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 作者:徐誌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小時候喜歡養狗, 7歲那年,冒險偷偷翻過10多座丘陵,差點將自己走丟了,才找到舅外婆家,捧迴一條小黃狗。每天放學興沖沖迴家喂,但養不到3天,就隻看到小狗屍體。
老頭子一鋤頭甩過去,打死了。
據說,他正在地裏幹活,鞋子突然不見了,猜測肯定是被狗銜著玩,丟了。
老頭子就是我的爺爺。從我懂事到成年,沒敢跟爺爺正麵談一次話。
從戰場如河血流中衝殺出來的人,他們的霹靂脾氣,鋼鐵意誌,沒有一種語言可以傳神出來,我已經見識過了。
左宗棠說的沒錯,“主兵之人如秋官然,生氣少,而殺氣多。”
但了解左宗棠多了,他跟我爺爺不同。
爺爺的父親是一個教書先生, 30多歲已病死。抗戰爆發後,日本侵入湖南衡陽,一把火將我風石堰的老家燒得片瓦不剩,姥姥帶著爺爺三兄弟躲兵,逃到了今天的白地市。
遷徙客居偏僻異地,耕讀傳家連根拔斷。爺爺大字不識,一介武夫,憑霹靂脾氣,鋼鐵意誌,在戰火中屹存,繁衍出一大家族。
父親從小在軍人的鐵血意誌中成長。他寫得一手好字,但因為爺爺是國民黨,所以從小受壓製。父親後來學武,功夫過人。他先後做過石匠、農民、工頭、商人。
> 後記
父親的力氣與性格,有點像西楚霸王項羽。
我大約5歲起,就被父親拉去地裏幹活,陸續做各種繁重的體力活。父親愛看電視,說成龍拍電影,太浪費勞力了,放到農村幹活,一個抵十個。
父親這些觀念,一度影響我到18歲。這種農民的本能,很接近戰國墨子的“非樂、節用”思想。
我成為讀書人,可能跟母係家族有關。外公家族,從性格到氣質,完全相反,都是文化人。軍人與文人家庭結合,我從先天遺傳,到後天家教,接受的多是些對立的、相反的觀念。
三代人下來,積累到我,家庭已經殷實,環境已經許可,條件可以讀書。但湘南閉塞,山重水複,要走出去,談何容易?可想而知,我的求學遭遇,與左宗棠大致一樣。
7歲那年,一個遊曆鄉下的道人經過村裏,饒有興趣地將我上下打量,丟下一句話:“這個孩子將來不是一般的人物”。說完幽靈一樣消失。話很快傳開了,害得村人猜測、議論紛紛。
事實上,兩種完全對立衝突的氣質遺傳,在我的成長中一直看不出優勢。小學逃學、初中留級、高考落榜, 20歲前十分不順。因為數學奇差,多年打擊很大。好學生與壞學生,同時存於一身。高中時我拿過全校第一名,學得最好的是物理,最值得稱道的是作文。
但高考應試扭轉了我的軌跡,在我的心裏狠狠抽下一鞭,貼下不無屈辱的標籤。少年心氣與挫折跌宕,成了我溝通左宗棠的第一塊“心靈場”。
左宗棠在社會底層的生活經曆、體驗,打動了我,也觸痛到我。他在鄉村社會蓄養的清氣,作為書生霸蠻而不野蠻的氣質,也讓我感到很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徑,起點決定路徑。起點接近的人,路逕自然延伸下去,會有某種相交、重合。也因此,思想、觀念、看法,會有某些相似。這是我深入了解左宗棠,他逐漸又喚起我內心那些沉睡觀念的原因。
