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01
一、上善若水。
這裏的善,不是善惡對立的那個善,不是有個惡,所以用個善來與之對應。上善即儒家說講的至善,大學之道,止於至善。
至善即是道,王陽明說:“至善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心之體,所以“至善即是無善無惡”。
前麵講過“天地不仁、聖人不仁”,不仁即是至仁,不仁即是‘無善無惡’。天地化育萬物,任其生長收藏。不會偏愛某一種生物,不然有了分別就對其它物種不公平。
那麽被偏愛的物種會認為天地是善,那不被偏愛的物種就會認為天地是惡。天地與萬物一體,沒有分別心,這樣就是無善無惡了,但天地滋養包容萬物而不求迴報,所以這是至善,是上善。
02
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那麽水呢?水跟天地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個地球沒有水,生物是活不下去的,水滋潤生養萬物而不爭求迴報。正如佛家所說的‘不住相布施’,行善布施而不求迴報,不住於行善的心,不刻意行善,根本就沒有行善的心,而自然而然的善利萬物,這就是上善。
有的人行善布施是為了積福積德,這樣已經是不上善了,因為有個積福積德的心,住於這個‘積福積德’的相,就已經是小善了。所以,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呂祖說:“水滋物,無容心,人所惡的汙穢之地,而水不爭。”
天地跟水一樣也‘無容心’,容納生養萬物 ,而沒有容納生養萬物的心,這是‘無為’,水也是如此。即使是人們所討厭的地方,水也不會嫌棄,這就接近於道了。
03
三、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這七句都要在“心”上去理解,居善地:人如果能夠持善,則任何地方都是善地,善也者,心存善則無處不善。人地皆善,身心則能安。
心善淵:心存善則能大公無私,能大公無私則心淵於海,而無物不容。
與善仁:善也者,心存善則無處不善,無處不仁,心大公無私,對待萬事萬物都是仁愛之心。
言善信:心存善,則出言必善,與人必有信。
政善治:心存善,則為政必能以道而教化而治矣,百姓無不瞻仰。
事善能:心存善,做事無不中節,做任何事都能符合‘中道’,不偏不倚,不過不及。
動善時:心存善,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符合‘道’的就出來為之,不符合‘道’的就隱藏起來。 凡動無不合時,正如孔子說的“識時務者為俊傑”,隻要是動,都符合時宜。如此,夫唯如水之不爭,故無尤。
呂祖說:“居善地則心安,心善淵則神定,與善仁則義存,言善信則誌立,政善治則化普,事善能則無惑,動善時則天命歸,若是可近於道矣。”
《大學》中的“心正意誠”,即是善字總領。《中庸》裏說“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意思就是說:不明白什麽是善,就無法做到意誠。而《大學》中說:“意誠而後心正”,所以無法做到意誠,心就不能正,心不正則不安。
所以《中庸》講:“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擇善固執,就是選擇善才是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則心安。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說了謊話會心慌難安,所以‘居善地則心安’,心安則神定。行仁必符合義,所以‘與善仁則義存’。
政善治則化普:心善則做的政事都是符合善,這樣就能教化百姓。
事善能則無惑:心善則處理任何事都符合善,如此就能得心應手,內心沒有困惑。
動善時則天命歸:這裏就跟上麵的‘動善時’是一個意思,聖人做任何事都能‘識時務’,為什麽能‘識時務’,因為聖人‘依道而行’,是率性而為,這是無為,是自然而為,所以是天命歸。
04
四、夫唯不爭,故無尤。
如果心存善,就不會與人去爭,不爭說明沒有人我之別,無人我之別則內外合一,無我執,則無“人相、我相”。如此,則接近於道,故無尤。
爭是私欲,不爭即是去除私欲,私欲與天理不可共存,所以隻要去除私欲則能存得天理,而天理常在,則無尤也.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一、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是形容道,‘道’的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始終處於如如不動的定中,故能長且久。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增加什麽,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死亡而減少什麽,就像大家所熟知的能量守恆定律。
《中庸》裏有說到:天道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道沒有一刻停息,不息則久。
正因為天道一刻也未停息,才有‘天行健’,所以天長;地以厚德載物,所以久。天之職蓋,地之職載,天地涵蓋萬物,承載萬物。
王陽明曰:“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二、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因為天地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增加什麽,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死亡而減少什麽。天地更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生長,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滅亡而滅亡。
