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死是人最難看透的東西,任你看得再開,經曆的磨難再多,一旦靜下來思考死亡時,內心都難免會心生恐懼。
即使有一定修行功夫的出家人也難以看透,能真正了然生死的人,大概隻有那些悟道的佛陀和聖人吧。
雖然無法看透,但還是想通過佛陀和聖人留下來的隻字片語中,探尋關於生死的秘密。
老子在《道德經》裏說:「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我們不妨先從天地裏,來看看古人對道之本源的介紹。
老子為什麽說天地因為「不自生,故能長生」?難道做到「不自生」就能長生了嗎?那什麽又是‘不自生’呢?
因為天地的本體,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增加什麽,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死亡而減少什麽。天地更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生長,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滅亡而滅亡,就像大家熟知的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才說天地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不生」不就是「不自生」,不會自己增加什麽。
隨你萬物如何生滅,天地都是「不自生」,同時也是「不自滅」。既然「不自滅」,所以能長生。
所以佛陀說:開悟成佛後的本源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處於如如不動的定中,不生不滅即是長生。
《大般涅盤經》裏說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意思是說:世間萬物的運行都是無常變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凡生者必滅,因此,唯有超脫此生、滅的世界。
「生滅滅已」,也就是沒有生滅,達到了不生不滅,不自生,不自滅的境界,這樣就能達到「寂靜為樂」的恆定境地。也就是老子說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對應在人身上,就是指的心中的念頭,如果沒有生死的念頭,就沒有生死的概念,自然就沒有恐懼等心理。就像天地沒有生死的概念一樣,一個小孩不會去思考死亡的事,因為他心裏沒有死亡的概念。。
天地的本源是道,而心即道,道自在人心,所以人的心之本體也是如如不動恆定狀態,但心隻要一動就會變為念頭,而這些念頭都是私欲,那麽就會有生有滅。
隻要‘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不淨,就會生出無限的念頭,有的念頭在心中不斷的生長紮根,演變成了無限膨脹的欲望。
從心之本源出來會經曆一個「無明心動」的過程,然後生出第一個念頭「我」,有了這個「我」,就有了‘我執’,然後就生出人我之別的對立念頭。接著生出「你」的念頭,接著善與惡,是與非,生與死等等對立分別的念頭就出來了。
也就是說在本源的地方是沒有生和死的念頭,所以真正能夠了然生死,必須要開悟證得本源不可。
蕭惠曾向王陽明請教過生死之道。
王陽明說:“知道了晝夜,就能知道生死。”
蕭惠再請教晝夜之道。
王陽明說:“知道了白天,就知道了黑夜。”
蕭惠說:“難道還有人不知道白天嗎?”
王陽明說:“你真的能知道白天嗎?懵懵懂懂起床,胡嚼亂咽地吃飯,每天的行為不知道為什麽而做,每天按照習慣去做而不反省,成天昏昏噩噩,這隻是夢中的白天。
比如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工作的時候想著趕緊去吃飯。心中的念頭一個接著一個,卻不去覺知審察這些念頭,任意讓這些念頭跑過這怎麽能說是知道白天呢?
唯有「息有養,瞬有存」,在無事休息的時候要存養天理,在瞬息之間也不能放任心隨意外馳。等到此心清醒明亮,天理沒有片刻間斷,才能知道是白天。這個就是天德。這就是明白了晝夜之道。知曉了白晝之道,還有什麽生死的問題?”
《金剛經》裏說:「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心住在了‘生死’上,那麽心一旦有所住,生出的就是妄心,而不是真心。
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但要明白這不是人心的本質,有的人在麵臨某些特殊情況時,也會舍身取義。這是因為人人心中本來就佛性,人人心中都有一個聖人。
比如父母在孩子有危險時,會考慮自身的生死存亡嗎?那些抗戰時期的國民英雄,不正也是如此嗎?
本源的東西,人人心中天然就具有,名為真性自如,所以舍身取義就是本源的如來自性被激發了。此刻他們心中「無所住而生其心」,生死不住在心中,就能舍生取義。
所以要看透生死,非開悟不可,這就是生死的本質,王陽明所說的就是,聖人都是處在常知、常照的狀態,物來隨感而照,一切了然於心,但照過之後,一切事物不在心中停留,生死亦是如此.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章裏說的:“滌除玄鑒,能無疵?”
