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人生如過隙,日月似飛梭。
百年彈指過,何日不笙歌?
話說宋金兩國相約中京談和,宋江與秦檜說了。次日,宋江先撥天遒將嶽飛、撲天雕李應、沒羽箭張清、小溫侯呂方四員將領,護送秦禦史、柴進二人;又遣鐵麵孔目裴宣、聖手書生蕭讓兩員文士,輔助進金國談判筆錄;再教旱地忽律朱貴、笑麵虎朱富照顧二人起居。大隊人馬,引領馬步軍三千,都是錦袍金甲,戎裝革帶。護持禦史,前遮後擁,擺布出城。當時有蒲察石家奴引一隊去迎著秦檜。兩隊相見,石家奴便引宋使大隊人馬,迤邐來至中京大定府。
入城來看,兩列百姓,排門香花燈燭。大金國主早在半月前得了旨意,特遣京中重臣完顏宗興為正使,漢人吳孝民為次使,引裴滿兄弟做護衛,從上京城趕至中京。如今二人引本州文武親臣,具服乘馬,出南門迎接大宋天朝使臣。直至銀安殿上,嶽飛等八籌好漢英雄立於身後,秦禦史並柴進立於龍亭之左,完顏宗興、吳孝民同親隨立於龍庭之右。兩國施禮以畢,抬過詔馳龍案交椅等,尋坐定了。宗興便與秦檜相見,當時宗興先開口道:“貴國進兵至今,看看死傷慘重,如今卻來主動求和,恐是內情不便。也罷,我主隆恩浩蕩,也願講和,隻是不知條件如何?”秦檜道:“使者怕是誤會,我天朝上國,何來內情不便?隻是我主天子憐憫你金國百姓,不忍其落入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心生慈悲,要度你國脫離苦海。如今講和,正是順天意,和民心,望使者順從之。”宗興聞言,沉默一刻,才道:“既如此,不知貴國可有誠意?”秦檜問道:“甚麽誠意,請照實說。”宗興道:“我這裏有幾條條件,說來你聽:其一,兩個談和,不可再動刀兵。”秦檜道:“此乃頭等要事,不知其二?”宗興又道:“其二,願貴國歸還所俘本國之人。”秦檜道:“合理,然你處本國俘虜亦要歸還。”宗興道:“其三,開放榷場,允貿易往來。”秦檜聞言,正為難間,宗興接著道:“此外,每年賜予我國金銀財帛,以顯你天朝上國之恩。屆時,我國願年年進貢,歲歲稱臣。不為過罷?”此言一出,驚駭四座。
此話卻惹惱數內一個英豪。正是嶽飛起身,怒目圓睜道:“邊陲蠻夷,怎敢欺人太甚!量你這節節敗退之狀,怎敢得寸進尺,要這許多好處?不怕我天朝直驅,滅你一國上下!”完顏宗興見了這人,樣貌不凡,心中略有驚奇,問左右道:“此人是誰?”當下有認得的本州官吏答道:“此乃宋江麾下一員猛將,姓嶽名飛,有字鵬舉是也。”宗興大驚:“莫不是破我薊州的大將?”眾人言是。宗興聽了,便道:“將軍哪裏話,我等坐在這裏協商,定是你來我往,我提了條件,你可以駁迴。這裏既不是戰場,又無關生死,將軍不必動怒,且坐下詳談。”嶽飛聽罷,嗤之以鼻,當即坐下。柴進見狀,要來緩和氣氛,微微一笑說道:“宗興使者所言忒過分些,但講議和之事,總需雙方商議。我朝自然不會任人宰割,也有條件要說。”宗興道:“你且說了。”柴進就請秦檜來說、秦檜道:“貴國中京道兩府二十一州本是遼國舊土,如今當把此地盡數歸還大遼,自歸上京。此是第一條。”秦檜還要說第二條,宗興止住道:“休說,隻這第一條,我國斷不答應,此事恐難達成。”秦檜聞言,唯恐兩國再戰,支支吾吾,不敢作答。雙方一時僵持不下。
