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古邑千行路,昏蒙萬裏塵。
寒風林下葉,暖日灶邊人。
濟水流城外,煙煴染此身。
師尊應共我,複問解迷津。
話說宋江來至幽冥界,立在三生石前,想一觀自己三生如何。當時撫摸了,就見前生:乃天魁星主,在鬥部任職,後來受旨下界除妖。因殺伐忒重,被天師封印龍虎山下。再看今生:乃投胎為人,上梁山落草,後來受旨招安除賊。因保國安民,被天子加官進爵封侯。再看來生:乃做都土地,在梁山受香,後來受旨上界歸位。因功成果滿,被上帝封賞迴歸鬥部。
宋江看罷,心中歡喜。黑白無常都來恭喜宋江。三個高高興興入內去。不一時來至一城,宋江以為這裏便是酆都城,正要進去。黑白無常攔著道:“星主,你且看清城名!”宋江這才抬頭看,隻見牌匾上三個大字,寫道:“枉死城。”宋江見了,問道:“此地是何處?”黑無常沒好氣道:“本來此處沒有這座城池,後來佛家來個地藏王菩薩,說要渡盡地獄惡鬼,就建此城。專把不能輪迴的惡鬼收入城中,教這夥惡鬼每日吃齋念佛。教我說,這般惡鬼,誰肯專心禮佛?若落在我等十大陰帥手上,隻殺的幹淨才了。”宋江迴想起魯智深也是佛門中人,於是道:“佛家仁慈,不知可否入內一觀?”白無常道:“依我看,不必了。留在城中得,盡是惡鬼,無需犯險。”宋江道:“隻在城頭上看,如何?”黑白無常聞言,也不好說。引宋江上城頭看了。
宋江看時,果見城內無一處完好,這些兒個惡靈冤魂,相繼嘶吼,前仆後繼。城中並無鬼差,隻有許多僧人靈魂在彼,打坐念經。宋江看了多時,忽見遠處四個人物眼熟。定睛看時,正是高俅、童貫等人。宋江見狀,怒從心起,指著那幾人道:“你們這等奸佞之人,生前禍亂朝綱,死後竟還在此處苟延殘喘。”白無常忙勸道:“星主莫氣,他們雖在枉死城,卻也隻能被困於此。若不一心禮佛,便永無出頭之日。”宋江聞言,隻得作罷。
於是三人繞過枉死城,正到酆都城下。三個入了酆都城,隻見一片祥和,都是良善之魂。其中往來,與陽間無甚特別。宋江道:“這裏鬼魂也要早起晚歸麽?”黑無常道:“不然如何?想城外有五座山,每座山都有一個鬼帝把持,號稱五方鬼帝。這些鬼帝便是大官兒,教這些鬼魂開山鑿井、種地製物。”宋江心中好奇,問道:“不知鬼魂卻吃甚麽?”白無常笑道:“星主有所不知,這地府亦有五穀雜糧,皆是鬼農所種。不過多是陰氣滋養之物,如幽黍、冥麥之類。當官做主的則吃香火。”宋江聽了大為驚奇。
三人直至酆都城內中心,黑無常道:“前一個是大殿,正是酆都大帝辦公所在。如今酆都大帝上天庭聚會,因此不在。”於是三個繞過大殿,再出城來。正到一個去處,見六座大殿,一字兒排開。往來人群,熙熙攘攘,出出進進,盡皆歡笑。宋江問道:“不知此處是甚麽去處,這裏人魂如何這般喜悅?”黑無常道:“此地喚作羅酆六天宮,主掌陰陽兩界循環之地。”宋江不解。白無常道:“即是陽間燒化的東西,都在這裏領取;陰間要托夢還魂的,都在這裏申請。”宋江大悟,乃道:“既如此,我有一請。”黑白無常道:“何必言請,盡說便是。”宋江道:“如此,我意托夢兄弟,不知如何?”白無常笑道:“星主請便。”於是宋江便來與盧俊義托夢,說了些心裏話。又想去尋吳用托夢,隻是想到:“軍師恁地重情義,若知曉我宋江已死,恐不戀人世。軍師學才萬般,日後必然高就,我萬不可毀壞前途。”於是作罷。
且說宋江托夢以畢,三人再行,又來到一處巍峨大殿前,殿門上書:“森羅殿。”三個大字。又見兩旁柱子上寫一副對聯:“淚酸、血鹹、口甜、手辣、莫道人間無苦海;金黃、銀白、眼紅、心黑、須知頭上有青天。”白無常道:“閻君今日便在此殿上與星主洽談。”三個進入殿內,閻君高坐其上。宋江恭敬行禮,閻君翻看生死簿後道:“宋江,你本是天上天魁星下凡,在陽世忠義之名頗著。如今你雖然身死,魂歸地府。然仍有塵緣未了。今本君另有安排,封你為梁山泊都土地,可率陰兵十萬,保一方安寧。專等天罡地煞全可,到時上帝自有均旨。”宋江領旨謝恩。
