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卷罷墨研墨罷卷。短不足、長爛漫。今番心寒忒繾綣。群星宿、怎歸霄漢?筆下著、終章再一遍。誰笑看、誰嗟歎?為忠義以身做匾。見金階、觀玉輦。
如歸去!昭宋國祚危機,攬民心舉。新皇禪命登基,肅臣猛將,寰天禦宇。謾嗟籲!蛟潛海中興浪,血風腥雨。文明猶戰蠻夷,將和帥怒,狼煙解語。
話說自從宋江、盧俊義等自擊退金兵之後,要為眾將請功,便請鐵麵孔目裴宣對照功名簿,聖手書生蕭讓表奏文章,神行太保戴宗上達天聽。半月,朝廷下得聖旨並許多賞賜,宋江又叫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矮腳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六籌頭領接著,按著功勞,一一分發。又遣金大堅並隨軍石匠,采石為碑,以記其事。金大堅鐫石已畢,豎立在真定府靈壽縣東一十五裏平山之下。又把馬步軍頭領齎散各州軍等地界,搜捕金賊餘孽。此時臘月將終。宋江料理軍務,不覺過了許多時日,忽報眾頭領都搜捕以畢,迴大城來參見聽用。恰逢時日,宋江喜道:“甚好!三日後是靖康二年的元旦,卻得聚首。”便叫左右聚將,都來慶賀新春。
次日,柴進、李應並許多管糧頭領來報宋江道:“今年旱澇多災,北地又被金人燒殺擄掠,糧草肉食皆不濟於從前。”宋江深感黎民百姓之苦難,便道:“往年宴席多是肉山酒海,今年逢此大災,當一切從簡。”柴進、李應二人領命,各自打理事務。此事下達眾將,眾將聽得苦悶,都聚在一處商議備細。卻有解珍道:“哥哥平日裏不曾怠慢我等,今年元旦,我等正該迴報才是。”解寶道:“如何迴報?”解珍道:“兄弟忘了,你我可是獵戶出身,縱然打不來豬牛羊,也好抓些野兔野鴨,給哥哥嚐鮮。”當下水軍幾個頭領都道:“見得也是,我等漁民出身,卻抓不住魚麽?”眾人聞言大悟,於是都來顯擺手段。解珍解寶獵走獸,阮氏三雄抓魚鱉,杜遷宋萬摘瓜果,童威童猛捕蛇蝦,朱貴朱富釀酒醋,燕青花榮射飛禽,眾人不亦樂哉。正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卻說次日,童威童猛兩兄弟商議道:“周遭河裏大小魚兒都被阮、張兩家兄弟抓得盡了,你我兄弟再走遠些,看看如何?”於是二人都望北去,先到滋水。二人順著河流再看,又來到一處水澤。二人當下四周看了一遭,見澤邊一處有座茅草屋,屋頂正冒炊煙。兄弟二人見了,便來叩門。有個老漢開門,童家兄弟見了,童威道:“請問丈丈,怎地住在這裏?”那老人道:“客人原來不知。前年金人扣關,老朽攜小女南逃避難,如今朝廷請宋江迴複河北,當下安寧,老朽攜小女又到此處,正是此處打漁為生。”童猛聽得這話,忙來問道:“那這泊子裏可有大魚麽?”那老人道:“這泊子本是有魚的,隻是不知何時,有條惡蛟占了水域,往來人馬,無論老少都不敢靠近。近日老朽亦要搬家逃命哩。”童威童猛聽了這話,都吃了一驚。童威顧慮道:“既如此,不妨迴去稟明李俊哥哥,再做商議?”童猛笑道:“你我兄弟縱橫江河這許多年,怕過誰來?”說罷,望迴取船便走。童威見童猛如此衝動,隻得搖頭歎息,作別老丈,也跟上船入水域裏來。
