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綸在宮憶楠家裏的家裏,發現在雜亂的書房的裏麵有本書,居然是蘇東坡傳,信手翻了翻發現一首詩詞——《江湖夜雨十年燈》。那文章寫的是的武俠電影,當時年少就是看看裏麵的打打殺殺,武功秘籍啥的,並不真正懂得黃庭堅這首寫給舊友的詩,隻是大愛那“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意境。
黃庭堅詠水仙圖,出自明代杜堇《古賢詩意圖》
如今十八年過去,我也到了黃庭堅寫此詩的年紀,雖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但終究人生四十,也是見過世態炎涼,再看這詩,便不再是當年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心境了。
黃庭堅,北宋詩人、書法家,蘇門四學士之一,“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他出生於風光秀麗的江西修水雙井。在黃庭堅中進士之前,修水雙井黃氏已經有22位進士;黃庭堅中進士後,雙井黃氏又有25位宋朝進士,這樣一來,僅宋朝,雙井黃氏就有48位進士。其中,黃庭堅祖父同輩十個兄弟,全部考中進士,人稱“十龍”。
黃庭堅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周歲抓周時,他在眾多物件中一把抓住了墨;七歲時,他作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八歲時,作詩送人赴舉:“萬裏雲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文風老辣,不似幼童。
十四歲時,黃庭堅父親去世,之後他追隨舅舅李常遊學,才氣出眾,很快受到李常同學孫覺的賞識,並最終成為孫覺的女婿。後來,李常官至戶部尚書,孫覺官至吏部侍郎,兩人都對早年的黃庭堅產生了深遠影響。因為在他們的引薦下,黃庭堅與蘇軾結識。蘇軾初見黃庭堅的詩文,讚其“精金美玉”,對黃庭堅其人,蘇軾稱:“雖如軾之放浪,與世闊疏者,亦莫得而友也。”元豐元年(1078年),蘇軾知徐州,黃庭堅為國子監教授,他不斷寫信給蘇軾,求列門牆,蘇軾也禮尚往來地不斷寫信往還,彼此唱和贈答不絕。
原來世界這麽大,我終於找到知音如你的幸福時刻。但是,對整個北宋詩壇、政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都有深遠影響的烏台詩案爆發。
元豐二年(1079年)二月,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給宋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本來隻是一篇例行公事的普通公文,但老蘇同學發揮了一下,說自己“知其愚不適時,難以違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本來是他自謙,說自己愚鈍,不合時宜,難以同那些有能力的大臣共事。又想表達自己年紀大了比較乖順,不會招惹是非,所以適合在地方上管理百姓。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新舊之爭正當時,這幾句立馬被對手利用,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這還不夠,他們還從蘇軾的舊作中挑出可以“治罪”的句子。對皇上不忠還諷刺政府的大帽一頂又一頂地砸過來後,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即禦史台,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台)。後來,得虧一大幫人奔前走後地營救,得虧宋太宗不殺文人的宗旨,得虧王安石給神宗上書“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這場詩案才因“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雖然此時尚未和蘇軾謀麵,僅僅是書信往來詩歌唱和,但黃庭堅還是仗義執言替蘇軾辯解,最後也被處罰金並外放。
按理說,黃庭堅這樣出身世家,又有科舉功名,又有高官親眷,又有詩書盛名的人,仕途大概也不錯。但事實上,從烏台詩案後外放葉縣縣尉,到四十一歲奉調入京任校書郎,黃庭堅在地方縣一級工作崗位上,遷延了近二十年之久。