那裏柴進道:“這些地界本是遼國疆土,如何不能歸還?”宗興不言,吳孝民忙道:“貴使如此說時,遼國安在?”柴進望天拱手道:“我大宋天子早有旨意,昭告天下,重建遼國,如今遼國郎主安在,你怎不認?”吳孝民則道:“遼國已亡與我大金,此乃天下皆知之共識。”柴進乜斜嶽飛,嶽飛見了,站起身來,朗聲道:“大宋天子詔書在此,誰敢不信!”說罷,懷中取來宣告,展開來宣讀。完顏宗興則道:“休念,休念。你說遼國在彼,皆一家之辭,誰能信服?”柴進道:“既如此,可去請大遼郎主遣使。來此一同理會,商榷如何?”完顏宗興與吳孝民等商議多時,便道:“也好,便請大遼郎主遣使來此。他說要迴國土,我便歸還,然但若到時他不要了,又當如何?”秦檜正要搭話,那裏嶽飛心急,聞言拍案而起,亢聲言道:“若大遼郎主至,仍無定論。我大宋必興兵戈,以武取迴故地!”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宗興麵色微變,才道:“將軍好氣魄,隻是戰爭一起,生靈塗炭,實非百姓之福。”嶽飛凜然道:“我等身為軍人,衛國保家,豈容國土淪陷敵手!”場麵一度緊張,眾人皆屏息凝神。
那秦檜忍耐多時,見這般常景,就喝嶽飛道:“你一屆武夫,這裏哪有你多嘴處,還不退了出去。”嶽飛怒目而視,轉身即走。眾人沉默不語。秦檜暗自心想:“這嶽飛仗著宋江做靠山,真不知天高地厚,兩國談判,竟敢在金使麵前如此放肆。待我日後在陛下天子麵前定參他一本。”當時宗興見狀,打破沉默,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等大遼使者到來再做定論。諸位可在館下安歇,不必相送。”言畢,引吳孝民等人起身便走。
卻說秦檜等迴了館驛安歇,秦檜見盟約難攏,逐尋柴進、李應、裴宣、蕭讓等來問道:“他使者這般頑劣,怎能談攏?”李應則道:“若談不攏時,再打他一迴,教他知道怕了,自然談攏。”秦檜歎道:“將軍此言差矣,金國雖敗,然仍存國力,也是大邦。我大宋兩年征戰,內憂也多,如何勾得再戰?當思退步才是。”李應聞言,也不多說。秦檜再道:“當下可請遼國來使,再作商議。”於是教蕭讓寫了書信,遣人望遼國送去。裴宣則疑慮道:“他那裏信誓旦旦,說遼國若要迴中京,他甘願奉還,怎能如此輕易?我意其中必然有詐!”眾人不解。秦檜道:“不必管他,隻待遼國使臣到此,自見分曉。”因此,不必多說。
是日,遼國得了書信,自遣使臣兀顏均抵達大金中京。秦檜率眾官員出城相迎,將遼國使臣接入城中。雙方館內寒暄,兀顏均與眾人見了,眾人看時,也是相貌堂堂一個年少俊才,允文允武。當時兀顏均說罷姓名,乃道:“我國郎主千歲聞大宋願將中京道兩府二十一州舊土歸還,甚是大喜,隻因國家初建,各地離不開重臣,因此特遣小可兀顏均到此協商。小可一介晚輩,多有才疏,望眾前輩提攜則個。”秦檜道:“這個不妨事,你我皆是一國使臣,怎按年齒論短長?共勉才是。”寒暄已了,便遣人望銀安殿傳話,教金國開始商討盟約之事。當下金國迴信推辭道:“來使新到,不必急切,可休憩數日,待精神迴複,再論不遲。”於是拖了多日。三五日後,秦檜幾番遣人詢問,皆不得迴複。
看看半月之上,忽有吳孝民來見兀顏均私談良久,其中甚麽言語,不得而知。次日,完顏宗興才肯與宋、遼兩國使臣相見。當時秦檜不肯帶武將,就把嶽飛、李應、張清、呂方並朱貴、朱富都留在館下安歇。自引柴進、裴宣、蕭讓入殿。當時還有遼國使臣兀顏均,並兩個文士也到大殿。宗興自來與眾人敘禮,將畢,卻請入後殿,大設華筵,水陸俱備。秦檜不解,正要詢問,誰知宗興不容得他問,就叫番官進酒,戎將傳杯,歌舞滿筵,胡笳聒耳,燕姬美女,各奏戎樂,羯鼓塤篪,胡旋慢舞。便道:“先來飲酒,屆時便說。”秦檜這人卻容易說話,心想:“恐是知道不能躲避了,要歸還國土,才這般好生管待。”因此也不多問,就來筵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大醉,心滿意足方終。看看天色晚了,又送眾使者於館驛內安歇。跟去人員,都有賞勞。當時嶽飛幾個武將見眾人醉醺醺迴來,問道:“不知講義如何?”有裴宣稍有克製,雖被灌酒,亦不是其餘那般醉得,當即答道:“不願詳談,隻把酒言歡。”幾個武將聽了,皆不知其意。
