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古之],既是指古代的先輩、古代的聖賢,同時也對應著在修行大學之道當下修行的人。大學之道是一種聖賢之道,是先輩的聖賢們已經通過了自身的實踐最終體證、驗證了的修行的道路,通過這條道路不斷地接近真理、證得真理,最後成為大人和聖賢的修身實踐之道。《大學》通篇都是對於這種修身之道、實踐之道的闡述,古代的聖賢先輩是這樣修行的,今天我們要學習和實踐大學之道,同樣要遵循與古代聖賢們無二無別的修行之道,因為這是已經經過古代的聖賢們實踐過、證明過的可行的道路。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這裏有個詞叫天下,這個天下有兩層含義,一個是指修行者本身他生命時空中所有的一切就叫做天下;另外,當他將這種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應用到各種不同的領域中去的時候,這個天下也是指所有一切的領域,它並不特指某一個領域,而是指所有的領域。所以說這個天下它其實是周遍一切的意思。就像佛家經常用十方三世這樣的一個詞去代表一切的時間和空間。而在儒家中經常就用天下這個詞來代表所有的領域。
明明德於天下,也就是說修行者已經將自己的自性本心本自光明的性德完全顯發了出來,這種光明的性德不僅充滿了自己生命的所有時空,而且還能夠讓這種光明性德化為智慧的妙用,自然地應用到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情境、一切領域。換句話說,也就是在自覺、覺他這兩個方麵都已經達到了圓滿的境界。這樣一種境界就叫做明明德於天下。
一個修行者要想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要先治其國。
這裏的“國”,就相當於比“天下”這樣的境界要低一級的境界,因為“天下”已經代表了他生命中所有的時空,而“國”就相當於還達不到這樣的圓滿,有一定的不足,有一定的界限,有一定的邊界。如果用當今時代與時俱進的概念去看待什麽是“天下”什麽是“國”,那麽“天下”就代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概念,它不僅僅是指國與國之間,同時也是指人與人之間,家與家之間,國與國之間,人與世界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而同歸於道,同歸於大人之道,同歸於聖賢之道。這樣的一種境界就叫做“天下”,即“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其實就是聖賢之道最終要實現的目標。
先治其國,這個國的範圍,在古代其實是指一個城,要比現在我們說的國家的概念要小一些。將這種聖賢之道、大人之道,應用到一個城市,應用到社會,應用到國家的治理當中,就是治國。
如果從觀心修行的角度而言,那麽這個治國的境界就相當於在已經見到了自性本心之後,能夠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但是還達不到一天24小時分分秒秒都能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境界,還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就是“治國”,達到了就是“天下”。
雖然還達不到這樣的境界,但是基本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應對各種情境時,也都能夠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應對。也就是雖然尚未達到自覺覺他圓滿的境界,但是已經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去應用自性本心的智慧。
治國的治,是治理的意思,在大學之道中,這個治,是從人的自性上,從本性的智慧上去進行這種智慧的應用。而在治國之中,其中最關鍵的最重要的就是君王,就是這個君王怎麽樣,一國之君怎麽樣。而這個“君”在修身之中,其實就是指我們的心,這個君必須是明君,明君才能很好地治國,而不能是昏君。
那什麽是明君呢?明君,就是明明德之君,如果尚未明明德,那麽這個君就是昏昧的,無明之君就是昏君。當一個修行者見到了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之後,他的心——這個君王就從昏君變成一位明君了。而明君治理國家,治理我們的生,命,是以本心的智慧而治理,是一種無為而治的治理,是一種道法自然的治理。它是合乎大道的治理,這種治理就是不斷的深化大學之道、大人之道、聖賢之道,不斷的深化明明德,不斷的深化親民。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六治之治》,對於這個“治”有一個比較詳細的分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簡書中搜索一下。