在開封度過了十年安穩生活之後,五十歲的黃庭堅,又因為新舊黨爭問題,再次外放,在大西南的深山裏,在奔赴貶所的顛沛中,度過了人生最後十年。
大概就是這些路途中,黃庭堅寫下了“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和“江湖夜雨十年燈”這樣讓人不勝唏噓的詩句。
黃庭堅的詩,以“澀”著稱,主張“無一字無來處”,並不符合我的審美。但是,有些字句,一讀後卻久久難以忘懷。比方說自己白日無聊,邊曬太陽邊捉虱子:“負暄不可獻,捫虱坐清晝。”(《次韻師厚病間》);比方說買了個暖寶寶暖腳:“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比方自嘲人到中年全是病的:“中年畏病不舉酒”(《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觴字韻》);又比方還是要吃好喝好的:“人生莫放酒杯幹。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裏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鷓鴣天》);又比方滿是情意的:“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滿庭芳·茶》);又比方形容脫發的:“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除了詩文,黃庭堅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他的字。
有意思的是,在亦師亦友的蘇軾嘴裏,黃庭堅的字是枯樹掛蛇。聽到這話,黃庭堅立馬反唇相譏,說蘇軾的字是石壓蛤蟆——東坡嚐與山穀論書。東坡曰:“魯直近字雖清勁,而筆勢有時太瘦,幾如樹梢掛蛇。”山穀曰:“公之字固不敢輕議,然間覺褊淺,亦甚似石壓蛤蟆。”
很多年後,蘇軾寫下《寒食詩》,留下了《黃州寒食詩帖》。之後多年,這幅字輾轉流落到了黃庭堅的手上。很多年沒有見到蘇軾的黃庭堅睹物思人,為它加上了一段跋文: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他說這詩寫得比李白還好,字兼得顏真卿楊凝式(陝西華陰人,五代著名的書法家楊瘋子)李西台(北宋書法家李建中)之意。還說這兩首詩寫得太完美,就是讓老蘇再重寫,他也未必寫得出來。一通彩虹屁後,黃庭堅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又補充說如果哪一天老蘇見我這麽說他,一定要笑我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可是,蘇軾沒有機會來嘲笑他,因為轉過年去的元符四年(1101年),蘇東坡就在流放歸途中病逝。
四年後,黃庭堅也在流放途中病逝。
關於這件事,很多年後,陸遊有記載:範寥(說起來,這個範寥也是一位奇人。宋人費袞在《梁溪漫記》中說他“縱橫豪俠,蓋蘇秦、東方朔、郭解之流雲”,因為敬仰黃庭堅,千裏迢迢趕到廣西,陪偶像走過生命的最後時光,並用偷來的錢財為黃庭堅料理後事。又把黃庭堅在宜州時期的日記刊刻成書,就是著名的《乙酉家乘》。)言:魯直至宜州,州無亭驛,又無民居可僦,止一僧舍可寓,而適為崇寧萬壽,法所不許。乃居一城樓上,亦極湫隘。秋暑方熾,幾不可過。一日忽小雨,魯直飲薄醉,坐胡床,自欄楯間伸足出外以受雨。顧謂寥曰:“信中,吾生平無此快也。”未幾而卒。說黃庭堅晚年貶到宜州,沒有地方居住,隻好寓居在城樓上,狹隘悶熱,在大暑之中幾乎無法撐下去。有一天下著小雨,黃庭堅飲得微醉,坐在胡床上把腳伸出欄外淋雨,忽然對身邊的範寥說:“信中啊,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麽快活過。”沒過多久,他就死在此地了。
《乙酉家乘》這本日記,異常瑣碎地記錄了黃庭堅在宜州的日常生活。雖然潦倒異常,但是他記下的,都是些美好的片刻:
二月七日丙午,晴。得李仲牅書,寄建溪葉剛四十銙,婆婁香四兩。
十八日丁巳,晴又陰,而不雨,天小寒。唐叟元寄書,並送崖香八兩。
三月初六日,郭戎送枇杷,甘甚,又送麵兩石。
四月十九日,普義寨寄粟米山芋。
七月初九日,全甫送麥五石。
七月二十三日戊午,晴。前日黃微仲送沉香數塊,殊佳。
……
最後一篇這樣記著:二十八日,壬辰。小雨,頗清潤。晚大雨。積微致糯三擔,八桂四壺。
有雨,有酒,大概就是“吾生平無此快也”的那一天了……
要經過怎樣苦難的人生,要有怎樣豁達的心胸,才能把淋一次涼爽的雨引為平生最大樂事?
