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法則(十):學習,本質上是學習新的視角;創新,本質上是創造或發現新的視角


    1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又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又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說的都是學習。從視角學的角度來看,所有的學習,本質上都是在學習新的視角。特別是孔子說的這三句話,分別表達了三種學習的境界。


    先說老子。老子的這句話是學習的總綱:人生在世,有兩大學習內容,一是學問(為學),一是學道(為道)。這兩種學習的根本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學習和研究學問、知識、技術、技能等,皆屬於為學。為學日益,就是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和積累會越來越多,越多越好。追求和升華生命自身的品格、德行、修養、智慧、境界,這些方麵皆屬於為道。為道日損。要學會減少而不是增多。減少什麽?減少欲望,減少愚癡,減少執著,減少分別心,減少貪嗔癡慢疑。當這些垢染全部消除了之後,生命就恢複了本有的清淨、光明、自在、和諧。


    以視角學的角度來看,為學的重點是“視角-視界-世界”,其目的在於更好地認知世界,更好地在世界上生活。而為道的重點是“心-視角-視界”,其目的在於修煉自心,獲得心靈的自主與自由。但不管是為學,還是為道,“視角”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先說為學。這時就可以談談孔子說的三段話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學習的基礎階段。對於這句話有兩種解讀:其一,學習了之後,經常溫習鞏固,不是很快樂嗎?其二,學到了知識,並在適當的時候用得到,能夠學以致用,這不是很快樂嗎?對於這兩種解讀,筆者更喜歡後一種解讀,畢竟學以致用的快樂,比隻是溫習鞏固的快樂更真實、更入心、更持久。


    但筆者也有自己的解讀。學,相當於聽聞。習,相當於實踐。在孔子的時代,學習是非常生活化的,學了就要實踐,就要應用,學了不用等於沒學。所以這句話可以解讀為:聽聞了一種新的知識和道理後,時時在生活中進行實踐,體味這種新的知識和道理在生活中應用的妙處,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那為什麽說,這樣的學習本質上是學習新的視角呢?因為,知識是一種視角,道理也是一種視角,實踐和應用同樣是一種視角,體味其妙處更是一種視角。新的視角會打開新的視界,在新的視界裏,世界於是變得不同。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這是學習的提升階段。如果說,基礎階段學習的“視角性”尚不夠明顯的話,在提升階段則已顯露無疑。先翻譯一下這句話。孔子對弟子們說,我教了你們一個方麵,你們要能靈活地推想到另外幾個方麵,如果不能的話,我就不再教你們了。這說明什麽?學習一種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視角才是學習真正的重點。為什麽呢?因為視角是一種智慧,它可以靈活地應用於很多方麵。世界是變化的,事情也是變化的,但很多基本的規律卻是相近的,因此僅僅學習一種具體的方法遠遠不如學習這種方法對應的視角更為有效。


    從孔子的話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學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知識、道理和方法的學習僅僅是基礎,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種新的視角——“視角”是隨著現代攝影技術的出現才新產生的一個詞,在孔子的時代上沒有合適的詞去表示,於是用“舉一反三”的比喻來進行說明。如果你掌握不了孔子所教的新視角怎麽辦?“孺子不可教也”,以後就不再教你了——以筆者的理解,慈悲為懷的孔子說的不是以後不再教導你了,而是在你沒有真正領會和掌握之前,就不再教你新東西,直到你領會和掌握之後,再繼續教你新的內容。為什麽有些弟子不會“舉一反三”呢?這固然與這些弟子的智力水平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本身。


    對視角的領悟,需要一種“視角思維”,就是說,看問題的時候,不要隻盯著問題本身,還要看這個問題所對應的視角。視角,並不是直接可見的,需要反向去思考、領會、體悟,然後才能漸漸地看清視角。以“視角-視界-世界”的視角學結構而言,大部分人的目光,完全被世界所吸引,看不到視界,更看不到視角。要看到視界和視角,必須把注意力從世界中抽離出來,反向溯源。這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認知習慣。有智慧的人,能夠自發或是自覺地反向溯源——即古人說的反思、反省、自省。但對於如何反思,如何反省,在古代缺乏成熟的理論指導。但老師會在做人、做事中向弟子們做出示範,弟子以老師為榜樣,先是“學而時習之”,繼而學會“舉一反三”。如果能做到這樣,就是一個合格的學生和弟子了。


