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奪筍啊...殺人你還要誅心!!!
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 作者:貧道不戒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明泱泱之地,
如今內有天災、流寇,外有建奴虎視眈眈,亂世當用奇招!
“現在大明,最缺的是—路!”
路?
朱元璋聽到這個字,冷靜了下來。
“繼續。”
“路有很多條,可是大明現在的底層之民卻隻能看到兩條,那便是生路和…死路。”
“在新政之前,為求生路,吃不上飯的百姓隻能為求生路,走上起義這條死路,就如…父皇當年一般。”
朱元璋聽到這“哦”了一下。
若是換成其他人,聽到這話有可能會不高興。
但是老朱卻沒有。
朱柏說的這話,他反而很共情。
老百姓餓肚子,吃不上飯,造反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你想給他們的造反之路,添磚加瓦?”
朱元璋戲謔的說道。
“不,我隻想給大明的百姓,大明的各個階級找一個同仇敵愾的敵人。”
“建奴?”
“是。”
朱元璋沉默不語。
“如今大明,階級割裂太過嚴重,各個階層宛如天塹難以跨越,上升之路漫漫,普通老百姓難有出頭之日,內部腐朽不堪。”
“你說的這些咱知道。”
“小祖宗,你還是說說你到底想要做什麽吧,有什麽事兒先說再做不行麽?”
朱由檢夾在朱元璋和朱柏中間,很是難受。
在這副本之中,他也算是看到了朱柏在行政上的本事,但是他的缺點也很明顯。
別人都是先說再做,他則是先做再說…
太祖之子,果然不同凡響。
要換成別的人,現在已經不知道掉了幾個腦袋了。
“掀起民心抗敵,放權地方組建義軍,全民北征,不僅僅要征建奴,還要征蒙古,複朝鮮!”
朱柏語出驚人。
“放權地方,你就不怕藩鎮割據?”
“爹,你怕嗎?”
朱柏沒有直麵答複,反而是反問朱元璋。
朱元璋捏了捏鼻尖清明穴。
“由檢,你怕嗎?”
哈?
你們倆互相問,最後怎麽問到我頭上了。
“太祖,由檢不怕。”
朱由檢不做遲疑,直接迴道。
“為何不怕。”
“如今有軍校之製,放權地方叫他們組建軍隊抗擊北方建奴、蒙古,由檢覺得可為。”
朱由檢沒有繼續解釋,老朱也沒繼續詢問。
心中自有權衡。
一來,
可分配將領到各路義軍之中。
二來,
放權地方也會給朝廷很多的操作空間,方便進行後續的操作。
朱柏的安世劍,第二劍。
劍斬——奸商、貪官!
“小十二,接下來你又想幹什麽?”
“爹,明日朝會,我要彈劾一人。”
“誰?”
“兵部尚書,楊嗣昌!”
…
皇極殿,朝會。
朱元璋高坐朝堂,殿下文武百官齊聚。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臣——福王朱由崧,有本起奏!”
今日朝會,很多人都感覺風雨欲來。
京師民聲四起,好不容易才壓了下去,可是剛壓下沒多久又跑出來繼續遊街。
所有人都明白,這件事的背後必然有人在推波助瀾。
而這個人,就是——福王,朱由崧!
“朱由崧,你所奏何事?”
朱元璋裝作不知情的樣子,朝朱柏問道。
“臣彈劾兵部尚書楊嗣昌!”
謔~
眾所周知,新政以來,福王成為崇禎寵臣。
福王上一個上書彈劾的人就是他自己的老子,如今已經被貶為平民了。
今天,他又彈劾...
楊嗣昌,完了!!
“肅靜!”
“楊愛卿勞苦功高,為咱大明兢兢業業,你何故彈劾?”
朱元璋問道。
“臣一告楊嗣昌結黨營私,二告其貪贓枉法,三告其妄想與建奴議和,有惑君之罪!”
很奇怪...楊嗣昌麵色不見太多變化。
雖有驚容,不過卻好像是裝出來的,有點過於浮誇。
而楊嗣昌內心也是不斷吐槽。
福王~
你還不如在朝堂上直接一刀砍死我,這欲加之罪,張口就來...
“楊尚書於國有大功,你如此參他,可有實證!”
朱元璋裝著皺著眉頭,怒斥道。
“臣...有密折呈上!”
這劇情我們好似見過...
戶部尚書倪元璐抿著嘴角。
最近戶部的銀子可是花了不老少,看來皇帝又要給我們整點進項了。
“哼!”
朱元璋怒哼一聲,把折子往楊嗣昌麵前一扔。
“你自己看看,好好給朕想一個解釋。”
楊嗣昌當即跪倒在地,抖著手拿起了地上的密折。
“皇上,冤枉啊,臣絕對沒有幹過這些事啊...”
冤枉?
