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麽《大學》中有很多句子會引用《詩經》的內容呢?通常儒家經典給我們的印象是非常嚴肅、規矩甚至有些古板的感覺,但其實在孔子所生活的時代,在孔子的教導以及他本人的言行之中,都是非常倡導“詩意生活”的。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本書,叫做《孔子隨喜》,作者是台灣作家薛仁明。他從生活化的角度解讀了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孔子。在他的筆下,孔子是非常有詩意的,非常崇尚詩意的生活,是一位很詩意的聖人。孔子不僅是聖人,更是一個有詩意的人。


    儒家之所以留給我們一種嚴肅、刻板的感覺,是由於後來的統治者將儒家思想定為了官方主導思想之後,不斷體製化、教條化造成的。這種體製化和教條化使得一個非常鮮活的有詩意的生命,變成了在廟堂裏高高在上的嚴肅、崇高的聖人。但其實在孔子本人生活的時代,孔子以及孔子所倡導的思想並不是這樣子的。孔子非常提倡弟子們讀《詩》,並把《詩》定為“六經”之首(《詩》、《書》、《禮》、《樂》、《易》、《春秋》),由此可見孔子對於《詩經》的重視程度。


    孔子為什麽非常提倡弟子們去讀《詩經》呢?《詩》在孔子那裏,有一個精辟的闡述,叫做“思無邪”。也就是說《詩》代表了人們源自生活又高於生活的一種超越的境界。這種境界遠離了柴米油鹽,遠離了生活中的各種煩惱,達到了一種清明、自在、祥和、向上的非常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


    所以我們讀《詩經》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句子非常優美,它不光是文字優美,而且它有一種韻律。在古代,《詩》其實是唱出來的,是一種民歌。在民間流行的這種詩歌廣為傳唱,被采集詩歌的官員記錄下來,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詩經》。而《詩經》中這些民歌所傳達出來的精神風格,正是孔子希望能夠傳遞給弟子們的一種生活態度和人生境界。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在這樣的精神之中,它並不是一種嚴肅刻板的,而是在內聖外王的境界之中,同時還有一種輕鬆的、愉悅的、超越的、詩意的境界。


    這種境界相比道家的出世境界而言,沒有那麽不食人間煙火,它是一種人間的感覺,而不是逍遙於世外。所以我們讀來會感覺到很貼近我們的生活。


    比如說這裏麵的句子,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這段話如果把它翻譯出來,就變成了形而下的一種語言。所以說詩最好是不翻譯,如果把它翻譯成白話,就失去了詩獨有的詩意和韻味。但是因為古代語言跟現代語言之間有很大的差異,現在很多人讀《詩經》已經讀不懂了。《詩經》其實是古代的民歌,就像我們現在唱的流行歌曲一樣。你不會不懂流行歌曲是什麽意思,在那個時代,《詩》就是古代人的流行歌曲。所以對於這段從《詩經》中引用的內容我們可以簡單地翻譯一下以便於理解。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當桃花盛開的時候,桃林非常的茂密青翠,風景非常的優美。這時,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出嫁了,來到了她的婆家。由於這位姑娘賢良淑德,因此全家人都非常的和睦、和美,其樂融融。這就是這段話的意思。


    “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當一個人的內在具足了這種本自賢淑的品格時,這種品格就會自然地流露在她的言行之中,能夠使整個家人都很和睦。以具足了這種品格的人為典範,就可以教化、感化更多的人。國人,就是能夠被其品德風範影響的人。


    “《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從《詩經》引用的這些內容,說的其實都是家庭關係。前麵說的其實是婆媳關係,這裏說的是兄弟關係。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引用《詩經》的時候是有先後次序的,說明即使在古代那個時候,婆媳關係對於一家人的和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把它放到了最前麵。然後接下來影響家人和睦的關鍵因素就是兄弟關係,兄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相互謙讓,家庭才能和諧。以和睦和諧的兄弟關係為典範,就可以將這種品格和精神傳向整個社會,使整個社會都崇尚這種相互謙讓、互敬互愛的美德,從而使家庭、家族以及整個國家和社會都非常和諧、太平。


