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雙喜臨門天下興,關唿兩姓可傳承。
麵辭兄長離群友,縱馬歸家人脈增。
一夜夢中山上鬼,深埋根底九千層。
從來善惡終須報,怎把生亡意混凝?
話說宋江等宣讀聖旨以畢。其中有兩處不同,卻是是訂婚得內容。聖旨道:“如今見關勝、唿延灼二將正是成家立業之年,尚無家室,便引做天朝駙馬。將朕妹銀姑帝姬許配關勝,銀鈴帝姬許配唿延灼。受旨當日,立即返京侯旨,待尋良辰吉日,行禮完婚。”關勝、唿延灼二人聞此喜訊,趕忙上前謝恩。眾將紛紛道賀,場麵喜氣洋洋。宋江道:“你二人皆是祖傳名將,如今又是皇親國戚,若開枝散葉,定能光耀門楣,祖孫延綿萬萬代。可喜可賀。”眾人都來道喜,卻有楊誌悶悶不樂,道一聲:“你們都是名將之後,俺楊家將怎地不算?”宋江聞言,忙來勸解。宋江道:“楊賢弟莫要煩惱,想當年楊家將滿門忠烈,天下誰不知,誰人不曉?令祖楊老令公更是威震天下,殺得遼兵丟盔卸甲。如此猛將,自然也在聖上考慮之中。”楊誌聽了,臉色稍緩,問道:“不知聖上何時也會給我賜婚?”宋江笑道:“賢弟莫急,聖上自有安排。或許不久之後,也會有好消息傳來。”楊誌道:“承蒙哥哥良言,安心領了。”眾將聽了,皆哈哈大笑。一時間,營帳中氣氛融洽,充滿了喜慶之意。此後又與秦檜等人同用早餐,不必絮繁。
當時領取聖旨、早餐等以畢,宋江道:“你等各司其職,俺也自迴衙內。”眾人得令散了。關勝、唿延灼兩個便依遵聖旨,迴府邸收拾行李,要迴京師。待收拾得當,便先與盧俊義辭別。盧俊義道:“二位將軍恭喜,隻待你二人延綿子嗣,屆時請俺與眾兄弟去討杯孩兒百日水酒吃,我自有紅包相贈。”二人道:“哥哥哪裏話,屆時必然相請。”三人有說有笑,盧俊義又教二人與宋江作別。於是二人來至後衙,卻未見宋江。唿延灼道:“哥哥日理萬機,一刻不曾放鬆,如今兩京方才收複,諸多要事,定在衙前繁忙。”於是兩個轉到衙前,正遇見李立出來。李立道:“二位將軍可是要見公明哥哥?”二人道:“正是。”於是李立引入二人,卻見宋江在衙內整理軍務多時,正托頷閉眸。李立正要喚醒,二人止住,不敢打擾。關勝道:“且容哥哥暫歇,我等在門外等候便是。”就教李立自去,二人則在門前候著。有詩為證:
弟兄情義不曾少,上下心中恩德多。
古往今來應難比,程門立雪又如何?
