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視角學的觀點而言,你永遠無須反對別人的觀點,無須與別人爭論,更無須想要說服他人。因為,一個人的視角決定了一個人的視界,視角不同,視界必然不同。當兩個人分別采用不同的視角,而且未能理解對方的視角時,爭論是沒有意義的,說服也不可能發生。想要達成共識,需要先達成共同的視角,隻在自己的視角下各說各話,是無法達成共識的。


    一個有智慧的人,首先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所采用的視角,同時仔細觀察對方的觀點,然後逆向去考察對方的視角。當你理解了對方的視角時,也就理解了對方的觀點。這時你可以嚐試向對方闡明自己的視角。由於人們固有的執著,以及最根本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差異,如果你的視角違背了他的“三觀”,那麽繼續爭論下去,就沒有任何意義。


    一般而言,隻有在“三觀”趨同的情況下,不同的視角才有可能被理解。“三觀”完全不同,卻想要對方理解和接受你的視角,就有點強人所難。古人雲,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即是“道”的具體體現。“三觀”不同,還是彼此尊重更好,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因此,與人交往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對方的觀點迅速判斷對方的“三觀”。三觀相同或相近,就可以繼續深入交流;三觀差異太大,甚至截然相反,即無需多言。


    即使你有著以佛道智慧幫助有緣人的心願,這時也要考察對方的心性和基本態度。如果對方沒有向道之心,那就說明緣分不夠,還是隨緣更好。如果對方有較為懇切的向道之心,態度謙虛誠敬,那麽就可以根據對方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引導和幫助,沒有這樣的前提,所謂的幫助就不會發生。


    三觀相同或者相近的情況下,如何避免爭論而彌合觀點之間的差異達成共識呢?這時,你可以開誠布公地說明自己觀點的視角,同時分析對方觀點的視角。隻要分析得客觀、準確,就可以獲得對方的認同。這時,可以嚐試讓對方理解自己的視角,如果彼此采用的視角有著較大的差異,對方一時難以理解,這時可以引入過度性視角——即雙方都比較容易認同的中間性視角。在中間性視角取得共識後,再進一步讓對方理解自己的視角,就比較容易了。


    還有一種方法,即找到一種能夠同時涵括彼此視角的更高視角,不僅可以讓雙方達成共識,還可以讓雙方共同獲得提升和成長。能夠找到這種更高的視角,交流和探討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因為,這時就不是誰說服了誰,而是共同獲得了成長與進步。


    視角決定視界,所以我們不僅要考察彼此的觀點,更要考察彼此的視角。視角超越視界,當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彼此的視角時,我們就已經獲得了成長。


    為什麽?因為當你看到了對方的視角時,你的視角就超越了對方的視角。同樣的,當你看到了自己的視角時,你的新視角已經誕生,你也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當你同時看到彼此的視角時,你就同時超越了彼此原有的視角,從而站到了一個更高的視角上。


    如果不僅能夠看到彼此的視角,而且還能找到更高的、同時涵括彼此視角的新視角,這意味著你的視角和智慧已經實質性地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所以,時刻從視角的角度去觀察身邊的一切,同時不斷審視自己的視角,不斷發現更高的視角,不失為一種非常高效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應用到任何領域,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當我們能夠自覺地應用視角的智慧,並且將關注的重點主要用於不斷發現自己視角的不足,不斷提升自己,不斷超越自己,那麽我們生命的成長就會很快,可能會快到連自己都難以置信。


    老子曰,聖人無爭。為什麽呢?因為聖人的視角涵括了天地宇宙、萬事萬物、天下蒼生,一切都盡收眼底。人間的紅塵萬象,諸如生老病死、功名利祿、愛恨情仇等世人苦苦執著的一切,在聖人的視角下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生亦如幻,死亦如幻,一切皆如夢幻泡影,又有什麽值得去爭的呢?當有一天我們讀懂了老子,讀懂了佛陀,當他們的視角真切地成為了我們自己的視角,那時,也就沒有什麽看不開、放不下的了。


    人間四季風物盡,萬丈紅塵不染衣。與君相攜醉朝露,昆侖明月照天心。


    2


    基於這一法則,如果你想幫助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恰當的引導讓他看到並體驗一種全新的視角。當他體驗到新視角下的新視界時,他的“視界-世界”就永遠地改變了。他會突然發現,原來,竟然還有這樣的視角!同時他也會明白,原來,他之前的視角隻是眾多的視角之一。當他能夠同時去觀照這兩種不同的視角時,一個超越的視角就產生了。這時,我們完全可以說,他的生命已經獲得了“新生”。


    在視角學的視角下,一切皆是視角。生命同樣是視角,新視角的誕生,特別是超越了原有視角的新視角的誕生,意味著生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這怎麽能說不是生命的新生呢?這也是視角學特別倡導和重視的——不斷地發現、應用和傳播新的帶有超越性的視角,這應該成為所有視角學學習者經常自覺使用的視角。


    為什麽新視角的發現、應用和傳播那麽重要?下麵以新視角的傳播為例進行說明。


    一個你所慣常使用的視角,其所呈現的看起來非常顯而易見、理所當然的事實,對於其他人來說,卻未必能夠看到你眼中的事實。因為,你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視角,所以才會覺得顯而易見,理所當然。但是,對於一個從未使用過這種視角的人來說,你看到的事實,在他的眼中卻從來不曾存在。


    比如,在與一些朋友交流的時候,經常會引導他們去觀照聲音的特性“當下生起,當下消失”。聲音本來不就是這樣嗎?可是當我問這些朋友,之前是否進行過這樣的觀照時,大多數的迴答是沒有。他們好像是第一次發現了聲音的這個“秘密”——當下生起,當下消失。然後我會引導他們進一步深化視角——去觀照聲音更深的特性——現象有,本體空。他們就會感到非常驚奇——真的是這樣啊,現象有,本體空!


