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於理有未窮,故其知又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於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對於“格物致知”,之前在“物格而後知至”的分享中,對於如何格物致知以及觀心悟心、悟明自心自性已經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分享。所以對於今天這段內容,我們選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體悟它。


    先補充說明一點,就是我們分享所使用的《大學》的文本,使用的是朱熹修訂的《大學》。這個版本並不是最早的《大學》的原文,《大學》的原文與朱熹修訂的版本之間有一定的差異,比如說今天分享的這一段內容在《大學》的原文中是沒有的,這段內容是朱熹在修訂的時候增補的。


    為什麽要增補這一段內容呢?是因為在《大學》的原文中,對於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有詳細的闡述。而對“格物、致知”這部分卻沒有進行詳細的闡述。所以朱熹在注解修訂《大學》的時候,就增補了這一段內容,專門來闡述格物致知。《大學》的這兩個版本各有其優點,也各有其不足,學者對此也存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大家想了解《大學》的原文,也就是最早在《小戴禮記》中的版本,可以在網上搜索了解一下。同時,對於《大學》原文的講解,特別推薦南懷瑾老師的《大學原本微言》,這本書的內容之前在清涼閱讀公眾號上連載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也就是說要獲得真知,達到對真理的透徹了悟,與道合一,那麽就需要深入地“即物而窮其理”。即物的這個物,它可以是任何一種現象,可以是我們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接觸的任何一個事物,同時它更重要的指的是我們自己的生命,其最核心的“物”更在於我們生命的主體性,也就是我們的“心”。在我們的心中,最重要的又是我們心的本體、本性。即物而窮其理,即是格物致知,即是將我們自心的本體、本性徹底地體認清楚,體悟清楚。這就需要以我們自己的內心為觀照、體悟的對象進行深入的體察和體悟。


    窮其理,理,最早的本意是指玉上麵的紋路。這個理是個玉字旁,理,就是玉石上的紋理。玉上麵的紋理究竟是怎麽樣的?將它徹底的弄清楚,然後才能下手雕琢。後來就把它引申為事物的本質、本性、規律,然後又延伸到對“道”的本質、本性、規律的認識,被稱為道理。窮其理,即是對道的本質、本性、規律等獲得了最究竟透徹的認識,再沒有任何疑惑。


    “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本自具足靈明之知,靈明之知,其實就是在佛教中所說的能知能覺的覺性,也被稱為佛性。從本體的角度,在佛教中也被稱為空性,空而靈明、靈明而空之性。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天下之物,這個“物”即是現象。不管是客觀現象還是主觀現象,是物質現象還是精神現象,最終都體現為現象。所有一切現象莫不有理,也就是說所有的現象都有它的表象和本質,都有它的一般性質和究竟本性,以及生住異滅的規律。


    “唯於理有未窮,故其知又不盡也”,當我們對於一切事物和現象的性質、規律,沒有徹底搞明白的時候,那麽這個時候“其知又不盡”,認知是沒有窮盡的,因為還沒有徹底的搞明白。這個時候還有一部分是未知,人類對未知的認識是促進科學和認識本身進步的動力。


    “其知又不盡”,這裏的知,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麵去體悟,其一代表對現象的認識和體悟,對其性質、本質和規律的認識,體現為知識;其二代表對我們自身能知之心和能知之性的認識,同樣有“理有未窮,故其知又不盡”的狀況。


    這兩個方麵是相互影響的,當我們對於自心的本質、本性沒有了悟清楚的時候,我們對於客觀現象的認知就無法徹底的搞明白。這也是為什麽科學永遠沒有盡頭的原因。科學的探索、研究、認知、發現,永遠沒有盡頭。


    為什麽永遠沒有盡頭?因為科學家的眼光永遠放在客觀對象上。而當將所有研究的目光集中在客觀對象上的時候,由於對於認知者本身沒有徹底認清楚,沒有徹底的體悟清楚研究明白的時候,對於客觀現象的認知就會受到“主體不明”的限製。對主體性的認知有了全麵透徹的全新體悟之後,對客觀現象的認知也會發生質的變化。所以說一方麵對於客觀現象的認知沒有盡頭,另一方麵,對於自心的認識,對於人類精神本體、心性本體的研究和認識同樣沒有盡頭。


