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天下,對儒家而言,指的是整個人類生命所及的一切。對於君王來說,就是他所治理的整個國家,整個天下,王權所及的一切地方。對於修行者而言,我們生命的所有時空、身心內外的一切情境,即是天下。平,有兩個意思,其中一個意思是指平等。在見到了自性明德之後,就能夠明白天下一切萬象皆不出於心性,而所有的生命其心性皆為道性,道性本自平等。因為在本性上是平等的,所以說天下一切生命皆是平等的。平的第二個意思是和平、和諧,使整個身心生命以及所處的一切情境都達到無為、自然而治的狀態,就是天下太平的狀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平天下的道理、方法就蘊含在對自己國家的治理之中。而對於修身者而言,治理國家,就是指自己的身國,把自己的身心性命治理好,把自己的生活治理好,將這種道理應用到各個領域,那麽就能夠達到天下自治、天下自平的效果。


    在儒家的教導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是儒者的安身立命之處,其內聖外王之道,皆通過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這些方麵來體現,它就是我們的生活,而不是脫離生活另外去追求一個什麽樣的大道。


    “上老老而民興孝”,這裏講的是治國、平天下,所以“上”是指君王、君主、一國之主。如果一國之君主能夠尊重天下的老人,那麽在民間老百姓就會上行下效,上麵是怎麽做的下麵就會效仿上麵的實際做法。所以說上老老而民興孝,一國之君尊敬老人,那麽在民間百姓就自然地會興起孝道。


    在古代漢語中,同一個字,有的時候會有不同的含義。比如說上老老,前一個老是尊敬之意。第二個老代表老年人。將天下的老人視為自己家的老人一樣去尊敬、尊重他,就叫上老老。


    “上長長而民興悌”,長,就是比自己年長的人。上長長而民興悌,君王能夠尊重比自己年長的人,那麽悌之道就會在民間,在百姓之間自然地興起。孝悌之道的“悌”,代表弟弟對兄長的一種尊重。這也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


    “上恤孤而民不倍”,孤,是指孤兒,在古代主要是指沒有父親的孩子。當一個孩子失去了父親,當一個家庭失去了男人,整個家庭就沒有了頂梁柱,就叫做孤兒寡母。當一國的君主能夠體恤天下的孤兒,在民間就都會形成一種憐憫同情和幫助鰥寡孤獨的道德風氣。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絜矩之道,絜就是準繩、準則。矩就是規矩。絜矩,代表為人處事的一種道德規範和標準。就是說作為君子,作為踐行大學之道的人,作為一國之君,一國之主,要在自己的內心以及言行之中有著清晰的準則——關於儒家之道的準則。


    上麵這段話非常貼近人們的家庭生活,每個家庭都有老人,都有長輩,都有孩子。作為一國之主,一國之君,如何去對待天下的老人,如何對待天下的長者,如何對待天下的孩子,這樣的一種行為規範就會影響到民間,老百姓自然的會學習效法君主的行為。


    接下來的一段則是從更廣泛的社會人際關係的角度來進行闡述。同時前麵一段更多的是從正麵的角度去進行論述,然後下麵這一段則是從反麵的角度來進行闡述。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如果一個人對於處在自己上位的人,比如自己的上司、領導,如果討厭他們對自己的某種做法,那麽就不要用這種做法對待比自己位置低的人,比如自己的下屬或者晚輩等,也包括在彼此的關係之中處在弱勢地位的人。


    “所惡於下毋以事上”,如果對於比自己位置低的人,不喜歡其某種言行,那麽就不要用這樣的言行去對待自己的上司和長輩。


    之後的每一句話基本上都是類似的意思,“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如果前麵的人對我們有一種自己不喜歡的言行,那麽就不要用這樣的言行去對待我們之後遇到的人等等,這段話從上下、前後、左右這幾個角度就已經把與我們的生命和社會關係有關的所有的一起全部代表了。


    “此之謂絜矩之道”。這兩段話其實用兩句儒家常說的名言來代表是非常貼切的。第一段內容說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儒家的仁道。第二段內容說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體現了儒家的恕道。仁和恕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恕就是寬恕別人,別人對你不好你要寬恕他,同時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其他人,這才是真正的寬恕,才是真正對仁和恕的踐行。


    下麵從觀心修行角度進行一下解讀。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平天下,代表至高至善的修行境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平天下,代表明明德和親民都達到了至善的境界,即內聖外王的至善境界。如果用佛家的語言來說,就是獲得了最究竟、最徹底的大自由、大自在、大解脫的生命境界。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其核心在於“治國”。


