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有句話:「沒有靈魂的軍隊無法戰勝敵人」,這話說的就是軍魂。


    如果隻是從物質或爵位上打造一支軍隊,那麽有一天,若敵人能給出更多的物質更高的爵位,是不是就能收買軍隊?


    但如果這支軍隊因為得到父老鄉親的支持而有了某種精神上的嚮往,就不是那麽容易被收買了。


    這其實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因為得民心就是得到百姓支持,得到百姓支持又會影響到軍隊。


    黑甲軍在他們還是魏兵時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因為魏王假不得人心。


    相比之下秦軍以法家治國且實行的郡縣製給了百姓相當程度的人身自由,再加上秦軍這段時間在大梁的治理,使得民心很快就轉向秦國。


    這反過來影響黑甲軍,使他們打了勝仗後就會有榮譽感和自豪感,而這很明顯就會影響其戰力。


    正想著,船就在黑甲營靠岸了。


    沈兵才剛腳踏實地,就見一名信使上前說道:


    「校尉,將軍有請。」


    沈兵隻道楊端和找自己是想更詳細的知道些戰況,但這一迴卻是猜錯了。


    一見沈兵進帳,楊端和便高興的說道:


    「校尉!」


    「大王封我為上將軍,令我整兵二十萬備戰待命。」


    沈兵開始還沒什麽感覺。


    上將軍就上將軍吧,這楊端和也算是有出頭之日了。


    然而轉念一想……整兵二十萬?


    這聽著怎麽有些耳熟?


    沈兵問:


    「上將軍,大王莫非命你攻楚?」


    楊端和有些得意的點了點頭:


    「此時不是攻楚還能攻誰?」


    沈兵不由愣住了。


    特麽的這曆史又被自己改了?


    原本應該由李信帶二十萬大軍去攻楚,現在變成楊端和了?


    那李信可是大敗而歸,這楊端和是否也是同樣的下場?


    如果是,那是否意味著此戰自己小命就要不保……


    「校尉,校尉?」


    楊端和的叫聲將沈兵拉了迴來,沈兵趕忙應了聲。


    楊端和問:


    「不知校尉可有攻楚之法?」


    沈兵是那個以三千水軍大敗一萬楚軍的人,所以當然要先聽下沈兵的意見。


    但沈兵這時卻遲疑了。


    他努力迴憶史上這一仗李信是怎麽輸的。


    史書上對這一仗的記載很簡單,初時李信的進攻很順利,連下十幾城。


    但孰不知卻是中了項燕的誘敵深入之計:


    李信大軍深入楚軍境內便受補給線過長的困擾,軍力為了保證補給線而分兵駐守,結果主力被項燕包圍……


    補給線?


    想到這裏沈兵就說道:


    「上將軍,二十萬大軍可遠不足以攻楚啊!」


    楊端和奇道:


    「校尉何出此言?」


    「那楚軍有四十萬,之前被你水淹十餘萬還有三十萬。」


    「以二十萬對三十萬,何來『遠不足以攻楚』?」


    也難怪楊端和會感到奇怪。


    秦軍的素質一向高於它國,便是對陣戰力強悍的趙軍也往往能以一敵二……李牧的北地兵除外。


    那麽按常理說,二十萬秦軍對三十萬楚軍便不會有什麽大問題。


    沈兵迴答:


    「上將軍有所不知,這楚國地形多山且道路難行,尤其春、夏季多雨水,無論行軍和運糧都極為困難。」


    其實行軍還是其次,主要是運糧。


    楚國地勢與北方的一馬平川不同。


    一馬平川往往就意味著無險可守。


    而楚國的山地丘陵那個個都是險地,且道路又大多是依山修建,其蜿蜒曲折不說還會受山地所製……楚軍很容易利用這些山地對道路實施封鎖。


    秦軍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隻有一路占領補給線旁的山地及丘陵。


    若補給線短還好,補給線一長,就處處是漏洞且需要很多兵力。


    聽了沈兵的解釋,楊端和就皺起了眉頭:


    「這可如何是好?」


    「若楚地真若校尉所言……二十萬軍力確是不足以攻楚。」


    這並不是戰鬥力強不強的問題,而是兵力會被分散的問題。


    所以史上的王翦說要舉全國之兵攻楚也不是示弱,而是真實情況攻楚就需要更多的兵力。


    沈兵一時也沒轍。


    都說「兵貴多而不貴精」,但這話也要看情況,某些特殊情況下還是更需要「多」而不是「精」。


    沈兵突然想到……這王翦又是如何滅楚的呢?


    複製他的戰術不就行了?


    然而這也隻是一念之間,接著很快就失望了。


    因為王翦是用六十萬大軍滅楚,這可比楊端和的兵多了三倍。


    另外,王翦又是將六十萬大軍壓在楚國邊境玩。


    那還真是玩,而且還是讓六十萬大軍好吃好喝的玩,一玩就數月之久。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戰和消耗戰。


    當時的秦國雖然也是舉全國之兵才湊齊了六十萬大軍。


    但它已先後滅了韓、趙、魏三國,不僅搶了大批的良田還有大量的百姓及戰俘。


    這些百姓和戰俘雖說暫時不能武裝起來上戰場,但種田做苦役還是可以的。


    於是秦國國內不缺人屯田。


    但楚國就不一樣了……


    王翦那六十萬大軍往楚國邊境一駐紮,項燕立時就嚇得集全國之兵且緊急徵發成年百姓入伍應戰。


    但在前線左等右等也不見王翦進攻,後方楚地又有大片田地荒著需要勞力屯田……


    這麽耗下去肯定不是辦法,秦軍耗得起而楚軍卻耗不起。


    耗下去的結果,等明年收成時楚軍隻怕不需要秦軍來攻就會餓死一大片了。


    於是項燕隻能先行撤軍,隻道屯完田了再迴來與秦軍對陣。


    認想王翦就在這時發動攻勢……接著是什麽情況就不用說了,楚軍大敗,秦軍一路打下壽春成功滅楚。


    沈兵雖然知道王翦的戰術卻無從效仿。


    一來是因為楊端和兵力隻有二十萬不足以威攝項燕使其動員舉國之兵。


    二來則是因為楊端和不比王翦……


    王翦可以把兵放在邊境跟項燕耗時間,嬴政甚至不敢催促。


    若是楊端和領兵那就不一樣了,隻怕沒幾天,嬴政的命令就來了:


    「為何停滯不前?」


    「上將軍難道怕了楚軍不成?!」


    所以,沈兵隻能想另一個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工程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徵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徵士兵並收藏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