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話說高托天一夥都到乾符寨前,擺開陣勢。高托天見寨牆上旌旗許多,兵將聳立,各持弓弩,嚴陣以待。高托山、孫列兩個咬牙切齒,催促攻寨。當下端木忠勸道:“二位哥哥三思,如若能一鼓作氣取勝,再好不過,若不能取勝,如之奈何?”孫列道:“無有後者,我必當拿下此寨。”端木忠還要再勸,高托天卻道:“既如此,托付二位兄弟了。”於是下令,教高托山、孫列兩個攻寨,一發都要攀牆。寨上灰瓶炮石,滾木箭矢,一發落下來。高托山見攻不進去,又下令就把軍隊分開三路,兩路左右各去樹立雲梯攀牆,一路在中間,運起撞門木,前排列起擋箭牌來,遮蓋箭雨。後麵一夥力士推著破門車趕將來。都到寨門下,撞了許多迴,不見門開。孫列見狀,當先來驅木撞門。又撞三下,忽聽得門上女牆邊人頭攢動。孫列抬頭看時,許多金汁傾瀉下來,正糊的一臉都是。


    眾看官有不知金汁為何物的,便來說知。金汁便是糞便,多用隨軍戰馬、豬羊等糞便放入鍋中,兌水熬成汁。此物何用?但凡有傷口的人淋著,便就糜爛,不得醫治。因此作用,守城必備物實。


    當下孫列等被燙得哇哇亂叫,趕忙撒手跳開。孫列見金汁倒完,又要來攻城,忽聽上麵又是攢動,孫列心底怕了,不敢向前,隻得退兵。將退十數步,就見上麵又灌下許多金汁。孫列隻覺得萬幸。後麵高托山見狀,心知此次攻寨難以成功,便大喊道:“撤軍!”左右忙來鳴金。小嘍囉們聽得命令,都如潮水般退去。端木忠見了這般情形,心中暗想:“此次失利,山哥必定不會善罷甘休,隻是他那脾氣,我又如何勸得住?不妨與二哥商議。”正要來問高托天如何,卻被高托天攔著,就見高托天隻是搖頭晃腦,不知所以然。


    另一邊,高托山滿臉怒氣,望著狼狽而歸的小嘍囉們,喝罵道:“一群廢物!連個小小的寨子都攻不下!”孫列便道:“下次定要一舉攻下此寨,以雪今日之恥!”高托天這才來至跟前,勸道:“知恥而後勇,才是正事,山弟不可責罵麾下,切記。”高托山這才收斂許多。高托天道:“諸位不必在意,此次失利,可換一舉成功。”眾人不解,高托天道:“他處取勝,必自驕傲,來小覷我等,我等退十裏安營紮寨,且看他如何。”於是退軍去了。


    卻說寨上守軍見高托天退軍,便來告知本寨守將。本寨守將名喚王煥章。此人力大無窮,善使一杆重八十一斤,寬頭長柄,如槍似戟,精鋼鐵杆,黑纓攢頭霸王槍。當下王煥章笑道:“果然山匪草寇,不堪一擊,我尚未出手,便引軍敗退。真不知王伯龍那廝怎地敗的?辱沒我漢軍名聲。”眾將士紛紛附和,王煥章更加得意,便道:“要趁敵軍紮根未穩,我意要夜襲敵營,你等以為如何?”眾將聽了,皆稱妙計。卻有一人上前勸道:“將軍,此舉雖能出其不意,但敵眾我寡,且敵軍剛吃了敗仗,定然有所防備,夜襲恐怕不易成功。”王煥章卻不以為然,自信滿滿地說道:“我軍士氣正盛,而敵軍新敗,必然軍心不穩。此時夜襲,必能大勝!”見將軍執意如此,眾將也隻好領命。