所以天地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即是‘不自生’。隨你萬物如何生滅,天地都即不自生,也不自滅。既然不自滅,故能長生。
《大般涅盤經》裏說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意思是說:世間萬物的運行都是無常變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凡生者必滅,因此,唯有超脫此生、滅的世界。
生滅滅已,也就是沒有生滅,達到了不生不滅,不自生,不自滅的境界,這樣就能達到寂靜為樂的恆定境地。也就是老子說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所以說天地是一個如如不動的恆定狀態。
對應在人身上,心之本體也是如如不動恆定狀態,隻要一動就會變為私欲,那麽就會有生有滅。這個生滅指的是念頭,隻要‘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不淨,就會生出無限的念頭,有的念頭在心中不但生長紮根,演變成了無限膨脹的欲望。
《詩》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聲’指聲音、語言,在人的身上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中的耳。‘臭’指氣味難聞,在人的身上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中的鼻。
耳朵喜歡聽好聽的名聲,鼻子討厭臭味,這些都是私欲。但天地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這些私欲沾染,故能‘天行建’,所以上天承載生養萬物而無聲無臭,沒有自己的私欲,故能不自生而長生。
三、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這裏就是對應上麵“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所講的,聖人都是將自己放在別人的後麵,謙虛和無爭的狀態,反而能贏得眾人的擁護;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這是最關鍵的是‘後其身’和‘外其身’,為什麽聖人能做到,而平常人做不到?能夠做到‘後其身’和‘外其身’是因為聖人跟天地一樣,沒有自己的私欲。
天地是‘不自生’而沒有私欲,聖人是‘後其身’和‘外其身’而沒有私欲。正因為沒有私欲,所以做任何事都符合天理,也就是符合道。
一旦人有了私欲,就會自生出一些惡念,‘自生’就有‘自滅’,就進入了生滅的輪迴,就脫離了“不自生,故能長生”的天地之道。
四、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不正是因為聖人無私嗎?所以能夠成就他的自身。
前麵說了聖人因為‘後其身’和‘外其身’所以沒有私欲,是徹徹底底的無私。那為什麽又能成其‘私’?這個‘私’又是什麽?不是說無私嗎?怎麽又有私了呢?
‘為己’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裏的‘為己’是說人不修為自己,天地都會誅滅你,所以‘為己’是修為自己的德性,是為了‘真我’,而不是私欲。‘真我’即是‘無我’,‘真我’即是‘道’,所以為己,是為了能得道成為聖人,上麵不是也說了這聖人因為無私而能成其私嗎?成就他為聖人的心。
《大學》中的‘明明德’是‘為己’,‘親民’是‘利他’。有了這個悟道成聖的心,就自然會去克除私欲而修身,因為天理與人欲不能共存,去掉一份人欲,就存養一份天理。等到純純隻有天理時,就是真我了。
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在王陽明看來,為己之心就是‘立誌做聖人的心’,也就是為了讓自己明心見性,為了讓自己能夠開悟。而隻要此心真切,就會切實的‘去人欲、存天理’,因為要想開悟,非如此不可。
所以這一段是參考天地和聖人的無私,以告訴我們‘道’的本質是無私,教人去掉私欲,而成就自身。
下麵用呂祖的一段話來作為本章的總結:
呂祖說:“天地以無私而開,人以無私而合。天地無容心以感萬物,聖人效天地,以無容心而抱全真,總不過要人心合天地。”
天地因為無私而開天辟地,滋養生育萬物;人以無私而合乎天道。天地包容滋養萬物而沒有求迴報的心,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承載萬物。‘無容心’就是‘不著相布施’,行善布施不求迴報。聖人效仿天地,去掉求迴報的私心而成就真我,真我即無我,真我即是‘道’。這些都不過是‘天人合一’而已。
呂祖又說:“聖人合天地而長存,隻是無私心於物,存無聲無臭於身,其真乃成。”
聖人合天地說的是‘天人合一’,天地之間以道運行,道即是天理,所以聖人合天地而長存天理,隻是因為聖人對任何事物都沒有私心,‘無聲無臭’也是指沒有私欲,沒有私欲即是天理,存無聲無臭於身,也就是存天理於身,這樣就能成就真我而悟道。
所以儒家說:“去人欲、存天理”。佛祖釋迦牟尼開悟時說:“去除妄想執著,就能證得智慧德相”。老子則說:“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無私就是去除人欲,而悟道成聖。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01
