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多巴胺嗎?”


    隨著曲卓的發問,台下的學生們有的左右張望,有的默默搖頭。


    如果換個時候,在教室後麵有“觀眾”的情況下,老師提問後沒人能答得上來,大家一定會非常緊張。


    但今天不同,台上那位一直問些大家專業和認知之外,答不上來的東西。


    不是說了嘛,要輕鬆一些。


    答不上來就答不上來唄,等著聽答案就好。


    “多巴胺是一種內源性含氮有機化合物,會讓人產生滿足和愉悅的情緒。”曲卓先給出答案,隨後說:“在相對早期的研究中,發現多巴胺是大腦中黑質細胞合成的。


    但近期最尖端的研究表明,人體中的多巴胺,有至少百分之五十,源於腸道中的細菌。”


    學生們沒想到,話題小小的兜了一圈兒,又繞迴到了細菌身上。一時間大多數人思維都沒跟上。但還是有不少人聽懂了,也來了興致。


    “大家覺得,細菌產出多巴胺,讓我們產生愉悅感和滿足感,是一種巧合,還是它們想影響我們?”


    學生們就兩種可能而思考時,十多個年齡不一的男女,放輕腳步魚貫進入教室。在後牆與後排座椅之間的空地上展開,臉上帶笑容,親切和善的看向講台上的曲某人。


    後麵應該還有人,隻是教室後麵空間有限,站不下那麽多人,隻能在外麵等著了。


    進來的人中,曲卓認識的有三個。高副院長,高副院長的秘書和北大的徐主任,餘下的全是陌生臉。


    想來就是北棒的參觀團成員了。


    十多個人穿著體麵,打扮和氣質與咱們這邊的人沒太大區別。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總覺得一個個的下頜都比較寬,顯得臉很方。


    眼睛大多較小,笑起來就成縫了。


    甭管歲數大的還是相對年輕的,胸前都戴著統一製式,紅底金色圖案的像章。


    曲卓並沒有理會一幫人,稍稍給了學生們一些思考的時間,說道:“你們有沒有特別饞,或者沒來由的,想吃某種食物的時候?”


    “……”有學生在點頭,但沒人發聲。畢竟饞這種事,有點丟人。


    “對於饞這種渴望,有一種相對科學的解釋,我們身體需要某種營養成分,所以潛意識裏生出,想要吃含有目標營養成分的食物。”


    “……”學生們恍然。覺得饞,好像不那麽丟人了。


    “但是!”曲卓話鋒一轉:“有些人明明很胖,依舊特別想吃肉,或者想吃甜的。這又是為什麽?”


    “因為饞唄……”有學生心裏默默迴答。


    “大家知道嗎?我們日常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很大一部分人體都無法直接吸收。需要細菌參與,分解和轉化成我們需要的碳水、維生素和氨基酸。


    直白點說,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先供給肚子裏的細菌。腸道吸收的營養,其實是細菌吃完之後所產出的物質。


    再直白點,我們吸收的部分營養,是細菌的排泄物。”


    “……”


    學生們驚訝、錯愕,還有的皺皺著臉,覺得很惡心。


    “就像螞蟻和蚜蟲。”有知識麵相對廣的學生冒出一句。


    “嗯。”曲卓留意了一下那名學生,點點頭。隨後視線看向大家:“所以,到底是我們饞,還是細菌饞?”


    稍稍給了大家幾秒思考的時間,曲卓又說:“大家知道水土不服吧?”


    “知道~”教室各個角落幾乎同時響起迴應聲。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京城求學。氣候、水質、飲食等環境的改變,導致出現一些失眠、食欲不振、腹瀉、皮膚過敏等不適應的症狀。”


    “……”學生們點頭。


    “那麽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是我們的身體,離開熟悉的環境後產生了不適。還是我們體表體內的細菌,離開適應的環境,產生了不適應,繼而影響了我們?”


    “……”


    有的學生怔住,有的學生恍然,有的學生在認真的思考。至於教室後麵站著的那些人……有點傻眼。


    什麽情況?


    這……正在進行的,是一堂生物課嗎?


    “兩個來自同一地方的人到了京城,其中一位經過短時間的適應,所有不適的症狀全都消失了。


    而另一位,即便在新環境生活了幾年,依舊極度不適應,經常鬧病,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是說,誰誰誰身體真好,誰誰誰身體真差。


    還是應該是評價,誰誰誰身上的細菌真棒。誰誰誰身上的細菌真完蛋,那麽久了還不適應。”


    “……”


    整間教室內,除了站在講台上的之外,所有坐著的和站著的,都有點傻眼。


    “我想說的是,我們這個族群,並不像我們自認為的那麽強大。我們也從來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甚至算不上主角。


    即便世界上所有核彈全都引爆。地球依舊是地球,不會四分五裂。


    核彈爆炸產生的衝擊、震蕩、輻射和大量煙塵、煙霧所形成巨大的煙霧帶,遮擋太陽光線,導致全球氣溫下降,形成核冬天,會導致我們和地表絕大多數生物滅絕。


    但絕不會讓地球失去所有生機。


    若幹年後,當塵埃沉降,陽光再次沐浴大地。存活下來的生命體,會掀起新一輪的繁衍和進化潮。地球將會再次變得充滿勃勃生機。


    隻是我們,不存在了。


    直到若幹年後,後世新生的智慧生命體發現,冠以是某一時期地球霸主的物種。


    就像我們將我們定義的中生代內,地球上存在過的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卵生動物,稱唿為恐龍。


    它們會如何為我們命名呢?


    可能叫兩腳獸,也可能……泛稱為直立猿。


    哦,對了。


    我堅信,當我們成為過去式,並被某智慧生命命名時,細菌依舊存在。依舊與其它生命體共生,並在新的生態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6步步生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寸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寸山下並收藏1976步步生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