    為什麽如此“顯而易見”的事實,如果缺乏特定的引導,就無法看見呢?這就是視角法則(九)所說的:視角決定視界,同時超越視界。視角決定視界,意味著,你的視角已經決定了你能夠看到的視界。不同的視角,才能看到不同的視界。雖然從一出生到現在,每個人每天都在聽無數的聲音,但如果你一直保持著同樣的視角,那麽聲音對你來說就永遠是同一種樣子,哪怕聲音的內容千差萬別。


    視角決定視界,同時超越視界。還意味著,如果你不去關注你的視角,那麽你的目光將始終被視界所吸引,這時,你是意識不到你采用了什麽樣的視角的。當意識不到采用了何種視角時,其實正說明你隻是在習慣性地使用著一種慣性視角,並且一直保持著這種慣性視角,而從來沒有使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在這種情況下,自己自發甚至自覺地發現全新視角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為,你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使用某一種視角,更不知道還有其他視角。這才是真正的“無明”。


    視角的超越性,使得對視角的自覺不會天然地產生。隻有在因緣的促動下才會產生。一種是自我反省,一種是從外界學習。自我反省,包括對事的反省,對他人的反省,以及對自己的反省。儒家就特別注重反省,佛家的懺悔也相當於反省。紅色文化中的自我批評,也屬於反省。而反省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視角的反省,假如缺失了這一點,那麽反省的深度就不夠。


    另一種方式是從外界學習,比如從讀書中學習,從社會實踐中學習,從交往、交流中學習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新的視角,假如隻是平麵化的學習,而沒有從視角的角度進行縱深方向的學習,那麽這種學習的深度也是不夠的。


    而當你有了視角學的眼光,就會自動、自發、自覺地學習和運用觀照視角的方法。這時不管是自我反省,還是向外界學習,都會事半功倍。在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對方使用的視角,同時也可以知道他所使用的視角所處的領域、角度、寬度、深度和維度。這樣的話,對方的觀點以及視角就會在你觀照的視角下清清楚楚地呈現出來。


    當你保持廣闊的視角和清晰的敏感度時,不僅對方直接表述的內容會透露其視角,而且其間接表述的內容,比如態度、情緒、表情、語氣、性格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特征等都可以為你提供豐富的信息,從而構建出其豐富立體的視角體係。當你在總體上對於對方有了一種比較全麵的把握時,你就會清晰地知道,是否有繼續溝通的必要,以及該如何與對方溝通等等。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會具備這些觀察和感受的能力,但通常都是不自覺地運用,更沒有自覺地從視角的角度進行考察。自覺地運用視角觀察法,可以更加全麵深入地了解對方,從而有效地提高溝通效率。


    特別是當你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時,更需要學會靈活地運用視角學的方法,在清晰地看清對方視角的同時,還要找到對方容易理解和體驗的新視角,這樣對方就會在你的引導下,一步步打開新視角,看到新視界,獲得新體驗。需要注意的是,引導的內容不能跨越過多的寬度、深度和維度。你可以引導他在其原有視角的基礎上延展出新的視角,或者是稍稍提升一下視角的高度或深度。而所有這些都取決於你對對方目前視角係統的總體性把握,並在交流時隨時根據獲得的新信息進行更新、調整。


    我們常說“因材施教”,“對機說法”,一個人的視角當前所達到的廣度、高度、深度、維度就代表了一個人的“材”和“機”。對一個人視角的考察就像中醫裏麵的“把脈”,隻有把準了脈,才能對症施治。有的時候,一個全新的視角將為對方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甚至從此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和命運。


    佛經中說,佛陀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從視角學的觀點來說,所謂的“佛知見”就是佛的智慧視角,而“佛”是生命覺醒之意。所以佛的視角就是生命覺醒的智慧視角,也可稱為究竟超越的智慧視角。


    佛陀辛勤說法四十九年,卻又說自己一無所說。佛陀之所以這樣說,其實就是為了表明,他希望人們能夠打開生命覺醒的智慧視角,安住於生命覺醒的智慧視角,妙用生命覺醒的智慧視角,而不要執著於佛陀所列舉的生命覺醒的視角所見到的具體的“視界-世界”。他所覺悟和一直在使用的究竟超越的智慧視角本身才是重點。


    為什麽視角難以表述呢?正是因為,視角本自超越視界。特別是究竟超越的視角,離言離相,非語言所及。


    但隻要我們掌握了視角學的方法,就不會再將重點放在佛陀在經中所開示的具體的“視界-世界”,而是通過其開示的“視界”去體會和領悟佛陀所采用的視角。而且不管佛陀開示的具體內容如何千變萬化,佛陀所采用的最根本的那個視角是不變的。所以,每一部經都在啟發著我們去參悟佛陀的視角。當你發現不同的經典中觀點相互矛盾時,正好說明了我們所看到的視角還不夠高,還需要繼續突破。當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佛經中佛陀的所有開示都是圓融的,包括那些看似矛盾的說法也依然是圓融的,那麽就可以說明至少你已經接近了佛的視角。


    而最究竟的視角,是已經究竟超越了的視角,沒有任何的局限,同時具有無限的靈活性,甚至已經不適合再用“視角”一詞來表達。此視角者,即非視角,是名視角。當你的生命與此視角完全融合為一、無二無別的時候,生命就獲得了究竟的自由。


    願此究竟超越的智慧視角,如蓮花般綻放在每一個讀到此文的生命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