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舒從顏風房中出來時大雨已經停,天邊隻留下一層薄紗似的橘紅,似舍不舍的流連在天邊不肯離去。
這雨來的快去得也快,快到她都還沒有消化那些短時間塞進腦海裏的過往,就被那些刺鼻的泥土香驚在了院子裏。她看著院子裏的桃樹,桃花近乎荼蘼,隻留滿目頹敗,猶如她此刻沉悶的唿吸。
顏風方才所說的話還迴蕩在沈玉舒的腦海之中。
顏風抿了一口茶,聲音頓了頓,“二公子的腿……傷他的元兇是他大哥顧曦月。這顧府……”顏風哂笑,“內裏其實複雜的很。”
沈玉舒如今想起顏風的表情,她試圖將自己帶入顧曦延的角色去看丞相府裏發生的一切,似乎許多事情便有了答案。
顧曦延不是沈玉舒曾經以為的那種世家公子,反而他像是那些具有理想主義和衝破傳統枷鎖的革新派。可是這樣的性子,在革命年代也許會有一番作為,但在以世襲血脈控製的封建時代,則被冠上了一身反骨的名號。就算,在沈玉舒看來,顧曦延所謂的反骨,不過是不愛與世家子一同玩耍,喜歡舞刀弄劍,醉心武學,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他自己所鍾愛的比武上。可他,依然成為了這個丞相府裏格格不入的存在。
這樣的性子從小在丞相府裏便是一個另類,哪怕他癡迷武學勤學好問,與世無爭的生活在聽風苑裏,但是落在顧德正妻許如意的眼裏卻都成了危及顧曦月地位的心頭刺。
而所有的一切,以顏風的觀點來看,是源自於顧曦月的嫉妒,和顧德對於父權至上的絕對掌控。但在沈玉舒看來,一切的根源,卻是人性的貪婪和陰暗。
許如意,褒國公許年的嫡親女兒,十六歲嫁與顧德為妻,次年生顧曦月。本以為一切一帆風順的許如意卻在夫妻感情之事上栽了跟頭。顧德娶她並不是因為仰慕和男女之情,而是為了借褒國公府青雲直上。因此這對夫妻之間除了相敬如賓的各過各的日子以外,隻剩下對彼此無盡的漠視。
顧德當年承襲了顧老侯爺的侯爵位置時,整個顧府已在朝中沒有了往日的輝煌。而褒國公府正是盛寵,是他能抓住的僅存的機會。所以,他娶了許如意,借著褒國公的勢,入內閣,官拜丞相,完成了整個顧家由衰到盛的轉變。
而之後的顧府,卻陷入了一個奇怪的氛圍當中。
顧府,複雜不在於顧德的家業和地位,妻妾多少,子嗣多少,而是顧德這個人本身對待孩子們和唯一妻子的態度就很矛盾。他娶了許如意,之後納了慕容氏也就是顧曦延的母親,在之後近十年的時間裏,他沒有再收過任何女子入府,甚至連通房侍妾都無。直到十五年前,納了顧曦明的母親為妾,那也是他最後一房妾室。
若說他用情專一,他納了兩房妾,若說他用情不專,顧曦明的母親死後他再無納妾,而是一心一意搞事業。而所謂的事業,也不過是慫恿真宗更加淪陷於長生不老的謊言。
隻可惜,沈玉舒卻清楚,顧德這樣帶領整個家族走到今日的男子,女人對他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他內心最在乎的還是自己和整個家族的利益。說白了,在他已經達到權利頂峰之前,沒有什麽能比權利更讓他癡迷。
在沒有完全脫離褒國公府的掌控之前,他更不會將自己陷入男女情愛之中,讓褒國公府抓到把柄來對付他。哪怕,他確實在心裏的某個角落裏藏著什麽人,除了他自己以外,誰都不會知曉。
顧德如今共有三子。一女早夭,是顧曦延的同胞姐姐,據說當年這位二姑娘極得顧德寵愛,隻可惜沒能活過五歲。