隻見閻君大手一揮,宋江頃刻換上官服。當時宋江拜謝了道:“不知微臣如何迴去梁山泊?”閻君笑道:“星主不必憂慮,隻待晁蓋到此,領你迴去便是。”說罷。宋江隻在廳上靜候。不一時,聽得殿外馬蹄聲響。宋江看時,就見晁蓋入內來。宋江心中大喜,忙與晁蓋答禮,晁蓋道:“兄弟,這許多年不見,想煞兄弟!”宋江感慨道:“哥哥,不想今日還有相見之時。”晁蓋大笑道:“我在這地府之中也常念及兄弟們的義氣。如今終於相見,真大喜也。”兩個說罷,都來拜見閻君,閻君開口道:“晁蓋,此趟勞煩你送宋星主迴梁山泊任職,待人員齊備,正是功成果滿,迴來另有封賞。莫要貪戀凡塵,切記!”晁蓋應下。
二人告別閻君,出了森羅殿。晁蓋請宋江上馬,宋江看時,見照夜玉獅子在彼,心下又歡喜一陣。兩個各自上馬,一路南下,順來路去了。一路上,宋江與晁蓋說起梁山後來之事,說到兄弟們死傷離散,不禁悲從中來。晁蓋安慰道:“兄弟莫要哀傷,如今你受封梁山泊都土地,眾家弟兄都在梁山泊等你迴去團聚。”正說著,二人早來到有來無迴道。正有牛頭馬麵攔著去路,喝道:“哪裏來的孤魂野鬼,豈不知此道有來無迴?還敢擅闖?”兩個勒住馬。晁蓋道:“閻君已封這位宋江為梁山泊都土地,放我等迴梁山,你等休得阻攔!”牛頭馬麵聞言,說道:“取來印信一觀,才肯放行!”宋江道:“不知有甚印信,閻君隻賜這一身官服。”晁蓋道:“你這衣服裏可有麽?”宋江這才身上摸索了,果然見有印信。方取下與牛頭馬麵看過了。牛頭道:“既是土地,便可放行。”當即讓開路,兩個縱馬出山。
卻說晁蓋、宋江兩個方出洞穴,就見前方雲霧散開,一道亮光閃現。晁蓋指著那處說道:“那裏便是通往梁山泊之路,兄弟隨我來。”二人快馬加鞭進亮光之中,刹那間天旋地轉。其間宋江隻聽得身後有人唿喊,迴頭看時,看不真著。眾看官知道,這裏正是九紋龍史進見了。
隻說天地待恢複清明時,已身處梁山泊前。此時正值深夜,看看來至泊邊,就見一派水泊上許多舟船,為首的都是水軍頭領,放眼望去,張橫、張順、阮小二、阮小五、童威、童猛都在。宋江見狀,熱淚盈眶,下馬來與眾將團聚。這夥水軍頭領紛紛拜倒道:“恭迎公明哥哥迴山!”宋江忙扶起道:“眾兄弟何必多禮,快快起來敘話。”眾人拜罷宋江,又來與晁蓋道:“天王哥哥此去地府,一路辛苦。”晁天王隻是大笑道:“此一趟是接我兄弟迴山,何談辛苦?”眾頭領又請二位哥哥上船。一齊渡水上梁山去了。
來到金沙灘下,隻見從前兄弟都在。林衝、魯智深二人為首,領馬步頭領都到金沙灘前恭迎宋江。宋江一一與諸位兄弟相見,心中滿是感慨。眾人簇擁著宋江與晁蓋上山。隻是梁山上盡顯破敗,宋江每步一歎道:“滄階古道,老關破瓦,如何遮蔽三光風雨?”眾看官有所不知,原來死鬼陰魂都怕三光風雨。何為三光?乃日光、月光、星光。日光最陽,陰魂弱見,輕者損傷,重者魂飛魄散;月光屬陰,曬無壞處,然多曬陰氣太重,便無法投胎;星光殺氣忒重,常曬恐成惡鬼,難以複良。再說風雨,風動可摧三魂,雨落乃毀七魄。因此三光風雨,陰魂唯恐避之不及。因此宋江才有此問。
當時魯智深道:“哥哥不必哀歎,我等諸魂皆有去處。”說了,引上山來。就見一處小房子,與從前忠義堂一般無二,隻是尺寸略小,好似狗窩。宋江見狀,哭笑不得,問道:“此乃誰人所鑄?”當有陶宗旺出列道:“實不相瞞哥哥說,是小弟所造。”宋江道:“如何建造?”陶宗旺道:“用法驅使山中飛禽、走獸、昆蟲等生靈所造。”說罷,便請入內。宋江又問道:“這般小去處,如何入內?”魯智深道:“你我都無肉身,隻是靈光一點,隻要心意到時,大小不必論述。”說罷,先變小入內去了。宋江見狀,驚唿道:“真神奇也!”於是也心念一動,縮小入內去了。