次日,完顏宗興又來相陪秦檜飲宴,大張筵席,管待朝使。葡萄酒熟傾銀甕,黃羊肉美滿金盤。異果堆筵,奇花散彩。筵席將終,隻見宗興金盤捧出玩好之物,上獻秦檜、柴進等。直飲至更深方散。第三日,依舊會集本州文武群臣,番戎鼓樂,好不樂哉。再命吳孝民將牛羊、馬匹、金銀、彩段等項禮物,直至館內,大設廣會,犒勞三軍,重賞眾將。
如此往來許久,不覺天氣愈寒。嶽飛、李應等多次求見秦檜,卻總見不得。無奈,眾人又去見柴進。那柴進何許人也,正是前朝鳳子龍孫,怎受這般金銀男女、酒肉俗物蠱惑?自然清醒,見眾人來,忙請入內。嶽飛等問如何,柴進道:“秦禦史如今被那金國使者日日宴請,名曰商談議和之事,實則花天酒地。我數次問事,均被拒絕。長此以往,豈不一事無成,又失了我大宋國威!”裴宣附和道:“正是此理,那完顏宗興每日大擺筵席,送來金主寶貝、美女佳人,看似議和,實則拖延,如之奈何?”嶽飛聞言,拍案而起,怒道:“不妨直闖入去,教他定要給個迴複!”柴進道:“不可,正所謂:舉手不打笑臉人,何況我等先出這等事,他有了把柄,豈不反咬一口?”嶽飛問道:“那依兄長之見,應當如何?”柴進尋思片刻道:“不若等他今日迴來,我等再去勸說。若是還不聽,隻能上報朝廷,請聖上定奪。”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當晚,秦檜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攙扶著迴了驛館。第二日晌午時分,柴進引眾人都到秦禦史房內擺開,秦檜見眾人都到,便問:“你等何事?”柴進道:“不知秦禦史將何時談判?”秦檜聞言,強打精神坐起來,覷眾人道:“諸位不必多言,本官自有主張。”嶽飛拱手道:“還望禦史告知我等。”秦檜笑道:“你們都是武夫,懂得什麽?此事關係國體,事關重大,本官還要再斟酌則個。”李應忍不住說道:“秦禦史,金使此番拖延,又送金銀,無非是想罷去割地賠款。若是隨他願,不若再戰如何。”秦檜聞言,先是一怔,後穩定身形,厲聲道:“你知道甚麽?若是開戰,我大宋豈不是要生靈塗炭?”嶽飛道:“若是百般相讓,我大宋顏麵何在?宋元帥功績豈不湮滅?”秦檜聞宋江的名號,心中一股無名火起,當即揮手道:“作罷!你們休要再提,此事本官自有分寸。退下去了。”眾人無奈,隻得退出房間。柴進搖頭歎息道:“看來此事難辦。”嶽飛咬牙切齒道:“這奸臣誤國!”眾人憤憤去了。
話說這秦檜如何這般?原來這秦檜少時卻有滿腔抱負,後來如願入仕途,摸爬滾打也算做了朝廷命官。直至新帝登基,又被重用,心境自然變化。初時見宋江等人,得知一介小吏,一夥水窪草寇,也做的大宋元帥,正是打拚的標杆,更標其為榜樣。每每見時,無不憧憬。後來仕途平緩,自做此職,不曾升遷,再見宋江時,因此生寫嫉妒,隻是麵上不發。秦檜攬下這使者之職,本是要升官發財的,自然和氣生財,不願與金國鬧僵。那吳孝民深知其意,投其所好,因此與完顏宗興相談甚歡。其中又挑撥離間,說盡宋江等人壞話。秦檜便與宋江間隙更深,都在本迴之內。正是:紅男綠女皆有利,紙醉金迷誰可知?不知柴進等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人生如過隙,日月似飛梭。
百年彈指過,何日不笙歌?