看看天色將近正午。呂方接替上班,卻見關勝、唿延灼二將立在門外,便討趣道:“二位將軍是要替了小弟的職麽?”關勝道:“我看公明哥哥歇息啊,恐叨擾了哥哥,因此不敢擅入。”呂方道:“無妨,公明哥哥自然醒了。”正說之間,宋江轉醒,來喚呂方。呂方聽了,入內道:“關、唿二將軍隻因不敢打擾哥哥清夢,已在門外等候多時了。”宋江隻覺怠慢,忙請入內。原來呂方日夜服侍左右,早知宋江習性。
關勝、唿延灼二人入內拜見了,並道:“我二人特來與公明哥哥辭別。”宋江就來賀喜,與盧俊義說了一般無二的言語,幾個說說笑笑。宋江道:“看看正午,你二人不曾用飯,就在這裏,陪愚兄胡亂吃些。不知如何?”關勝、唿延灼當然不推辭,就來謝過宋江。宋江又教左右上了一桌午餐,便與眾好漢一同坐下用餐。席間,眾人談笑風生,氣氛融洽。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關勝忽道:“公明哥哥,此次離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與各位兄弟相聚。”唿延灼也附和道:“正是,小弟真想一直留在哥哥身邊,與眾兄弟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同生共死,也不枉當時盟約。”宋江笑道:“二位兄弟何必如此傷感,正所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更何況不是天人永隔,日後若有機會,定當再次相聚。”說罷,舉杯相邀,與關勝、唿延灼一飲而盡。飯後,關勝、唿延灼拜別宋江。宋江自引幾個閑職兄弟,出城相送,直至十裏亭下。有吳用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就在此亭下相別。”關勝、唿延灼則道:“正是此理,望眾兄弟保重!”於是兩撥人馬就此分別。有詩為證:
一路東京一路西,一來高處一來低。
結能誕嗣成雙喜,也把英雄娶好妻。
卻說關勝、唿延灼兩個,引了二三百親隨,望京城去,一路上百姓見了,都傳揚的二人名號。逢過州府縣衙,當地官軍民等皆迎來送往,好不樂哉。隻說二人一路來至東京,先到省院交旨,此後等待禮部等一應事務。後來娶妻成婚,各自成家,又誕下子嗣。關勝先後生養三子,長子名喚關陽,表字子廣;二女名喚關玥;三子名喚關煋,表字子長。唿延灼亦生養一兒一女,長子名喚唿延鈺,表字太白;小女喚作唿延玉英。此二家後代皆繼承父親勇武,長成後都在軍中任職,後來再討金國時,都有後文。此是後話,不在本迴之內。
且說宋江送走關勝、唿延灼二人,迴到薊州城內,又有來報:“有孫新到此,要見元帥。”宋江就叫入內,問道:“教你與妻子在家,如何又來?”孫新道:“俺家拙妻,日裏夜裏數落,說俺不在公明哥哥身旁,枉為英雄好漢,不知報恩報德。開始還好,日日夜夜裏說,俺受不住了,就來拜見元帥,也好躲個清閑。”眾人聞言,皆哈哈大笑。宋江道:“卻是個懼內的好漢!”眾人聽宋江如此說,笑得更甚。宋江又道:“你休使性子,且迴去照顧大嫂。”孫新聽說,當即拜倒,佯裝哭道:“還望元帥可憐,收留了俺,迴去萬萬不行。”一旁盧俊義道:“兄弟有心,如何不留?”宋江認理,這才妥協。吳用道:“如今施恩尚不見生死,可遣戴宗、樂和、時遷、孫新前往打探,如何?”不待宋江說,孫新忙來應承,得令便去提點手下人馬。宋江自然認意,戴宗三個便緊隨而去。不必細數。
宋江見走了眾人,問道:“不知眾兄弟還有甚事?”當下有石秀出列道:“小弟聽楊雄兄長說得一個怪事,懇求兄長定奪。”宋江道:“甚麽怪事,說來聽了。”石秀便叫楊雄來說。楊雄就把備細說來。