以自性本心的智慧來進行修行和應對生命中的各種情境,這樣的一種治理,它本身就是一種“道治”,而不是一種“人治”。同時這個“治”,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治理,它也是一種自治。這個自治就像“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自然的就會去利益萬物、滋養萬物一樣。所以說這個“治”它又含有這種自然而治的意蘊。人們形容一個比較好的時代時就稱為“天下大治”。“大治”在這裏就代表一種境界,即“道治”。自治本身即是一種符合大道的自然而治的這種境界。
欲治其國者,先起齊家
家,相比國來說,它的範圍就更小了。基本上就是你自己身邊非常親近的人,就是你的家人。在古代這個家指的是“家族”,九族以內都可以稱為“家”。但現代社會,特別是在城市裏,“家族”基本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家”也就從“家族”漸漸地變成了“家人”。
家,從觀心修行上來說,其實就是指你的內心,你的內心以及自己的這個身口意的行為,也叫身家性命。
齊家,就是能夠將“明明德”應用於自己的家庭,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時時刻刻去觀照自己的心,觀照自己的心是否符合大學之道,是否符合“明明德”以及“親民”修行的這種正念。如果說你能夠基本達到這樣的一種水平,那麽就叫做齊家。
同樣的,齊家的關鍵在於一家之主,一家之長。這一家之主,必須是一位“明主”,跟一國之君的“明君”其實是一樣的。不管是明主,還是明君,其實都是指的我們的心已經見到了自心的真性和真相,就叫做明主,或者明君。那明主和明君有什麽區別呢?主要就在於其力量的大小。你是一隻小小的蠟燭,還是一個火把,還是一個火堆,還是一個更大的燃燒的光明,還是光明燦爛的太陽?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能力,雖然都是明心見性,但是它的力量和境界大小是不同的。
主明則家齊。在齊家的修行中,這個主一定要明。如果這個主不明,很快就會迷失在身心所遭遇的一切境界之中。主不明,就會被各種現象所迷。家齊,齊於什麽呢?還是齊於明明德。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先修其身,修身的範圍比齊家的範圍就更小了。什麽是修身呢?身,代表了身口意所有的言行。將所有不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都要修正為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修身。
修身是指,在剛剛見到自性本心也即初悟之後,這個時候我們生命中的各種習氣習慣還非常的重,雖然見到了自性本心,但是一遇到事情一遇到境界就忘掉了,無法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這個時候就需要不斷的去修。修身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消磨習氣的過程,就是不斷革除舊的習慣、樹立和培養新的習慣的過程,將原來不符合大學之道的言行,按照大學之道的修行規範去進行修正,複歸於道,將自己慢慢地修成大學之道的載體,這就是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這個範圍就更小了。修身,要去“修正”身口意的言行,那至少要知道什麽是“正”。所以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如果心不正,那就談不到修身。
什麽是正?在儒家的修行中,這個正,經常用善惡去代替。同時這個心還代表發心、願心,人的心念、念頭,所謂的“正”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已生之惡,令熄滅,未生之惡,令不生。這樣的一種對心念的修就是一種正心的過程。
而對於大學之道的修行,正心還不僅僅是如此,這個隻是最基礎的正心。它還要求你要有這種大學之道的發心,發心去修行大學之道,才叫做正心。也就是我們上一次分享的,知止而後有定,知止而後有定就是正心,因為要止住妄念,止住邪念,止住欲望,止住小我,而定於善,定於正念,定於大人之心,定於大學之道的修行。這樣的發心就是正心,就是正心修行的過程。
而在觀心修行中,這個正心,它其實是一種正念,保持正念就是正心。那什麽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觀心的觀。不管你的心中升起了什麽樣的念頭,你都要一直的觀照著它,但同時又不跟隨它,不攀緣它。如果說你能夠做到僅僅是觀照著,而不去攀緣,這就是正念,就是正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心和意的區別在哪裏呢?心,是已經形成的念頭,已經在你的心中產生的具體的一個念頭,這個就叫做心,即心念。而意呢,它是指動機。這個意,更多的是指意願、意誌和動機。也就是在一念之間,內心決定念頭發生發展的動機,就是意。
先誠其意,所謂的誠,就是真,就是專一,就是無雜,沒有任何的雜染,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就叫做誠意。先誠其意,就是說要將自己的這種動機,內心的動機,內心的心願和心意,專注地定於大學之道的修行上。