眾人都到小忠義堂內,就見其中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俱齊備。宋江驚歎不已,笑道:“真乃‘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早已擺好了宴席。當請晁天王第一個坐了,下首宋江坐了。兩旁都是天罡地煞。當時眾人坐定,晁蓋置酒相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宋江站起身來,環視諸將道:“宋某此番曆經生死,更感兄弟們情義珍貴。如今歸來,閻君封我為八百裏梁山泊都土地,掌管十萬陰兵,定要與兄弟們共保一方平安。”眾好漢齊聲高唿。
正熱鬧間,忽有小鬼來報,說是山下有一夥劫匪要上梁山落草。宋江笑道:“來得正好,教這夥人見識見識咱們陰兵陰將的利害。”當下與眾將商議對策。林衝道:“哥哥莫急,我等依著水泊地利,先設下埋伏。”魯智深也大喊道:“灑家早就手癢,定要打得那些草寇屁滾尿流。”於是宋江命水軍頭領們在水泊中潛伏,步軍與馬軍則隱藏於山林兩側。待到賊匪靠近,先是水軍出擊,打亂敵軍陣腳,隨後伏兵盡出。一時間唬的那夥賊人心肺俱碎,肝膽俱裂。賊匪哪見過如此鬧鬼的事情,不消片刻便大敗而逃。此事流傳出去,周邊百姓皆知,認得梁山泊好漢英魂,來此守護一方平安。後來善男信女愈發的多了,每日香火不斷,幾乎有求必應。
梁山泊小忠義堂上,眾英魂每日受香火,設宴歡樂,許願等,不必絮繁。再說宋江等在梁山泊安樂自得。一日聚會,魯智深吃的酒醉,與眾說道:“當日灑家圓寂。正想起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與灑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萬鬆林裏廝殺,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圓寂。便問眾和尚,俺家問你,如何喚做圓寂。寺內眾僧答道:‘你是出家人,還不省得?佛門中人常言:圓滿諸德,寂滅諸惡。圓寂便是僧尼之死。’我當時聽了大笑,既然死乃喚做圓寂,灑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湯來,灑家沐浴。寺內眾僧,都隻道我說耍,又見我這般性格,不敢不依。隻得喚道人燒湯來與灑家洗浴。當時俺換了一身禦賜的僧衣,便叫部下軍校:又問寺內眾僧處,討紙筆寫下一篇頌子。去法堂上,捉把禪椅,當中坐了。焚起一爐好香,放了那張紙在禪床上,自疊起兩隻腳,左腳搭在右腳,自然天性騰空。”宋江聞言,問道:“吾師寫下甚麽頌子,願聞其詳。”魯智深就把頌子唱道:
“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枷,這裏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聽了,一勁兒讚歎,隻說:“吾師高妙。”一旁秦明笑道:“哥哥,你卻不知,但凡一人上山來,魯大師都要唱一遍,生怕別人不知道的。”宋江道:“隨心所欲,也是好的。”正說了,又有林衝道:“哥哥,我這裏也有一首,要聽麽?”宋江道:“洗耳恭聽。”林衝就把自己寫得詩詞唱出來。正是:生前英雄氣,死後好漢魂。不知林衝要唱甚麽詩詞,請聽下迴分解。