原來當日大宴,眾人大醉,楊雄亦不省人事,將迴府邸安歇。正解散了絲絛,脫衣睡下,不一刻便入夢裏來。隻在夢中到了一個去處,看看群山曠野,原來正是翠屏山亂墳古墓旁。當下楊雄猛地驚醒,酒勁去了大半,心中亂想道:“此地不是俺手刃淫婦之地麽?方才還在居所,眨眼間怎地到此?”思罷,亂轉想下山去。走了許久,兜兜轉轉又迴來此地。楊雄又想:“莫不是鬼打牆?”又走多時,來至一棵鬆樹下。楊雄抬頭看時,正是那淫婦的五髒六腑,都掛在樹上。楊雄大驚,登時酒意全無。隻聽那五髒六腑中有個聲響,似嬰兒哭啼,卻說道:“還我母親命來!”就見那血淋淋腸子,舞動起來,就來綁縛楊雄手腳。楊雄大驚而起,才覺南柯一夢。於是當夜不敢入睡,隻得尋了石秀說隻備細。石秀道:“似夢裏的事,明日可尋公明哥哥並吳軍師、樊瑞兄弟看顧了,再論不遲,今夜你我兄弟同榻而眠,若有不測,俺自照應哥哥左右。”果然,當夜無事。
次日,楊雄本要將此事告知宋江,奈何宋江操勞,又要與關、唿道別,所以遲了。隻是石秀掛念,這才教楊雄說出口來。當時宋江夫等聽了,歎道:“竟有這等異事?我等須得去那翠屏山查探一番。”吳用也道:“此事確有蹊蹺,或許那婦人雖死,其魂魄不散,托夢於楊雄。”樊瑞則道:“不用眾人都去,且小弟一人則可,量他甚麽妖魔,怎敢與俺混世魔王做敵?”宋江道:“見得也是。”於是就遣樊瑞、石秀、楊雄三個去了。
於是幾人來到薊州東門外二十裏外翠屏山上,看看都是人家的亂墳,上麵層層盡是古墓。三個四處查看,並無異樣。石秀道:“興許隻是一場怪夢罷了。”正欲離開時,樊瑞止住道:“非也,其中定有妖魔作祟,看我教他現形!”說了,取出寶劍在手,掐訣念咒,喊聲:“疾!”忽聞一陣陰風襲來,風中隱約傳來嬰兒哭泣之聲。眾人皆驚,四下尋找聲源。隻見一棵鬆樹上,血淋淋掛著一個娃娃。這娃娃身上纏著腸胃,手裏攥著心肝。正是吃人的惡鬼。那小鬼見了楊雄,大怒,就把心肝一攥,身上腸胃蠕動,就要困住楊雄,口喊:“喚我母親命來!”楊雄呆愣愣看著,不知還手。還好石秀機敏,提了樸刀就把血腸斫斷,救下楊雄。樊瑞見狀,又掣玄天混元劍來,直把劍飛去。那小鬼見狀,又把紅心丟來。那玄天混元劍斬人的本事極高,殺鬼的本領卻無。當下著了汙血,登時不靈應了。樊瑞見狀,又掣陰陽寶劍在手,使個騰雲法,飛上樹梢去砍。那小鬼見狀,也怕他手裏劍,當即跳到樹下,連滾帶爬要走。石秀藝高人膽大,挺樸刀便上。三下五除二,砍做肉泥。石秀真以為死了,誰知那坨肉泥望空一撲,要來撲殺石秀。石秀大驚,躲不及時,麵部正著。石秀痛的滿地打滾,當即瞥了樸刀,在臉上又抓又撓。
雲上樊瑞見狀,忙教楊雄幫襯。楊雄這才向前,扶住石秀。樊瑞掐訣念咒,按下雲頭,隻把手一抓。把那團爛肉抓在手中,又喊聲:“疾!”手中爛肉登時化作齏粉。樊瑞忙來看顧石秀傷勢,見並無大礙,這才放心。石秀道:“多謝兄弟救了性命。”樊瑞道:“兄弟命大,他若入你肚子裏去,縱使大羅金仙,也救不得你。”兩個說了,扶起石秀。樊瑞又道:“我看此樹怪異,恐他再生禍端,不如把根掘斷。”於是三個合力,用樸刀刨除根莖,就把鬆樹推倒。卻見根下深坑裏有許多骸骨,分不清是誰。樊瑞見狀,便道:“定是這些做了養分,教那攤爛肉做了小鬼。如今就一把火燒個幹淨,最好。”又怕大火燒山,於是圈了一片地方,連著骸骨與鬆樹一同燒作白地。又把火撲滅了。三人安排得當,直迴城內。將此事報告宋江。宋江聽聞大為震驚,先教神醫看顧了石秀,又教本州知府等大小官吏到此,問過備細,要知道樹下屍首是誰?本州知府才是新任,如何得知?手下有本州官吏知道的,就來稟報了備細。