大學之道的修行,對修行者而言,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也不是修行者生命中僅僅占用其一部分時間、一部分精力的一件事情,它不是我們去處理的某一件事,它也不是我們的工作、職業甚至事業,而是我們的生命本身。
所謂的先誠其意,就是要將大學之道的修行,將大人之道、聖賢之道的修行,作為今生唯一的信仰,作為今生唯一的方向,作為自己用全部的身心性命去做的一件事,沒有第二個想法,沒有任何的動搖,這就叫做“誠其意”。
在誠其意的修行中,既然是內心的意願和動機,在工作生活之中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人們就會麵臨不同的抉擇,這個抉擇其實就是在那一念之間的選擇,你選擇了什麽?在儒家的日常生活修行中,體現為欲與禮、情與理、公與私之間的一念選擇。欲代表欲望,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就是你不去管它自然就會產生的欲望。而禮就是對欲望的約束,使之符合禮(道德精神)的規範。也就是說要將欲望轉化和升華,去除私欲,符合道德規範,就叫做禮。除了欲與禮,還有情與理。情就是情感,理,就是真理的理,理性的理。一種是感性,一種是理性。在感性和理性之間的選擇。如果說你偏於這個情,被情所惑,那麽就有可能違背了天理、理性的要求。而如果能夠克製住情感,理性的麵對和處理,使之符合道德理性,那麽就是“誠其意”。還有公與私,在公與私的利益衝突之中,這一念的選擇是為公還是為私?是為個人,還是為集體?是為你自己的家庭,還是為整個社會?是為你自己的國家,還是為整個天下?這種利益的選擇就在一念之間。再上升一個境界,就是道與義。義,包含著公的成分、理的成分,也包含著道德禮儀規範的那個禮的成分。但是“義”相比於“道”,它仍然是有私的,是有情的,是有執著的,是有局限的。而“道”,比“義”的境界更高更寬廣,它所對應的是無私,是無欲,是天下,是無我,是無執著。在“道”與“義”的矛盾衝突之中,你的一念選擇是什麽?如果說在所有這些不同的情況下,你都能夠守住大學之道,守住這個道,守住這個公,守住這個理,那麽這就是一種“誠其意”的修行。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什麽是知?知,這裏指的不是知識,而是真知、真理、真性,也就是明明德。
致,就是達到的意思。達到明明德的這個境界就叫做致知。所謂的致知,就是指明心見性,見到了自心的本性、真性,見到了自心本自具足的光明的性德,達到了對真理徹底無疑的了悟。
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就是如何才能達到對自性本心的徹底的了悟?它的方法是什麽呢?在格物。
格,有這樣幾個意思:有觀照的意思,有辨察的意思,有體悟的意思。所謂的格物,就是觀心悟心,最後達到明心。
物,格物的物,之前我們也分享過,物,用現象去代表是最貼切的一個詞。物,對於修行者而言,就指代了身心內外的一切現象。格物的物,它相當於佛教修行中所說的“法”,“色聲香味觸法”的“法”。佛經中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用法來代表。而在大學之道的修行中,在儒家的修行中,則把這所有的一切都叫做物。
格物,就是觀察和體悟身心內外的一切現象。格物致知,就是通過對身心內外一切現象的觀察和體悟,最終達到對這些現象其本質、其真相的最究竟最透徹的認識。而在這身心內外所有的一切現象中,對於我們內心現象的觀照和體悟最為關鍵,所以在觀心修行中,這個物就特指念頭,特指我們內心中的念。這個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它可以是你的情緒,可以是你的思想,可以是你內心的情感,也可以是你內心生起的不同的想法和念頭。
明明德的修行,最終的落腳點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對自心真相的體悟,而對自心真相的體悟,就從對我們內心中的現象的體悟為切入點,以對念頭的體悟、對念頭的觀察、觀照、體悟為修行的核心。而格物致知的“知”,在對念頭的觀照中,這個“知”代表覺悟之意。致知,就是達到覺悟。覺悟什麽呢?覺悟到念頭的真相,覺悟到自心的真相,覺悟到自性的真相,覺悟到自心本明的明德。明明德,就是覺悟的意思。儒釋道三家雖然各有不同的概念表達,但其實三家修行的這個基點和核心其實都是格物致知,隻不過在不同的語言體係中,使用不同的語言名詞去描述而已。
另外,對於格物致知,在陽明心學中有這樣的教導——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所以格物它不僅有觀察念頭、觀照念頭、分辨念頭、體悟念頭的含義在裏麵,它還有去改造念頭、改變念頭、革除念頭的意思。在一念之間,用內心的力量去改變它,從“念”的修行上、從“意”的修行上進行修行,就是儒家的格物。
