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從龍寫下軍令狀,要斬金軍扞國門。
亂刃樸刀星鬥攪,立威殺豹曉乾坤。
英雄好漢皆揮手,惡鬼亡魂四散奔。
拉朽摧枯猶斷首,何時戾氣也當存?
話說嶽飛等人離了二仙山,都迴薊州城裏來。一路無話,早到城中州衙前下馬。許多兄弟接著,引幾個入進衙內,眾人都到後堂。高托天取出羅真人那法語,遞與李太等文人看詳,皆不曉其意。眾人反複看了,亦不省的。吳諱道:“哥哥,此乃是天機玄語,不可泄漏。收拾過了,終身受用。休得隻顧猜疑。師父法語,過後方知。”高托天遂從其說,藏於懷內。嶽飛則道:“當時真人說了:‘先生亡必家破國衰,屍必無葬之地。’恐怕托天死,國家衰,如之奈何?”眾人聞言,憂心忡忡。徐進則大喇喇道:“說些玄乎之事,不能辯證真偽,隻是教俺兄弟慘死,真詛咒人也。”張萬仙道:“天命有可為有可不為,天要兄長慘死,我眾兄弟不願,便要齊心協力,與天鬥個輸贏!”眾兄弟聞言,皆攢著一股氣,誓要保護高托天的性命。眾人聊了許久便各自散了。自此之後,屯駐軍馬在薊州,半月有餘,並無軍情之事。
諸事繁多,隻筆難書。隻因薊州無事,再說西路軍孫琪一部。當時孫琪兵至雲中,與大同府隔山相望,正要一鼓作氣進兵。誰知金軍暗通西夏,擾亂邊庭。孫琪無奈,隻得送走種師道,再向宋江求援。當時宋江遣青麵獸楊誌並六個兄弟引大軍來援,一路上並無雜敘。看看大軍來至雲中縣,早有孫琪等為頭的首領來接著。當下眾人參見了,冷恭引眾人道:“楊誌哥哥並眾位兄弟,許久不見,真個想煞小弟。”楊誌等人還禮道:“別來無恙!”當下敘舊片言,引入城中敘話。待眾人在衙內聚集,孫琪又教楊誌坐在上首,楊誌推辭道:“西路一軍你是主將,不可亂了身份。”孫琪聞言,這才坐定,教楊誌一旁坐定。楊誌問道:“如今金兵情況如何?”孫琪答道:“金兵聯合西夏,擾亂邊庭,老種經略相公引兵去救應,因此這裏兵力不加,不敢妄動。”楊誌沉思片刻,說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眾將紛紛附和。冷恭機敏,便道:“近日來,小弟思得一計,隻是不敢亂用,還請哥哥定奪。”楊誌道:“計將安出?”冷恭道:“可遣一彪人馬,暗暗的翻山過去,占住北麵山坡埋伏。再教人城下搦戰,詐敗誘敵深入山中,便可一舉拿下賊兵。”楊誌聽後大喜,讚道:“此計甚妙!隻是誰人領軍埋伏?”話音未落,隻見帳下一人挺身而出,朗聲道:“末將願往!”眾人定睛一看,卻是賀從龍。賀從龍拱手道:“某曾在江南看守後山,頗知山勢攻守之道,今日願領此命,必不負所托!”孫琪欣然應允。隻是冷恭不意道:“將軍,非是小可不器重將軍,隻是當年你守後山,隻被盧元帥生擒,怎個不提?”賀從龍聽罷,頗為羞澀,便道:“當年方臘那廝也不增援,更兼盧元帥神通廣大,我怎能睥睨?如今有諸位將軍在此,定能成功。”冷恭依舊不意。賀從龍道:“俺願立下軍令狀,若此戰不成,提頭來見!”冷恭這才頷首,教人取來紙筆,賀從龍寫下軍令狀,遞給冷恭。冷恭看罷,又道:“還需兩員副將輔佐。”當下有貝應夔、伍應星兩個願往。孫琪便撥給他三人五千精兵,命其依計行事。
