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天賜英雄武藝高,綠林叢裏獨唿號。


    將軍解餉林前過,劫奪威風名姓豪。


    話說魏允領命,引幾個探馬換了平民裝扮,都出山來,直奔東京汴梁大道上。魏允謂眾小頭目道:“今番大哥要望大風,你等務必小心行事,若走了風聲,不是好笑處。”眾小頭目道:“頭領放心,這許多年我等皆無半點差錯。”眾人就打探如何,不在話下。


    魏允隻是聽得消息迴來山寨,謂眾人道:“小弟打聽得清楚,隻是金國換了皇帝,遣派使者與大宋聯合,約定共同滅遼,當朝太師蔡京等附議,才有這一番計較。這一隊大宋的軍官要繞過遼國,以此望登州去,走海路先到高麗國,再到金國。因需繞路,所以歲前出發,看看不過三五日,便到鄆州。”高托天問道:“這一夥保駕護航的宋軍乃是何人?”魏允亦打探到,答道:“是個邊庭的大將,名叫張俊。”張迪聞言大驚。張萬仙見了,問張迪道:“兄弟可識得此人?”張迪道:“哥哥容稟,我等自在黃虎山時,與此人交過手,這將軍勇武不在小弟之下,更能征善戰,統兵有方,謀略過人。”話音未落,有楊江道:“兄弟怎能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張迪道:“哥哥差矣,非小弟誇他如何,隻確是如此。”眾頭領聞言,有不曉得張俊本事的,一個個聽得憤恨,都要當先出馬;有曉得張俊本事的頭領,都在勸說息怒。高托天道:“既如此,我等不需火並,當設下埋伏陷阱,便好得手。”徐進道:“兄弟所言既當,不知哪個兄弟走這一遭?”張萬仙起身道:“承蒙哥哥抬愛,教弟弟做了二當家,今番願領幾個英雄下山去,威震我山寨大名!”徐進大喜從之。張萬仙又道:“不知哪幾個兄弟願雖我去?”下麵有幾個人出來道:“小弟願往!”看時,有六籌好漢在地,正是:


    紀平、楊江、沈春、袁剛、周地祖、蔣哉。


    當下計議已定,張萬仙披掛得當,跨上寶馬,帶了眾好漢,並千餘嘍囉下山,往西路去。看看近鄆州界外將近,本是初冬天氣,當晚彤雲四合,又下得一場雪。紀平已有計了,便道:“方才探馬報說,前麵有片林子緊挨大路,此地最好埋伏,借此大雪,挖許多陷坑,專等他來。”張萬仙認理,暗差步軍去要道口上,靠林邊狹處,掘成陷坑,上用土蓋。眾人在林中等了半夜,心中想道:“怎不見得人馬到此,莫非走了他處?”十分焦躁。是夜雪急風嚴,看看天色微明,平明看時,約有二尺深雪。紀平又問探馬道:“卻還有其他路麽?”小嘍囉答道:“西邊還有一條小路。”紀平道:“莫非不走大路,轉去小路?”又商議一陣,便命楊江引周地祖、蔣哉到西路上看。方到得西邊,隻見遠遠的旗幡招揚,劍戟光明,十數輛太平車,二十來個廂禁軍監押著那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著:‘金國賀歲綱”。每輛車子再使個軍健跟著。一支人馬,滔滔而來。


    這一隊正是張俊之弟張保,押解十五萬銀錢,先行而來,路經這裏。楊江要振大寨威風,一見那將軍,拍動胯下寶馬,手舞月牙鏜大叫道:“過路的留下買路錢來!”那裏小校一見,忙入軍中報道:“前麵有響馬斷路。”張保聞報叫聲:“奇怪,難道有那樣大膽的強人,白日敢出來剪經,還打朝廷的主意?待我去拿來。”上前大喝一聲道:“何方賊盜!豈不聞張家兄弟的利害,焉敢在此剪經!”楊江聞言更怒,並不迴言,把巨鏜一舉,就在風裏劈頭蓋臉打下來。張保舉手中金蘸斧,往上一架。隻聽當的一聲響,把刀柄折為兩段。張保大驚,叫聲:“啊也!”不敢戀戰,迴馬便走。後麵牙將望見,紛紛驅兵拍馬來迎,一齊圍住楊天王。後麵周地祖、蔣哉見了,亦敲鑼打鼓,引小嘍囉趕上廝殺,登時兩邊亂作一團。亂軍之中,楊江順手一鏜,霹靂靂殺翻三個牙將。眾兵校見主將敗了,牙將又不敵,一聲喊,棄了太平車,四散而走。楊江放馬來趕,張保卻叫道:“強盜,銀子你拿去罷了,苦苦趕我怎的。”楊江喝道:“都說你張俊利害,今日一會,不過如此。沒用的矬鳥,休認我是無名的強盜,我們實是有名目的,我叫做天王楊江,大哥唿敢熾張萬仙,今日權寄下你這個狗頭,遲日可再送些來。”說罷,方才迴馬轉來。那張保驚慌之際,卻記錯了名姓,隻記著王楊、敢熾,連夜奔迴鄆州界內去了。