二人就到水澤泊前定了船隻,各提魚叉在手,四下裏看了。當時正是無雲明朗天氣,陽光正好,雖冬雪尚存,然白冰漸消。隻見此處波光粼粼,水草豐茂。二人在船上看了多時,不見動靜。童威道:“望不見甚惡蛟,也無甚大魚,還是迴去作罷。”童猛急切道:“遠來至此,怎好空手而歸,若擒得蛟蟒惡龍,一來為民除害,二來也叫公明哥哥嚐嚐這蛟肉甚麽滋味,三來也好展現我等手段。”說了,一股腦跳入水中。童威見狀,恐弟弟有失,忙跟入水裏來。兩人在水中遊了片刻,忽見前方有一團黑影緩緩遊動。二人看定,那黑影正是那條巨蟒惡蛟。樣貌如何?有詩為證:
眼如燈籠口如盆,卷尾揮頭攪水渾。
巨蟒恆長鱗片硬,雄心也敢鬧乾坤。
童猛心中一喜,忙提魚叉上前撲去。那蟒張開血盆大口,向童猛咬來。童威就把鋼叉一戳,正中那蟒咽喉,隻把獠牙戳斷。童威大驚失色,連忙幫手,揮鋼叉從刺斜裏刺穿腹下,登時血流成河。那蟒吃痛,蜷縮身形,又卷又伸,隻把澤水攪動。童威見殺不死,忙棄了魚叉,拽住童猛便浮船上來。二人上船,又各自提了船槳長蒿,再看水下,那蟒竟未遊走,仍在原處掙紮。童猛道:“趁它受傷,快殺了它!”童威卻道:“這孽畜太大,恐你我二人難以殺死,不如報與李俊哥哥,再做計較。”正說話間,那蟒蛇忽然騰空而起,向小船撲來。二人大驚,急忙閃避。那蟒蛇撲了個空,落入水中,激起浪來,險些兒把小船打翻。童威見勢不妙,對童猛喊道:“快去岸邊!”兩個就望岸邊去。
然那蟒蛇豈肯罷休,就在水裏搖頭擺尾,緊追不舍。眼見得就要追上二人,童猛急中生智,心生一計。他轉身舉起長篙,用力投向那蟒。長篙猶如利箭一般,射中蟒蛇咽喉,直直捅入腹中。那蟒蛇受此一擊,搖擺不能,就在水裏撲騰。童威唐猛見狀,也顧不得那許多,棄了船槳,各執匕首,就來一頓亂刺亂戳。隻把那蟒槊死在水中。二人渾身濕透,疲憊不堪,見那蟒隨波逐流。童猛道:“莫走了屍身,要帶迴去請功的。”當下兩人起身,又把漁網鋪開,撈著那蟒,望岸邊來。
二人就把巨蟒拖至岸邊,早有那老人見了二人勇猛,就來拜謝。老人道:“二位真乃神人也,卻能降服這等巨物。”童猛聽得高興,就誇口道:“實不瞞丈丈說,我等乃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公明麾下的水軍大將,金兵尚不能奈何於我,這等畜生,我也是手拿把掐。”童威聽童猛這般自誇,也不說話,隻是笑了。那老人聽說是軍人,忙跪拜道:“不知是將軍駕到,還請將軍救小老兒一家性命。”童威道:“如今惡蛟已除,還有救甚命?”那老人這才答道:“將軍在上,小老兒本姓王,有一小女,喚作紅蓮,前日被這裏一夥流民擄去,至今生死未卜。”言畢痛哭。童猛連忙扶起老人,說道:“丈丈切莫傷心,我等既已來到此處,必然不會袖手旁觀。敢問丈丈可知那夥流民巢穴在何處?”王老漢迴道:“就在前麵林中。”童威安撫道:“老人家放心,待我兄弟二人稍作休整便前去營救令愛。”老人千恩萬謝。童威童猛找了處幹燥之地,將蟒蛇屍首晾曬,又生了堆火烘烤衣服。待到身子暖和些後,便向密林而去。