此事還要從楊雄殺妻說起,當時潘公自去買棺木,將屍首殯葬。誰知這婦人胎內卻有孕了。當時鬼胎依伏鬆樹之上,時常禍害往來百姓。當時知府幾次三番教人整治惡鬼,都沒奈何。事至去歲,有七八個軍漢,為頭的一個叫做踢殺羊張保。這漢是薊州守禦城池的軍,帶著這幾個都是城裏城外時常討閑錢使的破落戶漢子,官司累次奈何他不改。那日裏匯聚許多潑皮無賴兵痞在城外討要錢財,迴來時路過此處,被這小鬼看中,用腸子裹挾了去,把身子埋在土裏,就把頭露出來,凡有路過的,他喊:“救命!”引人來救,都被小鬼吃了,或埋在根下。不數月,這才慘死其中。正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宋江聽罷,感歎道:“真是天道好輪迴,善惡終有報。隻是可憐無端路人橫死。”如此,此事才了。有詩為證: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路走中央。
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又過半月之上無話,正是八月份上下。卻有戴宗、樂和、時遷、孫新四個迴來稟報:“有漁民就在河中打撈起施恩屍首,都知是我大宋的軍官,就葬在河邊,因百姓不知姓名,因此立了無字碑。我四個得知,也道:‘入土為安。’因此便請工匠刻下碑文,表明名諱字號,祭拜已了,迴來報說。”宋江聞言,歎道:“此舉可見民心所向,兄弟死得其所。”有詩歎道:
好漢人稱金眼彪,當時落水順橫流。
無蹤到死漁民愛,立墓英名貫滿州。
是日,又有金國來使,說其國郎主願意講和,隻要出使中京。宋江心中歡喜,就來與秦檜說了。正是:刀槍真能入庫內,戰馬或可放南山?不知談判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雙喜臨門天下興,關唿兩姓可傳承。
麵辭兄長離群友,縱馬歸家人脈增。
一夜夢中山上鬼,深埋根底九千層。
從來善惡終須報,怎把生亡意混凝?
話說宋江等宣讀聖旨以畢。其中有兩處不同,卻是是訂婚得內容。聖旨道:“如今見關勝、唿延灼二將正是成家立業之年,尚無家室,便引做天朝駙馬。將朕妹銀姑帝姬許配關勝,銀鈴帝姬許配唿延灼。受旨當日,立即返京侯旨,待尋良辰吉日,行禮完婚。”關勝、唿延灼二人聞此喜訊,趕忙上前謝恩。眾將紛紛道賀,場麵喜氣洋洋。宋江道:“你二人皆是祖傳名將,如今又是皇親國戚,若開枝散葉,定能光耀門楣,祖孫延綿萬萬代。可喜可賀。”眾人都來道喜,卻有楊誌悶悶不樂,道一聲:“你們都是名將之後,俺楊家將怎地不算?”宋江聞言,忙來勸解。宋江道:“楊賢弟莫要煩惱,想當年楊家將滿門忠烈,天下誰不知,誰人不曉?令祖楊老令公更是威震天下,殺得遼兵丟盔卸甲。如此猛將,自然也在聖上考慮之中。”楊誌聽了,臉色稍緩,問道:“不知聖上何時也會給我賜婚?”宋江笑道:“賢弟莫急,聖上自有安排。或許不久之後,也會有好消息傳來。”楊誌道:“承蒙哥哥良言,安心領了。”眾將聽了,皆哈哈大笑。一時間,營帳中氣氛融洽,充滿了喜慶之意。此後又與秦檜等人同用早餐,不必絮繁。
當時領取聖旨、早餐等以畢,宋江道:“你等各司其職,俺也自迴衙內。”眾人得令散了。關勝、唿延灼兩個便依遵聖旨,迴府邸收拾行李,要迴京師。待收拾得當,便先與盧俊義辭別。盧俊義道:“二位將軍恭喜,隻待你二人延綿子嗣,屆時請俺與眾兄弟去討杯孩兒百日水酒吃,我自有紅包相贈。”二人道:“哥哥哪裏話,屆時必然相請。”三人有說有笑,盧俊義又教二人與宋江作別。於是二人來至後衙,卻未見宋江。唿延灼道:“哥哥日理萬機,一刻不曾放鬆,如今兩京方才收複,諸多要事,定在衙前繁忙。”於是兩個轉到衙前,正遇見李立出來。李立道:“二位將軍可是要見公明哥哥?”二人道:“正是。”於是李立引入二人,卻見宋江在衙內整理軍務多時,正托頷閉眸。李立正要喚醒,二人止住,不敢打擾。關勝道:“且容哥哥暫歇,我等在門外等候便是。”就教李立自去,二人則在門前候著。有詩為證:
弟兄情義不曾少,上下心中恩德多。
古往今來應難比,程門立雪又如何?