這與沈玉舒在曆史資料裏了解的那些子嗣成群的當權者不同。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的孩子數量,在古代社會裏並不具備以人多力量大為內核的社會競爭力。至少,沈玉舒曾聽小惠說,一巷之隔的戶部尚書家裏,光是小妾就要十幾個,更別說子嗣,就連尚書大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個孩子。
顧曦延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裏,原本也該有著不錯的未來,雖是庶出,但頂著顧家二少的名號,卻也可以在京都風生水起。
但是,他沒有。
大安尚武,顧曦延更是武癡。他癡迷武學,十歲時已是京都世家子弟裏的高手,除此之外,他聰敏好學,幼年教授他的私塾先生也說他天賦異稟,若引導得當便是這世上少有的文武全才。
隻可惜,這樣的讚許並沒有帶給他更多的機遇,反而給他的人生披上了一層又一層的枷鎖,也間接導致了他成年之後的所有厄運。
從來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十歲之後,顧曦延幾乎再也沒有感受到這座丞相府裏的溫暖。他的母親因為陷害顧曦明不成,反而毒害了顧曦明的母親。東窗事發,許如意在顧德默許的情況下,棒殺了慕容氏。
就此碩大的聽風苑裏隻剩下了一個每日隻知讀書習武的少年,而他的命運也就此被改變。
是顧曦月的妒忌,是許如意的陷害。
顧曦延十五歲時,京都來了一位西域於瑱的高僧雨禪,相傳他手上有一本世間罕見的武功秘籍,在中土被稱作《清音經》,而在於瑱,它則被稱作《班若羅》,意味著無上武學。
雨禪的目的很簡單,他希望找尋一位傳人,將班若羅中的武學傳承下去,為後世之人所修習,為此他已遊遍相連山河國土,安國已是他東來的第四個國家。
而顧曦延慕名而來,在一場場武藝對決中勝出。
當然,與所有武學故事裏的主角一樣,顧曦延,被雨禪成為了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天下未來的劍術第一人,他成為了班若羅的傳人。
當時顏風說到這裏的時候,沈玉舒下意識帶入了曾經看到過的一些揭露傳銷的紀錄片,總覺得這個雨禪法師和那些傳銷人員差不多。
顧曦延和所有命途多舛的主角一樣,他的人生注定也非坦途。顧曦延因母親的亡故,心性原本就鬱結,加之修習班若羅急於求成,終是在十八歲那年走火入魔,不單重傷了教他班若羅的雨禪,更是衝上了大街連殺了數十名百姓,才被當時的神武將軍文靈宇帶著軍隊所製止,扭送迴了丞相府。
可是,顧曦延卻早已將正本經書爛熟於心,就算是捆著他,他依然可以在冥想中修習。
這似乎就是一個死循環,顧曦延越是想要突破自己的武學造詣,越是會被自己的情緒所困擾,找不到突破口,久而久之他的脾氣秉性都發生了巨變。
然,為時已晚,雨禪法師後悔莫及。顧德為了保全顧曦延的性命結束他走火入魔的修行,派人將重傷的雨禪驅逐出了大安,自此再無任何有關雨禪的消息傳來。
雨禪法師走後,無人引導練功的顧曦延性體內真氣得不到壓製和疏導,開始逐漸逆行,情緒更加無法平複,更是因魔功入體,重傷了府中數人性命。
顧德本欲封鎖消息,但還是很快由下人口中傳遍了整個京都。他不得不又杖斃了幾名傳話的奴仆,這才作罷。
但八卦這種東西,隻要傳的越久越遠,也越離譜,眾人都道丞相家的二公子乃是惡魔所化專吃人肉喝人血。
謠言傳的如此迅速,也不乏許如意和顧曦月的手筆。
這件事最終驚動了當時已經不問朝中事一心煉丹要與天同壽的安真宗,他罕見臨朝傳令要對顧曦延嚴懲不貸以免禍害他人。