為什麽格物就能夠致知?是因為,當我們能夠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這個“慮”的過程,就是格物致知的過程。有了前麵的止、定、靜、安,用“慮”來做格物致知的工夫,這個時候我們這種“格”的力量——也就是觀照的力量,觀察的力量,覺察的力量,覺照的力量,體悟的力量,體會的力量,覺悟的力量,它就能夠達到自明自悟的這樣的一個質的變化的臨界點。當它突破了這樣一個臨界點,就可以達到格物致知。所以說格物致知,就是以心觀心,以心悟心,當這種功夫達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後,突破了內心的那個無明的障礙之後,自性本心的覺性光明本身,在那一刻朗然獨照!這種本性的光明在那個刹那間赤裸地顯露出來,展現在修行者的生命之中,這就是真知、真理、真性、真覺。這樣一個過程,在佛家特別是禪宗的修行中就叫做明心見性。在大學中就叫做格物致知。真知產生的時候,真知呈現的時候,就是明明德的時候,就是生命本自具足的性德這種性德的光明顯發出來的時候,就有了明明德這個大學之道的修行之根。
在佛家修行中,明心見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在明心見性之前,所有一切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明心見性,而明心見性之後,所有的修行都是安住在明心見性所明的那個本心之中,所見的那個本性之中。
在大學之道的修行中同樣也是如此。這個真知,就是大學之道的核心。如果沒有格物致知,這個知不能明的話,那麽後麵所有的修行就沒有基礎,就沒有根源。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是明明德的核心,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隻不過是格物致知的應用,是自性本心本性智慧的應用而已。
通過格物致知的修行,最終這個知產生了,這個性德的光明顯發了出來,有了這個本自光明的性德,你已經見到了他,然後一心一意的專注在這個性德上,就叫做誠意,一切身口意的言行都不離這個性德就叫做正心,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每一個當下,都讓自己身口意的言行,不離這個自性本心,不離這個性德,那麽這就是修身,將這種自性本心的光明,將這種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化為我們應對各種情境的智慧,在這種智慧的妙用之中,仍然一直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然後根據不同的範圍,從較小的範圍不斷擴大的過程,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就是明明德於心,明明德於身,明明德於家,明明德於國,明明德於天下的過程。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古之],既是指古代的先輩、古代的聖賢,同時也對應著在修行大學之道當下修行的人。大學之道是一種聖賢之道,是先輩的聖賢們已經通過了自身的實踐最終體證、驗證了的修行的道路,通過這條道路不斷地接近真理、證得真理,最後成為大人和聖賢的修身實踐之道。《大學》通篇都是對於這種修身之道、實踐之道的闡述,古代的聖賢先輩是這樣修行的,今天我們要學習和實踐大學之道,同樣要遵循與古代聖賢們無二無別的修行之道,因為這是已經經過古代的聖賢們實踐過、證明過的可行的道路。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這裏有個詞叫天下,這個天下有兩層含義,一個是指修行者本身他生命時空中所有的一切就叫做天下;另外,當他將這種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應用到各種不同的領域中去的時候,這個天下也是指所有一切的領域,它並不特指某一個領域,而是指所有的領域。所以說這個天下它其實是周遍一切的意思。就像佛家經常用十方三世這樣的一個詞去代表一切的時間和空間。而在儒家中經常就用天下這個詞來代表所有的領域。
明明德於天下,也就是說修行者已經將自己的自性本心本自光明的性德完全顯發了出來,這種光明的性德不僅充滿了自己生命的所有時空,而且還能夠讓這種光明性德化為智慧的妙用,自然地應用到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情境、一切領域。換句話說,也就是在自覺、覺他這兩個方麵都已經達到了圓滿的境界。這樣一種境界就叫做明明德於天下。
一個修行者要想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要先治其國。
這裏的“國”,就相當於比“天下”這樣的境界要低一級的境界,因為“天下”已經代表了他生命中所有的時空,而“國”就相當於還達不到這樣的圓滿,有一定的不足,有一定的界限,有一定的邊界。如果用當今時代與時俱進的概念去看待什麽是“天下”什麽是“國”,那麽“天下”就代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概念,它不僅僅是指國與國之間,同時也是指人與人之間,家與家之間,國與國之間,人與世界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而同歸於道,同歸於大人之道,同歸於聖賢之道。這樣的一種境界就叫做“天下”,即“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其實就是聖賢之道最終要實現的目標。
