造而成,傷亡不大。尤其是奴市上的那些奴隸,整日裏擠在四處漏風的窩棚中,幾乎沒有任何的傷亡。
現在貴族和官員死了不少,政務係統幾乎全部癱瘓,姬誦自是要來自己的叔父這裏問策。
“先要派人探查各處傷亡的情況。尤其是邊境上的諸衛,看看邊境上的諸衛有沒有損失。另外就是……”姬旦也是第一次逢這樣的事情,該怎麽應對,腦海中並無太好的良策。
“君侯。”帳外響起衛士的聲音。
“唔,我去看看。”姬誦朝著鋪上的姬旦拱了拱手,轉身又出了帳門。
“你都探查清楚了?”姬誦出得帳來,見是剛才守在帳門前的衛士,忙問道。
“探查清楚了。”衛士將聲音壓的很低。
“到底是怎麽迴事?”姬誦忙問道。
“是……”衛士說著,朝四周看了看,又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姬誦往遠處走走。
“到底是怎麽迴事?”姬誦朝遠處走了十來步,離開姬旦的帳篷更遠了些,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疑問。
“是老太師家的紹、銘兩位公子家人,在爭奪老太師的遺產……”衛士隻開了個頭。
“遺產?我外公還沒死哪?他們就為了爭奪家產,不顧周國剛剛經曆的大地動,於街市上就這麽……?”姬誦已經氣的漲紅了臉。
“其實也沒什麽東西,老太師一生本就很儉樸,家宅在此次地動之中幾乎全部損毀。他們爭的,僅是太師家的幾個家仆和家奴。”衛士朝姬誦行了一禮,將實情道了出來。
“你去找我大舅父,讓我大舅父出麵給二舅父、三舅父說,逢此大災之際,如此爭吵實屬不妥。讓我二舅父、三舅父管管自己的家人。若是讓我母親知道了此事,免不了又是一頓訓斥。”姬誦朝衛士下令道。
“是!”衛士領命,又慢悠悠地轉身而去。
……
“發生了何事?”姬旦感覺到有人走了進來,睜開眼看了看,見是姬誦,強忍著身上的傷痛朝姬誦問道。
“沒事。衛士來說剛才的爭吵已經平息,前來複命的。”這種事關自己母族的醜事,姬誦定是不能到處宣揚的。
“唔……”姬旦對此不置可否。
“君侯,急報!”不等姬誦再向姬旦開口,帳門外又響起了一個急促的聲音。
“又發生了何事?”姬誦終於忍不住怒意,沒好氣地問道。
“君侯,西邊的戎人、羌人趁我周國發生地動,突破了西衛,衝著西岐城而來,前鋒距此還有一日的步行路程。”帳外的人言簡意賅的一個信息,讓姬誦呆若木雞。
“進來說話!”姬旦被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也是驚得再也躺不住,歪著身子勉強靠著一個胳膊撐起身子坐了起來,朝帳外喝道。
“是。”門外一個斥候裝扮的男子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
“你身居何職?”姬旦見來人並不是普通的西岐城衛士裝扮,也不是近侍的模樣,忙問道。
“標下西衛斥候隊隊長。”來人朝姬誦和姬旦二人行了周國單膝跪地之軍禮,朗聲答道。
“你西衛緣何被戎人、羌人如此輕易地就突破?”姬旦想著西衛所處的位置,心中一陣抽抽。
“稟君侯、輔相,我西衛自兩年前抽調一部分兵力調往他處後,就一直缺員。聽守將言,缺額達到六成之多。這兩年因為軍糧短缺,每日的夥食減半,許多兵士扛不住,都逃了。前些時日聽說西衛守將曾親自清點過一次兵力,與多年前西衛滿編時相比,現在的西衛兵員之數隻有滿編時的兩成。幾日前發生的大地動,許多兵士擔心家中的情形,又偷跑了一部分。所以當戎人、羌人進攻西衛的時候,幾乎是不攻自破的。”來人終於將實情道了出來。
“西衛守將,該死。這麽重要的事情這麽多年為何不報?”姬旦聽罷,恨恨地說道。
“我西衛守將多次上報,可這樣的事以前都是報給奭公子。奭公子兩年前被大唐國俘虜,接任之人不知緣何一直沒給答複,也沒見國府送來補充的兵員。”前來報信的西衛斥候隊隊長朝姬誦和姬旦二人說道。
“接替奭叔的人……”姬誦朝姬旦看了一眼,終於開了口。
“今日剛聽說的,遇難了。”姬旦的腦袋重重地垂了下來。