一、上善若水。
這裏的善,不是善惡對立的那個善,不是有個惡,所以用個善來與之對應。上善即儒家說講的至善,大學之道,止於至善。
至善即是道,王陽明說:“至善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心之體,所以“至善即是無善無惡”。
前麵講過“天地不仁、聖人不仁”,不仁即是至仁,不仁即是‘無善無惡’。天地化育萬物,任其生長收藏。不會偏愛某一種生物,不然有了分別就對其它物種不公平。
那麽被偏愛的物種會認為天地是善,那不被偏愛的物種就會認為天地是惡。天地與萬物一體,沒有分別心,這樣就是無善無惡了,但天地滋養包容萬物而不求迴報,所以這是至善,是上善。
02
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那麽水呢?水跟天地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個地球沒有水,生物是活不下去的,水滋潤生養萬物而不爭求迴報。正如佛家所說的‘不住相布施’,行善布施而不求迴報,不住於行善的心,不刻意行善,根本就沒有行善的心,而自然而然的善利萬物,這就是上善。
有的人行善布施是為了積福積德,這樣已經是不上善了,因為有個積福積德的心,住於這個‘積福積德’的相,就已經是小善了。所以,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呂祖說:“水滋物,無容心,人所惡的汙穢之地,而水不爭。”
天地跟水一樣也‘無容心’,容納生養萬物 ,而沒有容納生養萬物的心,這是‘無為’,水也是如此。即使是人們所討厭的地方,水也不會嫌棄,這就接近於道了。
03
三、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這七句都要在“心”上去理解,居善地:人如果能夠持善,則任何地方都是善地,善也者,心存善則無處不善。人地皆善,身心則能安。
心善淵:心存善則能大公無私,能大公無私則心淵於海,而無物不容。
與善仁:善也者,心存善則無處不善,無處不仁,心大公無私,對待萬事萬物都是仁愛之心。
言善信:心存善,則出言必善,與人必有信。
政善治:心存善,則為政必能以道而教化而治矣,百姓無不瞻仰。
事善能:心存善,做事無不中節,做任何事都能符合‘中道’,不偏不倚,不過不及。
動善時:心存善,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符合‘道’的就出來為之,不符合‘道’的就隱藏起來。 凡動無不合時,正如孔子說的“識時務者為俊傑”,隻要是動,都符合時宜。如此,夫唯如水之不爭,故無尤。
呂祖說:“居善地則心安,心善淵則神定,與善仁則義存,言善信則誌立,政善治則化普,事善能則無惑,動善時則天命歸,若是可近於道矣。”
《大學》中的“心正意誠”,即是善字總領。《中庸》裏說“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意思就是說:不明白什麽是善,就無法做到意誠。而《大學》中說:“意誠而後心正”,所以無法做到意誠,心就不能正,心不正則不安。
所以《中庸》講:“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擇善固執,就是選擇善才是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則心安。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說了謊話會心慌難安,所以‘居善地則心安’,心安則神定。行仁必符合義,所以‘與善仁則義存’。
政善治則化普:心善則做的政事都是符合善,這樣就能教化百姓。
事善能則無惑:心善則處理任何事都符合善,如此就能得心應手,內心沒有困惑。
動善時則天命歸:這裏就跟上麵的‘動善時’是一個意思,聖人做任何事都能‘識時務’,為什麽能‘識時務’,因為聖人‘依道而行’,是率性而為,這是無為,是自然而為,所以是天命歸。
04
四、夫唯不爭,故無尤。
如果心存善,就不會與人去爭,不爭說明沒有人我之別,無人我之別則內外合一,無我執,則無“人相、我相”。如此,則接近於道,故無尤。
爭是私欲,不爭即是去除私欲,私欲與天理不可共存,所以隻要去除私欲則能存得天理,而天理常在,則無尤也.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一、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是形容道,‘道’的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始終處於如如不動的定中,故能長且久。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增加什麽,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死亡而減少什麽,就像大家所熟知的能量守恆定律。
《中庸》裏有說到:天道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道沒有一刻停息,不息則久。
正因為天道一刻也未停息,才有‘天行健’,所以天長;地以厚德載物,所以久。天之職蓋,地之職載,天地涵蓋萬物,承載萬物。
王陽明曰:“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二、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因為天地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增加什麽,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死亡而減少什麽。天地更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生長,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滅亡而滅亡。