是夜,賀從龍三個率領一隊精兵趁著夜色悄悄翻過北山,來到山上時,不見人跡,盡是獸蹤。貝應夔道:“山中必有虎豹豺狼,需得小心。”賀從龍道:“有虎打虎,有狼殺狼,又何懼哉?”貝應夔道:“隻怕走漏風聲,事跡敗露。”賀從龍才悟道:“見得也是。”於是遣人四下尋了,正分兵時,忽聽得林中亂葉沙沙作響,似有風起,又像嵐生。原來世間萬物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世人隻知“風從虎,雲從龍。”卻不知“水從豹,火從獅。”當下正是露水多積。一陣風起,卷起許多水霧,在山中便喚作:“嵐”。隻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兩三隻黃底黑斑花豹子來。眾人見了,不敢向前。賀從龍恐暴露行蹤,低聲道:“休要高聲,且看我手段。”取來兩把樸刀在手裏,閃在老樹叢邊。那幾個豹子吼了吼,四散來圍著賀從龍,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說時遲,那時快。賀從龍見豹子撲來,隻一閃,閃在老樹後。那些豹子見沒撲著,將轉過身子,賀從龍又繞過大樹後,暗暗的覷見那為首的豹子吼了一聲,幾個又撲將來。賀從龍再一閃樹後,目下瞅準了時機,一咬鋼牙,使了渾身氣力,把兩個樸刀向前一槊,正把其中一隻豹子插在樹上。其餘豹子見狀,吼一聲,四散跑了。有詩為證:
山風隨水豹隨嵐,占定青鬆有兩三。
勇士從龍平猛獸,貓兒豈敢視眈眈。
貝應夔和伍應星兩個暗暗的叫好。賀從龍自教小校取來豹子,收拾得當了走。伍應星問道:“如何將軍殺了一隻,其餘的便都走了?”賀從龍道:“你有所不知,這豹子若獨來獨往也罷,若群起而攻,必有領頭,目下看中領頭的殺了,其餘的自然不敢再鬥。”眾人聞言,恍然大悟。一彪人來至北麵山坡,隻見兩座廢棄山寨。一座在山頭不遠處,盡是雜石;一座在山腰上,多是密林。賀從龍教伍應星領著幾個精明漢子探了一遭,迴來報說:“並無金軍。”貝應夔道:“恐是金兵舊寨,知道我等到此,都迴城裏去了。”賀從龍道:“我看山寨位置不差,你二人就在山腰這裏駐紮,我自去山頂那一座駐紮,並樹一麵白旗。你等叫人看我旗號,若白旗變作紅旗,便一發殺下山去。”貝應夔、伍應星兩個領命而去。三人便紮在山寨,不必絮繁。
次日,孫琪、楊誌二人引大軍不走山路,專走大路,浩浩蕩蕩望大同府來。一路暢通無阻,來至城下搦戰。早有探馬來報完顏杲道:“宋兵來攻城子,正在城下叫嚷。”完顏杲疑慮道:“聞言他那裏走了種老賊,怎敢來攻我這般大的城池?”完顏希尹道:“聞聽宋江遣一個教青麵獸楊誌的統兵來援,昨日才到,本以為要休憩些時日,誰知今日便敢來攻。”完顏宗翰道:“行軍多日,也不修整,便要心急攻城,正是犯了兵家大忌。他手底下士卒紮根尚未穩牢,正是破綻。我意可出城對壘,或可擒殺此人。”當下有完顏藥師道:“我意不然,我曾在宋朝時聽聞此人,乃是武侯楊令公之孫,家傳武藝兵法出眾,這點破綻,怎能不知?應當小心為上。”夾穀烈英道:“用祖宗名號唬人,定是後人不濟,有何懼哉?”完顏杲則道:“如此,便派完阿裏班、兀裏坦二將率一萬金兵出城迎戰,且看宋軍如何破敵。”二將領命去了。
不多時,隻見城門大開,阿裏班和兀裏坦各領五千軍馬出城擺開陣勢。孫琪和楊誌立馬陣前,望見金兵人數眾多,軍容整齊,心中暗自驚訝。孫琪對楊誌道:“楊將軍,金兵勢大,不可輕敵,需謹慎應對。”楊誌點頭稱是,手提長槍,拍馬而出,高聲喊道:“呔!大膽金兵,快快投降,否則吾手中金刀絕不留情!”話音未落,隻見旌旗之中轉出兩員將領,一般結束,都是紅盔紅甲,紅袍紅馬,手搦一杆長柄骨朵。正是阿裏班、兀裏坦二將。阿裏班喝一聲道:“兀那廝青麵的羊羔,也敢來大蟲嘴下討死!”楊誌聞言大怒,問道:“哪位兄弟願與俺拿下此人?”當下有錦毛虎燕順應了一聲,揮舞大刀,催馬迎戰。阿裏班也不甘示弱,縱馬殺來。登時兩人廝殺成一團。雙方士兵見狀,紛紛擊鼓助威,戰場上頓時殺聲震天。