黃庭堅說的是“快樂”,但是在千年後的我們讀來,卻是內心淒然,一片悲涼。
黃庭堅詠水仙圖,出自明代杜堇《古賢詩意圖》
如今十八年過去,我也到了黃庭堅寫此詩的年紀,雖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但終究人生四十,也是見過世態炎涼,再看這詩,便不再是當年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心境了。
黃庭堅,北宋詩人、書法家,蘇門四學士之一,“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他出生於風光秀麗的江西修水雙井。在黃庭堅中進士之前,修水雙井黃氏已經有22位進士;黃庭堅中進士後,雙井黃氏又有25位宋朝進士,這樣一來,僅宋朝,雙井黃氏就有48位進士。其中,黃庭堅祖父同輩十個兄弟,全部考中進士,人稱“十龍”。
黃庭堅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世家。周歲抓周時,他在眾多物件中一把抓住了墨;七歲時,他作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八歲時,作詩送人赴舉:“萬裏雲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文風老辣,不似幼童。
十四歲時,黃庭堅父親去世,之後他追隨舅舅李常遊學,才氣出眾,很快受到李常同學孫覺的賞識,並最終成為孫覺的女婿。後來,李常官至戶部尚書,孫覺官至吏部侍郎,兩人都對早年的黃庭堅產生了深遠影響。因為在他們的引薦下,黃庭堅與蘇軾結識。蘇軾初見黃庭堅的詩文,讚其“精金美玉”,對黃庭堅其人,蘇軾稱:“雖如軾之放浪,與世闊疏者,亦莫得而友也。”元豐元年(1078年),蘇軾知徐州,黃庭堅為國子監教授,他不斷寫信給蘇軾,求列門牆,蘇軾也禮尚往來地不斷寫信往還,彼此唱和贈答不絕。
原來世界這麽大,我終於找到知音如你的幸福時刻。但是,對整個北宋詩壇、政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都有深遠影響的烏台詩案爆發。
元豐二年(1079年)二月,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給宋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本來隻是一篇例行公事的普通公文,但老蘇同學發揮了一下,說自己“知其愚不適時,難以違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本來是他自謙,說自己愚鈍,不合時宜,難以同那些有能力的大臣共事。又想表達自己年紀大了比較乖順,不會招惹是非,所以適合在地方上管理百姓。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新舊之爭正當時,這幾句立馬被對手利用,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這還不夠,他們還從蘇軾的舊作中挑出可以“治罪”的句子。對皇上不忠還諷刺政府的大帽一頂又一頂地砸過來後,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即禦史台,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台)。後來,得虧一大幫人奔前走後地營救,得虧宋太宗不殺文人的宗旨,得虧王安石給神宗上書“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這場詩案才因“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雖然此時尚未和蘇軾謀麵,僅僅是書信往來詩歌唱和,但黃庭堅還是仗義執言替蘇軾辯解,最後也被處罰金並外放。
按理說,黃庭堅這樣出身世家,又有科舉功名,又有高官親眷,又有詩書盛名的人,仕途大概也不錯。但事實上,從烏台詩案後外放葉縣縣尉,到四十一歲奉調入京任校書郎,黃庭堅在地方縣一級工作崗位上,遷延了近二十年之久。
在開封度過了十年安穩生活之後,五十歲的黃庭堅,又因為新舊黨爭問題,再次外放,在大西南的深山裏,在奔赴貶所的顛沛中,度過了人生最後十年。
大概就是這些路途中,黃庭堅寫下了“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和“江湖夜雨十年燈”這樣讓人不勝唏噓的詩句。