    如果我們對自身的認識,用科學認識客觀世界的方法去認識自心的話,那麽將永遠無法達到對自心真相徹底的認識。這是為什麽呢?這是因為,認識客觀對象的方法路徑和認識自心、自性的方法路徑是完全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有儒釋道的修行,都是內修的方式,都是自心的自明自悟,而不是依靠什麽科學儀器。


    這種內修的方法,也就是大學之道所說的“明明德”的修行,與科學對客觀世界的研究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但是從中國傳統文化本身來說,中國文化是講究天人合一的,沒有所謂的內與外的絕對的分別,一切認識都是以內修為主,以對自身、自心的認識為主,當徹底認識清楚了自己的身心生命真相,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觀察研究體認外在的現象,這時就會有一個更為深入性的、本質性的認識。這就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於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所以說在《大學》中,聖人們的教導就是要使大學之道的修行者,對於天下之物的認識,都要以對自性本心的認識為基礎,最終才能達到對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最究竟的認識。


    這裏分成兩個層麵,一個層麵就是對於各種現象,包括外在的現象以及內在的現象,要根據已知之理去深入的體悟,也就是說“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對於聖賢先輩已經體悟到的東西,以文化傳承下來的這些已知之理,修行者要深入的去學習和體悟。


    但這僅僅是格物致知的其中一個層麵,更深入的一層,就是要在傳承古代聖賢所傳承下來的這種文化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的去超越它,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古人的認識之上。所以說這個時候要進一步的去格物致知,對於自己的心性要在自己的生命內在達到最根本最透徹最清晰的體悟。


    我們在讀儒家經典的時候,凡是涉及到“天下之物”這一類的表述,它看似在表述一個外在的客觀事物,但其實基於大學之道其本身的精神而言,天下之物,它已經包含了修行者自己的身心,而修行者自己的身心恰恰是這天下之物中最核心的、最需要去格物致知的核心內容,而在修行者實際修行的過程中更是如此。


    也就是說一方麵我們要去學習修行的方法,認知自心認知自性的一些方法,然後通過這些已知的方法,去深入地觀照自己的內心,觀照自己內心的各種現象,包括情緒、念頭、情感等,都需要作為觀照和體悟的對象。然後一方麵是通過修行實踐的過程去體證我們原來學到的知識性的東西,用自己的身心去實證出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和道理,同時又要在修行的過程中不斷突破已知的道理,突破自己思想觀念裏的這些文字概念,最終獲得對我們生命真相生命實相的體悟。


    如果說我們的修行僅僅是實證了已知之理,而不能超越它的話,那麽就永遠達不到“至乎其極”的境界。“至乎其極”的境界,是超越所有已知的道理的,超越文字,超越各種表述,超越這些傳承的內容的。


    “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按照聖人們在大學之道中教給我們的方法,專心專注的以自己的身心為修行的對象,深入的體察、觀照和體悟,最終達到“豁然貫通”的境界。


    比如在佛家心性智慧訓練中,有戒、定、慧的修行,在《大學》中就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的修行,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按照這樣的修行方法和次第,一步步地更加深入地將自心本體的本質、本性徹底地體悟清楚。


    而在修的過程中,隨著靜的程度越來越深,定的程度越來越深,觀照的力量越來越深,那麽就會逐漸地從量變最終達到質變。所以說修行一方麵對於修行的道理和方法一定要思考透徹,沒有疑惑。


    另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麵,就是要付諸於實踐實修,以自己的身心生命為實驗室,將我們在道理上明白了的東西用自己的生命實證出來,而不僅僅是明白一種知識。對於實修實證,其中專一專注的觀照和體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止與觀的修行,也叫做定與慧的修行。


    在深度的靜定中,深入的去觀照。當我們的內心一直處在深入的止觀狀態中,就會有一個類似於能量積累的過程,當我們的心越深入的靜、定、清、明,那麽這種智慧的力量就會增長的越快。當這種靜定的力量和覺照的力量達到一個質變的臨界點並且突破了臨界點的時候,就會達到如這裏所說的“豁然貫通”,突然之間我們身心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現出來,它不需要你去思考它是什麽樣的,它在我們的生命中直接展現出來就是那個樣子,它是生命的本然,生命的真相本然如此,此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無疑惑。