    但這樣還不夠。弟子還需要進一步成長,成長為老師,才能去啟發更多的人。學會舉一反三就可以做老師了嗎?以孔子的標準是不夠的,至少還要再加上一條——“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如果你能通過溫習、反思、反省過去的視角,而發現新的視角,產生了新的領悟,那麽你就可以做老師了。為什麽?因為你已經超越了老師教你的東西,能夠自我學習、自我反省、自我創新了。所以古人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孔子對弟子成長為“師”的標準。隻有這樣,弟子才真正地成熟了起來,才能擔當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這即是視角法則之十的後半部分所說:創新,本質上是創造或發現新的視角。當弟子能夠在過往所學的基礎上進行思想創新、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應用創新的時候,就可以出師而為師了。


    所有的創新,本質上皆是視角的創新。這種創新總體上涵括兩大方麵:對世界的認識和對自己的認識。


    人類所有的新技術、新發明、新產品,本質上皆是創造或發現了某一新的視角。


    所有創新的具體內容都是一個新世界,而對應這個新世界的,必定會有相應的新視界和新視角。沒有新視角,就沒有新世界。人類每一次技術與文化的進步和革命,本質上都是發現或創造出了新的視角,從而打開了新的世界。比如對火的認識,對磁的認識,對電的認識,對光的認識,對量子的認識等等。比如對禮的認識,對法的認識,對道的認識,對政治的認識,對經濟的認識,對文化的認識等等。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都離不開認識,而所有的認識,都離不開視角。正是認識的視角決定了認識的內容。


    人對自身的認識也是如此。生理、心理、身體、心靈、思想、情緒、感受、語言、行為、意識、潛意識……


    不同的認識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文明。人類的認識沒有止境,人類的學習沒有止境,人類的發現沒有止境,人類的創造沒有止境。


    所有的認知,本質上是認知新的視角。所有的學習,本質上是學習新的視角。所有的發現,本質上是發現新的視角。所有的創造,本質上是創造新的視角。


    一切皆是視角,一切皆離不開視角。你的視角決定了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由你的視角所創造。如果你想要改變你的生活,改變你的命運,改變你的世界,那麽就去改變你的視角,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2


    下麵說說“為道”。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之前我們說“為學”有三個階段,在這裏,“為道”也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道日損。這是基礎階段。


    首先要說明,為道的視角,與為學的視角是非常不同的,之前已經提到了這一點。為道的視角,在“心-視角-視界-世界”這一視角學體係中,基本不太關注世界,不僅如此,“為道日損”的“損”,其實就是對世界之損。在“為道”視角下的世界,不是西方文化視角下的客觀世界,而是由“六根、六塵、六識”共同構成的世界,亦稱為“十八界”。其實這“十八界”皆是視角,但卻是需要出離、轉化、損去的視角。


    六根:即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這裏關注的重點不是這些感官的生理構造、物質基礎,而是這些感官的功能作用。


    六塵:即六種感官感知到的現象,也叫對境,即色、聲、香、味、觸、法。之所以稱為“塵”,是因為這些現象具有“染著”和“遮蔽”的作用。所謂“染著”和“遮蔽”,是指我們的心容易沉迷於這些現象,使得這些現象就像灰塵一樣蒙在我們的心上,使我們心靈本有的智慧和光明被遮住了,被隱藏了,我們的生命於是變得煩惱、痛苦、愚癡。何以會如此呢?六識在其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有認識、識知、識別、分別、判斷、判定、決定等諸多含義。這些識的本源,皆是心識。六識,是心識的六種作用表現。


    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界,有界限之意。這種界限的產生即來自於心識的分別。


    為道日損,首先要完成的功課就是把注意力從這“十八界”所構成的世界中抽離出來,抽離的過程,即是“損”的過程。


    為了使人們認識到沉迷於世界的過患,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五色代表我們看到的一切,五音代表我們聽到的一切,五味代表我們所有的飲食,馳騁田獵代表所有一切娛樂活動,難得之貨代表我們在人世間追求的各種物欲,如金錢、名譽、地位、權力等等。


    當一個人沉迷於花花世界,被物欲淹沒的時候,哪還有機會和可能去追求成賢成聖呢?所以,要追求聖賢之道,就要將這些全部“損”去。因為一下子損去是難以做到的,所以就需要“為道日損”。每一天損去一點,不斷堅持下去,各種欲望性的東西就會逐漸地遠離我們的生命。


    佛家則要求在更深的層次進行“為道日損”的訓練。這時就要引入佛教所獨有的智慧視角“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獨特視角。這個視角本身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非常簡單,它的含義可以表述為:隻要一種事物是在必須具備各種因緣條件的情況下才會產生的,那麽它就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這個視角的厲害之處在於,竟然沒有任何一種事物能夠經得起這一視角的審視後仍然可以驕傲地說:我有獨立不變的自性!