看看十五合上下,燕順不敵,迴馬要走。阿裏班大喝一聲,就把骨朵撒開,往空中一拋,直直的落在燕順頭頂。當時燕順天靈早著,隻是七竅流血,跌落馬下。宋軍大驚,又有李忠、周通二人出馬。李忠忙來止住阿裏班,周通就把燕順救應迴本陣。那阿裏班手裏沒了軍器,也不和李忠廝鬥,虛晃一下,迴本陣去了。金兵陣裏又出來兀裏坦,對著李忠,依舊十五合上下,李忠力怯而走。兀裏坦笑道:“兀那廝有甚能人,速速出來決戰!”當時劉贇聽得大怒,正要出馬,卻被徐槐按下道:“將軍尚不是出馬的時候。”於是教顏樹德出馬。當下顏樹德挺槍催馬,來至垓心。與兀裏坦虛鬥三五合,迴馬便走。兀裏坦縱馬來追,卻聽得弓弦聲響動,隻把頭一招搖,正躲過顏樹德弓箭。顏樹德見射不中,不敢再鬥,迴本陣去了。當下冷恭再教金節、邢政二將出陣,亦敗退而走。
那兀裏坦連勝四陣,自顧自大笑道:“還有誰敢一戰?”徐槐這才道:“正是將軍出手!”劉贇聞言,挺刀縱馬殺來。兀裏坦以為這個似前麵四個一般武藝,心中不曾提防,就來廝鬥。說時遲,那時快。二將僅僅交馬一合,兀裏坦頭顱落地。當時兀裏坦渾不自知,手去摸頭,卻摸不到。塵埃裏頭顱轉了三圈,歎一聲:“好快的刀!”言畢,氣絕身亡。有詩為證:
自大才招搖遇栽,猖狂乃惹禍之胎。
從來是妄為須死,隕首時刀下應該!
宋兵見狀,都來叫好,卻惹怒金兵陣裏阿裏班這條好漢。阿裏班見兄弟陣亡,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教軍士提來一口寶刀,要與劉贇比試,大喝一聲道:“那廝還我兄弟命來!”劉贇橫刀立馬,大聲迴應道:“金賊何足言勇,快來受死!”阿裏班揮舞寶刀,如猛虎下山之勢,來戰劉贇,兩人團在一起。刀光劍影中,你來我往間,難分勝負。兩軍觀戰,紛紛助威。將過十七八合,劉贇看準時機,使一招白猿拖刀,刀刃劃過阿裏班頸項。阿裏班慘叫一聲,鮮血噴湧而出,手中寶刀當啷落地,抱鞍而走。金兵見主將戰敗,士氣大挫,紛紛迴頭轉走。宋軍則趁勢出擊,殺得金兵丟盔卸甲。直直追到城下,隻見城牆上箭矢射將下來,這才止步。
殘兵敗將拖著阿裏班迴來報說,完顏杲道:“這夥宋兵果然厲害,我當親自出馬。”正說之間,完顏銀術可起身道:“都元帥總掌全軍,日理萬機,怎能引小陣而勞煩親往?末將不才,願引幾個將軍去鬥那廝,為都元帥分憂!”完顏杲大喜,乃道:“這夥將軍,任你點用。”完顏銀術可便點了完顏婁室、夾穀烈英並其麾下牙將出城迎戰。
劉贇自在城外罵街,但見城門又開,便退兵五十步,讓開一處空地。見又是一夥金軍,為首三員大將,左右許多牙將。當時完顏銀術可出列道:“哪個砍傷俺家士卒?出來與俺廝殺!”劉贇道:“正是我的手筆,怕你怎地?”兩個說著便要開打。夾穀烈英卻要顯擺自家牙將,便道:“將軍不必著急動手,且看俺的麾下如何?”於是出馬道:“你等先休要打鬥,俺這裏有十個將領,你那裏也挑十個出來死鬥,敢麽?”孫琪笑道:“若是我兩個並你一個,也不算好漢。你使十個出來,我使十員首將和你比試本事,便見輸贏。”夾穀烈俊聽了,便叫十將出來,各執兵器,驟馬向前。孫琪道:“諸將相讓馬軍出戰。”說言未絕,十將齊出。哪十人?