大殿之上,群臣眼觀鼻,鼻觀心。
這朝堂之上,哪個是冤枉的。
貪贓枉法在現在的明末那就像吃飯喝水一般,誰又沒貪過?
隻是看有沒有人參,皇帝管不管。
“臣乃一屆孤臣,自上任兵部以來,從不與他人多加往來,不說殫精竭慮也不恍如是,貪汙之事更是無稽之談,若皇上不信,臣請抄我家業,以證臣之清白!!!”
自請抄家?
楊嗣昌說完後,眾人愣住了。
這是什麽章程?
“陛下,楊嗣昌既然自請抄家,臣附議。”
沒等眾臣反應過來,福王朱由崧繼續上書諫言。
眾人不明所以,隻見皇帝裝模作樣的想了一會兒,對著楊嗣昌道:
“楊卿,你當真沒有貪汙之舉?”
“迴稟陛下,臣有!”
???
剛才不還矢口否認麽,怎麽一下子又改變口風了。
楊嗣昌繼續開口。
“臣曾多次收到朝中諸多大臣禮贈,其中折算金銀遠超其職位俸祿,臣所收金銀多用於朝廷平息匪亂,有賬目可查!”
嘶...
完了!!!
原來如此,完了的不是楊嗣昌,是他們...
“賄賂名單,賬目何在!?”
在一眾大臣不敢置信的情況下,楊嗣昌將手伸入繡兜之中竟真的掏出了一個賬本。
戲太多了吧...
拜托,演戲能不能演的真一點!!!
大殿之上,無數人汗毛立起。
這要是還看不出來,他們就都是傻子了。
福王這哪裏是彈劾楊嗣昌,這是拉著楊嗣昌在演戲啊。
朱元璋翻閱賬冊,朱由檢走了出來。
“臣,永明王朱由榔請奏!”
“說!”
“皇上,如今我大明風雨飄搖,以往宗室隻知享樂,今王土歸公,王財入庫,宗室子弟入軍校,忠心報國,近日民心所向,討賊之心堅定,此乃大明中興之象!”
群臣聽著朱由榔這話,越聽越感覺自己像是案板的魚肉。
不少人已經有些站不穩了。
“然,我大明既要中興,當再現政治清明,民思抗敵報國,百官自更是責無旁貸。”
“楊嗣昌大人高風亮節,自請抄家以證清白。”
“如今京師,剛好遇萬民遊行請戰,臣諫言...不如就在今日徹查百官家業,由萬民共鑒我大明百官之——清廉!”
奪筍啊,殺人誅心...殺人你還要誅心!!!
如今內有天災、流寇,外有建奴虎視眈眈,亂世當用奇招!
“現在大明,最缺的是—路!”
路?
朱元璋聽到這個字,冷靜了下來。
“繼續。”
“路有很多條,可是大明現在的底層之民卻隻能看到兩條,那便是生路和…死路。”
“在新政之前,為求生路,吃不上飯的百姓隻能為求生路,走上起義這條死路,就如…父皇當年一般。”
朱元璋聽到這“哦”了一下。
若是換成其他人,聽到這話有可能會不高興。
但是老朱卻沒有。
朱柏說的這話,他反而很共情。
老百姓餓肚子,吃不上飯,造反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你想給他們的造反之路,添磚加瓦?”
朱元璋戲謔的說道。
“不,我隻想給大明的百姓,大明的各個階級找一個同仇敵愾的敵人。”
“建奴?”
“是。”
朱元璋沉默不語。
“如今大明,階級割裂太過嚴重,各個階層宛如天塹難以跨越,上升之路漫漫,普通老百姓難有出頭之日,內部腐朽不堪。”
“你說的這些咱知道。”
“小祖宗,你還是說說你到底想要做什麽吧,有什麽事兒先說再做不行麽?”
朱由檢夾在朱元璋和朱柏中間,很是難受。
在這副本之中,他也算是看到了朱柏在行政上的本事,但是他的缺點也很明顯。
別人都是先說再做,他則是先做再說…
太祖之子,果然不同凡響。
要換成別的人,現在已經不知道掉了幾個腦袋了。
“掀起民心抗敵,放權地方組建義軍,全民北征,不僅僅要征建奴,還要征蒙古,複朝鮮!”
朱柏語出驚人。
“放權地方,你就不怕藩鎮割據?”
“爹,你怕嗎?”
朱柏沒有直麵答複,反而是反問朱元璋。
朱元璋捏了捏鼻尖清明穴。
“由檢,你怕嗎?”
哈?
你們倆互相問,最後怎麽問到我頭上了。
“太祖,由檢不怕。”
朱由檢不做遲疑,直接迴道。
“為何不怕。”
“如今有軍校之製,放權地方叫他們組建軍隊抗擊北方建奴、蒙古,由檢覺得可為。”
朱由檢沒有繼續解釋,老朱也沒繼續詢問。
心中自有權衡。
一來,
可分配將領到各路義軍之中。
二來,
放權地方也會給朝廷很多的操作空間,方便進行後續的操作。
朱柏的安世劍,第二劍。
劍斬——奸商、貪官!
