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原名《黃帝內經八十一難》,相傳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所撰,又名《八十一難》《黃帝八十一難經》。


    《難經》共有八十一難,分別論述了脈學、經絡、藏象、疾病、腧穴、治療等醫學內容,是對《內經》相關內容的補充與闡發。


    《難經》既是對《黃帝內經》脈學理論的發展,又為仲景臨床平脈辨證體係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難經》被後人列入中醫四大典籍,其以問答形式記述了八十一個難題,曾經人們認為該書出自秦越人之手,但是目前認為該書成於東漢。全書根據《靈樞》《素問》中的問答,俾暢闕義,涉及諸多問題,在我國醫典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和學術價值。


    流傳版本


    《八十一難》之名最早見於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仲景在撰寫《傷寒雜病論》時曾引用了《八十一難》文字,這些文字與今本《難經》互有出入。晉代王叔和《脈經》收錄了一些《難經》原文,但這些原文均不見於今本《難經》,估計另有傳本。


    《難經》最早見於著錄的書目是《隋書·經籍誌》,其中提到三國時吳太醫令呂廣曾注《難經》,這是已知的《難經》的最早注本。唐代楊玄操在呂廣注本的基礎上重新編次,並明確提出《難經》為秦越人所作。


    北宋初期,王九思、王鼎象、王惟一曾先後校勘《難經》,其中翰林院醫官王惟一校勘的《難經》是在呂注本和楊注本的基礎上完成的,曾刊印頒行。南宋時,李元立以秦越人原撰為基礎,匯集整理南宋以前9家校注《難經》的著作,編撰《難經十家補注》。後人據此書重刻改訂,編成《王翰林集注八十一難經》,簡稱《難經集注》,為後世通行本。國內上海涵芬樓影印本(1924)、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排印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1956)。


    作者簡介


    秦越人,號扁鵲,生活於公元前五世紀左右,渤海鄚郡(今河北任丘縣)人。傑出的醫學家。醫療經驗豐富,長於脈診。治病隨俗應變,過hd為帶下醫,過洛陽為耳目痹醫,入鹹陽為小兒醫。據《漢書·藝文誌》:著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均佚。


    內容簡介


    全書共八十一難,采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髒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麵。


    其中,一至二十二難論脈,二十三至二十九難論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論髒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論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難論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論針法。


    書中首創獨取寸口及寸關尺及浮中沉三部九候的切脈方法,脈證相參的辨證觀,為中醫脈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在藏象學說方麵,《難經》突出腎的重要性,建立了“腎(命門)-元氣-三焦”為軸心的整體生命觀。其創立的命門學說,成為中醫理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絡學說方麵,簡明而係統地闡述了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陽維、陰維、陽蹺、陰蹺八條奇經的功能特點、循行路線、病變證候及其與十二正經的功能聯係等,並總稱之為“奇經八脈”。這一名稱在現存古籍中是《難經》最先提出的。


    《難經》關於奇經的論述以及八會穴等理論的提出,充實了經絡學說的內容;以五行生克規律為指導的整體防治觀,用於說明經脈與腧穴的五行屬性和生克關係,解釋疾病的發生和傳變規律,並用於針刺的補瀉;以天人相應的內外統一整體觀,論述疾病與季節關係、脈象的四時變化、針刺因時製宜。這些內容對後世醫學理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成書背景


    《難經》是在《素問》《靈樞》基礎上提出八十一個問題進行重點討論,然後歸納成書。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曆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係。《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具體說法有:成書於上古,為黃帝所作;成書於戰國,出自秦越人之手;成書於西漢,為淳於意所撰;成書於東漢,為東漢名師所做;成書於六朝,為六朝後期著作等。


    後世影響


    《難經》被認為是可以羽翼《靈》《素》的中醫經典著作,其寸口診法,對奇經八脈、三焦和命門的論述均為後世所繼承。


    五邪相幹


    《難經》“五邪相幹”理論通過“五邪”與“五髒”對應,並借助五髒之間的生克關係,搭建起一個“五邪”侵入人體後的五髒傳變體係,最終以形成了自然界邪氣與人體內在髒腑相結合,並按照五行生克傳變規律不斷進行的中醫理論框架。此理論為今天臨床上最為常用的五髒辨證的“開山之祖”,對於後世五髒辨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脈學


    《難經》雖非脈學專著,但其上承《黃帝內經》,下啟《脈經》,對脈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內容簡潔、篇幅不大,但論述脈診的內容卻十分豐富。


    全書中專論脈學的部分就有22難,加之其他兼論脈學的部分,約占了全書的1\/3。所論脈學內容,包括脈診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正常反常脈象等,特別是書中首先提出並基本完成的“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不論在方法還是理論上,都是對《黃帝內經》脈法的重大突破和超越。


    針刺方法


    《難經》有關針刺治則、補瀉手法、配穴方法、針刺操作等方麵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特點,均是在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如針刺取穴中重視從陰引陽、從陽引陰,針刺操作中注重陰陽相配、剛柔相濟,針刺方法上注重取陰養陽、取陽養陰,針刺補瀉方法提出“補母瀉子”和“瀉南補北”等,這些對後世針法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大佬燃爆全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寶貝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寶貝兒並收藏係統大佬燃爆全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