而這一次,顧德難得惦念了父子之情,跪於真宗修仙的太平館三天,才得了一個貶為庶民一生不得入朝為官的旨意。
自此,顧曦延再難入朝為官,卻也被強製送進了淨圓寺修習佛經。從此,顧曦延的心性才漸漸地有了起色。
但畢竟,顧曦延犯了人命案子,京都中對他的非議也越來越多。顧曦延也知長此以往,就算他不明不白死在淨圓寺裏,也隻會有人說他是罪有應得。所以,他給自己找一條出路,參軍。
彼時,大安北部和剛建立的西柔國正枕戈擔待,西柔新主撕毀了曾經的盟約。而神武將軍文靈宇正率領整個神武軍駐紮在北關城外蓄勢待發。
顧曦延的加入,讓文靈宇如虎添翼。三場對決下來,西柔潰敗退守本部。
朝中大臣雖為此頗多微詞,但礙於安真宗對於顧德的倚重,隻能默許了這件事,一切有關於顧曦延習武傷人事件的討論,也在這一刻畫上了一個暫時的句點。
隻可惜事與願違,顧曦延來到邊境不久,有小股西柔兵偽裝強盜在邊境打劫過往商客,搶劫村民。顧曦延作為衝鋒的士兵跟著當年身體還康健的神武營大將軍文靈宇上陣殺敵,剿滅敵兵。
而他的修習的班若羅卻在此時反噬,他不僅一人殺了敵方後來增援而來的一百精兵,更是在那一次戰後,敵我不辨的殺了大安數名將士。
這樣駭人聽聞的消息很快傳迴了遠在京都的真宗及眾位大臣耳中。
顧德得知後便又跪在朝堂上老淚縱橫說教子無方致使其誤學西域的魔功,還望皇帝恕罪,待兒子被押送迴京後一定交由刑部秉公處理。
當然,許如意和顧曦月自是不會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顧曦月向皇上進言以髕刑為罰,希望皇上看在丞相一生為國辛勞的份上饒了顧曦延的性命,剜去髕骨囚禁丞相府。
安真宗不願多事,便又草草應下。
事已至此,顧曦延才知道,也許出於父親的忌憚,兄長的嫉妒,也許出於更為隱晦的目的,總之,顧曦延竟是在那一刻才看清了自己父親偽善之下的真容。知道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是顧曦月和許如意作祟。
那一刻,僅存的那一點父子親情也蕩然無存,而顧曦延則成了整座丞相府裏特殊的存在。他就像是借住在丞相府裏的一抹飄萍,沒有人在意他的死活。
沈玉舒想起聽風苑裏那個玄色的身影,心頭不禁隱隱有了一絲憐憫。原來就算換了時空,那張臉之下依舊是一顆絕望的心。
隻是,這又與她有何幹係,為什麽他跳樓卻偏偏要連累自己。想到這裏,原本浮上心頭的憐憫,頃刻間便又煙消雲散了。
不過,說起顧曦延的這位兄長,沈玉舒又是一陣惡寒由腳底而生。
許如意生養了顧曦月後,便再無所出,顏風說是當年顧德命穩婆在生產時動了手腳,所以許如意幾乎隻剩下半條命,這兩年更是無法主持中饋。但為了兒子,她幾乎殫精竭慮,將能算計的都算計了。
隻可惜,顧曦月唯一的優點隻剩下一副讓人見之不忘的好皮囊,是三兄弟裏最英俊的一個,也是集合了夫妻倆所有的長相優點。但性格卻並沒有很好的繼承顧德的隱忍與內斂,而是好色成性府中妻妾無數。而這位公子,也確實有了沈玉舒曾經看到過的一些民國電視劇裏,軍閥巧取豪奪那股子勁兒。
但有趣就有趣在,一院子的妻妾,卻沒有一個生了孩子。因此,顧德如今依舊沒有當成祖父,但似乎他也並不為此著急。隻是,沈玉舒從顧德對於許如意做的事情上來看,他應該也不允許流著一半許家血脈的顧氏子孫出現。
顏風說,顧曦月雖長得好看,但出手陰毒,還從褒國公府招來了一批死士,但凡是與他衝突的甚至的罪過他的人,要麽消失,要麽便是沒了性命。所以,人人敬他,卻人人都怕他。如今之所以在顧德麵前有恃無恐,也是因為褒國公府樹大根深,顧德也無法輕易撼動,更是因為顧德為了讓自己幹淨,所有肮髒的交易都交給了這個急於在他麵前表現邀功的兒子。