潘迅、池方、盛本、曹秀、薛鬥南、蘇涇、元興、張韜、李忠、周通。
孫琪陣內,門旗開處,左右兩邊,分出十員首將,齊齊驟馬,直臨陣上。兩軍中花腔鼓擂,雜彩旗搖,各家放了一個號炮,兩軍助著喊聲,二十騎馬齊出,各自尋著敵手,捉對兒廝殺。那二十員將佐,如何見得尋著敵手,配合交鋒?潘迅戰術甲,池方戰蒙古,盛本戰蒲速,曹秀戰斜卯,薛鬥南戰準葛,蘇涇戰諳蠻,元興戰獨虎,張韜戰術魯,李忠戰磨輦,周通戰益輦。兩陣上主帥立了信約。二十員大將交鋒廝殺,各人都是英雄,用心相敵。鬥到二十合之上,數中一將翻身落馬。正是:搦戰要引元帥出,勝敗才有一時誅。不知落馬者是誰?請聽下迴分解。
從龍寫下軍令狀,要斬金軍扞國門。
亂刃樸刀星鬥攪,立威殺豹曉乾坤。
英雄好漢皆揮手,惡鬼亡魂四散奔。
拉朽摧枯猶斷首,何時戾氣也當存?
話說嶽飛等人離了二仙山,都迴薊州城裏來。一路無話,早到城中州衙前下馬。許多兄弟接著,引幾個入進衙內,眾人都到後堂。高托天取出羅真人那法語,遞與李太等文人看詳,皆不曉其意。眾人反複看了,亦不省的。吳諱道:“哥哥,此乃是天機玄語,不可泄漏。收拾過了,終身受用。休得隻顧猜疑。師父法語,過後方知。”高托天遂從其說,藏於懷內。嶽飛則道:“當時真人說了:‘先生亡必家破國衰,屍必無葬之地。’恐怕托天死,國家衰,如之奈何?”眾人聞言,憂心忡忡。徐進則大喇喇道:“說些玄乎之事,不能辯證真偽,隻是教俺兄弟慘死,真詛咒人也。”張萬仙道:“天命有可為有可不為,天要兄長慘死,我眾兄弟不願,便要齊心協力,與天鬥個輸贏!”眾兄弟聞言,皆攢著一股氣,誓要保護高托天的性命。眾人聊了許久便各自散了。自此之後,屯駐軍馬在薊州,半月有餘,並無軍情之事。
諸事繁多,隻筆難書。隻因薊州無事,再說西路軍孫琪一部。當時孫琪兵至雲中,與大同府隔山相望,正要一鼓作氣進兵。誰知金軍暗通西夏,擾亂邊庭。孫琪無奈,隻得送走種師道,再向宋江求援。當時宋江遣青麵獸楊誌並六個兄弟引大軍來援,一路上並無雜敘。看看大軍來至雲中縣,早有孫琪等為頭的首領來接著。當下眾人參見了,冷恭引眾人道:“楊誌哥哥並眾位兄弟,許久不見,真個想煞小弟。”楊誌等人還禮道:“別來無恙!”當下敘舊片言,引入城中敘話。待眾人在衙內聚集,孫琪又教楊誌坐在上首,楊誌推辭道:“西路一軍你是主將,不可亂了身份。”孫琪聞言,這才坐定,教楊誌一旁坐定。楊誌問道:“如今金兵情況如何?”孫琪答道:“金兵聯合西夏,擾亂邊庭,老種經略相公引兵去救應,因此這裏兵力不加,不敢妄動。”楊誌沉思片刻,說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眾將紛紛附和。冷恭機敏,便道:“近日來,小弟思得一計,隻是不敢亂用,還請哥哥定奪。”楊誌道:“計將安出?”冷恭道:“可遣一彪人馬,暗暗的翻山過去,占住北麵山坡埋伏。再教人城下搦戰,詐敗誘敵深入山中,便可一舉拿下賊兵。”楊誌聽後大喜,讚道:“此計甚妙!隻是誰人領軍埋伏?”