話說宋金兩國相約中京談和,宋江與秦檜說了。次日,宋江先撥天遒將嶽飛、撲天雕李應、沒羽箭張清、小溫侯呂方四員將領,護送秦禦史、柴進二人;又遣鐵麵孔目裴宣、聖手書生蕭讓兩員文士,輔助進金國談判筆錄;再教旱地忽律朱貴、笑麵虎朱富照顧二人起居。大隊人馬,引領馬步軍三千,都是錦袍金甲,戎裝革帶。護持禦史,前遮後擁,擺布出城。當時有蒲察石家奴引一隊去迎著秦檜。兩隊相見,石家奴便引宋使大隊人馬,迤邐來至中京大定府。
入城來看,兩列百姓,排門香花燈燭。大金國主早在半月前得了旨意,特遣京中重臣完顏宗興為正使,漢人吳孝民為次使,引裴滿兄弟做護衛,從上京城趕至中京。如今二人引本州文武親臣,具服乘馬,出南門迎接大宋天朝使臣。直至銀安殿上,嶽飛等八籌好漢英雄立於身後,秦禦史並柴進立於龍亭之左,完顏宗興、吳孝民同親隨立於龍庭之右。兩國施禮以畢,抬過詔馳龍案交椅等,尋坐定了。宗興便與秦檜相見,當時宗興先開口道:“貴國進兵至今,看看死傷慘重,如今卻來主動求和,恐是內情不便。也罷,我主隆恩浩蕩,也願講和,隻是不知條件如何?”秦檜道:“使者怕是誤會,我天朝上國,何來內情不便?隻是我主天子憐憫你金國百姓,不忍其落入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心生慈悲,要度你國脫離苦海。如今講和,正是順天意,和民心,望使者順從之。”宗興聞言,沉默一刻,才道:“既如此,不知貴國可有誠意?”秦檜問道:“甚麽誠意,請照實說。”宗興道:“我這裏有幾條條件,說來你聽:其一,兩個談和,不可再動刀兵。”秦檜道:“此乃頭等要事,不知其二?”宗興又道:“其二,願貴國歸還所俘本國之人。”秦檜道:“合理,然你處本國俘虜亦要歸還。”宗興道:“其三,開放榷場,允貿易往來。”秦檜聞言,正為難間,宗興接著道:“此外,每年賜予我國金銀財帛,以顯你天朝上國之恩。屆時,我國願年年進貢,歲歲稱臣。不為過罷?”此言一出,驚駭四座。
此話卻惹惱數內一個英豪。正是嶽飛起身,怒目圓睜道:“邊陲蠻夷,怎敢欺人太甚!量你這節節敗退之狀,怎敢得寸進尺,要這許多好處?不怕我天朝直驅,滅你一國上下!”完顏宗興見了這人,樣貌不凡,心中略有驚奇,問左右道:“此人是誰?”當下有認得的本州官吏答道:“此乃宋江麾下一員猛將,姓嶽名飛,有字鵬舉是也。”宗興大驚:“莫不是破我薊州的大將?”眾人言是。宗興聽了,便道:“將軍哪裏話,我等坐在這裏協商,定是你來我往,我提了條件,你可以駁迴。這裏既不是戰場,又無關生死,將軍不必動怒,且坐下詳談。”嶽飛聽罷,嗤之以鼻,當即坐下。柴進見狀,要來緩和氣氛,微微一笑說道:“宗興使者所言忒過分些,但講議和之事,總需雙方商議。我朝自然不會任人宰割,也有條件要說。”宗興道:“你且說了。”柴進就請秦檜來說、秦檜道:“貴國中京道兩府二十一州本是遼國舊土,如今當把此地盡數歸還大遼,自歸上京。此是第一條。”秦檜還要說第二條,宗興止住道:“休說,隻這第一條,我國斷不答應,此事恐難達成。”秦檜聞言,唯恐兩國再戰,支支吾吾,不敢作答。雙方一時僵持不下。