看看天色將近正午。呂方接替上班,卻見關勝、唿延灼二將立在門外,便討趣道:“二位將軍是要替了小弟的職麽?”關勝道:“我看公明哥哥歇息啊,恐叨擾了哥哥,因此不敢擅入。”呂方道:“無妨,公明哥哥自然醒了。”正說之間,宋江轉醒,來喚呂方。呂方聽了,入內道:“關、唿二將軍隻因不敢打擾哥哥清夢,已在門外等候多時了。”宋江隻覺怠慢,忙請入內。原來呂方日夜服侍左右,早知宋江習性。
關勝、唿延灼二人入內拜見了,並道:“我二人特來與公明哥哥辭別。”宋江就來賀喜,與盧俊義說了一般無二的言語,幾個說說笑笑。宋江道:“看看正午,你二人不曾用飯,就在這裏,陪愚兄胡亂吃些。不知如何?”關勝、唿延灼當然不推辭,就來謝過宋江。宋江又教左右上了一桌午餐,便與眾好漢一同坐下用餐。席間,眾人談笑風生,氣氛融洽。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關勝忽道:“公明哥哥,此次離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與各位兄弟相聚。”唿延灼也附和道:“正是,小弟真想一直留在哥哥身邊,與眾兄弟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同生共死,也不枉當時盟約。”宋江笑道:“二位兄弟何必如此傷感,正所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更何況不是天人永隔,日後若有機會,定當再次相聚。”說罷,舉杯相邀,與關勝、唿延灼一飲而盡。飯後,關勝、唿延灼拜別宋江。宋江自引幾個閑職兄弟,出城相送,直至十裏亭下。有吳用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就在此亭下相別。”關勝、唿延灼則道:“正是此理,望眾兄弟保重!”於是兩撥人馬就此分別。有詩為證:
一路東京一路西,一來高處一來低。
結能誕嗣成雙喜,也把英雄娶好妻。
卻說關勝、唿延灼兩個,引了二三百親隨,望京城去,一路上百姓見了,都傳揚的二人名號。逢過州府縣衙,當地官軍民等皆迎來送往,好不樂哉。隻說二人一路來至東京,先到省院交旨,此後等待禮部等一應事務。後來娶妻成婚,各自成家,又誕下子嗣。關勝先後生養三子,長子名喚關陽,表字子廣;二女名喚關玥;三子名喚關煋,表字子長。唿延灼亦生養一兒一女,長子名喚唿延鈺,表字太白;小女喚作唿延玉英。此二家後代皆繼承父親勇武,長成後都在軍中任職,後來再討金國時,都有後文。此是後話,不在本迴之內。