“戎人、羌人有多少人?”姬誦也漸漸地迴過神來,朝西衛斥候隊隊長問道。
“據標下粗略估計,兩三萬人還是有的,而且都是騎馬。不過據我斥候隊偵測,這些戎人、羌人自過了西衛後,就開始四散劫掠,而且還裹挾了許多我周國之民眾,劫掠了不少的物資,所以行軍速度越來越慢……”西衛斥候隊隊長朝姬誦答道。
“好。你先下去休息,待我們商議出一個對策……”姬誦想了想目前周國腹地的情形,臉部的肌肉明顯抽了抽,朝斥候隊隊長說道。
“是。隻是君侯,一定要快啊……以戎人、羌人的品性,所達之處寸草不生,任何活物都不留。國府要盡快拿出一個對策來。”西衛斥候隊隊長朝姬誦和姬旦重重地行了一禮,轉身大踏步朝帳外走去。
“不好了,不好了。戎人、羌人殺來了……”西衛斥候隊隊長剛剛邁出姬旦所居的帳篷,外麵立刻響起了民眾的嘈雜聲。
“怎麽迴事?”姬誦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帳門前,撩開了帳門,隻見帳外的人群狼奔彘突,極其混亂。
“稟君侯,剛才從西邊來了一群難民,瘋了似地朝東邊跑去。一邊跑一邊喊西邊的戎人和羌人已經突破了西衛,再有兩日便會抵達西岐城。所以……”剛才守在帳外的衛士剛剛完成姬誦下達的命令,從薑尚的幾個兒子暫居的方向走來。迴來的路上遇到不少奔跑的民眾,攔下一問,卻也將事情問了個明明白白。現在姬誦如此一問,自是有什麽說什麽。
“他x的……”往日修養極好的姬誦再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旦叔,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啊?”姬誦急忙轉身朝帳內的姬旦躺著的地方走去,邊走邊說道。
“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我周國這麽多年,什麽時候遇到過這樣的情形。若是老太師……對,我們去問問老太師該怎麽辦。”姬旦終於想起一個此刻可以問策之人。
“好,走。我找人來抬你。”姬誦撩開帳門,將門外的衛士喚到身邊,對衛士耳語一陣,衛士領命去找人。
隻是,片刻功夫後,當四名衛士抬著姬旦、姬誦陪在一側從帳內走出時,帳外的場景讓眾人驚呆了。
放眼望去,這片靠近渭水的平原上,此刻僅存幾個孤零零的用來安置像薑尚這樣的重傷員以及那些死亡但還未來得及安葬的屍體的帳篷。而貴族們的帳篷、平民們的草棚子、更甚者沒來得及搭建草棚的,隻是鋪在地上的草席,現在都不見了。
“君侯,輔相,我們該怎麽辦?”邊上的幾名衛士朝姬誦、姬旦二人問道。
“呃……現在就是找到老太師,問出對策,左不過是將民眾組織起來建立防線抵抗。可是,民眾都跑完了,即便老太師有良策,亦無人手操辦……跑吧,跟著往東跑吧,先逃到灃、鎬二城再說。”姬旦勉強抬頭朝著四周看了看,頓時心灰意冷,朝著邊上唇邊已經開始生出絨毛的侄子說道。
“我……祖父,父親,誦兒無能……要棄祖宗宗廟之地……”姬誦聽罷姬旦的話,愣了愣神,終於轉身朝著西岐城方向跪了下去。
“誦兒倒也不必如此傷懷。這戎人、羌人,多以劫掠物資、奴隸為重,攻城掠地占領城池,並非這些人的長處。假以時日,這些人劫掠夠了,退迴到草原上,我們再派人迴來重建西岐城也不遲。”姬旦扭頭望著西岐城,想著往日裏周國的輝煌時刻,這心情也好不到哪裏去。
此番西岐城大地動,城中建築十不存一,城牆西北角坍塌。現在戎人、羌人襲來,西岐城幾無守住的可能,亦無守衛的必要。此刻朝東邊逃亡,乃是實實在在的可取之策。此刻姬旦的心裏比誰都清楚。而麵對姬誦的頹然,姬旦作為一個長輩,作為兄長的托孤之臣,自是知道不能讓這個侄子太過喪失信心。
“好……我們走。”姬誦強忍著眼中的淚水,朝著西方磕了幾個頭,起身大手一揮,幾人朝著東方緩緩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