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身之主為心,心之靈明為知,知之發動為意,意之所著為物。”


    身之主為心:身由心主宰,因為‘心即理’也。心常處定中,如如不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心是靜止不動的,若動,就會變為欲。隻要遵循理,即使酬酢萬變也未曾動。


    心之靈明是知:這裏的‘知’指的是‘良知’,孟子曰:“不慮而知,是良知”,不用思考就能知道,所以多麽靈明啊!


    佛說心‘能善分別諸法相’,人生來就具有‘覺知’。心自然能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個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惡,所以才說‘心之靈明是知’。


    古人所謂的“不慮而知”,“恆易以知險”,就是說良知不用思考,就能知道別人對我是否有險惡的用心。


    君子修學是為了自己,不會去憂慮被別人欺騙,隻擔心自己是否做到,永遠不欺騙自己的良知罷了。


    由於不欺騙自己的良知,則良知無所偽而誠,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則誠矣。明、誠相生,是故良知常覺、常照。


    常覺、常照則如明鏡之懸,而物來則自能照出其美醜,任何事物在‘良知’麵前都不能隱藏其美醜。


    為什麽呢?因為良知沒有欺騙而‘誠’,也就不能寬待別人的欺騙,若有別人欺騙我就能立刻覺察到。


    良知自信而光明,也就不能容忍‘不誠’,如果有‘不誠’存在就能覺察。


    這就是上麵說的“不慮而知,恆易以知險”;“不學而能,恆簡以知阻”,不用學習就能知道別人對我是否有險惡的用心;不用學習就能知道阻礙在哪裏。


    這也就是子思《中庸》裏講的“至誠如神,可以前知”。


    至誠的妙用即為“神”,至誠就能無所不知,所以說“至誠可以前知”。


    又說:“天道至誠不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至誠就能高明,高明就是‘神’的妙用。


    “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明則誠,誠則明!”明、誠相生,故至誠能明,能明則萬事萬物無所不知,猶如神明!


    《大學》中說:“誠其意”,‘誠’的是‘意’,所以談論‘誠’時,其實也是在說‘意’,所以才有了後麵的‘知之發動是意’。


    知之發動是意:比如,當我們玩王者榮耀到深夜時,良知自然發出休息的念頭。這是不慮而知,不用思考良知自然發出的念頭,‘休息的念頭’即是良知發出的‘意’。


    但是要注意,意有善惡之分,所以王陽明說‘有善有惡意之動’,前麵說到心本來是如如不動的,一旦有了私欲才會動,這個時候就會發出惡念。


    這個時候需要靠良知來分辨善惡,按照良知的指引去睡覺就是‘善’,這就是‘致良知’。但有的人私欲重,沉迷於遊戲,於是違背良知的指引,繼續玩王者榮耀就是‘惡’了。


    有的人打坐修行,想讓所有的‘意’,也就是所有的‘念頭’都消失。


    王陽明告訴我們:“念如何可息,隻是要正”,就是說念頭是遇事後隨感而發,怎麽能讓念頭熄滅呢?如此人不就變成榆木疙瘩,行屍走肉了嗎?所以隻要正念頭就行,也就是去掉惡念,護住正念,就是‘意誠而後心正’,也就是佛家所講的‘善護念’。


    意之所著為物:‘意’和‘物’是一起的,‘物’是‘意’的載體,沒有‘物’就沒有‘意’,這也說明心物一體。這裏的物並不單指眼睛可見的事物,心中所想的事物也能生出意念,所以才有“一念發動處即是行了”。


    前麵講‘知’的時候談到了‘誠’,‘誠’跟‘良知’是一起的,沒有‘誠’就無法致良知。所以《大學》中說“欲誠其意,先致其知”,“知致而後意誠”。


    然後《大學》中接著說:“欲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隻有格物才能致知,‘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


    既然‘意’就是‘物’,那麽‘格物’也就是‘格意’,王陽明說:“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


    由此就明白了,格物是去除心中不正的念頭,以歸於正。格物而後致知、意誠、心正。


    所以格物是修行的基礎,有點類似佛家的觀心,覺知心中的欲念,覺即止,也是去除心中的惡念。


    《中庸》說“不誠無物”,《大學》中說:“誠其意”,‘誠’的是‘意’,所以談‘誠’時,其實是在說‘意’,“不誠無物”也就是‘意不誠,則無物’。無不是在說明‘意之所著為物’。


    其實這四句“身之主為心,心之靈明為知,知之發動為意,意之所著為物”,對應的就是《大學》中的“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把這四句串聯起來,講的都是一個東西,因為“格物而後致知,致知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這四句同時也對應著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至善至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錢德洪說:“你認為這幾句話怎樣?”