二人吃飽喝足,當下上船,渡過泊子,來至密林,就見許多茅草屋子,兩個也不懼怕,就來問道:“可有喘氣的沒有?”隻聽一聲怒喝:“何人在此聒噪!”接著唿啦啦跳出七八個人來,各執兵刃,將童威童猛圍住。為首一人,身長八尺,黑臉虯髯,手提一柄樸刀,甚是兇惡。那人喝道:“哪裏來的雜種,敢到爺爺這裏撒野!”童猛上前一步,大聲道:“你爺爺乃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公明麾下水軍大將軍童猛,特來討要你們擄走的王家姑娘!”那人大笑道:“甚破名字恁地長?爺爺我正愁沒處立功,今日送上門來,正好拿去領賞!”說罷,揮舞樸刀,直取童猛。童威見狀,抽出腰刀,躍上前去,抵住那人。兩個鬥不數合,童威力怯。童猛見了,也來助陣。三個鬥了三五迴,童威童猛見鬥不過,迴身便走。那一夥漢子便追,追出林子來,將到水邊,二人就上船裏。迴頭笑道:“你等敢上船來較量麽?”那漢子見狀,露出許多分恐懼,便道:“你二人卻不知水裏不是好去處,可有大蟒哩。”童威道:“那蟒早被俺兄弟槊死,晾在岸上做了肉幹。”見那漢子不信,又指了指對岸。那漢子順手看去,正是一條巨蟒攤開掛在許多杆上,當下大駭。童威見狀,知道怕了,便趁熱打鐵說道:“若是你等放了王家姑娘,我們便饒了你們一命。否則,休怪我們不客氣!”黑臉大漢與眾人麵麵廝覷,半晌才來求饒。
黑臉大漢連忙擺手道:“將軍饒命!將軍饒命!那王家姑娘就在後麵屋裏綁著,我這就給二位將軍取來。”說罷,黑臉大漢吩咐左右,不一時,便請到此處。童威童猛見王家姑娘安然無恙,又道:“你等姓甚名誰,如何落草為寇?”那漢子道:“小人姓張,單名一個廣字。本是臨州漁民,因遭大難,才聚集於此。當時見王姑娘貌美,心生歹意,這才下手,還望將軍饒命。”童威道:“看你身手不差,可願投兵麽?”那漢子聞言,心中大喜,忙答願意。當下眾人說和,遂引眾人先將王家女兒送還。王老漢接著女兒,感激涕零,連連道謝。辭別老漢,又引眾人,抬了巨蟒,迴來真定府本陣,報與宋江知道。宋江聽聞大喜,對童威童猛大加讚賞。有詩讚道:
作孽長蛇才化蟒,滔天罪浪卷迴巢。
泊中正遇翻江蜃,水裏方知出洞蛟。
至第三日元旦黎明,眾將穿公服襆頭,宋江率領眾兄弟,望闕朝賀,行五拜三叩頭禮已畢,卸下襆頭公服,各穿紅錦戰袍。一百五個頭領,齊齊整整,又在滹沱河岸邊搖天祭拜晁天王、魯智深、林衝、徐寧幾個已逝兄弟。一切完備,都來賀節,參拜宋江。眾兄弟輪次把山珍海味獻上,正是:山中走獸雲中燕,陸地瓜果海底鮮。宋公明就把這些山珍海味和那條巨蟒與眾兄弟分餐,大排筵席,慶賀宴賞。眾兄弟輪次與宋江、盧俊義稱觴獻壽,都是眾兄弟的情義。酒至數巡,宋江對眾將道:“賴眾兄弟之力,國家複了河北地界。又值元旦,相聚歡樂,實為罕有。獨是公孫勝道長不在麵前,甚是悒怏。”眾人就來寬慰,樊瑞道:“兄長勿憂,定有重逢之日。”言語兀是未了,忽報東西兩路差人到此候賀。西路孫琪、冷恭、徐槐等,東路徐進、高托天、張萬仙等,都奉元帥將令,戎事在身,不能親來拜賀。宋江見說了,大喜道:“得此信息,就如見麵一般。”賞勞來人,陪眾兄弟開懷暢飲,盡醉方休。
次日,宋公明準備出東郊迎春。因明日子時正四刻,又逢立春節候。是夜刮起東北風,濃雲密布,紛紛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眾頭領起來看時,但見:
紛紛柳絮,片片鵝毛。空中白鷺群飛,江上素鷗翻覆。飛來庭院,轉旋作態因風。映徹戈矛,燦爛增輝荷日。千山玉砌,能令樵子悵迷蹤;萬戶銀裝,多少幽人成佳句。正是:盡道豐年好,豐年瑞若何?邊關多荷戟,宜瑞不宜多。