話音未落,隻見帳下一人挺身而出,朗聲道:“末將願往!”眾人定睛一看,卻是賀從龍。賀從龍拱手道:“某曾在江南看守後山,頗知山勢攻守之道,今日願領此命,必不負所托!”孫琪欣然應允。隻是冷恭不意道:“將軍,非是小可不器重將軍,隻是當年你守後山,隻被盧元帥生擒,怎個不提?”賀從龍聽罷,頗為羞澀,便道:“當年方臘那廝也不增援,更兼盧元帥神通廣大,我怎能睥睨?如今有諸位將軍在此,定能成功。”冷恭依舊不意。賀從龍道:“俺願立下軍令狀,若此戰不成,提頭來見!”冷恭這才頷首,教人取來紙筆,賀從龍寫下軍令狀,遞給冷恭。冷恭看罷,又道:“還需兩員副將輔佐。”當下有貝應夔、伍應星兩個願往。孫琪便撥給他三人五千精兵,命其依計行事。
是夜,賀從龍三個率領一隊精兵趁著夜色悄悄翻過北山,來到山上時,不見人跡,盡是獸蹤。貝應夔道:“山中必有虎豹豺狼,需得小心。”賀從龍道:“有虎打虎,有狼殺狼,又何懼哉?”貝應夔道:“隻怕走漏風聲,事跡敗露。”賀從龍才悟道:“見得也是。”於是遣人四下尋了,正分兵時,忽聽得林中亂葉沙沙作響,似有風起,又像嵐生。原來世間萬物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世人隻知“風從虎,雲從龍。”卻不知“水從豹,火從獅。”當下正是露水多積。一陣風起,卷起許多水霧,在山中便喚作:“嵐”。隻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兩三隻黃底黑斑花豹子來。眾人見了,不敢向前。賀從龍恐暴露行蹤,低聲道:“休要高聲,且看我手段。”取來兩把樸刀在手裏,閃在老樹叢邊。那幾個豹子吼了吼,四散來圍著賀從龍,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說時遲,那時快。賀從龍見豹子撲來,隻一閃,閃在老樹後。那些豹子見沒撲著,將轉過身子,賀從龍又繞過大樹後,暗暗的覷見那為首的豹子吼了一聲,幾個又撲將來。賀從龍再一閃樹後,目下瞅準了時機,一咬鋼牙,使了渾身氣力,把兩個樸刀向前一槊,正把其中一隻豹子插在樹上。其餘豹子見狀,吼一聲,四散跑了。有詩為證:
山風隨水豹隨嵐,占定青鬆有兩三。
勇士從龍平猛獸,貓兒豈敢視眈眈。
貝應夔和伍應星兩個暗暗的叫好。賀從龍自教小校取來豹子,收拾得當了走。伍應星問道:“如何將軍殺了一隻,其餘的便都走了?”賀從龍道:“你有所不知,這豹子若獨來獨往也罷,若群起而攻,必有領頭,目下看中領頭的殺了,其餘的自然不敢再鬥。”眾人聞言,恍然大悟。一彪人來至北麵山坡,隻見兩座廢棄山寨。一座在山頭不遠處,盡是雜石;一座在山腰上,多是密林。賀從龍教伍應星領著幾個精明漢子探了一遭,迴來報說:“並無金軍。”貝應夔道:“恐是金兵舊寨,知道我等到此,都迴城裏去了。”賀從龍道:“我看山寨位置不差,你二人就在山腰這裏駐紮,我自去山頂那一座駐紮,並樹一麵白旗。你等叫人看我旗號,若白旗變作紅旗,便一發殺下山去。”貝應夔、伍應星兩個領命而去。三人便紮在山寨,不必絮繁。