且說宋江送走關勝、唿延灼二人,迴到薊州城內,又有來報:“有孫新到此,要見元帥。”宋江就叫入內,問道:“教你與妻子在家,如何又來?”孫新道:“俺家拙妻,日裏夜裏數落,說俺不在公明哥哥身旁,枉為英雄好漢,不知報恩報德。開始還好,日日夜夜裏說,俺受不住了,就來拜見元帥,也好躲個清閑。”眾人聞言,皆哈哈大笑。宋江道:“卻是個懼內的好漢!”眾人聽宋江如此說,笑得更甚。宋江又道:“你休使性子,且迴去照顧大嫂。”孫新聽說,當即拜倒,佯裝哭道:“還望元帥可憐,收留了俺,迴去萬萬不行。”一旁盧俊義道:“兄弟有心,如何不留?”宋江認理,這才妥協。吳用道:“如今施恩尚不見生死,可遣戴宗、樂和、時遷、孫新前往打探,如何?”不待宋江說,孫新忙來應承,得令便去提點手下人馬。宋江自然認意,戴宗三個便緊隨而去。不必細數。
宋江見走了眾人,問道:“不知眾兄弟還有甚事?”當下有石秀出列道:“小弟聽楊雄兄長說得一個怪事,懇求兄長定奪。”宋江道:“甚麽怪事,說來聽了。”石秀便叫楊雄來說。楊雄就把備細說來。
原來當日大宴,眾人大醉,楊雄亦不省人事,將迴府邸安歇。正解散了絲絛,脫衣睡下,不一刻便入夢裏來。隻在夢中到了一個去處,看看群山曠野,原來正是翠屏山亂墳古墓旁。當下楊雄猛地驚醒,酒勁去了大半,心中亂想道:“此地不是俺手刃淫婦之地麽?方才還在居所,眨眼間怎地到此?”思罷,亂轉想下山去。走了許久,兜兜轉轉又迴來此地。楊雄又想:“莫不是鬼打牆?”又走多時,來至一棵鬆樹下。楊雄抬頭看時,正是那淫婦的五髒六腑,都掛在樹上。楊雄大驚,登時酒意全無。隻聽那五髒六腑中有個聲響,似嬰兒哭啼,卻說道:“還我母親命來!”就見那血淋淋腸子,舞動起來,就來綁縛楊雄手腳。楊雄大驚而起,才覺南柯一夢。於是當夜不敢入睡,隻得尋了石秀說隻備細。石秀道:“似夢裏的事,明日可尋公明哥哥並吳軍師、樊瑞兄弟看顧了,再論不遲,今夜你我兄弟同榻而眠,若有不測,俺自照應哥哥左右。”果然,當夜無事。
次日,楊雄本要將此事告知宋江,奈何宋江操勞,又要與關、唿道別,所以遲了。隻是石秀掛念,這才教楊雄說出口來。當時宋江夫等聽了,歎道:“竟有這等異事?我等須得去那翠屏山查探一番。”吳用也道:“此事確有蹊蹺,或許那婦人雖死,其魂魄不散,托夢於楊雄。”樊瑞則道:“不用眾人都去,且小弟一人則可,量他甚麽妖魔,怎敢與俺混世魔王做敵?”宋江道:“見得也是。”於是就遣樊瑞、石秀、楊雄三個去了。
於是幾人來到薊州東門外二十裏外翠屏山上,看看都是人家的亂墳,上麵層層盡是古墓。三個四處查看,並無異樣。石秀道:“興許隻是一場怪夢罷了。”正欲離開時,樊瑞止住道:“非也,其中定有妖魔作祟,看我教他現形!”說了,取出寶劍在手,掐訣念咒,喊聲:“疾!”忽聞一陣陰風襲來,風中隱約傳來嬰兒哭泣之聲。眾人皆驚,四下尋找聲源。隻見一棵鬆樹上,血淋淋掛著一個娃娃。這娃娃身上纏著腸胃,手裏攥著心肝。正是吃人的惡鬼。那小鬼見了楊雄,大怒,就把心肝一攥,身上腸胃蠕動,就要困住楊雄,口喊:“喚我母親命來!”楊雄呆愣愣看著,不知還手。還好石秀機敏,提了樸刀就把血腸斫斷,救下楊雄。樊瑞見狀,又掣玄天混元劍來,直把劍飛去。那小鬼見狀,又把紅心丟來。那玄天混元劍斬人的本事極高,殺鬼的本領卻無。當下著了汙血,登時不靈應了。樊瑞見狀,又掣陰陽寶劍在手,使個騰雲法,飛上樹梢去砍。那小鬼見狀,也怕他手裏劍,當即跳到樹下,連滾帶爬要走。石秀藝高人膽大,挺樸刀便上。三下五除二,砍做肉泥。石秀真以為死了,誰知那坨肉泥望空一撲,要來撲殺石秀。石秀大驚,躲不及時,麵部正著。石秀痛的滿地打滾,當即瞥了樸刀,在臉上又抓又撓。