那裏柴進道:“這些地界本是遼國疆土,如何不能歸還?”宗興不言,吳孝民忙道:“貴使如此說時,遼國安在?”柴進望天拱手道:“我大宋天子早有旨意,昭告天下,重建遼國,如今遼國郎主安在,你怎不認?”吳孝民則道:“遼國已亡與我大金,此乃天下皆知之共識。”柴進乜斜嶽飛,嶽飛見了,站起身來,朗聲道:“大宋天子詔書在此,誰敢不信!”說罷,懷中取來宣告,展開來宣讀。完顏宗興則道:“休念,休念。你說遼國在彼,皆一家之辭,誰能信服?”柴進道:“既如此,可去請大遼郎主遣使。來此一同理會,商榷如何?”完顏宗興與吳孝民等商議多時,便道:“也好,便請大遼郎主遣使來此。他說要迴國土,我便歸還,然但若到時他不要了,又當如何?”秦檜正要搭話,那裏嶽飛心急,聞言拍案而起,亢聲言道:“若大遼郎主至,仍無定論。我大宋必興兵戈,以武取迴故地!”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宗興麵色微變,才道:“將軍好氣魄,隻是戰爭一起,生靈塗炭,實非百姓之福。”嶽飛凜然道:“我等身為軍人,衛國保家,豈容國土淪陷敵手!”場麵一度緊張,眾人皆屏息凝神。
那秦檜忍耐多時,見這般常景,就喝嶽飛道:“你一屆武夫,這裏哪有你多嘴處,還不退了出去。”嶽飛怒目而視,轉身即走。眾人沉默不語。秦檜暗自心想:“這嶽飛仗著宋江做靠山,真不知天高地厚,兩國談判,竟敢在金使麵前如此放肆。待我日後在陛下天子麵前定參他一本。”當時宗興見狀,打破沉默,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等大遼使者到來再做定論。諸位可在館下安歇,不必相送。”言畢,引吳孝民等人起身便走。
卻說秦檜等迴了館驛安歇,秦檜見盟約難攏,逐尋柴進、李應、裴宣、蕭讓等來問道:“他使者這般頑劣,怎能談攏?”李應則道:“若談不攏時,再打他一迴,教他知道怕了,自然談攏。”秦檜歎道:“將軍此言差矣,金國雖敗,然仍存國力,也是大邦。我大宋兩年征戰,內憂也多,如何勾得再戰?當思退步才是。”李應聞言,也不多說。秦檜再道:“當下可請遼國來使,再作商議。”於是教蕭讓寫了書信,遣人望遼國送去。裴宣則疑慮道:“他那裏信誓旦旦,說遼國若要迴中京,他甘願奉還,怎能如此輕易?我意其中必然有詐!”眾人不解。秦檜道:“不必管他,隻待遼國使臣到此,自見分曉。”因此,不必多說。
是日,遼國得了書信,自遣使臣兀顏均抵達大金中京。秦檜率眾官員出城相迎,將遼國使臣接入城中。雙方館內寒暄,兀顏均與眾人見了,眾人看時,也是相貌堂堂一個年少俊才,允文允武。當時兀顏均說罷姓名,乃道:“我國郎主千歲聞大宋願將中京道兩府二十一州舊土歸還,甚是大喜,隻因國家初建,各地離不開重臣,因此特遣小可兀顏均到此協商。小可一介晚輩,多有才疏,望眾前輩提攜則個。”秦檜道:“這個不妨事,你我皆是一國使臣,怎按年齒論短長?共勉才是。”寒暄已了,便遣人望銀安殿傳話,教金國開始商討盟約之事。當下金國迴信推辭道:“來使新到,不必急切,可休憩數日,待精神迴複,再論不遲。”於是拖了多日。三五日後,秦檜幾番遣人詢問,皆不得迴複。
看看半月之上,忽有吳孝民來見兀顏均私談良久,其中甚麽言語,不得而知。次日,完顏宗興才肯與宋、遼兩國使臣相見。當時秦檜不肯帶武將,就把嶽飛、李應、張清、呂方並朱貴、朱富都留在館下安歇。自引柴進、裴宣、蕭讓入殿。當時還有遼國使臣兀顏均,並兩個文士也到大殿。宗興自來與眾人敘禮,將畢,卻請入後殿,大設華筵,水陸俱備。秦檜不解,正要詢問,誰知宗興不容得他問,就叫番官進酒,戎將傳杯,歌舞滿筵,胡笳聒耳,燕姬美女,各奏戎樂,羯鼓塤篪,胡旋慢舞。便道:“先來飲酒,屆時便說。”秦檜這人卻容易說話,心想:“恐是知道不能躲避了,要歸還國土,才這般好生管待。”因此也不多問,就來筵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大醉,心滿意足方終。看看天色晚了,又送眾使者於館驛內安歇。跟去人員,都有賞勞。當時嶽飛幾個武將見眾人醉醺醺迴來,問道:“不知講義如何?”有裴宣稍有克製,雖被灌酒,亦不是其餘那般醉得,當即答道:“不願詳談,隻把酒言歡。”幾個武將聽了,皆不知其意。
