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
縱橫家代表著作《鬼穀子》
《鬼穀子》,又名《捭闔策》。
該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鬼穀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轉丸、胠亂)失傳。(一說二十一篇,一說十七篇)
書中舉例各家,有儒子貢,有縱橫蘇秦、張儀。
作品名稱:《鬼穀子》
作品別名:《捭闔策》
作者:鬼穀子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作品出處:《鬼穀子》
創作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周朝衰微,無實際控製能力,中原各國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各國間戰爭日益加劇。根據許倬雲編寫的統計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隻有38年沒有戰爭。各國之間的競爭,也間接帶動了經濟、文化等方麵的發展,於是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麵,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曆算、地理等方麵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迴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麵,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許多學派。鬼穀子是當時的縱橫家,也是活躍於外交舞台上的名士張儀、蘇秦的老師,俗稱“鬼穀先生”。《史記》的《蘇秦列傳》和《張儀列傳》都說他們“習之於鬼穀先生”,“俱事鬼穀先生學術”。鬼穀子因隱居於鬼穀,以地得名。在戰國時代頻繁的外交活動和熱烈的“百家爭鳴”的激勵下,他曾經東行遊學於齊、魏等國,在那裏授徒講學。並在齊國留下其寶貴的講稿。據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約與燕昭王處於同時代,而張儀則與秦惠文王處於同時代,蘇秦的活動年代要比張儀晚二三十年。他們先後在鬼穀先生處學習遊說技術,後來都成為著名的外交活動家,在合縱連橫的兼並戰爭中建過功業,這些都先後為《鬼穀子》的成書創造了條件。
哲學思想
《鬼穀子》思想學說之所以能在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獨樹一幟,不僅在於他的與眾不同的縱橫理論,更在於他以“道”為理論依托,將其思想學說提升到哲學的高度。
先秦時代的文獻中常有提及“天道”、“人道”等概念,將“道”視為宇宙之本,將陰陽作為化生萬物之因。“道者萬物之奧”(六十二章)[|],這裏的“奧”,有蔭蔽,隱藏的意思,即道是萬物藏身之所,是萬物生長的庇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鬼穀子》中,道的另一特點是周密貴微,“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闔篇》)【9】。捭貴在周詳,闔貴在隱密。周詳隱秘,與道相合。又“故謀必欲周密”(《摩篇》)[1]w。將“道”的範疇引入遊說縱橫的謀略中,自然也必須周詳隱秘。注重細節,從微觀的角度,關注事物最細小的變化,以免招致禍患。上文介紹《鬼穀子·抵戲》[11]篇提到“戲”有縫隙的意思,《抵戲》整篇所言都是對微小事物的防範,“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
故這裏的意思是指聖人用自然無為應對所得,言辭觀察與具體事情相符合。專心觀察,是為了了解事物;減少雜念,是為了堅持行動。減少雜念專心觀察之後,事情如果還是不行,聖人是不會加強辯解的。這裏提到了“為道日損”的體道工夫,而對“無為”之強調,《鬼穀子》中也時有體現,認為謀略“無為而貴智”(《謀篇》),真人“無為以包誌慮思意”,聖人“以無為待有德”“常為無不為,所聽無不聽”,養誌“無為而求,安靜五髒,和通六腑”(《本經陰符經》);“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捭闔》)[3]。
在道之“無為”的基礎上,《鬼穀子》則是將“不爭”的思想運用到為政治國、軍事戰略之中,這一點在《摩》篇中有著最集中的體現:“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主持政事總有成績的人,積累德政,人們安居樂業,不知道是誰給了他們利益;積累善政,人們都去做,不知道是為什麽。指揮戰爭常常勝利的人,通常不爭取什麽,不耗費資材,老百姓不知道為什麽歸服他,為什麽害怕他。所以天下的人都把他比作明。
《鬼穀子·持樞篇》雖然殘存簡賅,但寥寥數句,也表達出順應天地四時的觀點。“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故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複不別幹而逆之。逆之,雖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綱也。”4這體現的是中國古代“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思想: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春天生發、夏天茂盛、秋天收獲,冬天蔽藏,這是自然的運行之道,自然界的都要遵循這一根本法則,違背他就會自取滅亡。