而顧曦延一身的傷,也全都是拜他所賜。
沈玉舒不禁打了個冷顫,這丞相府裏手底下最幹淨的,隻剩下與她年紀相仿的三公子顧曦明。
仗著自己父親官拜丞相,在京中無法無天,天不怕地不怕。其母名諱不詳,是當年丞相奉皇上之命,出道南巡之際所救的江南女子,出身並不光彩。就算顧德如今再疼愛幼子,但對這位妾室卻從不多言,更是命府中之人也不能提及。
據說當年這個隻有十五歲的女子長相豔麗,在府中深得顧德喜愛。因與顧曦月有著相同的年紀,再加之顧曦月好色的性子,有一陣丞相府中也有傳言說顧曦月與這位庶母有染,一度引得父子為此反目。還是許如意從中調解,父子倆才漸漸放下了芥蒂,重歸於好。隻是這調解之中,大多是因為許如意的母家褒國公府的權勢,讓顧德不得不低頭罷了。
可惜紅顏薄命,這位寵妾十七歲生下顧曦明不滿一年,便被慕容氏下毒害死。
對於顧曦月與顧德寵妾之間的種種,都是丞相府裏仆人們之間相傳的一些八卦舊聞真偽難辨,聽著也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沈玉舒每每聽到這寵妾的年紀,心中都不住感慨,萬惡的皇權社會,女人十幾歲就要嫁人生子。可一想到曾經的自己年近三十除了拿得出手的學曆以外,再無其他可以吹噓的地方,卻又覺得,或許對她這樣的人來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才能解決她的情感問題,也好讓周圍所有人都閉嘴。
沒想當顏風說起顧曦延的過往,又讓她想起這些丞相府奴仆口中的流言。原來顧曦月與寵妾有染是真,顧德不喜愛顧曦月也是真,但忌憚褒國公府不得不倚重顧曦月更是真。
這父子關係,也真是諷刺到了極點。
這雨來的快去得也快,快到她都還沒有消化那些短時間塞進腦海裏的過往,就被那些刺鼻的泥土香驚在了院子裏。她看著院子裏的桃樹,桃花近乎荼蘼,隻留滿目頹敗,猶如她此刻沉悶的唿吸。
顏風方才所說的話還迴蕩在沈玉舒的腦海之中。
顏風抿了一口茶,聲音頓了頓,“二公子的腿……傷他的元兇是他大哥顧曦月。這顧府……”顏風哂笑,“內裏其實複雜的很。”
沈玉舒如今想起顏風的表情,她試圖將自己帶入顧曦延的角色去看丞相府裏發生的一切,似乎許多事情便有了答案。
顧曦延不是沈玉舒曾經以為的那種世家公子,反而他像是那些具有理想主義和衝破傳統枷鎖的革新派。可是這樣的性子,在革命年代也許會有一番作為,但在以世襲血脈控製的封建時代,則被冠上了一身反骨的名號。就算,在沈玉舒看來,顧曦延所謂的反骨,不過是不愛與世家子一同玩耍,喜歡舞刀弄劍,醉心武學,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他自己所鍾愛的比武上。可他,依然成為了這個丞相府裏格格不入的存在。
這樣的性子從小在丞相府裏便是一個另類,哪怕他癡迷武學勤學好問,與世無爭的生活在聽風苑裏,但是落在顧德正妻許如意的眼裏卻都成了危及顧曦月地位的心頭刺。
而所有的一切,以顏風的觀點來看,是源自於顧曦月的嫉妒,和顧德對於父權至上的絕對掌控。但在沈玉舒看來,一切的根源,卻是人性的貪婪和陰暗。
許如意,褒國公許年的嫡親女兒,十六歲嫁與顧德為妻,次年生顧曦月。本以為一切一帆風順的許如意卻在夫妻感情之事上栽了跟頭。顧德娶她並不是因為仰慕和男女之情,而是為了借褒國公府青雲直上。因此這對夫妻之間除了相敬如賓的各過各的日子以外,隻剩下對彼此無盡的漠視。