所以天地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即是‘不自生’。隨你萬物如何生滅,天地都即不自生,也不自滅。既然不自滅,故能長生。
《大般涅盤經》裏說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意思是說:世間萬物的運行都是無常變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凡生者必滅,因此,唯有超脫此生、滅的世界。
生滅滅已,也就是沒有生滅,達到了不生不滅,不自生,不自滅的境界,這樣就能達到寂靜為樂的恆定境地。也就是老子說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所以說天地是一個如如不動的恆定狀態。
對應在人身上,心之本體也是如如不動恆定狀態,隻要一動就會變為私欲,那麽就會有生有滅。這個生滅指的是念頭,隻要‘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不淨,就會生出無限的念頭,有的念頭在心中不但生長紮根,演變成了無限膨脹的欲望。
《詩》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聲’指聲音、語言,在人的身上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中的耳。‘臭’指氣味難聞,在人的身上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中的鼻。
耳朵喜歡聽好聽的名聲,鼻子討厭臭味,這些都是私欲。但天地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這些私欲沾染,故能‘天行建’,所以上天承載生養萬物而無聲無臭,沒有自己的私欲,故能不自生而長生。
三、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這裏就是對應上麵“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所講的,聖人都是將自己放在別人的後麵,謙虛和無爭的狀態,反而能贏得眾人的擁護;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這是最關鍵的是‘後其身’和‘外其身’,為什麽聖人能做到,而平常人做不到?能夠做到‘後其身’和‘外其身’是因為聖人跟天地一樣,沒有自己的私欲。
天地是‘不自生’而沒有私欲,聖人是‘後其身’和‘外其身’而沒有私欲。正因為沒有私欲,所以做任何事都符合天理,也就是符合道。
一旦人有了私欲,就會自生出一些惡念,‘自生’就有‘自滅’,就進入了生滅的輪迴,就脫離了“不自生,故能長生”的天地之道。
四、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不正是因為聖人無私嗎?所以能夠成就他的自身。
前麵說了聖人因為‘後其身’和‘外其身’所以沒有私欲,是徹徹底底的無私。那為什麽又能成其‘私’?這個‘私’又是什麽?不是說無私嗎?怎麽又有私了呢?
‘為己’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裏的‘為己’是說人不修為自己,天地都會誅滅你,所以‘為己’是修為自己的德性,是為了‘真我’,而不是私欲。‘真我’即是‘無我’,‘真我’即是‘道’,所以為己,是為了能得道成為聖人,上麵不是也說了這聖人因為無私而能成其私嗎?成就他為聖人的心。
《大學》中的‘明明德’是‘為己’,‘親民’是‘利他’。有了這個悟道成聖的心,就自然會去克除私欲而修身,因為天理與人欲不能共存,去掉一份人欲,就存養一份天理。等到純純隻有天理時,就是真我了。
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在王陽明看來,為己之心就是‘立誌做聖人的心’,也就是為了讓自己明心見性,為了讓自己能夠開悟。而隻要此心真切,就會切實的‘去人欲、存天理’,因為要想開悟,非如此不可。
所以這一段是參考天地和聖人的無私,以告訴我們‘道’的本質是無私,教人去掉私欲,而成就自身。
下麵用呂祖的一段話來作為本章的總結:
呂祖說:“天地以無私而開,人以無私而合。天地無容心以感萬物,聖人效天地,以無容心而抱全真,總不過要人心合天地。”
天地因為無私而開天辟地,滋養生育萬物;人以無私而合乎天道。天地包容滋養萬物而沒有求迴報的心,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承載萬物。‘無容心’就是‘不著相布施’,行善布施不求迴報。聖人效仿天地,去掉求迴報的私心而成就真我,真我即無我,真我即是‘道’。這些都不過是‘天人合一’而已。
呂祖又說:“聖人合天地而長存,隻是無私心於物,存無聲無臭於身,其真乃成。”
聖人合天地說的是‘天人合一’,天地之間以道運行,道即是天理,所以聖人合天地而長存天理,隻是因為聖人對任何事物都沒有私心,‘無聲無臭’也是指沒有私欲,沒有私欲即是天理,存無聲無臭於身,也就是存天理於身,這樣就能成就真我而悟道。
所以儒家說:“去人欲、存天理”。佛祖釋迦牟尼開悟時說:“去除妄想執著,就能證得智慧德相”。老子則說:“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無私就是去除人欲,而悟道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