縱橫家代表著作《鬼穀子》
《鬼穀子》,又名《捭闔策》。
該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鬼穀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轉丸、胠亂)失傳。(一說二十一篇,一說十七篇)
書中舉例各家,有儒子貢,有縱橫蘇秦、張儀。
作品名稱:《鬼穀子》
作品別名:《捭闔策》
作者:鬼穀子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作品出處:《鬼穀子》
創作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周朝衰微,無實際控製能力,中原各國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各國間戰爭日益加劇。根據許倬雲編寫的統計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隻有38年沒有戰爭。各國之間的競爭,也間接帶動了經濟、文化等方麵的發展,於是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麵,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曆算、地理等方麵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迴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麵,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許多學派。鬼穀子是當時的縱橫家,也是活躍於外交舞台上的名士張儀、蘇秦的老師,俗稱“鬼穀先生”。《史記》的《蘇秦列傳》和《張儀列傳》都說他們“習之於鬼穀先生”,“俱事鬼穀先生學術”。鬼穀子因隱居於鬼穀,以地得名。在戰國時代頻繁的外交活動和熱烈的“百家爭鳴”的激勵下,他曾經東行遊學於齊、魏等國,在那裏授徒講學。並在齊國留下其寶貴的講稿。據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約與燕昭王處於同時代,而張儀則與秦惠文王處於同時代,蘇秦的活動年代要比張儀晚二三十年。他們先後在鬼穀先生處學習遊說技術,後來都成為著名的外交活動家,在合縱連橫的兼並戰爭中建過功業,這些都先後為《鬼穀子》的成書創造了條件。
哲學思想
《鬼穀子》思想學說之所以能在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獨樹一幟,不僅在於他的與眾不同的縱橫理論,更在於他以“道”為理論依托,將其思想學說提升到哲學的高度。
先秦時代的文獻中常有提及“天道”、“人道”等概念,將“道”視為宇宙之本,將陰陽作為化生萬物之因。“道者萬物之奧”(六十二章)[|],這裏的“奧”,有蔭蔽,隱藏的意思,即道是萬物藏身之所,是萬物生長的庇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鬼穀子》中,道的另一特點是周密貴微,“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闔篇》)【9】。捭貴在周詳,闔貴在隱密。周詳隱秘,與道相合。又“故謀必欲周密”(《摩篇》)[1]w。將“道”的範疇引入遊說縱橫的謀略中,自然也必須周詳隱秘。注重細節,從微觀的角度,關注事物最細小的變化,以免招致禍患。上文介紹《鬼穀子·抵戲》[11]篇提到“戲”有縫隙的意思,《抵戲》整篇所言都是對微小事物的防範,“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
故這裏的意思是指聖人用自然無為應對所得,言辭觀察與具體事情相符合。專心觀察,是為了了解事物;減少雜念,是為了堅持行動。減少雜念專心觀察之後,事情如果還是不行,聖人是不會加強辯解的。這裏提到了“為道日損”的體道工夫,而對“無為”之強調,《鬼穀子》中也時有體現,認為謀略“無為而貴智”(《謀篇》),真人“無為以包誌慮思意”,聖人“以無為待有德”“常為無不為,所聽無不聽”,養誌“無為而求,安靜五髒,和通六腑”(《本經陰符經》);“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捭闔》)[3]。
在道之“無為”的基礎上,《鬼穀子》則是將“不爭”的思想運用到為政治國、軍事戰略之中,這一點在《摩》篇中有著最集中的體現:“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主持政事總有成績的人,積累德政,人們安居樂業,不知道是誰給了他們利益;積累善政,人們都去做,不知道是為什麽。指揮戰爭常常勝利的人,通常不爭取什麽,不耗費資材,老百姓不知道為什麽歸服他,為什麽害怕他。所以天下的人都把他比作明。
《鬼穀子·持樞篇》雖然殘存簡賅,但寥寥數句,也表達出順應天地四時的觀點。“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故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複不別幹而逆之。逆之,雖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綱也。”4這體現的是中國古代“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思想: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春天生發、夏天茂盛、秋天收獲,冬天蔽藏,這是自然的運行之道,自然界的都要遵循這一根本法則,違背他就會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