先治其國,這個國的範圍,在古代其實是指一個城,要比現在我們說的國家的概念要小一些。將這種聖賢之道、大人之道,應用到一個城市,應用到社會,應用到國家的治理當中,就是治國。
如果從觀心修行的角度而言,那麽這個治國的境界就相當於在已經見到了自性本心之後,能夠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但是還達不到一天24小時分分秒秒都能安住在自性本心的境界,還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就是“治國”,達到了就是“天下”。
雖然還達不到這樣的境界,但是基本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應對各種情境時,也都能夠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應對。也就是雖然尚未達到自覺覺他圓滿的境界,但是已經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去應用自性本心的智慧。
治國的治,是治理的意思,在大學之道中,這個治,是從人的自性上,從本性的智慧上去進行這種智慧的應用。而在治國之中,其中最關鍵的最重要的就是君王,就是這個君王怎麽樣,一國之君怎麽樣。而這個“君”在修身之中,其實就是指我們的心,這個君必須是明君,明君才能很好地治國,而不能是昏君。
那什麽是明君呢?明君,就是明明德之君,如果尚未明明德,那麽這個君就是昏昧的,無明之君就是昏君。當一個修行者見到了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光明性德之後,他的心——這個君王就從昏君變成一位明君了。而明君治理國家,治理我們的生,命,是以本心的智慧而治理,是一種無為而治的治理,是一種道法自然的治理。它是合乎大道的治理,這種治理就是不斷的深化大學之道、大人之道、聖賢之道,不斷的深化明明德,不斷的深化親民。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六治之治》,對於這個“治”有一個比較詳細的分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簡書中搜索一下。
以自性本心的智慧來進行修行和應對生命中的各種情境,這樣的一種治理,它本身就是一種“道治”,而不是一種“人治”。同時這個“治”,以自性本心的智慧去治理,它也是一種自治。這個自治就像“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自然的就會去利益萬物、滋養萬物一樣。所以說這個“治”它又含有這種自然而治的意蘊。人們形容一個比較好的時代時就稱為“天下大治”。“大治”在這裏就代表一種境界,即“道治”。自治本身即是一種符合大道的自然而治的這種境界。
欲治其國者,先起齊家
家,相比國來說,它的範圍就更小了。基本上就是你自己身邊非常親近的人,就是你的家人。在古代這個家指的是“家族”,九族以內都可以稱為“家”。但現代社會,特別是在城市裏,“家族”基本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家”也就從“家族”漸漸地變成了“家人”。
家,從觀心修行上來說,其實就是指你的內心,你的內心以及自己的這個身口意的行為,也叫身家性命。
齊家,就是能夠將“明明德”應用於自己的家庭,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時時刻刻去觀照自己的心,觀照自己的心是否符合大學之道,是否符合“明明德”以及“親民”修行的這種正念。如果說你能夠基本達到這樣的一種水平,那麽就叫做齊家。
同樣的,齊家的關鍵在於一家之主,一家之長。這一家之主,必須是一位“明主”,跟一國之君的“明君”其實是一樣的。不管是明主,還是明君,其實都是指的我們的心已經見到了自心的真性和真相,就叫做明主,或者明君。那明主和明君有什麽區別呢?主要就在於其力量的大小。你是一隻小小的蠟燭,還是一個火把,還是一個火堆,還是一個更大的燃燒的光明,還是光明燦爛的太陽?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能力,雖然都是明心見性,但是它的力量和境界大小是不同的。
主明則家齊。在齊家的修行中,這個主一定要明。如果這個主不明,很快就會迷失在身心所遭遇的一切境界之中。主不明,就會被各種現象所迷。家齊,齊於什麽呢?還是齊於明明德。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先修其身,修身的範圍比齊家的範圍就更小了。什麽是修身呢?身,代表了身口意所有的言行。將所有不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都要修正為符合明明德的身口意的言行,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修身。