古邑千行路,昏蒙萬裏塵。
寒風林下葉,暖日灶邊人。
濟水流城外,煙煴染此身。
師尊應共我,複問解迷津。
話說宋江來至幽冥界,立在三生石前,想一觀自己三生如何。當時撫摸了,就見前生:乃天魁星主,在鬥部任職,後來受旨下界除妖。因殺伐忒重,被天師封印龍虎山下。再看今生:乃投胎為人,上梁山落草,後來受旨招安除賊。因保國安民,被天子加官進爵封侯。再看來生:乃做都土地,在梁山受香,後來受旨上界歸位。因功成果滿,被上帝封賞迴歸鬥部。
宋江看罷,心中歡喜。黑白無常都來恭喜宋江。三個高高興興入內去。不一時來至一城,宋江以為這裏便是酆都城,正要進去。黑白無常攔著道:“星主,你且看清城名!”宋江這才抬頭看,隻見牌匾上三個大字,寫道:“枉死城。”宋江見了,問道:“此地是何處?”黑無常沒好氣道:“本來此處沒有這座城池,後來佛家來個地藏王菩薩,說要渡盡地獄惡鬼,就建此城。專把不能輪迴的惡鬼收入城中,教這夥惡鬼每日吃齋念佛。教我說,這般惡鬼,誰肯專心禮佛?若落在我等十大陰帥手上,隻殺的幹淨才了。”宋江迴想起魯智深也是佛門中人,於是道:“佛家仁慈,不知可否入內一觀?”白無常道:“依我看,不必了。留在城中得,盡是惡鬼,無需犯險。”宋江道:“隻在城頭上看,如何?”黑白無常聞言,也不好說。引宋江上城頭看了。
宋江看時,果見城內無一處完好,這些兒個惡靈冤魂,相繼嘶吼,前仆後繼。城中並無鬼差,隻有許多僧人靈魂在彼,打坐念經。宋江看了多時,忽見遠處四個人物眼熟。定睛看時,正是高俅、童貫等人。宋江見狀,怒從心起,指著那幾人道:“你們這等奸佞之人,生前禍亂朝綱,死後竟還在此處苟延殘喘。”白無常忙勸道:“星主莫氣,他們雖在枉死城,卻也隻能被困於此。若不一心禮佛,便永無出頭之日。”宋江聞言,隻得作罷。
於是三人繞過枉死城,正到酆都城下。三個入了酆都城,隻見一片祥和,都是良善之魂。其中往來,與陽間無甚特別。宋江道:“這裏鬼魂也要早起晚歸麽?”黑無常道:“不然如何?想城外有五座山,每座山都有一個鬼帝把持,號稱五方鬼帝。這些鬼帝便是大官兒,教這些鬼魂開山鑿井、種地製物。”宋江心中好奇,問道:“不知鬼魂卻吃甚麽?”白無常笑道:“星主有所不知,這地府亦有五穀雜糧,皆是鬼農所種。不過多是陰氣滋養之物,如幽黍、冥麥之類。當官做主的則吃香火。”宋江聽了大為驚奇。
三人直至酆都城內中心,黑無常道:“前一個是大殿,正是酆都大帝辦公所在。如今酆都大帝上天庭聚會,因此不在。”於是三個繞過大殿,再出城來。正到一個去處,見六座大殿,一字兒排開。往來人群,熙熙攘攘,出出進進,盡皆歡笑。宋江問道:“不知此處是甚麽去處,這裏人魂如何這般喜悅?”黑無常道:“此地喚作羅酆六天宮,主掌陰陽兩界循環之地。”宋江不解。白無常道:“即是陽間燒化的東西,都在這裏領取;陰間要托夢還魂的,都在這裏申請。”宋江大悟,乃道:“既如此,我有一請。”黑白無常道:“何必言請,盡說便是。”宋江道:“如此,我意托夢兄弟,不知如何?”白無常笑道:“星主請便。”於是宋江便來與盧俊義托夢,說了些心裏話。又想去尋吳用托夢,隻是想到:“軍師恁地重情義,若知曉我宋江已死,恐不戀人世。軍師學才萬般,日後必然高就,我萬不可毀壞前途。”於是作罷。
且說宋江托夢以畢,三人再行,又來到一處巍峨大殿前,殿門上書:“森羅殿。”三個大字。又見兩旁柱子上寫一副對聯:“淚酸、血鹹、口甜、手辣、莫道人間無苦海;金黃、銀白、眼紅、心黑、須知頭上有青天。”白無常道:“閻君今日便在此殿上與星主洽談。”三個進入殿內,閻君高坐其上。宋江恭敬行禮,閻君翻看生死簿後道:“宋江,你本是天上天魁星下凡,在陽世忠義之名頗著。如今你雖然身死,魂歸地府。然仍有塵緣未了。今本君另有安排,封你為梁山泊都土地,可率陰兵十萬,保一方安寧。專等天罡地煞全可,到時上帝自有均旨。”宋江領旨謝恩。