當時那雪卻似銀鋪世界,玉碾乾坤。眾人來至郊外,搭篷建帳。卻有武鬆恐公明哥哥怕寒,簇了一盆炭火擺下。眾人便在篷下,圍著炭火,都來看那大雪。但見:
萬裏彤雲密布,空中祥瑞飄簾。瓊花片片舞前簷。剡溪當此際,凍住子猷船。頃刻樓台如玉,江山銀色相連。飛瓊撒粉漫遙天。當時呂蒙正,窯內歎無錢。
宋江與眾頭領觀賞這漫天飛雪,心中暢快無比。當下宋江提議道:“此等美景,若不吟詩賦詞,怎助雅興?”於是大家紛紛響應。依舊是幾個文人引頭,你一言我一語,詞詞句句脫口而出。其中武將卻不似平常,一個個都聽得入迷。李俊唱漁歌,石秀唱山歌,燕青唱小曲。就連唿延灼也來湊熱鬧,唱起軍歌來。唱的是唿家將。楊誌不服,就來唱楊家將的曲子。有好事的似時遷、白勝這般人物,又來催騰關勝唱曲,要唱那祖先關雲長。關勝本不願的,隻怕薄了公明兄長興致,隻好也來唱詞。方才出口,惹得眾人嬉笑。當下有焦挺心直口快,笑道:“關將軍這樣的人,也有弱處,唱得個五音不全。”眾人聞言更喜。關勝本就臉紅,聽這一說,臉更紅了,便搶道:“俺說不唱,耗子跳蚤卻惹俺唱。”白勝、時遷聽了,也不惱火,隻顧笑道:“本想讓關將軍顯擺,誰知如此如此?”關勝被眾人一笑,便不再言語,隻是吃酒。宋江道:“人無完人,怎能樣樣俱全?關將軍不必憤懣。”這時,李逵卻跳將起來,大叫道:“今日這般高興,俺也來唱一首。”眾人聽了,皆哄堂大笑。知道李逵大字不識一個,如何能唱。宋江笑道:“鐵牛兄弟,莫要胡鬧。你若要唱,不如教俺幾個死了爽快。”李逵吐舌道:“俺不唱了便是,哥哥怎提死不死的,忒晦氣。”言罷,又有盧俊義也來讚詩。正如俗語道:瑞雪兆豐年,一定收成好。不知盧俊義詩詞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卷罷墨研墨罷卷。短不足、長爛漫。今番心寒忒繾綣。群星宿、怎歸霄漢?筆下著、終章再一遍。誰笑看、誰嗟歎?為忠義以身做匾。見金階、觀玉輦。
如歸去!昭宋國祚危機,攬民心舉。新皇禪命登基,肅臣猛將,寰天禦宇。謾嗟籲!蛟潛海中興浪,血風腥雨。文明猶戰蠻夷,將和帥怒,狼煙解語。
話說自從宋江、盧俊義等自擊退金兵之後,要為眾將請功,便請鐵麵孔目裴宣對照功名簿,聖手書生蕭讓表奏文章,神行太保戴宗上達天聽。半月,朝廷下得聖旨並許多賞賜,宋江又叫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矮腳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六籌頭領接著,按著功勞,一一分發。又遣金大堅並隨軍石匠,采石為碑,以記其事。金大堅鐫石已畢,豎立在真定府靈壽縣東一十五裏平山之下。又把馬步軍頭領齎散各州軍等地界,搜捕金賊餘孽。此時臘月將終。宋江料理軍務,不覺過了許多時日,忽報眾頭領都搜捕以畢,迴大城來參見聽用。恰逢時日,宋江喜道:“甚好!三日後是靖康二年的元旦,卻得聚首。”便叫左右聚將,都來慶賀新春。