其實這一句是在形容心之本體的,這裏的‘鑒’是鏡子的意思。古人常常把心比作鏡子,因為鏡子能照萬物的美醜,你是什麽樣的,照出來的就是什麽樣,在鏡子麵前沒有任何虛假,隻是真相。
王陽明說:聖人的心,光亮如鏡子一般,沒有一絲灰塵沾染,任何事物在鏡子前麵,都能原形畢露。所以聖人處理事務,能一下找到事情背後的本質,虛假在他麵前,一照就知。
但是聖人的心照過之後,心中並不會留下什麽。這正是佛家所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明鏡照物,美的呈現為美,醜的呈現為醜,一照就是它的真實麵目,也就是“生其心”。
美的為美,醜的為醜,照過之後一切都不停留在心中,這就是“無所住”。
我們普通人,就喜歡把美的留在心中迴味,壞的事情就放在心裏不斷折磨自己,好壞、美醜都放不下。
所以王陽明說:“聖人之心如明鏡,隻是一個明,遇事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隻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
所以我們要擔心的是,“隻怕鏡不明”。因為鏡子特別容易被灰塵沾染,於是鏡子就照不出萬物本來的麵目了,所以要擦掉鏡子上的灰塵,這就老子說的‘滌除玄鑒,能無疵?’,意思就是,清洗掉鏡子上的灰塵,讓鏡子迴到無疵的狀態,其實也就是讓心體,迴到沒有絲毫私欲沾染的無瑕狀態。
心雖然就像鏡子一樣,能照出萬物本來的樣子,但人心非常容易被私欲遮蔽,所以要像擦除鏡子上的灰塵一樣,去除心中的私欲,讓心體恢複光明,恢複那能覺知萬物本來麵目的如來自性。
所以《傳習錄》裏說:“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的心如昏鏡。現在的人以鏡照物,隻在照上用功,卻不知鏡是昏的,全是灰塵,這如何能照呢?”
而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去除私欲,在鏡子上用功,把鏡子擦幹淨之後,自然能照,不要在照上去做無用功。鏡子不明,照出來的也不一定是真相。
每個人天生就有覺知能力,這個能力來源於心之本體,而這個覺知就想鏡子一樣,它時刻在發揮作用,處於常知、常覺的狀態,能照出萬事萬物的一切真相,但前提是沒有被私欲遮蔽。
比如一個男子看到一個美麗的女子,心照出來的就是一個美子而已。但大多人會被私欲影響,認為這個女子太漂亮了,要帶迴家去金屋藏嬌,如果得不到就會痛苦不堪。心住在了女子身上,整日茶飯不思,心已經完全被私欲遮蔽,其它一切事物都觀照不到了。
工作中也是,既然在公司上班,心在觀照工作的時候,自然會發出把事情做好的念頭,這是心中良知發出的天理,類似於古人所說的忠。但因為人有私欲,於是就有了上班時耍小動作的心思。
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也是將心比喻為明鏡,但要經常擦拭掉鏡子上的灰塵,就是‘時時勤拂拭’,也就是去除心中的私欲妄念
即使有一定修行功夫的出家人也難以看透,能真正了然生死的人,大概隻有那些悟道的佛陀和聖人吧。
雖然無法看透,但還是想通過佛陀和聖人留下來的隻字片語中,探尋關於生死的秘密。
老子在《道德經》裏說:「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我們不妨先從天地裏,來看看古人對道之本源的介紹。
老子為什麽說天地因為「不自生,故能長生」?難道做到「不自生」就能長生了嗎?那什麽又是‘不自生’呢?
因為天地的本體,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增加什麽,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死亡而減少什麽。天地更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出生而生長,也不會因為一個生物的滅亡而滅亡,就像大家熟知的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才說天地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不生」不就是「不自生」,不會自己增加什麽。
隨你萬物如何生滅,天地都是「不自生」,同時也是「不自滅」。既然「不自滅」,所以能長生。
所以佛陀說:開悟成佛後的本源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處於如如不動的定中,不生不滅即是長生。
《大般涅盤經》裏說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意思是說:世間萬物的運行都是無常變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凡生者必滅,因此,唯有超脫此生、滅的世界。
「生滅滅已」,也就是沒有生滅,達到了不生不滅,不自生,不自滅的境界,這樣就能達到「寂靜為樂」的恆定境地。也就是老子說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對應在人身上,就是指的心中的念頭,如果沒有生死的念頭,就沒有生死的概念,自然就沒有恐懼等心理。就像天地沒有生死的概念一樣,一個小孩不會去思考死亡的事,因為他心裏沒有死亡的概念。。
天地的本源是道,而心即道,道自在人心,所以人的心之本體也是如如不動恆定狀態,但心隻要一動就會變為念頭,而這些念頭都是私欲,那麽就會有生有滅。
隻要‘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不淨,就會生出無限的念頭,有的念頭在心中不斷的生長紮根,演變成了無限膨脹的欲望。
從心之本源出來會經曆一個「無明心動」的過程,然後生出第一個念頭「我」,有了這個「我」,就有了‘我執’,然後就生出人我之別的對立念頭。接著生出「你」的念頭,接著善與惡,是與非,生與死等等對立分別的念頭就出來了。
也就是說在本源的地方是沒有生和死的念頭,所以真正能夠了然生死,必須要開悟證得本源不可。
蕭惠曾向王陽明請教過生死之道。
王陽明說:“知道了晝夜,就能知道生死。”
蕭惠再請教晝夜之道。
王陽明說:“知道了白天,就知道了黑夜。”
蕭惠說:“難道還有人不知道白天嗎?”