次日,孫琪、楊誌二人引大軍不走山路,專走大路,浩浩蕩蕩望大同府來。一路暢通無阻,來至城下搦戰。早有探馬來報完顏杲道:“宋兵來攻城子,正在城下叫嚷。”完顏杲疑慮道:“聞言他那裏走了種老賊,怎敢來攻我這般大的城池?”完顏希尹道:“聞聽宋江遣一個教青麵獸楊誌的統兵來援,昨日才到,本以為要休憩些時日,誰知今日便敢來攻。”完顏宗翰道:“行軍多日,也不修整,便要心急攻城,正是犯了兵家大忌。他手底下士卒紮根尚未穩牢,正是破綻。我意可出城對壘,或可擒殺此人。”當下有完顏藥師道:“我意不然,我曾在宋朝時聽聞此人,乃是武侯楊令公之孫,家傳武藝兵法出眾,這點破綻,怎能不知?應當小心為上。”夾穀烈英道:“用祖宗名號唬人,定是後人不濟,有何懼哉?”完顏杲則道:“如此,便派完阿裏班、兀裏坦二將率一萬金兵出城迎戰,且看宋軍如何破敵。”二將領命去了。
不多時,隻見城門大開,阿裏班和兀裏坦各領五千軍馬出城擺開陣勢。孫琪和楊誌立馬陣前,望見金兵人數眾多,軍容整齊,心中暗自驚訝。孫琪對楊誌道:“楊將軍,金兵勢大,不可輕敵,需謹慎應對。”楊誌點頭稱是,手提長槍,拍馬而出,高聲喊道:“呔!大膽金兵,快快投降,否則吾手中金刀絕不留情!”話音未落,隻見旌旗之中轉出兩員將領,一般結束,都是紅盔紅甲,紅袍紅馬,手搦一杆長柄骨朵。正是阿裏班、兀裏坦二將。阿裏班喝一聲道:“兀那廝青麵的羊羔,也敢來大蟲嘴下討死!”楊誌聞言大怒,問道:“哪位兄弟願與俺拿下此人?”當下有錦毛虎燕順應了一聲,揮舞大刀,催馬迎戰。阿裏班也不甘示弱,縱馬殺來。登時兩人廝殺成一團。雙方士兵見狀,紛紛擊鼓助威,戰場上頓時殺聲震天。
看看十五合上下,燕順不敵,迴馬要走。阿裏班大喝一聲,就把骨朵撒開,往空中一拋,直直的落在燕順頭頂。當時燕順天靈早著,隻是七竅流血,跌落馬下。宋軍大驚,又有李忠、周通二人出馬。李忠忙來止住阿裏班,周通就把燕順救應迴本陣。那阿裏班手裏沒了軍器,也不和李忠廝鬥,虛晃一下,迴本陣去了。金兵陣裏又出來兀裏坦,對著李忠,依舊十五合上下,李忠力怯而走。兀裏坦笑道:“兀那廝有甚能人,速速出來決戰!”當時劉贇聽得大怒,正要出馬,卻被徐槐按下道:“將軍尚不是出馬的時候。”於是教顏樹德出馬。當下顏樹德挺槍催馬,來至垓心。與兀裏坦虛鬥三五合,迴馬便走。兀裏坦縱馬來追,卻聽得弓弦聲響動,隻把頭一招搖,正躲過顏樹德弓箭。顏樹德見射不中,不敢再鬥,迴本陣去了。當下冷恭再教金節、邢政二將出陣,亦敗退而走。
那兀裏坦連勝四陣,自顧自大笑道:“還有誰敢一戰?”徐槐這才道:“正是將軍出手!”劉贇聞言,挺刀縱馬殺來。兀裏坦以為這個似前麵四個一般武藝,心中不曾提防,就來廝鬥。說時遲,那時快。二將僅僅交馬一合,兀裏坦頭顱落地。當時兀裏坦渾不自知,手去摸頭,卻摸不到。塵埃裏頭顱轉了三圈,歎一聲:“好快的刀!”言畢,氣絕身亡。有詩為證:
自大才招搖遇栽,猖狂乃惹禍之胎。
從來是妄為須死,隕首時刀下應該!