    “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眾物,就包括了我們的內心的各種現象,同時它也包括了所有我們現在所認為的客觀世界的所有現象。當我們心性的真相赤裸顯現的那一刻,其實是沒有內外的,沒有主觀與客觀的區別的。它是一個完全一體化的狀態,在那樣一個狀態中,所有一切的真相,赤裸的顯露。所以說在那個時候就相當於所有一切現象從表到裏,從內到外,從精(精微)從粗(粗大),所有一切事物的本性和本質都赤裸地展現在我們的心裏。


    “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對於自心的本性和本質,以及它與現象、與本體的關係也同樣清清楚楚。雖然在這裏是用兩句話去表述的,“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但其實在所有一切真相在我們心裏直觀地展現的時候,是沒有這些分別的。沒有心與物的分別,沒有主觀與客觀的分別,沒有現象與本質的分別。在那個時候隻有超越言說的唯一的真相。“豁然貫通”之後,我們對於自心的真相以及對於世界的真相,對於各種事物的本性和本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也沒有什麽疑惑了。


    “此為物格,此謂知之至也”,這裏的“物”包含了所有的心和物的一切現象。“知之至也”,對主觀、客觀所有的一切,再也沒有任何的疑惑,已經獲得了最究竟的認識,這就是“知之至”,即已經了悟和體證了最究竟的真理、最究竟的真相、最究竟的真性。


    在修行中,儒釋道三家修行基本上都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所謂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其實正好也是修行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窮理的階段,首先要從道理上明白如何去修行,修行之道的原則、方向、方法、路線、綱要、關鍵等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窮理的修行。


    盡性,就是按照已經明白了的修道之理,將這個理以自己的身心為對象,在自己的生命中將這個理實證出來,就叫做盡性。因為我們聽來的學來的理僅僅是一種知識,隻有在我們的自心之中,最終體悟到、體證到自心的真性和真相的確如此,使它直白地在我們的生命中赤裸的顯露出來,真實不虛,就是如此,這就叫做盡性。


    當這樣一個真相在我們的生命中直接顯現出來的時候,就不再需要那個道理了。因為那個道理僅僅是知識,而你生命的本然的狀態就是如此,現在已經實際驗證到了,時時刻刻自己生命的每個當下皆是如此,這才是真知、真理,而不再是學來的一種知識和道理,這就叫做盡性。


    窮理盡性之後,就要用窮理盡性所得的智慧,窮理還是知識,盡性是見到了我們生命本有的光明、本有的智慧,然後“以至於命”,用自己生命本有的智慧去改造我們的生命,去升華我們的生命。


    在大學之道中,“明明德”的過程就是“窮理盡性”的過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就是“以至於命”的過程。以至於命,在窮理盡性之後,以我們所見到的自心的真性為核心,安住於真性,安住於真心,不再被生命內外的任何現象所迷惑,在這種情況下去改造我們的生命,去磨練我們的智慧,去消除我們的各種習氣。


    因為我們的生命長期以來積累下來的各種習氣,它並不會因為對自心真性的徹見,這些習氣就自然的消失,所以還需要更加精進地去修行。所以說明心見性是修行的真正的起點,也就是窮理盡性是修行真正的起點,通過精進的修行去改造我們的生命,直到將我們的生命本身,將生命的全部時空都升華到“止於至善”的境界——即時時刻刻都是本然光明的境界,這時才算達到了修行的究竟。


    而這個“命”也有不同的範圍,在一開始,這個命是指自身,就是修身改造自己的生命。同時因為萬物本自一體,所以說隻修好自己的生命是遠遠不夠的,修好了自己的生命,然後再進一步的修行就是齊家,要將修行的範圍逐漸擴展到你的家庭、家族、家鄉,要讓你的性德光明發揮出來,然後再一步一步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即是儒家大學之道的修行路線。


    而如果是佛家還不僅如此,不僅是“平天下”,而是十方三世一切時空都是你修行的到場,一切有情眾生皆是你修行的對象,皆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修行的內容。雖然所有一切眾生看似在我們生命的外在,但其實它也同時內在於我們的生命,它是我們生命的本然的組成部分。


    所以說修行是沒有止境的,生命不息,修行不止。修行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作為儒家修行者,就需要讓“大學之道”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明明德”以及“親民”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每一個當下,在每一天都寧靜、安詳、清靜、清明地生活,並將這種安詳和清涼的生活帶給我們身邊的人,成為我們自己以及與我們有緣的人一種充滿著寧靜、安詳、喜悅、幸福、自在、自由的生活,這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好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