顧德當年承襲了顧老侯爺的侯爵位置時,整個顧府已在朝中沒有了往日的輝煌。而褒國公府正是盛寵,是他能抓住的僅存的機會。所以,他娶了許如意,借著褒國公的勢,入內閣,官拜丞相,完成了整個顧家由衰到盛的轉變。
而之後的顧府,卻陷入了一個奇怪的氛圍當中。
顧府,複雜不在於顧德的家業和地位,妻妾多少,子嗣多少,而是顧德這個人本身對待孩子們和唯一妻子的態度就很矛盾。他娶了許如意,之後納了慕容氏也就是顧曦延的母親,在之後近十年的時間裏,他沒有再收過任何女子入府,甚至連通房侍妾都無。直到十五年前,納了顧曦明的母親為妾,那也是他最後一房妾室。
若說他用情專一,他納了兩房妾,若說他用情不專,顧曦明的母親死後他再無納妾,而是一心一意搞事業。而所謂的事業,也不過是慫恿真宗更加淪陷於長生不老的謊言。
隻可惜,沈玉舒卻清楚,顧德這樣帶領整個家族走到今日的男子,女人對他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他內心最在乎的還是自己和整個家族的利益。說白了,在他已經達到權利頂峰之前,沒有什麽能比權利更讓他癡迷。
在沒有完全脫離褒國公府的掌控之前,他更不會將自己陷入男女情愛之中,讓褒國公府抓到把柄來對付他。哪怕,他確實在心裏的某個角落裏藏著什麽人,除了他自己以外,誰都不會知曉。
顧德如今共有三子。一女早夭,是顧曦延的同胞姐姐,據說當年這位二姑娘極得顧德寵愛,隻可惜沒能活過五歲。
這與沈玉舒在曆史資料裏了解的那些子嗣成群的當權者不同。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的孩子數量,在古代社會裏並不具備以人多力量大為內核的社會競爭力。至少,沈玉舒曾聽小惠說,一巷之隔的戶部尚書家裏,光是小妾就要十幾個,更別說子嗣,就連尚書大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個孩子。
顧曦延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裏,原本也該有著不錯的未來,雖是庶出,但頂著顧家二少的名號,卻也可以在京都風生水起。
但是,他沒有。
大安尚武,顧曦延更是武癡。他癡迷武學,十歲時已是京都世家子弟裏的高手,除此之外,他聰敏好學,幼年教授他的私塾先生也說他天賦異稟,若引導得當便是這世上少有的文武全才。
隻可惜,這樣的讚許並沒有帶給他更多的機遇,反而給他的人生披上了一層又一層的枷鎖,也間接導致了他成年之後的所有厄運。
從來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十歲之後,顧曦延幾乎再也沒有感受到這座丞相府裏的溫暖。他的母親因為陷害顧曦明不成,反而毒害了顧曦明的母親。東窗事發,許如意在顧德默許的情況下,棒殺了慕容氏。
就此碩大的聽風苑裏隻剩下了一個每日隻知讀書習武的少年,而他的命運也就此被改變。
是顧曦月的妒忌,是許如意的陷害。
顧曦延十五歲時,京都來了一位西域於瑱的高僧雨禪,相傳他手上有一本世間罕見的武功秘籍,在中土被稱作《清音經》,而在於瑱,它則被稱作《班若羅》,意味著無上武學。
雨禪的目的很簡單,他希望找尋一位傳人,將班若羅中的武學傳承下去,為後世之人所修習,為此他已遊遍相連山河國土,安國已是他東來的第四個國家。
而顧曦延慕名而來,在一場場武藝對決中勝出。