宋兵見狀,都來叫好,卻惹怒金兵陣裏阿裏班這條好漢。阿裏班見兄弟陣亡,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教軍士提來一口寶刀,要與劉贇比試,大喝一聲道:“那廝還我兄弟命來!”劉贇橫刀立馬,大聲迴應道:“金賊何足言勇,快來受死!”阿裏班揮舞寶刀,如猛虎下山之勢,來戰劉贇,兩人團在一起。刀光劍影中,你來我往間,難分勝負。兩軍觀戰,紛紛助威。將過十七八合,劉贇看準時機,使一招白猿拖刀,刀刃劃過阿裏班頸項。阿裏班慘叫一聲,鮮血噴湧而出,手中寶刀當啷落地,抱鞍而走。金兵見主將戰敗,士氣大挫,紛紛迴頭轉走。宋軍則趁勢出擊,殺得金兵丟盔卸甲。直直追到城下,隻見城牆上箭矢射將下來,這才止步。
殘兵敗將拖著阿裏班迴來報說,完顏杲道:“這夥宋兵果然厲害,我當親自出馬。”正說之間,完顏銀術可起身道:“都元帥總掌全軍,日理萬機,怎能引小陣而勞煩親往?末將不才,願引幾個將軍去鬥那廝,為都元帥分憂!”完顏杲大喜,乃道:“這夥將軍,任你點用。”完顏銀術可便點了完顏婁室、夾穀烈英並其麾下牙將出城迎戰。
劉贇自在城外罵街,但見城門又開,便退兵五十步,讓開一處空地。見又是一夥金軍,為首三員大將,左右許多牙將。當時完顏銀術可出列道:“哪個砍傷俺家士卒?出來與俺廝殺!”劉贇道:“正是我的手筆,怕你怎地?”兩個說著便要開打。夾穀烈英卻要顯擺自家牙將,便道:“將軍不必著急動手,且看俺的麾下如何?”於是出馬道:“你等先休要打鬥,俺這裏有十個將領,你那裏也挑十個出來死鬥,敢麽?”孫琪笑道:“若是我兩個並你一個,也不算好漢。你使十個出來,我使十員首將和你比試本事,便見輸贏。”夾穀烈俊聽了,便叫十將出來,各執兵器,驟馬向前。孫琪道:“諸將相讓馬軍出戰。”說言未絕,十將齊出。哪十人?
潘迅、池方、盛本、曹秀、薛鬥南、蘇涇、元興、張韜、李忠、周通。
孫琪陣內,門旗開處,左右兩邊,分出十員首將,齊齊驟馬,直臨陣上。兩軍中花腔鼓擂,雜彩旗搖,各家放了一個號炮,兩軍助著喊聲,二十騎馬齊出,各自尋著敵手,捉對兒廝殺。那二十員將佐,如何見得尋著敵手,配合交鋒?潘迅戰術甲,池方戰蒙古,盛本戰蒲速,曹秀戰斜卯,薛鬥南戰準葛,蘇涇戰諳蠻,元興戰獨虎,張韜戰術魯,李忠戰磨輦,周通戰益輦。兩陣上主帥立了信約。二十員大將交鋒廝殺,各人都是英雄,用心相敵。鬥到二十合之上,數中一將翻身落馬。正是:搦戰要引元帥出,勝敗才有一時誅。不知落馬者是誰?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