隻見閻君大手一揮,宋江頃刻換上官服。當時宋江拜謝了道:“不知微臣如何迴去梁山泊?”閻君笑道:“星主不必憂慮,隻待晁蓋到此,領你迴去便是。”說罷。宋江隻在廳上靜候。不一時,聽得殿外馬蹄聲響。宋江看時,就見晁蓋入內來。宋江心中大喜,忙與晁蓋答禮,晁蓋道:“兄弟,這許多年不見,想煞兄弟!”宋江感慨道:“哥哥,不想今日還有相見之時。”晁蓋大笑道:“我在這地府之中也常念及兄弟們的義氣。如今終於相見,真大喜也。”兩個說罷,都來拜見閻君,閻君開口道:“晁蓋,此趟勞煩你送宋星主迴梁山泊任職,待人員齊備,正是功成果滿,迴來另有封賞。莫要貪戀凡塵,切記!”晁蓋應下。
二人告別閻君,出了森羅殿。晁蓋請宋江上馬,宋江看時,見照夜玉獅子在彼,心下又歡喜一陣。兩個各自上馬,一路南下,順來路去了。一路上,宋江與晁蓋說起梁山後來之事,說到兄弟們死傷離散,不禁悲從中來。晁蓋安慰道:“兄弟莫要哀傷,如今你受封梁山泊都土地,眾家弟兄都在梁山泊等你迴去團聚。”正說著,二人早來到有來無迴道。正有牛頭馬麵攔著去路,喝道:“哪裏來的孤魂野鬼,豈不知此道有來無迴?還敢擅闖?”兩個勒住馬。晁蓋道:“閻君已封這位宋江為梁山泊都土地,放我等迴梁山,你等休得阻攔!”牛頭馬麵聞言,說道:“取來印信一觀,才肯放行!”宋江道:“不知有甚印信,閻君隻賜這一身官服。”晁蓋道:“你這衣服裏可有麽?”宋江這才身上摸索了,果然見有印信。方取下與牛頭馬麵看過了。牛頭道:“既是土地,便可放行。”當即讓開路,兩個縱馬出山。
卻說晁蓋、宋江兩個方出洞穴,就見前方雲霧散開,一道亮光閃現。晁蓋指著那處說道:“那裏便是通往梁山泊之路,兄弟隨我來。”二人快馬加鞭進亮光之中,刹那間天旋地轉。其間宋江隻聽得身後有人唿喊,迴頭看時,看不真著。眾看官知道,這裏正是九紋龍史進見了。
隻說天地待恢複清明時,已身處梁山泊前。此時正值深夜,看看來至泊邊,就見一派水泊上許多舟船,為首的都是水軍頭領,放眼望去,張橫、張順、阮小二、阮小五、童威、童猛都在。宋江見狀,熱淚盈眶,下馬來與眾將團聚。這夥水軍頭領紛紛拜倒道:“恭迎公明哥哥迴山!”宋江忙扶起道:“眾兄弟何必多禮,快快起來敘話。”眾人拜罷宋江,又來與晁蓋道:“天王哥哥此去地府,一路辛苦。”晁天王隻是大笑道:“此一趟是接我兄弟迴山,何談辛苦?”眾頭領又請二位哥哥上船。一齊渡水上梁山去了。
來到金沙灘下,隻見從前兄弟都在。林衝、魯智深二人為首,領馬步頭領都到金沙灘前恭迎宋江。宋江一一與諸位兄弟相見,心中滿是感慨。眾人簇擁著宋江與晁蓋上山。隻是梁山上盡顯破敗,宋江每步一歎道:“滄階古道,老關破瓦,如何遮蔽三光風雨?”眾看官有所不知,原來死鬼陰魂都怕三光風雨。何為三光?乃日光、月光、星光。日光最陽,陰魂弱見,輕者損傷,重者魂飛魄散;月光屬陰,曬無壞處,然多曬陰氣太重,便無法投胎;星光殺氣忒重,常曬恐成惡鬼,難以複良。再說風雨,風動可摧三魂,雨落乃毀七魄。因此三光風雨,陰魂唯恐避之不及。因此宋江才有此問。
當時魯智深道:“哥哥不必哀歎,我等諸魂皆有去處。”說了,引上山來。就見一處小房子,與從前忠義堂一般無二,隻是尺寸略小,好似狗窩。宋江見狀,哭笑不得,問道:“此乃誰人所鑄?”當有陶宗旺出列道:“實不相瞞哥哥說,是小弟所造。”宋江道:“如何建造?”陶宗旺道:“用法驅使山中飛禽、走獸、昆蟲等生靈所造。”說罷,便請入內。宋江又問道:“這般小去處,如何入內?”魯智深道:“你我都無肉身,隻是靈光一點,隻要心意到時,大小不必論述。”說罷,先變小入內去了。宋江見狀,驚唿道:“真神奇也!”於是也心念一動,縮小入內去了。