次日,柴進、李應並許多管糧頭領來報宋江道:“今年旱澇多災,北地又被金人燒殺擄掠,糧草肉食皆不濟於從前。”宋江深感黎民百姓之苦難,便道:“往年宴席多是肉山酒海,今年逢此大災,當一切從簡。”柴進、李應二人領命,各自打理事務。此事下達眾將,眾將聽得苦悶,都聚在一處商議備細。卻有解珍道:“哥哥平日裏不曾怠慢我等,今年元旦,我等正該迴報才是。”解寶道:“如何迴報?”解珍道:“兄弟忘了,你我可是獵戶出身,縱然打不來豬牛羊,也好抓些野兔野鴨,給哥哥嚐鮮。”當下水軍幾個頭領都道:“見得也是,我等漁民出身,卻抓不住魚麽?”眾人聞言大悟,於是都來顯擺手段。解珍解寶獵走獸,阮氏三雄抓魚鱉,杜遷宋萬摘瓜果,童威童猛捕蛇蝦,朱貴朱富釀酒醋,燕青花榮射飛禽,眾人不亦樂哉。正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卻說次日,童威童猛兩兄弟商議道:“周遭河裏大小魚兒都被阮、張兩家兄弟抓得盡了,你我兄弟再走遠些,看看如何?”於是二人都望北去,先到滋水。二人順著河流再看,又來到一處水澤。二人當下四周看了一遭,見澤邊一處有座茅草屋,屋頂正冒炊煙。兄弟二人見了,便來叩門。有個老漢開門,童家兄弟見了,童威道:“請問丈丈,怎地住在這裏?”那老人道:“客人原來不知。前年金人扣關,老朽攜小女南逃避難,如今朝廷請宋江迴複河北,當下安寧,老朽攜小女又到此處,正是此處打漁為生。”童猛聽得這話,忙來問道:“那這泊子裏可有大魚麽?”那老人道:“這泊子本是有魚的,隻是不知何時,有條惡蛟占了水域,往來人馬,無論老少都不敢靠近。近日老朽亦要搬家逃命哩。”童威童猛聽了這話,都吃了一驚。童威顧慮道:“既如此,不妨迴去稟明李俊哥哥,再做商議?”童猛笑道:“你我兄弟縱橫江河這許多年,怕過誰來?”說罷,望迴取船便走。童威見童猛如此衝動,隻得搖頭歎息,作別老丈,也跟上船入水域裏來。
二人就到水澤泊前定了船隻,各提魚叉在手,四下裏看了。當時正是無雲明朗天氣,陽光正好,雖冬雪尚存,然白冰漸消。隻見此處波光粼粼,水草豐茂。二人在船上看了多時,不見動靜。童威道:“望不見甚惡蛟,也無甚大魚,還是迴去作罷。”童猛急切道:“遠來至此,怎好空手而歸,若擒得蛟蟒惡龍,一來為民除害,二來也叫公明哥哥嚐嚐這蛟肉甚麽滋味,三來也好展現我等手段。”說了,一股腦跳入水中。童威見狀,恐弟弟有失,忙跟入水裏來。兩人在水中遊了片刻,忽見前方有一團黑影緩緩遊動。二人看定,那黑影正是那條巨蟒惡蛟。樣貌如何?有詩為證:
眼如燈籠口如盆,卷尾揮頭攪水渾。
巨蟒恆長鱗片硬,雄心也敢鬧乾坤。
童猛心中一喜,忙提魚叉上前撲去。那蟒張開血盆大口,向童猛咬來。童威就把鋼叉一戳,正中那蟒咽喉,隻把獠牙戳斷。童威大驚失色,連忙幫手,揮鋼叉從刺斜裏刺穿腹下,登時血流成河。那蟒吃痛,蜷縮身形,又卷又伸,隻把澤水攪動。童威見殺不死,忙棄了魚叉,拽住童猛便浮船上來。二人上船,又各自提了船槳長蒿,再看水下,那蟒竟未遊走,仍在原處掙紮。童猛道:“趁它受傷,快殺了它!”童威卻道:“這孽畜太大,恐你我二人難以殺死,不如報與李俊哥哥,再做計較。”正說話間,那蟒蛇忽然騰空而起,向小船撲來。二人大驚,急忙閃避。那蟒蛇撲了個空,落入水中,激起浪來,險些兒把小船打翻。童威見勢不妙,對童猛喊道:“快去岸邊!”兩個就望岸邊去。
然那蟒蛇豈肯罷休,就在水裏搖頭擺尾,緊追不舍。眼見得就要追上二人,童猛急中生智,心生一計。他轉身舉起長篙,用力投向那蟒。長篙猶如利箭一般,射中蟒蛇咽喉,直直捅入腹中。那蟒蛇受此一擊,搖擺不能,就在水裏撲騰。童威唐猛見狀,也顧不得那許多,棄了船槳,各執匕首,就來一頓亂刺亂戳。隻把那蟒槊死在水中。二人渾身濕透,疲憊不堪,見那蟒隨波逐流。童猛道:“莫走了屍身,要帶迴去請功的。”當下兩人起身,又把漁網鋪開,撈著那蟒,望岸邊來。