    沒有。真的沒有。世界經不起,宇宙經不起,天地經不起,“六根”“六塵”“六識”都經不起,甚至連天堂、地獄、輪迴、煩惱、痛苦、死亡都同樣經不起。你也經不起,我也經不起,沒有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現象能夠經得起。


    為了讓人們更直觀地看清人類自己的“緣起性空”特性,佛陀給出了很多直觀性的視角,比如: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夢幻。佛陀把人們能想到的構成人類生命的所有組成部分全部給透視了一遍,並把透視的結果展示在人們麵前。隻要人們按照同樣的方法去透視,就必然會看到同樣的結果。這就是佛陀的偉大之處。佛陀開創了一係列透視世界、透視生命、透視自我的全新視角。而所有這些視角,都被置於一個總體視角之下,始終不離總體視角。這個總體視角即是“緣起性空”的視角。


    佛陀不談五色如何,五音如何,五味如何,而是直接引導你去考察和透視體驗這五色、五音、五味的生命本身——也就是你自己。通過“緣起性空”的視角,你會發現,自己在“緣起性空”視角的透視下,逐漸變得透明,甚至逐漸變得虛幻,最終了不可得,沒有一絲一毫的“立身之處”。因為,身漸漸地變空了。不僅身變空了,心也變空了。身心皆空之後,“我”也變空了。連我都變空了,更何況世界。於是“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都在“緣起性空”的透鏡下一絲不掛,空空如也。


    能夠空到這種程度,“為道日損”基礎階段的訓練就算圓滿完成。


    第二個階段: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這個階段相比第一階段,有了更高的要求。


    從視角學的角度而言,可以表述為:當一切都空了之後,注意,這時考察和透視的重點就轉移到了空本身——空本身也是緣起性空的。就是說,空也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它依然是在因緣中變化的。有可以轉變為空,空也可以轉變為有。空和有,其實僅僅隻是視角的不同而已。


    比如,我們的“心”,從形相的角度去看,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它的形相,所以其形相為“空”;從作用的角度去看,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它的作用為空,而是有著無窮的功能作用,所以其作用為“有”。可是我們說的不都是“心”嗎?“空”和“有”,說的都是“心”,隻是視角不同而已。


    所以,對於我們的生命,用“緣起性空”的視角深入觀照、透視之後,就會發現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一方麵,構成我們生命的所有組成部分,物質的,以及精神的,都在“緣起性空”的透鏡下原形畢露——根本找不到獨立不變的自性。但另一方麵,在我們生命最核心的部分——心靈,雖然其功能作用以及功能作用顯現的現象,同樣是“緣起性空”的,但心之本具的“空性”和“智性”,卻離於因緣,超越了“空”與“不空”的分別。當悟入超越“空”與“不空”的智慧境界時,即名之曰“無為”。無為,是一種究竟超越的視角,是一種究竟超越的智慧,也叫無分別智。無分別,不是不分別,而是超越了分別。它是一種究竟超越的智慧視角。


    悟入“無為”,也叫“見道”。道,即是究竟超越的智慧。


    第三個階段:無為而無不為。


    這是讓智慧生起妙用的階段。不僅要見到這種智慧,還要能夠安住在這種智慧境界中妙用這種智慧。換句話說,就是在發現究竟超越的智慧視角之後,“學而時習之”,然後“舉一而反三”,再然後能夠“溫故而知新”。最後,你就是這種智慧視角本身,這種智慧視角就是你,它與你同心同體,你與它無二無別。


    你可以使用任何一種視角,同時始終安住於究竟超越的智慧視角。一切視角都是你的道具,皆可隨機而用,隨用隨消,不留痕跡。一切世界皆是你的道場,一切經曆皆是你的風景,一切相遇皆是你的良緣,一切故事皆是你的傳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