    《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儀不忒,儀,就是一個人的儀容、舉止、威儀。一個人良好的言行風範看起來很有威儀感。特立獨行的、不為大眾所接受的奇怪的言行,則屬於乖僻的言行。“其儀不忒”,就是說我們的言行舉止要規矩、莊重,與人交往時注意尊敬別人,符合社交的禮儀。“正是四國”,四國,即四麵八方,四麵八方的地域,四麵八方的鄉村、城市、國家等;可以成為方圓百裏所有人們的做人做事的典範。由於這種典範的作用,從而使整個社會都能夠保持良好的風氣,彼此之間相互敬重,這樣整個社會就會得到很好的治理。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一個修學大學之道的人,不管他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麽,不管是父親還是兒子,兄長還是弟弟,他都可以作為人們行為的表率。足法,就是足以使人們去效法他。“而後民法之也”,這裏出現了一個“民”字,說明前麵所說的是指君王,或者是一家之主、一城之主,一邦之主,一國之主。當主導者能夠身體力行的成為家族中的為人處事的典範時,就可以帶動受其影響的所有人都去學習效法他的行為。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所以說治國的道理與在家族中使整個家族和睦的道理是一樣的。


    以上是按照常規方式所做的解讀,下麵從觀心的角度來體悟一下。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當我們讀著這種非常優美的帶著詩意的句子時,這時,我們的心本自就是離於各種貪嗔癡慢疑之染著的。在這樣的狀態下,它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清淨的狀態,非常寧靜的狀態。不僅清淨、寧靜,而且還有一種喜悅在其中,有一種詩意的、超越的、自由的、祥和的喜悅在我們的心裏蕩漾著。


    在禪宗的公案中就有一些禪宗的修行者,在見到桃花開了,或者在見到菊花開了,在見到某一朵山花開了,或者在聞到花的香氣的當下,就開悟了。所以說桃之夭夭,其葉蓁蓁......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法身。那樣的一種禪意和超越的境界自在其中。而這所有的境界,它不僅是自然的境界,更是我們的心所呈現出的境界。假如一個人的心中充滿了各種痛苦和煩惱,即使桃花開得再茂盛,桃葉再翠綠,在痛苦和煩惱之人的眼中,也見不到花兒的美,也見不到葉子的美,所有自然景色的美在他的眼中都是看不到的。


    所以說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的這種詩意的美,在我們的心中呈現的時候,它其實是心的呈現。我們常說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並且用蓮花來代表那種超越一切萬象的本自清淨的本心,在佛教中就經常用蓮花來代表本自無染的佛性。但其實所有的花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難道不是這樣嗎?桃花明媚鮮豔,桃葉碧綠繁茂......當這樣的美景在我們的心中映現的時候,大自然盎然的生機就鮮活的展現在我們的心裏。當我們全然地、忘我地去感受著“桃之夭夭其葉蓁蓁”的時候,我們所感受到的不正是大道無比鮮活的生機嗎?所以說道在哪裏?道無處不在。隻要我們將心中的各種私欲,各種與自我有關的糾結和欲望全部放下的時候,將自己融化在大自然裏的時候,道,就在這裏。所以接下來說“之子於歸,宜其家人”。我們本來就是天地之子,本來就是大道之子,現在終於迴到了道的家園,與所有的天地之子、大道之子一起其樂融融,和諧,安詳,自在,自由,這本身就是道的體現。


    “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一個迴到了大道本源的生命,一個迴到了道德家園的生命,就領悟了道的秘密,就體味了道的真味,道的智慧就會在他的生命中絢麗地綻放出來,就像明媚鮮豔的桃花,就像芬芳碧綠的桃林,他就可以將道的智慧,道的芬芳帶給與自己有緣的人。而這種智慧和芬芳並不是刻意有為地要去教化誰,而是於迴歸大道的生命之中,道的智慧和芬芳自然的流溢出來,就像花兒一樣,它並沒有想著要把美麗和芬芳帶給你,但是當這種美麗和芬芳自然地綻放出來的時候,自然就能夠感動你,自然就能夠感化你,自然就能夠感化所有與其有緣的生命。


    《詩》雲,宜兄宜弟。當修行者迴到了道的家園,就會明白所有的生命皆是大道之子,皆是天地之子,皆是大道的孩子,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平等的兄弟姐妹。這種平等是究竟的平等,是徹底的平等,是一體無分的平等,是相互融合、相互涵融、本自一體的平等。了悟了這種平等,見到了這種平等,以這種平等的態度去處理我們生活中的事,這種平等就成了一種智慧,這種平等的智慧在佛教中也被稱為平等性智。它本身就是道的智慧,就是空性的智慧,就是覺醒的智慧。


