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知止而後有定


    知止,這裏的[止],有這樣幾個含義。


    第一,止住妄念,迴歸正念。所謂的正念,對於大學之道的修行而言,即是時刻銘記,大學之道的修行,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也就是說要將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從外界收迴到自己的內心之中,迴到對自性本心智慧的追求之上。


    其次,[止]還代表著止住私欲,迴歸公心。所謂的私欲,就是個人化的各種欲望;而公心就是一種無我之心,無私之心,無欲之心。這種公心具體的體現仍然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第三,止,還代表著[戒]的意思,也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儒家中倡導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其中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就是一種止,也就是止住惡,迴歸善。善,對於大學之道的修行而言,就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第四,止,從明明德的角度,從開發自性本心智慧的角度,那麽這個[止]就代表著止住無明,迴歸智慧,迴歸到我們每個人生命當中本自具足的明德,迴到自性本心的智慧之中。


    止,即是說一切不符合大學之道的言行,都需要止,都需要戒,然後將自己的身口意集中到自己生命的內在,迴歸到大學之道的修行上來,迴歸到明明德,迴歸到親民。知止而後有定,如果說不知止,那麽我們的心就會跟隨著各種不同的欲望去追逐各種欲望而無法進行大學之道的修行。


    隻有將我們的心收迴來,止住妄念,止住私欲,止住小我,止住惡,止住無明,知止而後有定,定於明明德,定於親民,定於大學之道的修行。


    在佛家的《壇經》中,對於定有這樣的說法,於念離念,於相離相,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其實它與知止而後有定是有著內在精神相通之處的。


    外離相為禪,外離相其實就是指就是離於各種妄念,離於各種欲望,離於各種概念,離於各種現象,離於各種執著;內不亂為定,內不亂,就是始終將自己的心定於對於自性本心的追求上,定於對明明德的追求之上,定於對親民的追求之上,定於對大學之道的追求之上。


    這就是外離相為止,內不亂為定。定,還意味著一個人將他整個生命最重要的方向定下來了,定於大學之道的修行,定於去尋求大道,尋求聖賢之道。也就是說將自己的誌願和一生的目標定於大學之道上。這個知止而後有定,這個定同樣含有這樣的含義。另外在實際的修行中,定,它既包括身體的定,就是要靜下來,因為在儒家中同樣有靜坐修行這樣的修身的內容,所以說身體要定,然後心要定,離於對欲望的追逐,而迴到自己的內在上來,去開發自己的本心。


    然後,定,還包括意要定。心要定,意要定,然後誌要定,然後目標要定,然後一生的信仰和追求都要定下來,定於大學之道的修行。


    定而後能靜


    因為隻有當我們的心安定下來了,不再去攀緣外部的世界,不再去追逐各種欲望,然後以追求大道為唯一的方向,這個時候人的整個生命狀態整個身心就能夠靜下來了。所以說這個靜,它不僅是指身體的安靜,也是指心的安靜,這個靜,有離欲也就是離於欲望的含義。當心靜下來的時候,心中沒有任何的欲望,離於貪嗔癡慢疑,離於所有不如法的身口意的行為,這樣的狀態就是靜。


    靜,還代表著內心的寧靜。這個寧靜,代表離於散亂,離於昏沉。如果說雖然我們能夠安靜地坐下來,但如果我們的內心妄念紛飛的話,雖然身體坐在那裏,但是心中仍然是散亂的,那麽這就不能稱之為靜。靜,是一種離於散亂的狀態。


    定而後能靜的靜,它同時還有一種離於昏沉的潛在的內涵在裏麵。如果說你雖然靜下來了,但是昏昏欲睡。那麽這樣的狀態並不是定而後能靜的靜。這個靜,是一種清明的靜,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靜。


    靜,在日常生活中,它還代表著離於攀緣,離於執著,時刻安住在內心的寧靜之中。而這個靜呢,它也是自心的明德本自具足的寧靜。


    另外在靜坐觀心的時候,這個靜,它既包括身體的靜,也包括內心的靜,還包括念頭的靜,還包括唿吸的靜。因為心和氣(唿吸),它是相互影響的。當你的心靜下來了之後,你的氣息,你的唿吸就靜下來了。同樣的,當你通過對唿吸的調整,讓唿吸靜下來了,這種狀況下心自然也會跟著靜下來。所以說如果靜坐觀心的時候內心的念頭很多,不容易靜下來,這個時候對唿吸的觀照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你可以一邊靜坐,一邊觀照自己的唿吸,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唿吸上。開始的時候可以通過深唿吸,通過深而長地唿和深而長的吸去調整,調整自己的內心,通過深唿吸就可以將自己的整個身心調整到鬆、靜、自然的狀態。