當然,與所有武學故事裏的主角一樣,顧曦延,被雨禪成為了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天下未來的劍術第一人,他成為了班若羅的傳人。
當時顏風說到這裏的時候,沈玉舒下意識帶入了曾經看到過的一些揭露傳銷的紀錄片,總覺得這個雨禪法師和那些傳銷人員差不多。
顧曦延和所有命途多舛的主角一樣,他的人生注定也非坦途。顧曦延因母親的亡故,心性原本就鬱結,加之修習班若羅急於求成,終是在十八歲那年走火入魔,不單重傷了教他班若羅的雨禪,更是衝上了大街連殺了數十名百姓,才被當時的神武將軍文靈宇帶著軍隊所製止,扭送迴了丞相府。
可是,顧曦延卻早已將正本經書爛熟於心,就算是捆著他,他依然可以在冥想中修習。
這似乎就是一個死循環,顧曦延越是想要突破自己的武學造詣,越是會被自己的情緒所困擾,找不到突破口,久而久之他的脾氣秉性都發生了巨變。
然,為時已晚,雨禪法師後悔莫及。顧德為了保全顧曦延的性命結束他走火入魔的修行,派人將重傷的雨禪驅逐出了大安,自此再無任何有關雨禪的消息傳來。
雨禪法師走後,無人引導練功的顧曦延性體內真氣得不到壓製和疏導,開始逐漸逆行,情緒更加無法平複,更是因魔功入體,重傷了府中數人性命。
顧德本欲封鎖消息,但還是很快由下人口中傳遍了整個京都。他不得不又杖斃了幾名傳話的奴仆,這才作罷。
但八卦這種東西,隻要傳的越久越遠,也越離譜,眾人都道丞相家的二公子乃是惡魔所化專吃人肉喝人血。
謠言傳的如此迅速,也不乏許如意和顧曦月的手筆。
這件事最終驚動了當時已經不問朝中事一心煉丹要與天同壽的安真宗,他罕見臨朝傳令要對顧曦延嚴懲不貸以免禍害他人。
而這一次,顧德難得惦念了父子之情,跪於真宗修仙的太平館三天,才得了一個貶為庶民一生不得入朝為官的旨意。
自此,顧曦延再難入朝為官,卻也被強製送進了淨圓寺修習佛經。從此,顧曦延的心性才漸漸地有了起色。
但畢竟,顧曦延犯了人命案子,京都中對他的非議也越來越多。顧曦延也知長此以往,就算他不明不白死在淨圓寺裏,也隻會有人說他是罪有應得。所以,他給自己找一條出路,參軍。
彼時,大安北部和剛建立的西柔國正枕戈擔待,西柔新主撕毀了曾經的盟約。而神武將軍文靈宇正率領整個神武軍駐紮在北關城外蓄勢待發。
顧曦延的加入,讓文靈宇如虎添翼。三場對決下來,西柔潰敗退守本部。
朝中大臣雖為此頗多微詞,但礙於安真宗對於顧德的倚重,隻能默許了這件事,一切有關於顧曦延習武傷人事件的討論,也在這一刻畫上了一個暫時的句點。
隻可惜事與願違,顧曦延來到邊境不久,有小股西柔兵偽裝強盜在邊境打劫過往商客,搶劫村民。顧曦延作為衝鋒的士兵跟著當年身體還康健的神武營大將軍文靈宇上陣殺敵,剿滅敵兵。
而他的修習的班若羅卻在此時反噬,他不僅一人殺了敵方後來增援而來的一百精兵,更是在那一次戰後,敵我不辨的殺了大安數名將士。
這樣駭人聽聞的消息很快傳迴了遠在京都的真宗及眾位大臣耳中。
顧德得知後便又跪在朝堂上老淚縱橫說教子無方致使其誤學西域的魔功,還望皇帝恕罪,待兒子被押送迴京後一定交由刑部秉公處理。
當然,許如意和顧曦月自是不會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顧曦月向皇上進言以髕刑為罰,希望皇上看在丞相一生為國辛勞的份上饒了顧曦延的性命,剜去髕骨囚禁丞相府。
安真宗不願多事,便又草草應下。
事已至此,顧曦延才知道,也許出於父親的忌憚,兄長的嫉妒,也許出於更為隱晦的目的,總之,顧曦延竟是在那一刻才看清了自己父親偽善之下的真容。知道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是顧曦月和許如意作祟。