黃庭堅的詩,以“澀”著稱,主張“無一字無來處”,並不符合我的審美。但是,有些字句,一讀後卻久久難以忘懷。比方說自己白日無聊,邊曬太陽邊捉虱子:“負暄不可獻,捫虱坐清晝。”(《次韻師厚病間》);比方說買了個暖寶寶暖腳:“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比方自嘲人到中年全是病的:“中年畏病不舉酒”(《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觴字韻》);又比方還是要吃好喝好的:“人生莫放酒杯幹。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裏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鷓鴣天》);又比方滿是情意的:“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滿庭芳·茶》);又比方形容脫發的:“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除了詩文,黃庭堅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他的字。
有意思的是,在亦師亦友的蘇軾嘴裏,黃庭堅的字是枯樹掛蛇。聽到這話,黃庭堅立馬反唇相譏,說蘇軾的字是石壓蛤蟆——東坡嚐與山穀論書。東坡曰:“魯直近字雖清勁,而筆勢有時太瘦,幾如樹梢掛蛇。”山穀曰:“公之字固不敢輕議,然間覺褊淺,亦甚似石壓蛤蟆。”
很多年後,蘇軾寫下《寒食詩》,留下了《黃州寒食詩帖》。之後多年,這幅字輾轉流落到了黃庭堅的手上。很多年沒有見到蘇軾的黃庭堅睹物思人,為它加上了一段跋文: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他說這詩寫得比李白還好,字兼得顏真卿楊凝式(陝西華陰人,五代著名的書法家楊瘋子)李西台(北宋書法家李建中)之意。還說這兩首詩寫得太完美,就是讓老蘇再重寫,他也未必寫得出來。一通彩虹屁後,黃庭堅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又補充說如果哪一天老蘇見我這麽說他,一定要笑我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可是,蘇軾沒有機會來嘲笑他,因為轉過年去的元符四年(1101年),蘇東坡就在流放歸途中病逝。
四年後,黃庭堅也在流放途中病逝。
關於這件事,很多年後,陸遊有記載:範寥(說起來,這個範寥也是一位奇人。宋人費袞在《梁溪漫記》中說他“縱橫豪俠,蓋蘇秦、東方朔、郭解之流雲”,因為敬仰黃庭堅,千裏迢迢趕到廣西,陪偶像走過生命的最後時光,並用偷來的錢財為黃庭堅料理後事。又把黃庭堅在宜州時期的日記刊刻成書,就是著名的《乙酉家乘》。)言:魯直至宜州,州無亭驛,又無民居可僦,止一僧舍可寓,而適為崇寧萬壽,法所不許。乃居一城樓上,亦極湫隘。秋暑方熾,幾不可過。一日忽小雨,魯直飲薄醉,坐胡床,自欄楯間伸足出外以受雨。顧謂寥曰:“信中,吾生平無此快也。”未幾而卒。說黃庭堅晚年貶到宜州,沒有地方居住,隻好寓居在城樓上,狹隘悶熱,在大暑之中幾乎無法撐下去。有一天下著小雨,黃庭堅飲得微醉,坐在胡床上把腳伸出欄外淋雨,忽然對身邊的範寥說:“信中啊,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麽快活過。”沒過多久,他就死在此地了。
《乙酉家乘》這本日記,異常瑣碎地記錄了黃庭堅在宜州的日常生活。雖然潦倒異常,但是他記下的,都是些美好的片刻:
二月七日丙午,晴。得李仲牅書,寄建溪葉剛四十銙,婆婁香四兩。
十八日丁巳,晴又陰,而不雨,天小寒。唐叟元寄書,並送崖香八兩。
三月初六日,郭戎送枇杷,甘甚,又送麵兩石。
四月十九日,普義寨寄粟米山芋。
七月初九日,全甫送麥五石。
七月二十三日戊午,晴。前日黃微仲送沉香數塊,殊佳。
……
最後一篇這樣記著:二十八日,壬辰。小雨,頗清潤。晚大雨。積微致糯三擔,八桂四壺。
有雨,有酒,大概就是“吾生平無此快也”的那一天了……
要經過怎樣苦難的人生,要有怎樣豁達的心胸,才能把淋一次涼爽的雨引為平生最大樂事?
黃庭堅說的是“快樂”,但是在千年後的我們讀來,卻是內心淒然,一片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