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著盒子裏的小重八,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兒子,把人的影子關在這盒子裏,沒事吧!”


    “沒事!你看李九江,常升還有梅殷,不都好好的嗎?”朱標一邊給老朱解釋,一邊展示裏麵拍下來的圖片。


    原來在老朱之前,朱元璋已經拍下了李景隆、梅殷和常升的照片。


    “好哇,你個逆子!”


    “怎麽了?爹!”


    剛才還好好的,說翻臉就翻臉。


    老朱這一驚一乍的,真讓人受不了。


    “有這麽好的東西,你不先給你老子用,反而是先給常升和李景隆用。”


    草!


    原來是這事!


    真是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小孩了!


    “爹,我這不是要拿這三個混小子給您試毒嗎?您是萬金之體,怎麽能以身試險,萬一有危險怎麽辦?”


    如果別人說這話,老朱肯定不會相信,還會說就算是試毒,也要先給老朱匯報,老朱再找人試毒。


    就像老五發明了奶糖,沒有第一個給老朱,而是拿去給徐天德家的三丫頭嚐嚐鮮。


    因為這事,老朱數落了朱橚這個逆子很久。


    老朱的心眼子就是長歪了,老大說這話,他反而是覺得老大懂事。


    “嗯,難得你有這一片孝心!”


    老朱說完,就抱著數碼相機走了!


    朱標還等著給老朱拍幾張照片,然後辦《男人得裝》雜誌,可是相機卻給老朱拿走了,這活還怎麽幹?


    “爹,你幹嘛去?”


    “去坤寧宮,給你娘照幾張!”老朱有什麽事情,都是先想著他妹子!


    “哦!”朱標小聲應了一句。


    看來,辦雜誌的事情,要晚幾天了。


    沒有辦法,朱標來到中書省,開始履行監國的責任。


    老朱是窮苦人出身,厭倦朝政。


    李善長已經處於半歸隱的狀態,左丞相汪廣洋也不怎麽管事,所以中書省的大權,都落到右丞相胡惟庸身上。


    可是,朱標從南海迴來之後,老朱居然讓他監國。


    好好的中書省,又憑空多了一個爹,胡惟庸心裏別提多別扭了。


    別扭歸別扭,這天下都是老朱家的。心裏在不爽,胡惟庸也不敢有半點流露。


    相反五十歲的胡惟庸,看到二十多歲的朱標都像是三孫子一樣,畢恭畢敬的。


    看到朱標來到中書省,胡惟庸和汪廣陽帶領大家,一起給朱標叩首。


    朱標懶洋洋的一座,才說道:“都起來吧!”


    “謝太子殿下!”


    和老朱的心狠手辣不一樣,朱標內心還是很仁慈的,他不想興大獄,殺那麽多人。


    人口是重要的資源,把人都殺了,還要土地幹什麽?


    至於人口爆炸,引發危機,這個好辦,可以去別的地方開墾。


    宋朝是我國最為富庶的朝代,就是因為他們輕易不殺人。


    犯了罪怎麽辦?


    流放啊!


    大文豪蘇軾幾次得罪權貴,也隻是從開封貶到杭州,從開封貶到四川。豹子頭林衝持刀進白虎節堂,也隻是發配到滄州卻勞動改造。


    宋江殺了小妾閻婆惜,還是流放,發配到九江,去開發祖國的邊遠疆土。


    西方有個叫英吉利的國家,他們做的更決,把異教徒和政治犯,流放到新發現的美洲大陸,甚至是遙遠的澳大利亞。


    就是靠雄厚的人力資源,小小的英吉利才成為日不落帝國。


    很多人對洪武四大案,津津樂道,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老朱殺的都是些讀書人,都是社會層麵上的精英,留下都是順民。


    順民雖然老實,但是沒有什麽主見。


    等到建文即位的時候,麵對兇悍的燕軍騎兵,一下子就打蒙了。這種困境,一直到半年後才有所好轉。


    殺掉社會精英的事情,滿清和老毛子最熟。


    康雍乾三代帝王一百三十年,不遺餘力的殺讀書人。隻要你有這種想法,就拉住去滿門抄斬。


    在滿清不遺餘力的屠殺下,漢人終於是臣服了。


    老毛子為了和米國爭霸,爭奪地盤,也把鄰國額軍官和學著都拉出去槍斃,然後埋在一個森林裏。


    朱標就不這樣,即使是胡惟庸之前流露出了對自己的不尊敬,朱標也不打算殺他,還是用他的一技之長。


    所以,老朱監國的時候,有什麽事都是先找濫好人汪廣洋,倒不是指望汪廣洋這老滑頭能壓製胡惟庸,而是敲打胡惟庸。告訴他,在中書省他隻是二把手。


    朱標表麵上漫不經心,實則處心積慮的叫道:“汪卿!”


    汪廣洋心下一沉,接著出班道:“微臣在!”


    “擬旨,讓新羅王來應天覲見陛下。”


    “遵旨!”


    “我還沒有說完呢!”


    “殿下,有什麽事您吩咐!”


    朱標也不客氣,直接就下了命令:“讓晉王朱棡繼續向北進軍,打到極北之地!最近高句麗省民心思動,有謀反的跡象。燕王朱棣遷徙到遼陽,總領遼東和高句麗軍事。燕山左衛進軍平壤,右衛進軍漢城。周王朱橚···”朱標說道這裏,還打量了下汪廣洋和胡惟庸的臉色。


    藩王封地遷徙這麽大的事情,朱標說改就改,汪廣洋和胡惟庸臉上都有狐疑之色,可是朱標隻看了她們一眼,兩人都低下頭,口裏稱是。


    朱標這人隨和,也不以為,接著說道:“周王朱橚遷徙到桂林。”


    “是!”


    雖然朱標壓了胡惟庸一把,胡惟庸還是不得不阿諛奉承朱標。


    可是簡單的溜須拍馬,隻能說明胡惟庸膚淺,不能顯示出自己的幹練。


    於是老狐狸眼珠子一轉,說道:“太子殿下!”


    “請講!”


    “派誰去宣那高麗王進京!”


    胡惟庸也是個能人,知道朱標把文治派的周王調到廣西,留下主戰派的朱棣在遼東,那是要對新羅動手了。


    這時候去新羅宣李成桂來朝,那是九死一生。


    胡惟庸看破不說破,就是為了顯示自己比汪廣洋幹練。


    其實,老胡錯了,這點事情,汪廣洋都看不出來,老朱就不會封他為忠勤伯了,更不會任用他為左丞相了。


    隻是他知道老朱心狠手辣,所以明哲保身。凡事都是讓老朱、朱標或者是胡惟庸拿主意。


    朱標其實早就有了人選,他假裝思索起來。“嗯,派誰去好呢?”


    他站起來,走到胡惟庸順便,眯著眼睛看著他問道:“胡卿k可有人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道人並收藏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