那一刻,僅存的那一點父子親情也蕩然無存,而顧曦延則成了整座丞相府裏特殊的存在。他就像是借住在丞相府裏的一抹飄萍,沒有人在意他的死活。
沈玉舒想起聽風苑裏那個玄色的身影,心頭不禁隱隱有了一絲憐憫。原來就算換了時空,那張臉之下依舊是一顆絕望的心。
隻是,這又與她有何幹係,為什麽他跳樓卻偏偏要連累自己。想到這裏,原本浮上心頭的憐憫,頃刻間便又煙消雲散了。
不過,說起顧曦延的這位兄長,沈玉舒又是一陣惡寒由腳底而生。
許如意生養了顧曦月後,便再無所出,顏風說是當年顧德命穩婆在生產時動了手腳,所以許如意幾乎隻剩下半條命,這兩年更是無法主持中饋。但為了兒子,她幾乎殫精竭慮,將能算計的都算計了。
隻可惜,顧曦月唯一的優點隻剩下一副讓人見之不忘的好皮囊,是三兄弟裏最英俊的一個,也是集合了夫妻倆所有的長相優點。但性格卻並沒有很好的繼承顧德的隱忍與內斂,而是好色成性府中妻妾無數。而這位公子,也確實有了沈玉舒曾經看到過的一些民國電視劇裏,軍閥巧取豪奪那股子勁兒。
但有趣就有趣在,一院子的妻妾,卻沒有一個生了孩子。因此,顧德如今依舊沒有當成祖父,但似乎他也並不為此著急。隻是,沈玉舒從顧德對於許如意做的事情上來看,他應該也不允許流著一半許家血脈的顧氏子孫出現。
顏風說,顧曦月雖長得好看,但出手陰毒,還從褒國公府招來了一批死士,但凡是與他衝突的甚至的罪過他的人,要麽消失,要麽便是沒了性命。所以,人人敬他,卻人人都怕他。如今之所以在顧德麵前有恃無恐,也是因為褒國公府樹大根深,顧德也無法輕易撼動,更是因為顧德為了讓自己幹淨,所有肮髒的交易都交給了這個急於在他麵前表現邀功的兒子。
而顧曦延一身的傷,也全都是拜他所賜。
沈玉舒不禁打了個冷顫,這丞相府裏手底下最幹淨的,隻剩下與她年紀相仿的三公子顧曦明。
仗著自己父親官拜丞相,在京中無法無天,天不怕地不怕。其母名諱不詳,是當年丞相奉皇上之命,出道南巡之際所救的江南女子,出身並不光彩。就算顧德如今再疼愛幼子,但對這位妾室卻從不多言,更是命府中之人也不能提及。
據說當年這個隻有十五歲的女子長相豔麗,在府中深得顧德喜愛。因與顧曦月有著相同的年紀,再加之顧曦月好色的性子,有一陣丞相府中也有傳言說顧曦月與這位庶母有染,一度引得父子為此反目。還是許如意從中調解,父子倆才漸漸放下了芥蒂,重歸於好。隻是這調解之中,大多是因為許如意的母家褒國公府的權勢,讓顧德不得不低頭罷了。
可惜紅顏薄命,這位寵妾十七歲生下顧曦明不滿一年,便被慕容氏下毒害死。
對於顧曦月與顧德寵妾之間的種種,都是丞相府裏仆人們之間相傳的一些八卦舊聞真偽難辨,聽著也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沈玉舒每每聽到這寵妾的年紀,心中都不住感慨,萬惡的皇權社會,女人十幾歲就要嫁人生子。可一想到曾經的自己年近三十除了拿得出手的學曆以外,再無其他可以吹噓的地方,卻又覺得,或許對她這樣的人來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才能解決她的情感問題,也好讓周圍所有人都閉嘴。
沒想當顏風說起顧曦延的過往,又讓她想起這些丞相府奴仆口中的流言。原來顧曦月與寵妾有染是真,顧德不喜愛顧曦月也是真,但忌憚褒國公府不得不倚重顧曦月更是真。
這父子關係,也真是諷刺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