    治國,就是使自己身心生命的所有方麵都達到一種無為而治、自然而治的境界。治國的“治”,既有一種治理的含義,同時更重要的是指達到了一種“天下大治”的境界。一方麵它代表了方法,另一方麵代表了目的,而這個“在治其國“”則已經把方法和目的同時涵蓋了。通過修行使自己的身心達到無為而治、自然而治的境界,這時的治即代表一種和諧、和平、祥和的狀態,代表一種互利互益、共生共贏的這樣一種狀態,天人合一的狀態。


    “上老老而民興孝”,“上”代表心靈的君主,心靈的君主就是我們的自性本心,自性本心以無分別的大愛之心、慈悲之心,善待所有與我們有緣的生命,無私地利益所有與我們有緣的生命,這種善待和利益包括了世間利益,也包括了出世間的利益,同時具足,沒有分別。


    在《道德經》中對於這種精神有這樣一段非常貼切的闡述,“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因為所有的生命皆是同一本性、同一佛性、同一覺性、同一空性、同一道性,所以修行者就應該像《金剛經》中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自性本心的狀態,就是自心明德顯發出來的狀態,體現在明明德和親民的修行中,就是一種在一切相中而又不被一切相所染的狀態,在一切緣分中又不執著於一切緣分,同時又能夠以緣分為契機進行親民的修行,進行自覺覺他的修行,進行無私無我利眾的修行。


    “上老老而民興孝”,可以從兩個層麵去解讀。一個層麵代表了世間法。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已經見到了自性本心的修行者,了悟了一切生命本自平等,所有的生命其本性皆是佛,皆是如來,明白了這個真相的修行者,在進行利眾修行、親民修行的時候,他需要同時做到兩個方麵。一個方麵是不違背世間法,隨順眾生的心願,隨順眾生的需要,給予世間法上的幫助。就像人們對待自己家中的老人一樣去對待所有的老人。這是在世間法的角度。更重要的是第二個層麵,出世間法的層麵。所謂出世間法是指,由於自己已經見到了我們每一個生命它的本性皆是自由,皆是自在,皆是解脫,但是不明白這個真相,沒有見到這個生命真相的人,卻活在各種痛苦的幻相之中。比如說老年人會被衰老和病苦所折磨等等。如何才能脫離這種生老病死的苦海呢?隻有生命覺醒的智慧,隻有自性本心的智慧,隻有大學之道、聖賢之道的智慧,隻有大道的智慧,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了悟了自性本心的生命有一個天然的職責和使命,就是將這樣的智慧帶給與自己有緣的人。從這樣的角度去體悟這句話“上老老而民興孝”,就有了新的意義在其中。就是將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當做自己的父母一樣,當做自己家的老人一樣,去體會他們的生命疾苦,致力於幫助他們領悟生命覺醒的智慧。如果說我們經常這樣發心發願,並且將這種心願體現在我們的言行之中,努力地去踐行它。如果所有大學之道的修行者都這樣去踐行的話,那麽真正的孝道就會在我們的生命中興起,就會在家庭中興起,就會在社會中興起,就會在國家中興起,就會在黎民百姓中興起,這才是真正的孝。讓我們的父母以及天下的父母從生死輪迴的苦海中、從幻相的苦海中脫離出來,達到生命的覺醒,獲得永恆的自由,這是究竟的孝。


    同樣的,“上長長而民興悌”,對於長輩,一方麵應遵循世間法的規則,尊重他們,尊敬他們,另一方麵可以在自己安住於自性本心的基礎上,在與這些長輩交往的過程中隨順他們的心願,滿足他們的需求,並將關於生命覺醒的智慧,轉化為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然後傳遞他們,在他們的心裏種上一顆生命覺醒和解脫的種子。如果我們能夠經常這樣去以自己的實際言行去踐行無私利他、自覺覺他之道的話,那麽孝悌之道就可以成為生命覺醒之道,比一般的尊重、孝敬就有了更深刻的價值和意義。


