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沒有想到朱標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心說:不妙,我鬥這個機靈做什麽?我無論是推薦誰去,都是出力不討好啊。


    後悔歸後悔,世界上卻沒有賣後悔藥的。


    眼下太子要自己推薦一個使臣人選,就是在不願意,也要給朱標選一個人出來。不然的話,隻有自己寫好遺書去高麗了。


    老狐狸把朝中的大臣排了一個遍,想找一個太子殿下最討厭的人,忽然間腦瓜一閃,一個人影浮現在眼前:刑部尚書呂本。


    說起來,呂本和朱標也是老熟人了。


    呂本是南宋襄陽大將呂文煥的後人,先祖呂文德、呂文煥兄弟,是南宋末年,抵禦蒙古入侵的主力。


    呂文煥更是曾經在襄陽抵抗蒙古人六年,這本是功德一件。可惜最後老賊卻投降了伯顏,還領著伯顏攻打大宋,成為帶路黨。


    在呂文煥的帶領下,元人一路殺進臨安,滅掉南宋。呂文煥用無數漢人的血,換來了自己家族的榮華富貴


    元朝對降將相對來說比較寬容,呂文煥作為帶路黨,子子孫孫在元朝也享盡了榮華富貴。


    明朝建立的時候,呂家故技重施,舉家投降大明。


    雖然氣節上有虧,可是呂家從南宋末年起,就是權貴之家,在江南文人那裏有很大的影響。


    就是朱元璋都一度想立,呂本的女兒呂芳為太子妃,借此籠絡江南文人集團。


    可是,朱標鄙夷其先祖呂文煥的為人,莫說是太子妃,就是側妃也堅決不然呂氏女進門。


    老子又是愛子狂人,朱標不願意做的事情,他也很少強求。


    最後娶呂家女的重任,落到四子朱棣身上。呂芳處心積慮,最後也隻是成為燕王朱棣的側妃。


    太子殿下,如此不喜歡呂氏女,自然也不會喜歡呂本,不如趁此機會把呂本給推出去。


    胡惟庸拱手對朱標說道:“太子殿下,刑部尚書呂本,出身官宦世家,能言善辯,通曉辭令,一定可以說服高麗王來朝!”


    劉伯溫對胡惟庸的評價確實不錯,他很能幹,可是容易把車給拉翻。


    “呂卿?”朱標笑眯眯的看著胡惟庸,胡惟庸雖然善解人意,能看透人的心思。可是朱標這小混蛋,在想什麽卻是一無所知。


    看著這樣子,自己的舉薦沒有讓朱標滿意。作為輔政大臣,不能輕易改變自己的政見。


    路是自己選的,就是流著淚也要走下去。他隻好硬著頭皮說道:“是!”


    朱標又問汪廣洋道:“汪卿以為如何?”


    “呂尚書固然是通曉法令,卻是燕王側妃之父。此去新羅,一路山高水長,萬一有所不虞,恐怕和燕王不好交代!”


    胡惟庸聽說,心下一涼。知道自己離了個大譜了。


    他隻想著替朱標除掉不喜歡的人,卻忘了朱標這人最是假仁假義。明明是在坑弟弟們,反而是裝成大仁大義。


    更氣人的是,知道朱標虛偽,還要跟著演下去。


    他連忙跪在地上求饒:“是臣失察了!”


    “胡卿去替孤召迴那李成桂如何!”


    胡惟庸聽說,心都涼了,可是自己羽翼沒有豐滿,就是再難隻好硬著頭皮上。


    他重重的給朱標磕了一個頭說道:“臣深受皇恩,無以報效,願為太子殿下驅馳!”


    胡惟庸也算是個幹才了,朱標愛才如子,自然是不想殺他,就笑眯眯的把他扶起來說道:“胡卿快快請起!”


    “謝,太子殿下!”


    朱標握住胡惟庸的手,一邊拍打著他的手背,一邊安撫他道:“胡卿忠勇,這一去定然是馬到成功,可是中書省這一攤子事情,孤離不開你啊!”


    那語氣就像是老子在管教不聽話的兒子,胡惟庸卻隻能硬著頭皮答應。


    表麵上的戲份做足了,朱標才接著說道:“新羅是一個小國,也用不著朝廷派大員去,隻要高句麗省布政使黃子澄去就好了!”


    胡惟庸和汪廣洋都是大為吃驚,黃子澄不過就是一個微末小官,為何太子殿下一定要置他於死地。


    先是派他在貧瘠的高句麗做布政使,高句麗是新附之地,本來就難安撫。


    更何況那裏土地是出了名的貧瘠,大唐、大元幾次打下了這裏,都放棄了。


    朱標卻執意要他做布政使,現在又派他出使新羅。


    這是不弄死他不罷休啊!


    兩個辣白菜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朱標為何非要弄死黃子澄啊。


    他們哪裏知道,朱標這是在磨礪黃子澄呢。


    黃子澄名黃湜,江西分宜人,字子澄。他非常聰慧,鄉試、會試都是第一,殿試的時候,甚至差一點就成了狀元。


    可是,在麵見朱元璋的時候,由於緊張,被扁為探花。高分低能,是讀書讀傻了的典型。


    因為讀書好,成為東宮伴讀(這時候朱標三十歲,黃子澄二十五歲,應該是朱允炆和朱允熥的伴讀。),深受後來成為建文帝朱允炆的器重。


    為何朱允炆一手好牌輸給了隻有一隅之地的朱棣,除了朱允炆政治上的幼稚之外,還在於他有三個好幫手,也就是俗稱的建文三傻。


    關於建文三傻,有好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建文帝和他兩個弱雞大臣李景隆和黃子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建文帝手下的三個大臣:黃子澄,李景隆,齊泰(也有人說是方孝孺,甚至有人說是抱著四十萬大軍,也不救援建文帝的梅殷。)


    梅殷手握四十萬大軍,卻沒有支援允炆,有人說是燕軍進兵太迅速,所以沒有反應過來;


    齊泰削藩的正確主張,擒賊先擒王,扣壓燕王三個孩子,重用耿炳文等等主張沒有被采納;


    至於方孝孺,被世人詬病,完全是他自己要為允炆盡忠,卻全然沒有顧忌自己無辜的學生。


    李景隆和黃子澄卻是建文失敗的重要推手,所以朱標要好好曆練他,那裏危險把他往那裏派送,以此來磨練他。


    朱標的這些良苦用心,胡惟庸和汪廣洋自然是不明白。


    雖然不解,但是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原則,兩個老幫菜也沒有必要為了一個不相關的人得罪這大權在握的太子殿下。


    “臣等遵旨!”


    “去擬旨吧!”


    “是!”胡惟庸和汪廣洋小心翼翼的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