眾人都到小忠義堂內,就見其中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俱齊備。宋江驚歎不已,笑道:“真乃‘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早已擺好了宴席。當請晁天王第一個坐了,下首宋江坐了。兩旁都是天罡地煞。當時眾人坐定,晁蓋置酒相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宋江站起身來,環視諸將道:“宋某此番曆經生死,更感兄弟們情義珍貴。如今歸來,閻君封我為八百裏梁山泊都土地,掌管十萬陰兵,定要與兄弟們共保一方平安。”眾好漢齊聲高唿。
正熱鬧間,忽有小鬼來報,說是山下有一夥劫匪要上梁山落草。宋江笑道:“來得正好,教這夥人見識見識咱們陰兵陰將的利害。”當下與眾將商議對策。林衝道:“哥哥莫急,我等依著水泊地利,先設下埋伏。”魯智深也大喊道:“灑家早就手癢,定要打得那些草寇屁滾尿流。”於是宋江命水軍頭領們在水泊中潛伏,步軍與馬軍則隱藏於山林兩側。待到賊匪靠近,先是水軍出擊,打亂敵軍陣腳,隨後伏兵盡出。一時間唬的那夥賊人心肺俱碎,肝膽俱裂。賊匪哪見過如此鬧鬼的事情,不消片刻便大敗而逃。此事流傳出去,周邊百姓皆知,認得梁山泊好漢英魂,來此守護一方平安。後來善男信女愈發的多了,每日香火不斷,幾乎有求必應。
梁山泊小忠義堂上,眾英魂每日受香火,設宴歡樂,許願等,不必絮繁。再說宋江等在梁山泊安樂自得。一日聚會,魯智深吃的酒醉,與眾說道:“當日灑家圓寂。正想起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與灑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萬鬆林裏廝殺,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圓寂。便問眾和尚,俺家問你,如何喚做圓寂。寺內眾僧答道:‘你是出家人,還不省得?佛門中人常言:圓滿諸德,寂滅諸惡。圓寂便是僧尼之死。’我當時聽了大笑,既然死乃喚做圓寂,灑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湯來,灑家沐浴。寺內眾僧,都隻道我說耍,又見我這般性格,不敢不依。隻得喚道人燒湯來與灑家洗浴。當時俺換了一身禦賜的僧衣,便叫部下軍校:又問寺內眾僧處,討紙筆寫下一篇頌子。去法堂上,捉把禪椅,當中坐了。焚起一爐好香,放了那張紙在禪床上,自疊起兩隻腳,左腳搭在右腳,自然天性騰空。”宋江聞言,問道:“吾師寫下甚麽頌子,願聞其詳。”魯智深就把頌子唱道:
“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枷,這裏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聽了,一勁兒讚歎,隻說:“吾師高妙。”一旁秦明笑道:“哥哥,你卻不知,但凡一人上山來,魯大師都要唱一遍,生怕別人不知道的。”宋江道:“隨心所欲,也是好的。”正說了,又有林衝道:“哥哥,我這裏也有一首,要聽麽?”宋江道:“洗耳恭聽。”林衝就把自己寫得詩詞唱出來。正是:生前英雄氣,死後好漢魂。不知林衝要唱甚麽詩詞,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