雲上樊瑞見狀,忙教楊雄幫襯。楊雄這才向前,扶住石秀。樊瑞掐訣念咒,按下雲頭,隻把手一抓。把那團爛肉抓在手中,又喊聲:“疾!”手中爛肉登時化作齏粉。樊瑞忙來看顧石秀傷勢,見並無大礙,這才放心。石秀道:“多謝兄弟救了性命。”樊瑞道:“兄弟命大,他若入你肚子裏去,縱使大羅金仙,也救不得你。”兩個說了,扶起石秀。樊瑞又道:“我看此樹怪異,恐他再生禍端,不如把根掘斷。”於是三個合力,用樸刀刨除根莖,就把鬆樹推倒。卻見根下深坑裏有許多骸骨,分不清是誰。樊瑞見狀,便道:“定是這些做了養分,教那攤爛肉做了小鬼。如今就一把火燒個幹淨,最好。”又怕大火燒山,於是圈了一片地方,連著骸骨與鬆樹一同燒作白地。又把火撲滅了。三人安排得當,直迴城內。將此事報告宋江。宋江聽聞大為震驚,先教神醫看顧了石秀,又教本州知府等大小官吏到此,問過備細,要知道樹下屍首是誰?本州知府才是新任,如何得知?手下有本州官吏知道的,就來稟報了備細。
此事還要從楊雄殺妻說起,當時潘公自去買棺木,將屍首殯葬。誰知這婦人胎內卻有孕了。當時鬼胎依伏鬆樹之上,時常禍害往來百姓。當時知府幾次三番教人整治惡鬼,都沒奈何。事至去歲,有七八個軍漢,為頭的一個叫做踢殺羊張保。這漢是薊州守禦城池的軍,帶著這幾個都是城裏城外時常討閑錢使的破落戶漢子,官司累次奈何他不改。那日裏匯聚許多潑皮無賴兵痞在城外討要錢財,迴來時路過此處,被這小鬼看中,用腸子裹挾了去,把身子埋在土裏,就把頭露出來,凡有路過的,他喊:“救命!”引人來救,都被小鬼吃了,或埋在根下。不數月,這才慘死其中。正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宋江聽罷,感歎道:“真是天道好輪迴,善惡終有報。隻是可憐無端路人橫死。”如此,此事才了。有詩為證: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路走中央。
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又過半月之上無話,正是八月份上下。卻有戴宗、樂和、時遷、孫新四個迴來稟報:“有漁民就在河中打撈起施恩屍首,都知是我大宋的軍官,就葬在河邊,因百姓不知姓名,因此立了無字碑。我四個得知,也道:‘入土為安。’因此便請工匠刻下碑文,表明名諱字號,祭拜已了,迴來報說。”宋江聞言,歎道:“此舉可見民心所向,兄弟死得其所。”有詩歎道:
好漢人稱金眼彪,當時落水順橫流。
無蹤到死漁民愛,立墓英名貫滿州。
是日,又有金國來使,說其國郎主願意講和,隻要出使中京。宋江心中歡喜,就來與秦檜說了。正是:刀槍真能入庫內,戰馬或可放南山?不知談判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