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啊...萬萬不可啊!”


    “噗通!”


    “噗通——!”


    朝堂之上,瞬間跪倒了一大片。


    “陛下,無緣無故,怎可查抄百官家院啊?”


    “是啊陛下,這於理不合,於法不合啊。”


    “陛下若聽信讒言,無緣無故查抄百官家業恐有大禍啊...”


    朝廷瞬間亂做一團。


    朱元璋冷哼。


    “哼!你們慌什麽!?”


    “朕要做什麽事,你們說不可,就不可!?”


    朱元璋憤而起身,隨之緩緩走下高台。


    “你們一個一個打著什麽心思,真當咱不知道,啊?”


    朱元璋一邊掃視眾人,一邊走入到大臣之中,高舉起手中的賬本。


    “今天要是沒有福王彈劾楊嗣昌,朕應該就看不到這個賬本吧。”


    “這賬本上麵的名字要不要朕一個一個的給你們好好念一念?”


    “大明因何建立,你們這群在朝堂之上,人模人樣的—官!都記得麽!?”


    一把將賬本扔在地上,老朱繼續罵道。


    “三百年前,元朝無道!官場腐敗,民不聊生,那時候老百姓是吃不上一頓飽飯哪,結果呢?”


    一聲大罵,針落可聞。


    朱柏拱手,嘴替言道:


    “結果,我朝太祖推翻暴元,再現我漢室江山!”


    朱元璋掐著腰,冷笑道。


    “沒錯,太祖朱元璋起於微末,深諳民間疾苦,撥亂反正推翻暴元。”


    “你們可知道,當時太祖後麵是怎麽殺那些元朝的貪官的!?”


    眾人吞咽了一下口水。


    為什麽沒人敢講話?


    就連那幫嘴硬、道理多的各個黨派也是無一人言語,大企業不敢喘?


    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實力!


    人與人,君與臣,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其實都差不多。


    你窮你弱,人家就是瞧不起你,欺負你、辱你,甚至打你!


    當你富你強的時候,就會給你麵子,就會巴結你,怕你!


    朱元璋罵著罵著,突然變了語氣。


    苦口婆心道:


    “皇朝更替,自有規律,每逢皇朝末期就有貪官橫行。”


    “可!你們知不知道這貪官汙吏的下場是什麽,啊?”


    眾人渾身發抖,更加不敢言語。


    朱元璋隨手拍了一個跪伏在地,把頭埋在衣服裏麵的大臣,當即就讓他險些失禁。


    “其實不用朕說,你們都是讀過不少書的。”


    “貪官汙吏的下場是什麽樣,史書上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是…朕今天是真的明白了,總有那麽一群人心懷僥幸,覺得自己是那漏網之魚!”


    “在亂世,就該給自己謀求後路,想著哪怕大廈傾覆也不過是換個皇帝,換個皇朝,你們...很多人這麽想的吧,嗬嗬。”


    嘶~


    “皇上息怒,吾等...”


    “吾等...萬萬不敢!”


    \"敢不敢的咱們不說,你們知不知道永明王這是在救你們哪?”


    朱元璋像極了滿朝文武大臣的老朋友,說話的時候和和氣氣,好像在暢談心事。


    額...


    眾人沉默。


    救我們?


    福王和永明王三言兩語,都已經把他們的腦袋遞到皇帝褲腰帶上了。


    還救他們?


    “後金皇太極的手,可是都伸到咱們大明京師的安民廠了!”


    朱元璋指著殿外天穹。


    “一場爆炸讓我京師一月不見光明,數萬百姓因爆炸而死,數萬啊!”


    “現如今,百姓熱血沸騰,遊街請戰,外敵如此辱國,咱真想挖出你們的心肝脾肺,看看到底是不是紅的,血是不是冷的!”


    “陛下息怒啊!”


    “息怒個屁!”


    “你們知不知道張獻忠、李自成為禍一方?”


    “如今張獻忠雖然投誠,但是不肯交出兵馬器械,朕問問你們這算哪門子詔安?”


    “永明王說咱們大明風雨飄搖,朕覺得——他說的對!”


    “你們一個個的,如果不是永明王今天諫言要抄你們的家,等到咱們大明內外受敵,傾覆之日就是你們舉族陪葬之時,就是你們萬古留罵之時!”


    “福王朱由崧,永明王朱由榔,朕命你二人分率錦衣衛、東廠以及軍校學子查抄京師百官家產!”


    “臣朱由崧,領命!”


    “臣朱由榔,領命!”


    ...


    皇極殿怒罵群臣,


    前戲演畢,正戲開場!


    朝會之前,


    朱柏先是搞定了兵部尚書楊嗣昌,後又做了多番布置,調京師三大營入城。


    協同秦良玉白杆軍、錦衣衛、東廠進行抄家行動。


    當楊嗣昌知曉自己要成為整治百官的棋子的時候,他是一萬個不願意的。


    以一身清名,還有仕途,來為皇家鋪路?


    這哪個人會願意,忠君愛國也不是這麽一個忠法!


    但是楊嗣昌沒有選擇的機會。


    他曾主和,打算和北方建奴先和再戰。


    很明顯,與現在的大明主流思想已經背道而馳,他如果不配合,要麽遭受罷免,甚至…死!


    要麽…


    就是好好的配合皇帝演戲。


    日後,沒準還能繼續為大明發發光,發發熱。


    原因無他。


    隻因他主張的是“攘外必先安內”,先解決內部流寇問題,和北方建奴等先行和談。


    而朱柏的主張則是——萬眾一心,共抗外敵!


    思想要統一,隊伍才好帶。


    在朱柏的想法中,無論是先安內還是先安外都沒有錯。


    對與錯,主要看的是最後的結果!


    ...


    “快看,那是什麽情況,怎麽三大營進城了?”


    “不知道啊,三大營突然進城,發生了什麽事兒,難道是抓建奴細作?”


    “不應該啊,隻是抓細作的話,錦衣衛、東廠、禁衛也夠了,哪用的著三大營進城啊。”


    “我靠,不會是來抓咱們的吧,我就說遊街這事兒不靠譜,朝廷肯定要平亂,快跑!!”


    “跑你個鬼啊,人家連看咱們都沒看。”


    “快看,那是福王朱由崧,還有永明王朱由榔,他們這是要幹嘛去?”


    又是三大營,又是錦衣衛和東廠。


    遊行的百姓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就在這時,一個錦衣衛朝他們的遊行隊伍駕馬而來。


    “籲~”


    “陛下聖旨駕到,士子、百姓跪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貧道不戒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貧道不戒色並收藏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