    當唿吸進入一種若有若無的時候,這時候心必然也會進入一種非常寧靜的狀態。對於這種心靈的寧靜狀態,在不同的階段它也有不同的表現。之前曾經針對這種靜的狀態,大致分成十個階段。


    安靜。安靜,就是剛開始靜坐的時候,將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收迴來,收迴到自己的內在。


    然後接下來是平靜。平靜,就是不管是身體還是唿吸,還是心,都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安靜的狀態。平靜下來後,通過深唿吸繼續去調整自己的唿吸和心,當逐漸地更深地靜下來了之後,就會進入一種寧靜的狀態。


    寧靜的狀態呢,它是念頭比較少的狀態。如果說你處於修行的起始階段,那麽就需要花一定的功夫去觀照念頭。因為在觀照念頭的這個修行階段,它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去降服自己的心。如果你內心的念頭非常的多,而你的心又不能夠定在對念頭的觀照上,很容易隨著念頭去攀緣念頭跟隨念頭不斷地升起更多的妄念的時候,這個時候你雖然看起來在那裏平靜的坐著,但其實內心並不安靜,並不寧靜。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通過對念頭的觀照,隻是觀,觀而不隨,做自己內心念頭的旁觀者,通過這樣堅持不斷地去訓練,然後逐漸的念頭就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以至於你會發現念頭已經很少升起了。這個時候就會進入到靜的下一個階段,就是寧靜。


    在寧靜之後呢,心裏麵已經基本上沒有念頭升起了。沒有念頭升起的時候,能夠很平穩地安住在這樣的狀態之中,長時間地安住在寧靜的狀態之中,形成一定的定力。這個寧靜的狀態是非常穩定的,那麽這就是定靜。


    再接下來一步,你在這種定靜當中,既不昏沉也不散亂,非常的清淨,就進入到清靜的狀態。


    很多人進入到定靜的狀態之後容易昏沉,這個時候念頭沒有了,但是容易昏昏欲睡。這也是修行者經常會遇到的一個階段。而通過對內心提起警覺,當發現有昏沉的苗頭的時候,要及時的去調整它。這種昏沉的習氣,每個人不一樣,有的人輕,有的人重,如果說比較重的話,那就需要通過堅持去度過這樣一個艱難的階段。當度過這樣一個艱難的階段之後,就會進入到一種既非常寧靜,即非常穩定的定在這種寧靜當中,同時又是非常清明的狀態,這就是清淨。


    再接下來的時候,在這個靜坐當中,你會發現自己的整個身心都虛化了,身體似乎不存在了,心似乎也不存在了。在這樣一個狀態裏麵就叫做虛靜。《道德經》中說,“致虛極,守靜篤”,虛極靜篤,說的就是虛靜。


    如果說再繼續深化,你真的感覺不到你的身體,完全是一片大空。就是說你在靜坐當中已經完全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了,這個時候包括自己的心,也基本上沒有任何的痕跡,一片大空,不管是身還是心,都進入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空的狀態,“自己”完全空掉了,但是仍然很清明,這就叫做空靜。


    在空靜的狀態下,深入的去體會和體悟,這個時候如果你對自心的空性和覺性能夠有一個非常深刻的了悟的話,這個時候就可能會有一個質的突破。這個突破就是明心。對於自己的心忽然明白了,明白了自己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麽,這個時候就叫做明靜。


    當修行者對於自己的心性,對於自己生命的真相,再也沒有任何疑惑了之後,而且還能夠在生活中安住於自性本心本本有的這種寧靜當中空明當中,並將這種空明化為智慧的妙用,也就是說你的心不僅是空的是靜的,同時還是明明靈靈的,是光明的,是智慧的,是鮮活的,是靈動的,這樣的一種狀態就叫做靈靜。靈就是心靈的靈,靈敏的靈,靈,代表智慧的鮮活,也就是鮮活的智慧的妙用。


    然後在這樣的狀態中繼續修行,直到達到完全破除所有的執著,連細微的執著也全部破除,就達到了寂靜的狀態。這個寂靜就是涅盤寂靜的寂靜。


    靜而後能安


    靜而後能安的安,當修行者通過在長期的觀心訓練的修行中,特別是見到了自心的真相之後,能夠安住在自性本心本自清明的狀態,本自寧靜的狀態,這種狀態能夠穩定的相續,即是安。安,還有安心的意思。因為你已經見到了自心的真相,對自己的生命不再有這種根本性的疑惑,然後對於自己生命的方向也已經清清楚楚,不再患得患失,能夠安於大學之道的修行,能夠安於明明德的修行,能夠安於親民的修行。這個時候心安下來了,就是安心。