    且說楊江迴馬一看,隻見十數輛太平車在彼,叫聲:“小嘍囉把車一發帶走。”眾小嘍囉都來拉車。隻見張萬仙引著眾人嗒嗒的來了。楊江請功道:“都說張俊厲害,我看不過如此,那矬鳥不曾動手,便走了。”眾皆大喜,自來看車子。紀平道:“這裏才十五萬兩,必是先頭一支。”沈春道:“如此說來,後麵還有大風?”眾人不解,沈春解釋一番,原來這“風”是此道行中的啞謎,沈春自是當過響馬的,因此知道。便道:“哥哥不知,這見了錢財謂之‘風’,來得少謂之‘小風’,來得多謂之‘大風’,若是殺不過謂之‘風緊’,好來接應。”眾人才知。紀平道:“依我看,大風不得取,風緊。”張萬仙認理,便引眾人迴山寨去了。後來此事傳將開來,鳳凰山名聲大噪。


    不說鳳凰山得了錢糧如何,且說張保迴了中軍。張俊大吃一驚:“吾弟前麵押送金銀,為何這時迴來?”吩咐著他到跟前。張保來至跟前下馬拜倒,便道:“哥哥,大事不好!押運的銀錢盡數被響馬劫去了。”張俊這番聽得分明,不覺海下烏須根根倒豎,兩眼突出,大喝一聲:“好個醃臢潑才!焉敢奪官家之物!賢弟可知那強盜叫甚名字?”張保道:“那強盜一個叫王楊,一個叫敢熾。”張俊聽說,心中想一想道:“我且問你,被劫在何處地方?”張保道:“是山東刺榆地方,地名長清林。”張俊道:“既有地方名姓,這響馬就好拿了。”一麵上報朝廷,與蔡太師等書信報知備細,一麵下令當地州府,務必捉拿歸案。此後各司其職,不必絮繁。


    隻說書信到蔡太師府中,蔡京看信大驚,急與高俅、童貫、楊戩等商議。此時八賢王趙佮正整肅官吏,已然拘刷部分貪官汙吏,其中不乏其人。四個奸臣商議道:“山東再起賊寇,那梁方平剿匪未除根,卻謊報其中備細,導致朝廷損失金銀,見今如何是好?”童貫道:“小小蟊賊而已,可遣承宣使,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劉光世為帥,舉大兵征繳。”高俅附議道:“所言既當,隻速速求克敵製勝,免誤了與金國交易行程。”蔡京複認其理。此人都到大殿早朝,就請劉光世為帥,自點將領,起大兵十五萬,直取齊州而來。那劉光世都點那些將領?共計八員,正是:


    楊惟忠、王淵、辛興宗、韓世忠、唿延灼、朱仝、楊誌、徐寧。


    當下劉光世引八員虎將,命楊惟忠、韓世忠為先鋒,唿延灼、朱仝為左翼,辛興宗、楊誌為右翼,王淵、徐寧為合後,自領中軍,迤邐望齊州出發,一路無話。是日,便與張俊會合一處。當時張俊正在鳳凰山外十餘裏大寨,聞報出來迎接,把一眾將軍請入大帳坐地。張俊道:“劉都督到此,定能掃清賊寇,還我大宋晴朗河山。”劉都督道:“客套話少敘,且說賊寇備細。”張俊道:“如今探得敢熾軍盤踞齊州鳳凰山一帶,此山地勢險峻,西麵鄰水,東麵是林,南麵坡隨緩,然有怪石成堆,馬匹不能行走,隻有北麵有條大路易攻難守。”劉都督道:“依你之見,應當如何破敵?”張俊道:“以末將愚意,可四麵攻打山寨,教其應顧不暇,但有一處破關,便是成了。”劉都督思索片刻,又問唿延灼道:“唿延將軍乃開國名將唿延讚嫡派子孫,祖傳能征慣戰,又曾在梁山統軍,當知山寨如何攻伐,不知將軍有何良策?”唿延灼道:“凡要用計,需先用力,末將以為,可先休整一日,待明日去山下叫陣,鬥他一迴。若勝,可鼓舞軍心;若敗,再用計謀不遲。”劉都督道:“說的在理。”商議定了,當即散帳。次日天明,劉光世引九個將軍都到鳳凰山下叫陣。隻聽得山上鑼鼓炮聲一齊炸響,山上便下來一彪人馬。擺開一個陣勢,為頭的共七籌好漢,看看都有誰?正是:


    徐進、高托天、李太、楊江、孫列、高托山、張迪。


    當下有高托天催馬出列道:“兀那廝大宋的軍官,如何不去征伐外敵,卻來我義軍山寨?”張俊聞言大怒,拍馬出來道:“兀那廝醃臢貨,搶了俺官家的餉銀,也說甚義軍?”又有徐進出馬道:“將軍,你那餉銀是要投國外的,若給金國時,豈不是養虎為患?就在我這裏,也好替你們抵敵遼、金之兵。”劉光世聞言,親自出馬道:“甚麽道理!但有征戰事宜,豈容你等插手?隻還了餉銀來便好!”兩邊正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劉光世謂左右道:“哪個敢去打首戰?”當下辛興宗拍馬舞鋼刀出陣。那邊徐進見了,亦問此事。孫列最慣先鋒,舞方天畫戟出馬道:“看小弟拔得頭籌!”說了兩個就來廝鬥。果然好鬥,有詩為證:


    方天畫戟破空光,長杆鋼刀裂嶽崗。


    殺氣騰騰人手舞,征塵滾滾馬蹄狂。


    金盔金甲明晃晃,銀鎧銀鍪冷蒼蒼。


    我往你來交手客,二人輾轉不曾傷。


    看看鬥了三十合之上,不分勝負。這裏王淵看的急切,亦舞槍拍馬前來助陣;那邊張迪見了,恐孫列不敵,也舞鏜來迎著。兩個亦廝鬥三十合之上,不分勝負。那邊楊江覷見四個都分不出勝敗,就把馬驅向前來,覷見辛興宗頭顱較準,彎弓搭箭,喊聲:“中!”那箭矢直飛辛興宗麵門而去。那裏辛興宗正在廝鬥,哪顧得上閃躲?隻湊巧射在盔上。辛興宗大驚,不敢再戰,自迴馬抱鞍而走。這裏韓世忠見辛興宗敗退,亦恐王淵不能以一敵二,便出馬來迎著孫列。辛興宗迴到本陣,方敢摘了頭盔,才見那箭簇刺斜的插在盔裏,再偏三寸,便中太陽穴。辛興宗當時見了此景,一陣後怕。


    再說那四人正鬥,又過十數合,依舊難舍難分。楊惟忠道:“他那裏放得冷箭,俺這裏卻不會麽?”言畢,就來彎弓搭箭,專射張迪。張迪亦不曾躲閃,正一箭射中左臂。張迪吃痛,撥馬迴身便走。韓世忠、王淵見狀,引軍趕殺一陣。唿延灼薦道:“古語雲:窮寇莫追。還請都督鳴金收兵。”劉光世認理,忙教鳴金收兵。韓世忠、王淵正追得深入,忽聞鳴金,便各自收兵。正迴馬時,卻見兩側各衝出一彪人馬。左邊沈春、右邊端木忠,二人將衝殺出來,卻見宋軍退了。這一手埋伏落空,二人各自尷尬。徐進見傷了一將,埋伏又未成功,亦鳴金收兵,退迴山寨中。


    不說徐進,隻說劉光世引眾將迴到帳內,劉都督道:“今日若非唿延將軍提醒,險些兒中了他的埋伏。我看賊寇山勢險要,且武藝高強,不可輕敵。我等需從長計議。”唿延灼獻計道:“末將願率一軍從小路偷襲敵寨。”劉光世思考片刻道:“此計可行,但需小心行事。”張俊道:“下官認為,可遣一軍從大路進攻,吸引賊寇注意。助唿延將軍一臂之力。”劉都督頷首道:“此計甚好。今夜便行,定要將這群賊寇一網打盡!”唿延灼忙勸道:“今夜不可,他山寨必有防備,可先襲擾兩三日,待賊疲憊時,方可用計。”劉都督大悟道:“說的也是。”當即定了備細。次日起,點起五個將軍,輪番出來到鳳凰山下叫陣,每個時辰叫一迴,五個人輪番上陣。山上亦是紡車般下山來打。正是:山中虎欲吃英雄,朝內將要殺蛟龍。不知這車輪戰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