“小十二,接下來你又想幹什麽?”
“爹,明日朝會,我要彈劾一人。”
“誰?”
“兵部尚書,楊嗣昌!”
…
皇極殿,朝會。
朱元璋高坐朝堂,殿下文武百官齊聚。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臣——福王朱由崧,有本起奏!”
今日朝會,很多人都感覺風雨欲來。
京師民聲四起,好不容易才壓了下去,可是剛壓下沒多久又跑出來繼續遊街。
所有人都明白,這件事的背後必然有人在推波助瀾。
而這個人,就是——福王,朱由崧!
“朱由崧,你所奏何事?”
朱元璋裝作不知情的樣子,朝朱柏問道。
“臣彈劾兵部尚書楊嗣昌!”
謔~
眾所周知,新政以來,福王成為崇禎寵臣。
福王上一個上書彈劾的人就是他自己的老子,如今已經被貶為平民了。
今天,他又彈劾...
楊嗣昌,完了!!
“肅靜!”
“楊愛卿勞苦功高,為咱大明兢兢業業,你何故彈劾?”
朱元璋問道。
“臣一告楊嗣昌結黨營私,二告其貪贓枉法,三告其妄想與建奴議和,有惑君之罪!”
很奇怪...楊嗣昌麵色不見太多變化。
雖有驚容,不過卻好像是裝出來的,有點過於浮誇。
而楊嗣昌內心也是不斷吐槽。
福王~
你還不如在朝堂上直接一刀砍死我,這欲加之罪,張口就來...
“楊尚書於國有大功,你如此參他,可有實證!”
朱元璋裝著皺著眉頭,怒斥道。
“臣...有密折呈上!”
這劇情我們好似見過...
戶部尚書倪元璐抿著嘴角。
最近戶部的銀子可是花了不老少,看來皇帝又要給我們整點進項了。
“哼!”
朱元璋怒哼一聲,把折子往楊嗣昌麵前一扔。
“你自己看看,好好給朕想一個解釋。”
楊嗣昌當即跪倒在地,抖著手拿起了地上的密折。
“皇上,冤枉啊,臣絕對沒有幹過這些事啊...”
冤枉?
大殿之上,群臣眼觀鼻,鼻觀心。
這朝堂之上,哪個是冤枉的。
貪贓枉法在現在的明末那就像吃飯喝水一般,誰又沒貪過?
隻是看有沒有人參,皇帝管不管。
“臣乃一屆孤臣,自上任兵部以來,從不與他人多加往來,不說殫精竭慮也不恍如是,貪汙之事更是無稽之談,若皇上不信,臣請抄我家業,以證臣之清白!!!”
自請抄家?
楊嗣昌說完後,眾人愣住了。
這是什麽章程?
“陛下,楊嗣昌既然自請抄家,臣附議。”
沒等眾臣反應過來,福王朱由崧繼續上書諫言。
眾人不明所以,隻見皇帝裝模作樣的想了一會兒,對著楊嗣昌道:
“楊卿,你當真沒有貪汙之舉?”
“迴稟陛下,臣有!”
???
剛才不還矢口否認麽,怎麽一下子又改變口風了。
楊嗣昌繼續開口。
“臣曾多次收到朝中諸多大臣禮贈,其中折算金銀遠超其職位俸祿,臣所收金銀多用於朝廷平息匪亂,有賬目可查!”
嘶...
完了!!!
原來如此,完了的不是楊嗣昌,是他們...
“賄賂名單,賬目何在!?”
在一眾大臣不敢置信的情況下,楊嗣昌將手伸入繡兜之中竟真的掏出了一個賬本。
戲太多了吧...
拜托,演戲能不能演的真一點!!!
大殿之上,無數人汗毛立起。
這要是還看不出來,他們就都是傻子了。
福王這哪裏是彈劾楊嗣昌,這是拉著楊嗣昌在演戲啊。
朱元璋翻閱賬冊,朱由檢走了出來。
“臣,永明王朱由榔請奏!”
“說!”
“皇上,如今我大明風雨飄搖,以往宗室隻知享樂,今王土歸公,王財入庫,宗室子弟入軍校,忠心報國,近日民心所向,討賊之心堅定,此乃大明中興之象!”
群臣聽著朱由榔這話,越聽越感覺自己像是案板的魚肉。
不少人已經有些站不穩了。
“然,我大明既要中興,當再現政治清明,民思抗敵報國,百官自更是責無旁貸。”
“楊嗣昌大人高風亮節,自請抄家以證清白。”
“如今京師,剛好遇萬民遊行請戰,臣諫言...不如就在今日徹查百官家業,由萬民共鑒我大明百官之——清廉!”
奪筍啊,殺人誅心...殺人你還要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