    當晚二更時分,王煥章率領一隊精兵,渾身都是軟戰,手執苦竹槍,各帶蓼葉刀,趁著月光微明,寒露寂靜。人銜環,馬銜枚,也不舉火,借著月光,隱隱的尋敵營而來。看看直到寨邊,拔開鹿角,徑奔中軍,望見帳中燈燭熒煌,幾個頭領正在議事。王煥章暗喜,手搦霸王槍,搶入帳房裏來。傍邊一聲鑼響,眾軍喊動,如天崩地塌,山倒江翻。嚇的王煥章倒拖長槍,轉身便走。四下裏伏兵亂起,一隊精兵不曾走的一個,盡數被縛,推到帳前。徐進看了,笑罵:“金奴走狗,要學甚謀略?”也不待搭話,就叫左右斬訖來報,其餘者盡數監了。高托天進言道:“這夥人來的正是時候,且把披掛都教俺兄弟穿了,佯裝得勝迴去,賺開寨門便是。”徐進依計行事,親自穿了王煥章披掛,舉了霸王槍,左右張萬仙、楊江、孫列、張迪等換了牙將披掛,其餘小頭目換了漢軍披掛,一路返迴山寨門前,高唿勝利。守寨的漢軍聽得歡唿,都以為是自家將軍得勝歸來,哪知是計?就來開門。徐進見狀,大手一揮,當即引兵衝殺進去,登時歡唿聲轉做喊殺聲。寨內守軍就被殺得措手不及,四處逃竄。殺到平明時分,漢軍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徐進順利奪下乾符寨,一麵派人收拾戰場,一麵令人將王煥章等人的屍首示眾,以振軍威。此後種種,不必絮繁。


    當下收拾完備,有葉光道:“兵法雲:兵貴神速。當趁王伯龍立足未穩,一鼓作氣殺奔清州。”徐進認理,又有倪乾道:“此去臨近黃河,可分兵兩路進軍,水軍可帶部分步軍從水路裏去,臨近登岸,殺奔西南兩座城門,剩餘兵馬走陸路到乾寧鎮,分打東北兩座城門。”高托天讚道:“如此分兵正合地利,最好。”於是就來分兵。徐進引馬軍頭領,張萬仙引水軍、步軍頭領分散兩撥去了。


    先說張萬仙一彪人馬,來至黃河邊,教水軍租借百姓船隻,賞賜金銀。眾百姓聞言,紛紛獻船,不一時得了許多大小船隻。當時這些船隻裝載許多人伴,沿水路過河北上,徑奔清州城來。此時正是十二月上旬天氣,陽光明媚,萬裏無雲,水影山光,上下一碧。有詩讚道:


    驚濤滾滾煙波杳,日朗風清黃河曉。


    欲從舟子問如何,但覺孤城眼中小。


    是日午牌前後,大小船隻都到黃河岸邊,揀那隱秘處,一字兒纜定了船隻。隻見水誌華迴船來報道:“城裏並無些動靜。”張萬仙便叫手下眾人,都上岸望城邊來。眾好漢各挺手中軍器都奔城邊來。望城上時,約離南門有半裏之路。早有城上守軍望見,忙來府內稟報王伯龍知道:“稟將軍,敵軍過了黃河,正望南門來。”王伯龍大驚,便道:“劉都統援軍尚未抵達,這夥草寇卻先到了,如何是好?”左右章永豪建議道:“我清州城牆高糧廣,如今不必出城抵敵,當死守待援為上。”王伯龍認理,正要下令固守南門,又有小校來報:“那夥人分兵又望北門去了。”王伯龍就來分兵守城,正說之間,又來兩個小校道:“西門又來一彪人馬攻城。”“北門又來一彪人馬攻城。”王伯龍忙於應對,分了眾軍四散守城。又道:“本城人馬不多,怎地抵擋?”章永豪道:“可發放甲仗庫多餘軍器,但又鍋碗瓢盆,刀、農具等,一發沒收分發,使百姓都城牆上防守,餘者無器械的,就來搬運滾木礌石,修補城牆,便可守禦。”王伯龍當即從之。


    隻說城中百姓,不管男女老少,病體殘疾,都來城上守禦,萬不得已,不敢怠慢。四下裏敢熾軍見狀,忙來稟報,眾頭領見此情形,恐傷了百姓,也不敢攻城,紛紛退迴來。南城門前張萬仙見狀,怒罵金人:“不講武德,不知惜民。”當下有李玄獻計道:“可使弓弩手把箭矢去了箭頭,綁上告示,激起民憤,但有願開城門者,大功告成。”賈進道:“此計雖好,隻恐毀壞了百姓性命。”李玄勸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有遲疑,隻怕百姓傷亡更甚。”說罷,張萬仙便吩咐弓弩手照做。不一會兒,隻見城上射下許多箭矢,上麵綁著告示。百姓們撿起來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我敢熾軍自招安以來,於百姓秋毫無犯,隻殺金國叛逆,如今但有開城者,重重有賞。”諸如此類雲雲。