修身是指,在剛剛見到自性本心也即初悟之後,這個時候我們生命中的各種習氣習慣還非常的重,雖然見到了自性本心,但是一遇到事情一遇到境界就忘掉了,無法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這個時候就需要不斷的去修。修身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消磨習氣的過程,就是不斷革除舊的習慣、樹立和培養新的習慣的過程,將原來不符合大學之道的言行,按照大學之道的修行規範去進行修正,複歸於道,將自己慢慢地修成大學之道的載體,這就是修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這個範圍就更小了。修身,要去“修正”身口意的言行,那至少要知道什麽是“正”。所以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如果心不正,那就談不到修身。
什麽是正?在儒家的修行中,這個正,經常用善惡去代替。同時這個心還代表發心、願心,人的心念、念頭,所謂的“正”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已生之惡,令熄滅,未生之惡,令不生。這樣的一種對心念的修就是一種正心的過程。
而對於大學之道的修行,正心還不僅僅是如此,這個隻是最基礎的正心。它還要求你要有這種大學之道的發心,發心去修行大學之道,才叫做正心。也就是我們上一次分享的,知止而後有定,知止而後有定就是正心,因為要止住妄念,止住邪念,止住欲望,止住小我,而定於善,定於正念,定於大人之心,定於大學之道的修行。這樣的發心就是正心,就是正心修行的過程。
而在觀心修行中,這個正心,它其實是一種正念,保持正念就是正心。那什麽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觀心的觀。不管你的心中升起了什麽樣的念頭,你都要一直的觀照著它,但同時又不跟隨它,不攀緣它。如果說你能夠做到僅僅是觀照著,而不去攀緣,這就是正念,就是正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心和意的區別在哪裏呢?心,是已經形成的念頭,已經在你的心中產生的具體的一個念頭,這個就叫做心,即心念。而意呢,它是指動機。這個意,更多的是指意願、意誌和動機。也就是在一念之間,內心決定念頭發生發展的動機,就是意。
先誠其意,所謂的誠,就是真,就是專一,就是無雜,沒有任何的雜染,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就叫做誠意。先誠其意,就是說要將自己的這種動機,內心的動機,內心的心願和心意,專注地定於大學之道的修行上。
大學之道的修行,對修行者而言,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也不是修行者生命中僅僅占用其一部分時間、一部分精力的一件事情,它不是我們去處理的某一件事,它也不是我們的工作、職業甚至事業,而是我們的生命本身。
所謂的先誠其意,就是要將大學之道的修行,將大人之道、聖賢之道的修行,作為今生唯一的信仰,作為今生唯一的方向,作為自己用全部的身心性命去做的一件事,沒有第二個想法,沒有任何的動搖,這就叫做“誠其意”。
在誠其意的修行中,既然是內心的意願和動機,在工作生活之中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人們就會麵臨不同的抉擇,這個抉擇其實就是在那一念之間的選擇,你選擇了什麽?在儒家的日常生活修行中,體現為欲與禮、情與理、公與私之間的一念選擇。欲代表欲望,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就是你不去管它自然就會產生的欲望。而禮就是對欲望的約束,使之符合禮(道德精神)的規範。也就是說要將欲望轉化和升華,去除私欲,符合道德規範,就叫做禮。除了欲與禮,還有情與理。情就是情感,理,就是真理的理,理性的理。一種是感性,一種是理性。在感性和理性之間的選擇。如果說你偏於這個情,被情所惑,那麽就有可能違背了天理、理性的要求。而如果能夠克製住情感,理性的麵對和處理,使之符合道德理性,那麽就是“誠其意”。還有公與私,在公與私的利益衝突之中,這一念的選擇是為公還是為私?是為個人,還是為集體?是為你自己的家庭,還是為整個社會?是為你自己的國家,還是為整個天下?這種利益的選擇就在一念之間。再上升一個境界,就是道與義。義,包含著公的成分、理的成分,也包含著道德禮儀規範的那個禮的成分。但是“義”相比於“道”,它仍然是有私的,是有情的,是有執著的,是有局限的。而“道”,比“義”的境界更高更寬廣,它所對應的是無私,是無欲,是天下,是無我,是無執著。在“道”與“義”的矛盾衝突之中,你的一念選擇是什麽?如果說在所有這些不同的情況下,你都能夠守住大學之道,守住這個道,守住這個公,守住這個理,那麽這就是一種“誠其意”的修行。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什麽是知?知,這裏指的不是知識,而是真知、真理、真性,也就是明明德。
致,就是達到的意思。達到明明德的這個境界就叫做致知。所謂的致知,就是指明心見性,見到了自心的本性、真性,見到了自心本自具足的光明的性德,達到了對真理徹底無疑的了悟。
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就是如何才能達到對自性本心的徹底的了悟?它的方法是什麽呢?在格物。