    王汝中說:“這句話大概還沒有說完全。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的,那麽,意也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也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也是無善無惡的物。若認為意有善惡,在心體上終究還有善惡存在。”


    錢德洪說:“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本是無善無惡的。但是,人有受到私欲沾染的心,在意念上就有善惡。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這正是要恢複那心之本體的功夫。如果‘意’沒有善惡之分,那麽,功夫也就談不上了。”


    這天夜晚,錢德洪和王汝中在天泉橋陪先生坐,各人談了自己的見解,特向先生請教。


    陽明先生說:如今,我將要遠征,正想給你們來說破這一點。你們兩人的見解,恰好可以互為補充,不可偏執一方。我開導人的技巧,原本有兩種:


    資質高的上等根器之人,讓他直接從本源上體悟。人心原本是明瑩無滯的,原本就是一個‘未發之中’。資質高的人,隻要稍悟本體,也就是功夫了。他人和自我、內和外一切都透徹了。


    另外一種人是,資質較差的下等根器之人,心不免受到沾染,本體遭蒙蔽,因此就教導他從意念上實實在在的為善去惡,待功夫純熟後,汙穢渣滓徹底清除幹淨,本體也就明淨了。


    汝中的見解,是我用來開導資質特高的人;德洪的見解,是我用來教導資質較差的人使用的方法。兩位若互為補充借用,那麽,資質居中的人都可被導入坦途。若兩位各執一詞,在你們麵前就會有人不能步入正軌,就不能窮盡道體。


    陽明先生接著又說到:今後和朋友講學,千萬不可拋棄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隻要根據我的話因人施教,自然不會出問題。這原本是上下貫通的功夫。


    資質特高的人,世上很難發現。對本體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顏迴、程顥這樣的人也不敢妄自尊大,豈敢隨便指望他人?


    人有受到汙染的心,若不教導他在良知上切實用為善除惡的功夫,隻去懸空思索一個本體,所有事都不切實加以處理,這隻不過是修養成了一個虛空靜寂的壞毛病。這個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提前向你們講清楚。


    王陽明曾說過:用功無非是“去人欲,存天理”,由此可見,功夫雖然是一個,但用功的方向有兩個。


    一個是從‘存天理’的方向入手,這類人天生根器上佳,心中沒什麽私欲,心就像明鏡一樣晶瑩剔透,沒有什麽私欲灰塵沾染,所以隻要稍微用功,從本體上一悟,就能透徹了。


    另一個是從‘去人欲’的方向入手,這類人根器較差,被社會汙染嚴重,內心私欲太重,社會上大多人都是如此。心雖如明鏡,但卻被私欲灰塵掩蓋,需要‘時時輕拂拭’,不斷擦拭鏡麵的灰塵,‘勿使惹塵埃’。


    雖然方向有兩個,但實則是一個,因為天理和私欲不可共存,如果去得人欲,自然隻剩天理,如果隻有天理,那就沒有私欲可言。


    佛家禪宗有‘頓修法’和‘漸修法’,同樣也是講的這兩種情況。


    禪宗五祖要傳位給下一位,讓大家寫一首偈語,看看大家的悟性如何,然後決定傳位給誰。


    神秀大師是五祖最得意的弟子,且跟隨五祖修行多年,大家都認為五祖的衣缽必然會傳給他。


    可是最終五祖卻將衣缽傳給了才來不久,大字不識一個的慧能,這是什麽原因呢?從他們的偈語中就能看出差別了。


    神秀禪師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此為漸修法,對應的是下等根器之人。


    六祖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為頓修法,對應的是上等根器之人。


    佛祖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於是後人常用菩提比喻智慧。


    神秀禪師將身體比喻菩提樹,心比作鏡子,但鏡子上容易沾染灰塵,所以要時時勤拂拭,經常擦掉灰塵,灰塵即私欲妄念。所以就是上麵所說的,從‘去人欲’的方向入手,為下等根器之人。


    而惠能深刻的掌握了‘空’的真諦,心本來是幹淨透亮,一塵不染的,又哪裏來的塵埃呢?這是直接從本源入手,是‘存天理’的方向,所以是上等根器之人。


    釋迦摩尼悟道時也說“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所有人本來就具有智慧德相,也就說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人的心本來就幹淨透亮,一塵不染。隻是因為妄想執著的私欲,所以不能證得而已。


    禪宗五祖三更傳授頓教法門及衣缽於慧能,慧能就此開悟,然後五祖說:你將為禪宗第六代祖。善自護念。


    六祖慧能說:“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六祖慧能說:“本來正教,沒有頓漸之分,隻是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隻要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即是上等根器,‘漸’即使下等根器,’即是上等根器,‘漸’即使下等根器,漸修需要不斷的去除私欲,漸漸的私欲減少,才能證到真如本性。


    現今社會,物質欲望太多,即使有上等根器的人,也被汙染成為下等根器了。所以修行多以‘去人欲’為主,不要一上來就用頓法,講各種大道理,殊不知講道理的時候,內心不知生出了多少私欲。


    所以,王陽明說在良知的‘為善去惡’上用功,也就是‘去人欲’,直接在‘存天理’上用功,容易遁入靜中,修養成了一個虛空靜寂的壞毛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佬分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火並收藏大佬分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