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軍校子弟遊街:北征建奴,誅殺國賊!
千古帝王PK群,我讓老朱當群主 作者:貧道不戒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爹,痛未定而思痛這沒有錯,這個時候質疑火器存在的意義,毫無意義。”
朱柏看著四周煉獄景象,神色也有些惆悵。
世間萬物,存在即合理。
萬物運行自有其因果規律。
火器...
為戰爭而存在,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讓戰爭更加恐怖,死傷更加龐大。
但是...
火器害民的同時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曾護民、利民!
現在他們要做的不是質疑火器存在的意義,而是—救災!
“痛未定而思痛,嗬...咱這心裏麵,現在...是真痛啊!”
朱元璋說話的時候有些咬牙切齒。
“你和朱由榔組織救災事宜,朕會讓戶部給你們調銀子,處理好了之後來見咱。”
朱元璋感慨了一下,轉身離開。
臉色陰沉,應該是要去安排人調查這場大爆炸的起因了。
老朱走後,朱柏看左右無人,走到了一個角落。
“嘔~”
扶著牆...吐了。
...
安民廠大爆炸,給京師籠罩了一層陰影。
皇城上空陰霾不散,傾盆大雨整整下了一個月。
不少別有用心之人,也借由這場大爆炸對新政指指點點。
說是因為不顧祖製推行新政才有了這場火藥之災。
朱元璋對此嗤之以鼻。
隨後街頭巷尾出現了另一種聲音,說是正因為新政推行,朝廷有銀,才能夠如此快速的賑災。
隨後,更是在大爆炸後調查清了爆炸緣由。
北方建奴!
“什麽,天殺的...安民廠爆炸竟然是建奴幹的!?”
“那還能有假,背後的是建奴偽朝廷,我還聽說策劃這事兒的人是大漢奸範文程。”
“範文程,這個人是誰?”
“這個範文程號稱自己是範仲淹的後人,因為在咱們大明朝不被重視,賣國求榮投靠了建奴!”
“什麽!?名士之後,竟然要做明奸!”
“他娘的,我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
“不僅如此,你們沒聽說山海關的事麽?”
“山海關?山海關發生了什麽,我隻聽說山海關有大捷。”
“是大捷沒錯,就在安民廠爆炸那兩天,山海總兵吳三桂投靠建奴大開山海關啊!”
“什麽!?還有這事兒!?”
“那山海關如何了,既然如此為何是山海大捷,是哪位大人守住了山海關,是祖大壽還是吳阿衡?”
“都不是,我跟你們說,幸好皇上聖明起複孫承宗孫大人都師薊遼,又調派了陝西巡撫孫傳庭、宣大總督盧象升奇兵阻擊,山海關一戰直接滅了建奴八萬騎兵呢。”
“此話當真!?”
“那必須的呀,我跟你們說,我遠房表舅他婆娘的侄子的二叔就在盧總督手下當差,這是家書上說的。”
“好好好,該死的建奴,殺的好!”
“建奴當真該死,他們一方麵策反吳三桂,另一方麵在我京師大搞破壞,這是有亡我大明之心啊!”
“這如何能忍,建奴細作入我大明,炸我廠房,毀我家園,不報此仇,我等安能活在世上!”
“既然我大明現在要錢有錢,要糧有糧,何不北征建奴!”
“對!我等應當請願,北征建奴,誅殺國賊!”
一時之間,民聲四起。
請戰建奴之聲滔滔不絕。
緊接著,發生了一件更為離譜的事情。
百姓嘩變倒也可控,可突然有一天軍校學子突然走上街頭。
拉起血字橫幅:“北征建奴,誅殺國賊!”
這一下子,引發了全民血性。
無數百姓地不耕了,工不做了,買賣也不幹了,紛紛加入遊行。
...
“這是你做的?”
朱元璋看著奏章,對著朱柏淡淡開口。
“是!”
朱元璋把奏章往桌上一拍,喝道:
“這個時候大搞輿論,引的百姓嘩變,你倒敢認!”
“民心可用,有何不可。”
朱柏沒有因為老朱訓罵服軟,反而站的筆直頂了迴去。
“好一個民心可用,你想做什麽。”
朱元璋是個變臉高手,
見朱柏沒有被他壓下去,收起怒容換上了一副冷臉。
“還是那句話,民心可用,火上澆油!”