    城中一時人心惶惶,紛紛動搖。內中早激起了一個女子。那女子是張夏氏,夫君張力,乃是本州馬軍都頭,曾抵禦金兵戰死。本州人思慕其夫君忠義,把張夏氏十分敬重。那張夏氏亦是本地教頭之女,也會些武藝。如今漢軍占城,張夏氏在城中,日夜留心圖賊,卻是單絲不成線。今日見這告示,便得知宋兵等攻城緊急,如今官逼民守,軍民都有驚恐之狀。張夏氏想了一迴道:“機會在此。隻此一著,可以保全城中幾許生靈。”忙歸市心,此時已是申牌時分,大半守軍見敢熾軍退了,都自歇息。張夏氏悄地探聽消息,隻聽得百姓每都在家裏哭泣。張夏氏道:“民心如此,我計成矣。”挨到昧爽時分,踅出寓所,來至在街市鬧處。連忙叫親信小廝隨同喊道:“如今城中兵微將寡,早晚打破城池,玉石俱焚。城中軍民,要保全性命的,都跟我去殺賊。”張夏氏等人喊罷,就把敢熾軍告示發散。


    驚得軍士不敢酣睡,登時聚著數簇軍民觀看。早有巡風軍卒,搶一張去,飛報與王伯龍知道。王伯龍大驚。急差宣令官出府傳令,教軍士謹守轅門及各營,著一麵嚴行緝捕奸細。那張夏氏又將紙上言語,高聲朗誦了兩遍。軍民都錯愕相顧。那宣令官奉著主將的令,騎著馬,五六個軍漢跟隨,到各營傳令。張夏氏搶上前,大吼一聲,左右兩個小廝,各提著樸刀,就來砍斷馬足。宣令官撞下馬去。張夏氏親自上前,拿來了小廝樸刀,罵一聲:“漢奸尋死!”一刀剁下頭來。張夏氏左手抓了人頭,右手提刀,大唿道:“要保全性命的,都跟我去殺賊。”左右百姓,平素認得張夏氏,又曉得他一家子都是忠男烈女。霎時有五六百人,擁著他結做一塊。張夏氏見百姓都聚攏來,複連聲大唿道:“尚有膽量的人物,都來相助。”聲音響振數百步。那時四麵響應,百姓都搶棍棒,拔杉刺,折桌腳。拈指間已有五六千人。迭聲呐喊。張夏氏當先,領眾宋民人等趕到南門,殺死守門牙將等,趕散把門軍士,開城門,放吊橋。


    那時早傳入府衙,王伯龍得知此事,大怒道:“刁民卻敢背反大國?好教死了安心。”當下引軍出了府衙,直奔南門,見一眾百姓把城門開了,就驅兵來殺散百姓。左右一個牙將識得張夏氏的,便來點指道:“將軍,正是這賊娘子蠱惑百姓。”王伯龍道:“擒賊先擒王!”說了,提起鳳翅鎦金镋,望張夏氏而來,一路上百姓不能抵擋,須臾間便至跟前。張夏氏左右兩個小廝見狀,有心護主,迴頭來打。王伯龍力大,一鏜下去,連刺穿二人。王伯龍見刺死二人,正要向前,誰知那二人縱然身死,雙雙穩穩抓著鏜杆,並未放鬆。王伯龍甩脫不掉,索性棄了鏜,抽腰間寶劍,來刺張夏氏。張夏氏正在前麵領頭,忽聽得身後馬蹄響動,迴身看時,兩個小廝早死在路旁,王伯龍正在跟前。張夏氏當下揮樸刀來抵住王伯龍,兩個在門口站了三合之上。縱然張夏氏會些武藝,然氣力怎比王伯龍?每次交手,手中樸刀震得虎口流血。左右百姓見了,都來救應。隻可惜,一個來一個死,一對來殺一對。不一刻,門洞裏死屍遍地。張夏氏見狀,卻似地獄一般,便喊道:“休管他!都望城外跑,健壯的留下站住城門,莫教城門關了。”左右聽得,逃的逃,守的守。王伯龍不言不語,就來專殺張夏氏。正要起手,忽聽得城外大亂。


    王伯龍看時,正是張萬仙引兵殺來,登時大驚,不敢逗留,迴馬便走。張夏氏尋思道:“怎能教賊廝走了!”便大跨步上前,一樸刀砍翻馬腿。王伯龍滾落塵埃,當即翻身起來,罵道:“賊婆娘,討死!”手搦寶劍,迴身便刺。張夏氏哪裏提防?直把喉嚨刺穿。王伯龍見死了張夏氏,迴身要走,隻覺腳邊一沉,低頭看時,張夏氏右手緊緊抓住王伯龍左腳踝。王伯龍又甩不掉,暗忖:“怎地一個個到死也不休?”又來揮劍,隻把張夏氏手腕切斷,腳上帶著那隻手走了。正是:漢奸走狗無人助,忠臣良將人心齊。不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