    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了悟了這種究竟平等的智慧之後,這種智慧就能夠顯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在我們的為人處事之中,在我們的身口意之中,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在我們的工作之中,在我們的一切言行之中。不管對待家人,對待朋友,還是對待上司,還是對待下屬,當我們內心了悟了一切生命本自平等的時候,就可以很好地去處理各種事。而《大學》中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都是這種智慧的運用,都是將道的智慧應用到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層麵。


    《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迴歸於大道本源的修行者,其自性本心、自性明德的光明就已經顯發出來了,這時他就會由內而外的具足一種威儀和莊嚴。《大學》之中所說的正心誠意,在這時並不需要特別刻意有為地去達成,而是本身就處在這種正心誠意的狀態。


    在前麵的內容中,《大學》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誠於內,而形於外”,一個迴歸了大道本源的修行者,一個見到了自性本心的修行者,自性本心本自清明、本自安詳、本自寂靜、本自光明的這種自性明德就會自然地由內而外地顯發出來。這樣的生命威儀具足,自在莊嚴,堪為四方之表率。對於這樣的生命,不管是春夏秋冬,還是東南西北,於一切時一切處,皆能自在安住,不動威儀。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迴歸了大道本源的修行者,這樣的修行者不管在社會中具體承擔哪一種角色,都足可以成為人們效法的榜樣。為人父母,具足其慈,為人子女,具足其孝,為人君,具足其仁,為人臣,具足其敬。角色或許有所不同,而其根本之道皆匯歸於自性本心,皆匯歸於自性明德,皆匯歸於無私無我的赤誠本心,以及從本心所顯發出來的無限鮮活靈動的智慧。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這就是治國先齊其家的道理。


    所以,整個大學的修行時時刻刻皆不離其道。什麽是道呢?大學之道的道,在儒家的另外一部經典《中庸》中說,“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修道謂之教”。天命,就是本自具足的上天所賦予我們的最根本的東西,就叫做性,就是自性本心,也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明明德之性,即是天命。“率性謂之道”,率性,就是要使此自性本心發明出來,顯發出來,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宰。率性,就是說統帥我們整個生命的是自性本心,以自性本心作為生命的主宰,這種生命的境界,就叫做與道合一,就叫做道。“修道謂之教”,當我們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就需要不斷地修行,不斷地通過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最終達到這樣的境界,達到自性本心成為我們生命主宰的狀態,這就被稱為教。在前麵的內容中有“如何教國人”的說法,教,即修道謂之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本自具足,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但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欲望、被自己的自我所障礙和迷惑,所以見不到天命之性,無法讓自性本心成為生命的主宰。我們見不到祂,甚至根本不知道祂的存在。但,即使我們不知道,天地之道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祂是我們生命的本源,是我們自心的真性。所以說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可離非道也,我們借助這句話就可以去體悟,到底什麽是道?可離非道也,能夠離開我們的都不是道,不管是你所擁有的金錢、地位還是名聲,所有的這些都會離開我們,包括由物質所構成的身體,也終將會離開我們。也包括依賴於肉體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感官的工具,同樣會離開我們,能夠離開我們的都不是道,在我們心中所生起的各種思想和各種情感,它同樣會離開我們。會離開我們,就是指這些思想和情感它是生滅的,它是變化的,它是無常的。那麽什麽才是究竟的?一直陪伴著我們,一直與我們同在,究竟不可離的那個東西就是。不管是儒家的修行,還是道家的修行,還是佛家的修行,都是為了發明本心,都是為了讓我們見到本性,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大學之道同樣如此。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首先就要使性德發明出來。所以說大學之道即是“顧是天之明命”,即是“克明峻德”,即是“正心誠意”,即是“格物致知”......當自性明德顯發出來,當這種生命本有的智慧顯發出來,那種顯發就像《詩經》中所說,“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具有無窮無盡的鮮活的生命力。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隻不過是這種自性本心智慧的妙用而已。所以,使本心、明德、性德顯發出來、顯明出來、顯現出來,即是所有一切修行的核心,這也是大學之道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這也正是我們學習和體悟《大學》最重要的核心意義所在。在此祝願群中所有的老師以及所有與我們有緣的生命,都能夠使自性的明德顯發出來,顯發在我們的生命裏,達到這樣一種非常美好的詩意的、超越的境界: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