民心可用,火上澆油?
朱由檢在一旁細細思量這句話。
沒有完全明白小祖宗想要做什麽,隻是覺得朱柏肯定還有後手。
“百姓嘩變,你卻帶著軍校宗室子弟還有其他軍校學子遊街,這就是你說的火上澆油?”
“沒錯。”
“朱柏!!!你能不能別給朕添亂!!!”
朱元璋暴怒。
“爹,我添什麽亂了?”
朱柏還是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他打著自己的算盤,覺得做的挺好。
“你還說添什麽亂?”
朱元璋手忙腳亂,一邊指著朱柏,一邊脫著鞋子就往他衝過去。
“太祖...太祖...還是等小祖宗說完吧。”
朱由檢連忙上前拉架,阻攔。
“說什麽說,帶頭作亂,引發百姓嘩變,他都認了還有什麽好說的。”
“爹,你能不能別衝動,百姓嘩變他們又沒有要推翻你,一心朝外,有何不可?”
朱柏雙手一攤,這不挺好的麽?
“有何不可?朕問你,今日百姓可以遊街要求朝廷北征除賊,他日是不是就可以遊街罷免昏君了?!”
“此例若開,朝廷威嚴何在!?”
“若朝有昏君,怨聲載道,百姓遊街罷免昏君有何不可?”
二朱對峙,思想碰撞。
老朱雖然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但是依然難逃封建禮教的束縛。
朱柏的思想對於他來說,有些超前。
“你想要做的事,咱知道,但是如此引發民亂,你就不怕搬石頭砸了腳!”
朱元璋一把推開朱由檢,看似冷靜了下來。
“爹,如今大明看似有中興之勢,實則弊害無窮,您認為如今之大明最缺的是什麽?”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朱元璋心裏冷哼一聲,這小子又跟咱在這說左右而言他!
“你想說咱們大明現在最需要人才是吧?所以就出此策,讓咱來收攬人心?”
“不是。”
朱柏搖了搖頭,一臉諱莫如深,孺子不可教也的模樣看著老朱。
“您可以繼續猜。”
猜?
老朱一愣,隨即手中的鞋子朝朱柏麵門就丟了過去。
“咱猜你個棒槌,說!!!”
...
朱柏看著四周煉獄景象,神色也有些惆悵。
世間萬物,存在即合理。
萬物運行自有其因果規律。
火器...
為戰爭而存在,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讓戰爭更加恐怖,死傷更加龐大。
但是...
火器害民的同時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曾護民、利民!
現在他們要做的不是質疑火器存在的意義,而是—救災!
“痛未定而思痛,嗬...咱這心裏麵,現在...是真痛啊!”
朱元璋說話的時候有些咬牙切齒。
“你和朱由榔組織救災事宜,朕會讓戶部給你們調銀子,處理好了之後來見咱。”
朱元璋感慨了一下,轉身離開。
臉色陰沉,應該是要去安排人調查這場大爆炸的起因了。
老朱走後,朱柏看左右無人,走到了一個角落。
“嘔~”
扶著牆...吐了。
...
安民廠大爆炸,給京師籠罩了一層陰影。
皇城上空陰霾不散,傾盆大雨整整下了一個月。
不少別有用心之人,也借由這場大爆炸對新政指指點點。
說是因為不顧祖製推行新政才有了這場火藥之災。
朱元璋對此嗤之以鼻。
隨後街頭巷尾出現了另一種聲音,說是正因為新政推行,朝廷有銀,才能夠如此快速的賑災。
隨後,更是在大爆炸後調查清了爆炸緣由。
北方建奴!
“什麽,天殺的...安民廠爆炸竟然是建奴幹的!?”
“那還能有假,背後的是建奴偽朝廷,我還聽說策劃這事兒的人是大漢奸範文程。”
“範文程,這個人是誰?”
“這個範文程號稱自己是範仲淹的後人,因為在咱們大明朝不被重視,賣國求榮投靠了建奴!”
“什麽!?名士之後,竟然要做明奸!”
“他娘的,我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
“不僅如此,你們沒聽說山海關的事麽?”
“山海關?山海關發生了什麽,我隻聽說山海關有大捷。”
“是大捷沒錯,就在安民廠爆炸那兩天,山海總兵吳三桂投靠建奴大開山海關啊!”