王陽明說:“你真的能知道白天嗎?懵懵懂懂起床,胡嚼亂咽地吃飯,每天的行為不知道為什麽而做,每天按照習慣去做而不反省,成天昏昏噩噩,這隻是夢中的白天。
比如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工作的時候想著趕緊去吃飯。心中的念頭一個接著一個,卻不去覺知審察這些念頭,任意讓這些念頭跑過這怎麽能說是知道白天呢?
唯有「息有養,瞬有存」,在無事休息的時候要存養天理,在瞬息之間也不能放任心隨意外馳。等到此心清醒明亮,天理沒有片刻間斷,才能知道是白天。這個就是天德。這就是明白了晝夜之道。知曉了白晝之道,還有什麽生死的問題?”
《金剛經》裏說:「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心住在了‘生死’上,那麽心一旦有所住,生出的就是妄心,而不是真心。
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但要明白這不是人心的本質,有的人在麵臨某些特殊情況時,也會舍身取義。這是因為人人心中本來就佛性,人人心中都有一個聖人。
比如父母在孩子有危險時,會考慮自身的生死存亡嗎?那些抗戰時期的國民英雄,不正也是如此嗎?
本源的東西,人人心中天然就具有,名為真性自如,所以舍身取義就是本源的如來自性被激發了。此刻他們心中「無所住而生其心」,生死不住在心中,就能舍生取義。
所以要看透生死,非開悟不可,這就是生死的本質,王陽明所說的就是,聖人都是處在常知、常照的狀態,物來隨感而照,一切了然於心,但照過之後,一切事物不在心中停留,生死亦是如此.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章裏說的:“滌除玄鑒,能無疵?”
其實這一句是在形容心之本體的,這裏的‘鑒’是鏡子的意思。古人常常把心比作鏡子,因為鏡子能照萬物的美醜,你是什麽樣的,照出來的就是什麽樣,在鏡子麵前沒有任何虛假,隻是真相。
王陽明說:聖人的心,光亮如鏡子一般,沒有一絲灰塵沾染,任何事物在鏡子前麵,都能原形畢露。所以聖人處理事務,能一下找到事情背後的本質,虛假在他麵前,一照就知。
但是聖人的心照過之後,心中並不會留下什麽。這正是佛家所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明鏡照物,美的呈現為美,醜的呈現為醜,一照就是它的真實麵目,也就是“生其心”。
美的為美,醜的為醜,照過之後一切都不停留在心中,這就是“無所住”。
我們普通人,就喜歡把美的留在心中迴味,壞的事情就放在心裏不斷折磨自己,好壞、美醜都放不下。
所以王陽明說:“聖人之心如明鏡,隻是一個明,遇事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隻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
所以我們要擔心的是,“隻怕鏡不明”。因為鏡子特別容易被灰塵沾染,於是鏡子就照不出萬物本來的麵目了,所以要擦掉鏡子上的灰塵,這就老子說的‘滌除玄鑒,能無疵?’,意思就是,清洗掉鏡子上的灰塵,讓鏡子迴到無疵的狀態,其實也就是讓心體,迴到沒有絲毫私欲沾染的無瑕狀態。
心雖然就像鏡子一樣,能照出萬物本來的樣子,但人心非常容易被私欲遮蔽,所以要像擦除鏡子上的灰塵一樣,去除心中的私欲,讓心體恢複光明,恢複那能覺知萬物本來麵目的如來自性。
所以《傳習錄》裏說:“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的心如昏鏡。現在的人以鏡照物,隻在照上用功,卻不知鏡是昏的,全是灰塵,這如何能照呢?”
而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去除私欲,在鏡子上用功,把鏡子擦幹淨之後,自然能照,不要在照上去做無用功。鏡子不明,照出來的也不一定是真相。
每個人天生就有覺知能力,這個能力來源於心之本體,而這個覺知就想鏡子一樣,它時刻在發揮作用,處於常知、常覺的狀態,能照出萬事萬物的一切真相,但前提是沒有被私欲遮蔽。
比如一個男子看到一個美麗的女子,心照出來的就是一個美子而已。但大多人會被私欲影響,認為這個女子太漂亮了,要帶迴家去金屋藏嬌,如果得不到就會痛苦不堪。心住在了女子身上,整日茶飯不思,心已經完全被私欲遮蔽,其它一切事物都觀照不到了。
工作中也是,既然在公司上班,心在觀照工作的時候,自然會發出把事情做好的念頭,這是心中良知發出的天理,類似於古人所說的忠。但因為人有私欲,於是就有了上班時耍小動作的心思。
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也是將心比喻為明鏡,但要經常擦拭掉鏡子上的灰塵,就是‘時時勤拂拭’,也就是去除心中的私欲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