    靜而後能安的安,還有一種安詳的意蘊在裏麵。當你的心安下來了之後,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心靈的愉悅,身心都很輕鬆自在,內心非常的祥和、安詳、喜悅,在修行的過程中能夠安享心靈的寧靜與喜悅,就是安。


    安而後能慮


    安而後能慮,就代表著安並不是一種貪戀,並不是一種對於這種心靈非常寧靜非常愉悅的狀態的執著,不要停在這裏,不要止步不前,而要繼續深入的修行。繼續深入修行的內容,就是安而後能慮。


    這個慮,有思考、體察、體悟、觀照、研究等等的意思在裏麵。安而後能慮,慮什麽呢?所慮的內容就是大學之道本身,就是如何明明德,如何親民。所謂的如何明明德,也就是如何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如何親民,也就是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如何自覺覺他,對於儒家而言,就是如何內聖外王。


    慮而後能得


    慮而後能得,這個得,就是體會、體證、體悟、了悟對於自覺以及覺他,如何自覺,如何覺他,如何正心誠意,如何格物致知,如何修身,如何齊家,如何治國,如何平天下,都有了自己的體悟,都有了自己獨到的體悟。這就是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


    物,其實它不僅是指物體,也不僅是指事物,更貼切的一個詞,其實是現象。也就是說,能夠被我們所感知的所有一切對境、所有一切現象,都可稱之為物。它既包括身外的現象,也包括身體的現象,還包括內心的現象。物有本末,本就是本質。末就是細節、表象、現象。物有本末,就是所有一切人事物的現象,它都有深層的本質和表麵的現象。對於這種本質和現象,都需要在“慮而後能得”的“慮”的過程中去研究、去體證、去體悟“物”之“本”、“末”。


    對於修行者自身而言,這個物,還特指修行者自己,特指修行者自己的心,特指修行者自心中的念頭,以及由念頭所產生的各種現象。這個時候對於這個物的體證,也即對於自心的本和末的體證就是整個修行的核心。所謂的明明德,就是指修行者自身自心那個內在的性德——天性之德,生命中本自具足的本然的性德。體悟清楚了,讓這個自性的本有的覺性光明在自己的生命中顯現出來,就是明明德。


    事有終始


    我們上麵說,物是指現象,那麽事呢?事就是各種不同的現象在不同的因緣條件下成住異滅、生滅變化的過程。這就是[事]。任何[事],都有終有始,有開始有結束,所以說,事有終始。


    那為什麽不說[事有始終]呢,而說[事有終始]呢?


    事有終始,這樣一個表述,它暗含著這樣一種深層的意義,即,一個現象的結束同時就是另一個現象的開始。也就是說,現象是在相續不斷的變化的。一個現象的生同時也意味著一個現象的滅。同樣的,一個現象的滅,同時也意味著另一個現象的生。而如果說[事有始終],雖然也把現象的生滅這樣的一個特性表達出來了,但是我們在讀這樣的句子的時候,[事有始終],有開始有結束,就會將這樣的一個過程片段化,而沒有那種連續變化的這種意蘊在裏麵。而當說[事有終始]的時候,它既包含了[事有始終],同時還包括了這種相續不斷變化的這種含義在其中。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知所先後,這個[知],就是通過前麵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知],就是慮而後能得的[得]。這個得就是這裏的知。這個知,它不是知識,而是對於所有一切現象,對於所有一切人事物的了悟,對於究竟本質、究竟真相的了悟。


    知所先後,不僅要能夠通過表象看本質,而且還能夠全麵性的、深入性的,能夠去關聯性的對所有的人事物的現象更全麵地進行把握。


    知所先後,在不同的修身的內容中,在不同的修行的階段,知所先後,它所代表的意義也是有所差別的。對於大學之道的修行而言,從宏觀上而言,明明德為先,親民為後,也就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先自覺再覺他,沒有明明德也就無所謂後麵的親民。然後,在明明德和親民的修行中同樣有先有後。在大學後麵的內容中,這些都會有更為具體的講解。


    比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本身就是一種修行的次第,就是一種符合大學之道修行規律的一種先後的次第。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也就是說,當一個修行者明白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同時還明白了“止、定、靜、安、慮、得”這樣的修行次第,既明白了修行的目標,又明白了修行的次第,然後按照這樣的修行路徑、方法不斷地去修行的時候,[則近道矣],也就是說,當我們這樣去修行的時候,就比較接近我們的目標了,距離我們的目標就不遠了,距離大學之道,距離大人之道,距離大道就不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