“什麽!?還有這事兒!?”
“那山海關如何了,既然如此為何是山海大捷,是哪位大人守住了山海關,是祖大壽還是吳阿衡?”
“都不是,我跟你們說,幸好皇上聖明起複孫承宗孫大人都師薊遼,又調派了陝西巡撫孫傳庭、宣大總督盧象升奇兵阻擊,山海關一戰直接滅了建奴八萬騎兵呢。”
“此話當真!?”
“那必須的呀,我跟你們說,我遠房表舅他婆娘的侄子的二叔就在盧總督手下當差,這是家書上說的。”
“好好好,該死的建奴,殺的好!”
“建奴當真該死,他們一方麵策反吳三桂,另一方麵在我京師大搞破壞,這是有亡我大明之心啊!”
“這如何能忍,建奴細作入我大明,炸我廠房,毀我家園,不報此仇,我等安能活在世上!”
“既然我大明現在要錢有錢,要糧有糧,何不北征建奴!”
“對!我等應當請願,北征建奴,誅殺國賊!”
一時之間,民聲四起。
請戰建奴之聲滔滔不絕。
緊接著,發生了一件更為離譜的事情。
百姓嘩變倒也可控,可突然有一天軍校學子突然走上街頭。
拉起血字橫幅:“北征建奴,誅殺國賊!”
這一下子,引發了全民血性。
無數百姓地不耕了,工不做了,買賣也不幹了,紛紛加入遊行。
...
“這是你做的?”
朱元璋看著奏章,對著朱柏淡淡開口。
“是!”
朱元璋把奏章往桌上一拍,喝道:
“這個時候大搞輿論,引的百姓嘩變,你倒敢認!”
“民心可用,有何不可。”
朱柏沒有因為老朱訓罵服軟,反而站的筆直頂了迴去。
“好一個民心可用,你想做什麽。”
朱元璋是個變臉高手,
見朱柏沒有被他壓下去,收起怒容換上了一副冷臉。
“還是那句話,民心可用,火上澆油!”
民心可用,火上澆油?
朱由檢在一旁細細思量這句話。
沒有完全明白小祖宗想要做什麽,隻是覺得朱柏肯定還有後手。
“百姓嘩變,你卻帶著軍校宗室子弟還有其他軍校學子遊街,這就是你說的火上澆油?”
“沒錯。”
“朱柏!!!你能不能別給朕添亂!!!”
朱元璋暴怒。
“爹,我添什麽亂了?”
朱柏還是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他打著自己的算盤,覺得做的挺好。
“你還說添什麽亂?”
朱元璋手忙腳亂,一邊指著朱柏,一邊脫著鞋子就往他衝過去。
“太祖...太祖...還是等小祖宗說完吧。”
朱由檢連忙上前拉架,阻攔。
“說什麽說,帶頭作亂,引發百姓嘩變,他都認了還有什麽好說的。”
“爹,你能不能別衝動,百姓嘩變他們又沒有要推翻你,一心朝外,有何不可?”
朱柏雙手一攤,這不挺好的麽?
“有何不可?朕問你,今日百姓可以遊街要求朝廷北征除賊,他日是不是就可以遊街罷免昏君了?!”
“此例若開,朝廷威嚴何在!?”
“若朝有昏君,怨聲載道,百姓遊街罷免昏君有何不可?”
二朱對峙,思想碰撞。
老朱雖然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但是依然難逃封建禮教的束縛。
朱柏的思想對於他來說,有些超前。
“你想要做的事,咱知道,但是如此引發民亂,你就不怕搬石頭砸了腳!”
朱元璋一把推開朱由檢,看似冷靜了下來。
“爹,如今大明看似有中興之勢,實則弊害無窮,您認為如今之大明最缺的是什麽?”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朱元璋心裏冷哼一聲,這小子又跟咱在這說左右而言他!
“你想說咱們大明現在最需要人才是吧?所以就出此策,讓咱來收攬人心?”
“不是。”
朱柏搖了搖頭,一臉諱莫如深,孺子不可教也的模樣看著老朱。
“您可以繼續猜。”
猜?
老朱一愣,隨即手中的鞋子朝朱柏麵門就丟了過去。
“咱猜你個棒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