次日,完顏宗興又來相陪秦檜飲宴,大張筵席,管待朝使。葡萄酒熟傾銀甕,黃羊肉美滿金盤。異果堆筵,奇花散彩。筵席將終,隻見宗興金盤捧出玩好之物,上獻秦檜、柴進等。直飲至更深方散。第三日,依舊會集本州文武群臣,番戎鼓樂,好不樂哉。再命吳孝民將牛羊、馬匹、金銀、彩段等項禮物,直至館內,大設廣會,犒勞三軍,重賞眾將。
如此往來許久,不覺天氣愈寒。嶽飛、李應等多次求見秦檜,卻總見不得。無奈,眾人又去見柴進。那柴進何許人也,正是前朝鳳子龍孫,怎受這般金銀男女、酒肉俗物蠱惑?自然清醒,見眾人來,忙請入內。嶽飛等問如何,柴進道:“秦禦史如今被那金國使者日日宴請,名曰商談議和之事,實則花天酒地。我數次問事,均被拒絕。長此以往,豈不一事無成,又失了我大宋國威!”裴宣附和道:“正是此理,那完顏宗興每日大擺筵席,送來金主寶貝、美女佳人,看似議和,實則拖延,如之奈何?”嶽飛聞言,拍案而起,怒道:“不妨直闖入去,教他定要給個迴複!”柴進道:“不可,正所謂:舉手不打笑臉人,何況我等先出這等事,他有了把柄,豈不反咬一口?”嶽飛問道:“那依兄長之見,應當如何?”柴進尋思片刻道:“不若等他今日迴來,我等再去勸說。若是還不聽,隻能上報朝廷,請聖上定奪。”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當晚,秦檜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攙扶著迴了驛館。第二日晌午時分,柴進引眾人都到秦禦史房內擺開,秦檜見眾人都到,便問:“你等何事?”柴進道:“不知秦禦史將何時談判?”秦檜聞言,強打精神坐起來,覷眾人道:“諸位不必多言,本官自有主張。”嶽飛拱手道:“還望禦史告知我等。”秦檜笑道:“你們都是武夫,懂得什麽?此事關係國體,事關重大,本官還要再斟酌則個。”李應忍不住說道:“秦禦史,金使此番拖延,又送金銀,無非是想罷去割地賠款。若是隨他願,不若再戰如何。”秦檜聞言,先是一怔,後穩定身形,厲聲道:“你知道甚麽?若是開戰,我大宋豈不是要生靈塗炭?”嶽飛道:“若是百般相讓,我大宋顏麵何在?宋元帥功績豈不湮滅?”秦檜聞宋江的名號,心中一股無名火起,當即揮手道:“作罷!你們休要再提,此事本官自有分寸。退下去了。”眾人無奈,隻得退出房間。柴進搖頭歎息道:“看來此事難辦。”嶽飛咬牙切齒道:“這奸臣誤國!”眾人憤憤去了。
話說這秦檜如何這般?原來這秦檜少時卻有滿腔抱負,後來如願入仕途,摸爬滾打也算做了朝廷命官。直至新帝登基,又被重用,心境自然變化。初時見宋江等人,得知一介小吏,一夥水窪草寇,也做的大宋元帥,正是打拚的標杆,更標其為榜樣。每每見時,無不憧憬。後來仕途平緩,自做此職,不曾升遷,再見宋江時,因此生寫嫉妒,隻是麵上不發。秦檜攬下這使者之職,本是要升官發財的,自然和氣生財,不願與金國鬧僵。那吳孝民深知其意,投其所好,因此與完顏宗興相談甚歡。其中又挑撥離間,說盡宋江等人壞話。秦檜便與宋江間隙更深,都在本迴之內。正是:紅男綠女皆有利,紙醉金迷誰可知?不知柴進等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