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一章講了‘道’和‘名’的關係,“道可道、名可名”。道為體,名為用,體用一源,所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沒有‘道’,各種‘名’就生不出來;而‘名’則是‘道’的妙用,所以才有‘眾妙之門’的說法。


    道即是一,沒有二元對立分別的情況,當以‘名’的形式運用時,就有了二元對立的情況。


    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同樣也是道,二元對立的各種‘名’同樣也是‘道’,所以才說一陰一陽謂之道。


    ‘名’是‘道’的妙用,接下來《道德經》第二章就是老子在講‘名’的一些妙用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天下人都知道什麽是美,惡也就誕生了,天下人都知道什麽是善,不善也就誕生了。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難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長和短互為比較,高和下互為方向,聲響和 迴音相唿應,前邊與後邊相伴隨。這是恆定的規律。


    美與惡、善與不善、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都是外在的‘名’,都是二元對立的。隻要是名就不能執著,所以金剛經說: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為什麽佛陀說有般若智慧,又說沒有般若智慧。說有善法,有說沒有善法?因為一旦說出來就是‘名’了,所以佛陀說是名般若波羅蜜、是名善法。


    正如,都知道有‘美’和‘善’,但老子又說這是‘惡’和‘不善’。


    佛陀之所以那麽說是為了讓人不要執著於‘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相’就是‘名’的意思,一旦著相就始終活在二元對立分別的世界,無法開悟。所以老子才說美即是惡,善即是惡。


    東方哲學是天人合一,心物一體,到最後沒有主體和客體,我即一切,一切即我,不過這是開悟的狀態,常人感受不到,所以有二元對立的主客之別。所以佛家觀心到最後‘能所雙亡’才能開悟。‘能’是主體,‘所’是客體,也就是沒有這種對立分別的感覺,渾然一體。


    ‘能’是我能觀察,‘所’是我所觀察的對象,也就是‘我執’和‘我所執’,但都有一個執著心,當執著心消除,就是‘能所雙亡’,就是‘無為’,就是悟道的層次了。


    比如,如果佛陀說有善法可以開悟,那麽人人就會執著於這個法,追求這個法,這樣就是有了私欲,就變成了‘有為法’,而《金剛經》裏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如是觀’也就是後麵講的‘無為’,講的‘道法自然’。執著於天下皆知的‘美’和‘善’,那麽就會以此為準則去實踐,


    比如,當你認為誠實講真話是‘善’時,覺得任何時候都要對人講真話。當你敵人抓住,詢問我方情況時,自己的內心明明告訴你不能說真話,但你為了這個天下皆知的‘善’,講了真話,於是出賣了大家,天天活在自責中。


    這是把講真話這一‘善’當成了‘我相、人相’,刻意為了這個善去講真話,刻意即是私意,刻意即非自然。內心自然流露出不能講真話出賣大家,這是‘率性之為道’,這是‘誠其意’,這是‘良知’的發揮,這是來自本源的‘覺知’,但你為了一個眾人皆知的善,違背了自然之道,看似在修道,實則離道遠矣。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聖人做任何事都是‘無為’的。不會刻意執著於某一個東西,外在的名相,都是虛假的,角度一變,名也就變了。你所認為的英雄,正是敵人眼中的惡人,那這個英雄到底是善還是惡?其實這個英雄是無善無惡的,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也是無善無惡的,這才有了“萬物一體,心物一體”這一說法。


    ‘無為’就是‘自然之道’,就是“率性之謂道”,亦是‘去人欲、存天理’,去了人欲,自然能做到‘無為’。儒家理解的‘無為’是,按照‘良知’所發自然的去做事,這裏的‘良知’是‘不慮而知是良知’,就是不用思考就能知道,這就是自然無為。關於‘無為’留待以後再詳細分享,這裏如果展開文章篇幅會太長。


    ‘行不言之教’則是對應‘無為’講的,因為隻要說出來就是‘有為’了,有了刻意,所以佛法不可說,佛法不在口說,而在心行,一旦說出來就是‘名’了,前麵說過‘名’是二元對立分別的。任何觀點隻要說出來,就會落在一邊,必定會有另一邊與之相對。


    所以聖人、佛陀不寫書,《金剛經》《論語》《傳習錄》等,都是弟子記錄聖人和弟子的對話,《道德經》也是老子給尹喜解惑而留下的書。所以聖人隻是給人解惑,解惑是為了給有疑惑的人救偏補弊,如果不明白聖人說的話是補的什麽偏,就會誤入歧途,落入聖人所說的一邊,然後以偏概全。看聖人說的話,一定要去悟另一邊的意思,才能融會貫通。


    前麵講了聖人行無為之事,接下來就是講聖人是如何看待萬物的,因為前麵講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等二元對立的情況,所以這裏是對此進行發揮:


    萬物作而弗始:‘作’對應‘息’,是‘動作’與靜止‘’的意思;‘始’對應‘末’,是開始與結束的意思。


    那麽‘作而弗始’的意思就是:萬物如果一直在‘運作’著,但也不能說這是萬物的‘開始’。


    另一種情況則是‘息而弗末’:萬物如果‘靜止’了,但也不能說這是萬物的‘結束’。


    生而弗有:‘生’對應‘滅’,是‘生長’和‘’滅亡的意思;‘有’對應‘無’,是‘存在’和‘消失’的意思。萬物是緣來則生,緣去則滅,沒有有,也沒有無。


    所以‘生而弗有’的意思就是:如果萬物生長,但並不能就執著於有萬物的存在,要知道緣散之後,萬物就無了,所以萬物是不真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緣散則無。


    另一種情況則是‘滅而弗無’:如果萬物滅亡,但並不能說沒有萬物的存在,因為‘有無相生’,等到緣聚則有。


    比如一位父親生了一個小孩,那麽這個小孩因為有了父親生了他這個緣起,就是緣聚則有,小孩有了爸爸,但也不能說有,因為緣起性空。


    若幹年後,父親去世了,那麽小孩就沒有了父親。而父親去世就是緣散則無,但不能說他沒有父親,不然他從何而來?


    接下就不是講聖人如何看待萬物了,而是講聖人是如何處理事物的。


    為而弗恃:聖人有所作為之後,不會自恃其能,聖人不會覺得自己能力有多強,一切隻是依‘道’而行。


    功成而不居:聖人功成之後,也不會自居其功,居功自傲,否則就是有私欲,而聖人是無私的,隻有天理。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為聖人功成之後不會自居其功,所以就無所謂失去。因為不在乎功勞,就更無所謂得失,最後這幾句講的還是‘無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佬分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火並收藏大佬分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