二人就把巨蟒拖至岸邊,早有那老人見了二人勇猛,就來拜謝。老人道:“二位真乃神人也,卻能降服這等巨物。”童猛聽得高興,就誇口道:“實不瞞丈丈說,我等乃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公明麾下的水軍大將,金兵尚不能奈何於我,這等畜生,我也是手拿把掐。”童威聽童猛這般自誇,也不說話,隻是笑了。那老人聽說是軍人,忙跪拜道:“不知是將軍駕到,還請將軍救小老兒一家性命。”童威道:“如今惡蛟已除,還有救甚命?”那老人這才答道:“將軍在上,小老兒本姓王,有一小女,喚作紅蓮,前日被這裏一夥流民擄去,至今生死未卜。”言畢痛哭。童猛連忙扶起老人,說道:“丈丈切莫傷心,我等既已來到此處,必然不會袖手旁觀。敢問丈丈可知那夥流民巢穴在何處?”王老漢迴道:“就在前麵林中。”童威安撫道:“老人家放心,待我兄弟二人稍作休整便前去營救令愛。”老人千恩萬謝。童威童猛找了處幹燥之地,將蟒蛇屍首晾曬,又生了堆火烘烤衣服。待到身子暖和些後,便向密林而去。
二人吃飽喝足,當下上船,渡過泊子,來至密林,就見許多茅草屋子,兩個也不懼怕,就來問道:“可有喘氣的沒有?”隻聽一聲怒喝:“何人在此聒噪!”接著唿啦啦跳出七八個人來,各執兵刃,將童威童猛圍住。為首一人,身長八尺,黑臉虯髯,手提一柄樸刀,甚是兇惡。那人喝道:“哪裏來的雜種,敢到爺爺這裏撒野!”童猛上前一步,大聲道:“你爺爺乃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公明麾下水軍大將軍童猛,特來討要你們擄走的王家姑娘!”那人大笑道:“甚破名字恁地長?爺爺我正愁沒處立功,今日送上門來,正好拿去領賞!”說罷,揮舞樸刀,直取童猛。童威見狀,抽出腰刀,躍上前去,抵住那人。兩個鬥不數合,童威力怯。童猛見了,也來助陣。三個鬥了三五迴,童威童猛見鬥不過,迴身便走。那一夥漢子便追,追出林子來,將到水邊,二人就上船裏。迴頭笑道:“你等敢上船來較量麽?”那漢子見狀,露出許多分恐懼,便道:“你二人卻不知水裏不是好去處,可有大蟒哩。”童威道:“那蟒早被俺兄弟槊死,晾在岸上做了肉幹。”見那漢子不信,又指了指對岸。那漢子順手看去,正是一條巨蟒攤開掛在許多杆上,當下大駭。童威見狀,知道怕了,便趁熱打鐵說道:“若是你等放了王家姑娘,我們便饒了你們一命。否則,休怪我們不客氣!”黑臉大漢與眾人麵麵廝覷,半晌才來求饒。
黑臉大漢連忙擺手道:“將軍饒命!將軍饒命!那王家姑娘就在後麵屋裏綁著,我這就給二位將軍取來。”說罷,黑臉大漢吩咐左右,不一時,便請到此處。童威童猛見王家姑娘安然無恙,又道:“你等姓甚名誰,如何落草為寇?”那漢子道:“小人姓張,單名一個廣字。本是臨州漁民,因遭大難,才聚集於此。當時見王姑娘貌美,心生歹意,這才下手,還望將軍饒命。”童威道:“看你身手不差,可願投兵麽?”那漢子聞言,心中大喜,忙答願意。當下眾人說和,遂引眾人先將王家女兒送還。王老漢接著女兒,感激涕零,連連道謝。辭別老漢,又引眾人,抬了巨蟒,迴來真定府本陣,報與宋江知道。宋江聽聞大喜,對童威童猛大加讚賞。有詩讚道:
作孽長蛇才化蟒,滔天罪浪卷迴巢。
泊中正遇翻江蜃,水裏方知出洞蛟。
至第三日元旦黎明,眾將穿公服襆頭,宋江率領眾兄弟,望闕朝賀,行五拜三叩頭禮已畢,卸下襆頭公服,各穿紅錦戰袍。一百五個頭領,齊齊整整,又在滹沱河岸邊搖天祭拜晁天王、魯智深、林衝、徐寧幾個已逝兄弟。一切完備,都來賀節,參拜宋江。眾兄弟輪次把山珍海味獻上,正是:山中走獸雲中燕,陸地瓜果海底鮮。宋公明就把這些山珍海味和那條巨蟒與眾兄弟分餐,大排筵席,慶賀宴賞。眾兄弟輪次與宋江、盧俊義稱觴獻壽,都是眾兄弟的情義。酒至數巡,宋江對眾將道:“賴眾兄弟之力,國家複了河北地界。又值元旦,相聚歡樂,實為罕有。獨是公孫勝道長不在麵前,甚是悒怏。”眾人就來寬慰,樊瑞道:“兄長勿憂,定有重逢之日。”言語兀是未了,忽報東西兩路差人到此候賀。西路孫琪、冷恭、徐槐等,東路徐進、高托天、張萬仙等,都奉元帥將令,戎事在身,不能親來拜賀。宋江見說了,大喜道:“得此信息,就如見麵一般。”賞勞來人,陪眾兄弟開懷暢飲,盡醉方休。
次日,宋公明準備出東郊迎春。因明日子時正四刻,又逢立春節候。是夜刮起東北風,濃雲密布,紛紛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眾頭領起來看時,但見:
紛紛柳絮,片片鵝毛。空中白鷺群飛,江上素鷗翻覆。飛來庭院,轉旋作態因風。映徹戈矛,燦爛增輝荷日。千山玉砌,能令樵子悵迷蹤;萬戶銀裝,多少幽人成佳句。正是:盡道豐年好,豐年瑞若何?邊關多荷戟,宜瑞不宜多。
當時那雪卻似銀鋪世界,玉碾乾坤。眾人來至郊外,搭篷建帳。卻有武鬆恐公明哥哥怕寒,簇了一盆炭火擺下。眾人便在篷下,圍著炭火,都來看那大雪。但見:
萬裏彤雲密布,空中祥瑞飄簾。瓊花片片舞前簷。剡溪當此際,凍住子猷船。頃刻樓台如玉,江山銀色相連。飛瓊撒粉漫遙天。當時呂蒙正,窯內歎無錢。
宋江與眾頭領觀賞這漫天飛雪,心中暢快無比。當下宋江提議道:“此等美景,若不吟詩賦詞,怎助雅興?”於是大家紛紛響應。依舊是幾個文人引頭,你一言我一語,詞詞句句脫口而出。其中武將卻不似平常,一個個都聽得入迷。李俊唱漁歌,石秀唱山歌,燕青唱小曲。就連唿延灼也來湊熱鬧,唱起軍歌來。唱的是唿家將。楊誌不服,就來唱楊家將的曲子。有好事的似時遷、白勝這般人物,又來催騰關勝唱曲,要唱那祖先關雲長。關勝本不願的,隻怕薄了公明兄長興致,隻好也來唱詞。方才出口,惹得眾人嬉笑。當下有焦挺心直口快,笑道:“關將軍這樣的人,也有弱處,唱得個五音不全。”眾人聞言更喜。關勝本就臉紅,聽這一說,臉更紅了,便搶道:“俺說不唱,耗子跳蚤卻惹俺唱。”白勝、時遷聽了,也不惱火,隻顧笑道:“本想讓關將軍顯擺,誰知如此如此?”關勝被眾人一笑,便不再言語,隻是吃酒。宋江道:“人無完人,怎能樣樣俱全?關將軍不必憤懣。”這時,李逵卻跳將起來,大叫道:“今日這般高興,俺也來唱一首。”眾人聽了,皆哄堂大笑。知道李逵大字不識一個,如何能唱。宋江笑道:“鐵牛兄弟,莫要胡鬧。你若要唱,不如教俺幾個死了爽快。”李逵吐舌道:“俺不唱了便是,哥哥怎提死不死的,忒晦氣。”言罷,又有盧俊義也來讚詩。正如俗語道:瑞雪兆豐年,一定收成好。不知盧俊義詩詞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