    “上恤孤而民不倍”,將天下所有的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發心發願使他們離於這種輪迴的苦海,幻相的苦海,獲得究竟的安樂,獲得生命的覺醒,然後將我們的這種心願和智慧體現在我們的言行之中,那麽這種究竟的菩提心就會在我們的心裏不斷的增長,不斷的穩固,並且逐步影響到所有與我們有緣的人。孤,即孤兒。從生命修行的角度而言,每一個人隻要他還沒有覺醒,其實都是一個孤兒。因為每一個在幻相的苦海裏輪迴的生命,本質上都是孤獨的。他孤獨的生,孤獨的死,沒有人能夠替代他所遭受的痛苦,所有的一切隻能他自己一個人承受。很多人都在追逐各種各樣的欲望,希望能夠滿足自己內心的那種不安和孤獨,但隻要沒有從幻相中覺醒,沒有打破這生老病死的幻相,這種深入靈魂的孤獨感是無法被打破的。要真正地解決人的孤獨問題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讓自性本心的光明顯發出來,讓本自圓滿、本自自在、本自自由、本自解脫的智慧在我們的生命中像太陽一樣燃燒起來,發射出無量無邊的智慧光明。這個時候那種深入每個生命靈魂深處的那種孤獨感才能夠究竟的破除掉。為什麽會是這樣的呢?因為這種孤獨是來自於我們見不到自己的本心,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本心,我們活在幻相裏,而幻相有生有滅,所有的現象,包括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擁有的一切,都處在快速變化之中,一切都是無常的,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會失去。因為一些因緣來到我們身邊的,也會因為另一些因緣而從我們的生命中消失,沒有什麽東西能夠究竟的留住。我們每個人就在這樣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夢境中,不斷的幻生幻死,生死流浪,找不到可以安放自己靈魂的家園。隻有見到了本心,隻有見到了本自超越生死的本心,隻有徹底破除這種生死迷妄的幻境,隻有見到自己本自圓滿的真我,這時我們的靈魂才找到了真正的家。這個時候孤獨自然就消失了。“上恤孤而民不倍”,民,即是我們的生命以及從屬於我們生命的所有的一切。倍,既有遺棄的意思,又有違背的意思。隻有真正的見到了自性本心,才能真正的體恤生命的孤獨。我們的生命,我們身心所有的一切,對於自性本心而言,皆是他的臣民。隻有見到了自性本心,所有的臣民才找到了真正的歸屬。就像迷失的孩子找到了父母,他才不會被遺棄,不再是孤兒。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以追求生命覺醒、以自覺覺他為己任的修行者,時刻不忘,永遠地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樹立起一個度量自己身口意言行的唯一的尺度,也就是衡量自己言行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大學之道,就是大人之道,就是聖賢之道,就是明明德,就是親民,就是明心見性,就是自覺覺他。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從上下、前後、左右等角度來說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在修行之中,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自己的內心的念頭一動,就要知道它是否符合我們心中修行之道的規矩、準則、準繩。隻要我們的念頭偏離了準繩,那麽就被名之為惡,當這個念頭符合準繩、規則,符合修行的要求,那麽就稱之為善。當善念生起,我們就令其增長。善念未生,則令其生起。如果心中升起的念頭不符合修行的準則、準繩、規範、標準,那麽它就是一種“惡”。這裏不是道德評判中的善惡,而是說它背離了我們心中的修道的尺度,違背了修道的初衷。對於這種念頭,則“已生之惡令其滅,未生之惡令不生”。在觀心修行中,就需要時時刻刻去覺照自己的念頭,然後知道自己內心念頭的動機,然後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對待,始終保持觀心修行的正念。當我們這樣去體悟的時候,“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的精神就體現在了觀心修行之中,時時刻刻去覺照自心,保持正念不失。


    另外從更進一步的角度而言,不管我們內心生起了什麽樣的念頭,當你在專心專注地觀心修行的時候,對於念頭不生分別心,不生攀緣心,不生執著心,就被稱為善。如《金剛經中》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無分別、無攀緣、無執著,此即名之為善。如果在觀心中發現自己生起了某種分別、妄想、執著、攀緣,隻要有這樣的傾向,有這樣的動向,就名之為“惡”。這時就要及時生起警覺,清醒的覺照力就要生起來,然後如如不動的觀照著我們的念頭,讓念頭自生自滅,不去分別它,不去評判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所說的善惡,沒有道德的評判,它僅僅是說在修行中什麽樣的狀態是對的,什麽樣的狀態是不對的,要始終按照正確的方法去修行就可以了。


    “此之謂絜矩之道”,再一次來強調在我們的心中要時時刻刻清晰地樹立起觀心修行的準繩,不離於本心,安住於本心,讓本心自然無為地安住,不被任何念頭所染,不被任何情境所染,不被任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情境所染。這就是絜矩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