格,有這樣幾個意思:有觀照的意思,有辨察的意思,有體悟的意思。所謂的格物,就是觀心悟心,最後達到明心。
物,格物的物,之前我們也分享過,物,用現象去代表是最貼切的一個詞。物,對於修行者而言,就指代了身心內外的一切現象。格物的物,它相當於佛教修行中所說的“法”,“色聲香味觸法”的“法”。佛經中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用法來代表。而在大學之道的修行中,在儒家的修行中,則把這所有的一切都叫做物。
格物,就是觀察和體悟身心內外的一切現象。格物致知,就是通過對身心內外一切現象的觀察和體悟,最終達到對這些現象其本質、其真相的最究竟最透徹的認識。而在這身心內外所有的一切現象中,對於我們內心現象的觀照和體悟最為關鍵,所以在觀心修行中,這個物就特指念頭,特指我們內心中的念。這個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它可以是你的情緒,可以是你的思想,可以是你內心的情感,也可以是你內心生起的不同的想法和念頭。
明明德的修行,最終的落腳點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對自心真相的體悟,而對自心真相的體悟,就從對我們內心中的現象的體悟為切入點,以對念頭的體悟、對念頭的觀察、觀照、體悟為修行的核心。而格物致知的“知”,在對念頭的觀照中,這個“知”代表覺悟之意。致知,就是達到覺悟。覺悟什麽呢?覺悟到念頭的真相,覺悟到自心的真相,覺悟到自性的真相,覺悟到自心本明的明德。明明德,就是覺悟的意思。儒釋道三家雖然各有不同的概念表達,但其實三家修行的這個基點和核心其實都是格物致知,隻不過在不同的語言體係中,使用不同的語言名詞去描述而已。
另外,對於格物致知,在陽明心學中有這樣的教導——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所以格物它不僅有觀察念頭、觀照念頭、分辨念頭、體悟念頭的含義在裏麵,它還有去改造念頭、改變念頭、革除念頭的意思。在一念之間,用內心的力量去改變它,從“念”的修行上、從“意”的修行上進行修行,就是儒家的格物。
為什麽格物就能夠致知?是因為,當我們能夠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這個“慮”的過程,就是格物致知的過程。有了前麵的止、定、靜、安,用“慮”來做格物致知的工夫,這個時候我們這種“格”的力量——也就是觀照的力量,觀察的力量,覺察的力量,覺照的力量,體悟的力量,體會的力量,覺悟的力量,它就能夠達到自明自悟的這樣的一個質的變化的臨界點。當它突破了這樣一個臨界點,就可以達到格物致知。所以說格物致知,就是以心觀心,以心悟心,當這種功夫達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後,突破了內心的那個無明的障礙之後,自性本心的覺性光明本身,在那一刻朗然獨照!這種本性的光明在那個刹那間赤裸地顯露出來,展現在修行者的生命之中,這就是真知、真理、真性、真覺。這樣一個過程,在佛家特別是禪宗的修行中就叫做明心見性。在大學中就叫做格物致知。真知產生的時候,真知呈現的時候,就是明明德的時候,就是生命本自具足的性德這種性德的光明顯發出來的時候,就有了明明德這個大學之道的修行之根。
在佛家修行中,明心見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在明心見性之前,所有一切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明心見性,而明心見性之後,所有的修行都是安住在明心見性所明的那個本心之中,所見的那個本性之中。
在大學之道的修行中同樣也是如此。這個真知,就是大學之道的核心。如果沒有格物致知,這個知不能明的話,那麽後麵所有的修行就沒有基礎,就沒有根源。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是明明德的核心,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隻不過是格物致知的應用,是自性本心本性智慧的應用而已。
通過格物致知的修行,最終這個知產生了,這個性德的光明顯發了出來,有了這個本自光明的性德,你已經見到了他,然後一心一意的專注在這個性德上,就叫做誠意,一切身口意的言行都不離這個性德就叫做正心,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在每一個當下,都讓自己身口意的言行,不離這個自性本心,不離這個性德,那麽這就是修身,將這種自性本心的光明,將這種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化為我們應對各種情境的智慧,在這種智慧的妙用之中,仍然一直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然後根據不同的範圍,從較小的範圍不斷擴大的過程,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就是明明德於心,明明德於身,明明德於家,明明德於國,明明德於天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