早年粗野鄉村生活積蓄的自然清氣,在後來遭遇侵蝕時我有意識地保護。用《湘聲報》記者專訪時的說法,“幾乎在有點刻意地保持與這個世界的距離,站在民間觀察社會,反倒比在主流內時更能看清社會”。體製內外的生活經驗,內心未滅的這點火苗,讓我清清楚楚看明白了左宗棠。
後記 >
這大概是我寫《左宗棠》的一些巧合機緣了。
左宗棠晚年時曾與妻子周詒端有過一段自己死後讀書人作評立傳的預言。周詒端憂慮地說,你不喜歡那些誇誇其談,以道德、文章炫耀的名士,等你死後,恐怕沒有人來寫你好話呢(“不喜華士,日後恐無人作佳傳耳”)。左宗棠聽到後笑了笑,迴答說,我才懶得管呢。文章說好說壞,我還是這個樣子。不可能作者評好或論壞,就可以改變事實的我,我請求寫我的後人,不在“華士”裏,我隻求那些我不求也會主動來寫我的人。(“笑答雲:‘自有我在,求在我不求之人也’。”)
我算是左宗棠的“不求之人”。
我明白,周詒端的擔憂,基於文化圈的一個“潛秘密”:世界畢竟是讀書人掌握了輿論、話語權。左宗棠“不喜華士”,厭惡名士派頭,得罪了絕大部分文化人。
我寫左宗棠,是因為我本能地、發自內心地認同他的價值觀。如果硬要追問原因,大約是我們曾經都是“寒士”,沒有名士世家那些繁文縟節,不要靠“華士”的外衣,也不在乎所謂虛名。
本書用史家筆法、文學手法,意在通過細緻完善的故事,客觀陳述多種版本,盡量接近曆史真實,盡力展現一個真實可信的左宗棠,讓今人能有所借鑑。
本書所選史料,有正有野。選取的標準,一是故事內容合了人物性格,二是故事情節符合人物的發展路徑。
本書體例,受過黃仁宇《萬曆十五年》,易中天《品三國》啟發。黃仁宇自嘲作品體例“四不像”。我自知天性有點異端。說得好聽點,總在別人想不到的地方有創新;說得難聽點,天馬行空,非驢非馬,卿本煉丹,奈何陰錯陽差,做成了火藥。
</br>
老頭子一鋤頭甩過去,打死了。
據說,他正在地裏幹活,鞋子突然不見了,猜測肯定是被狗銜著玩,丟了。
老頭子就是我的爺爺。從我懂事到成年,沒敢跟爺爺正麵談一次話。
從戰場如河血流中衝殺出來的人,他們的霹靂脾氣,鋼鐵意誌,沒有一種語言可以傳神出來,我已經見識過了。
左宗棠說的沒錯,“主兵之人如秋官然,生氣少,而殺氣多。”
但了解左宗棠多了,他跟我爺爺不同。
爺爺的父親是一個教書先生, 30多歲已病死。抗戰爆發後,日本侵入湖南衡陽,一把火將我風石堰的老家燒得片瓦不剩,姥姥帶著爺爺三兄弟躲兵,逃到了今天的白地市。
遷徙客居偏僻異地,耕讀傳家連根拔斷。爺爺大字不識,一介武夫,憑霹靂脾氣,鋼鐵意誌,在戰火中屹存,繁衍出一大家族。
父親從小在軍人的鐵血意誌中成長。他寫得一手好字,但因為爺爺是國民黨,所以從小受壓製。父親後來學武,功夫過人。他先後做過石匠、農民、工頭、商人。
> 後記
父親的力氣與性格,有點像西楚霸王項羽。
我大約5歲起,就被父親拉去地裏幹活,陸續做各種繁重的體力活。父親愛看電視,說成龍拍電影,太浪費勞力了,放到農村幹活,一個抵十個。
父親這些觀念,一度影響我到18歲。這種農民的本能,很接近戰國墨子的“非樂、節用”思想。
我成為讀書人,可能跟母係家族有關。外公家族,從性格到氣質,完全相反,都是文化人。軍人與文人家庭結合,我從先天遺傳,到後天家教,接受的多是些對立的、相反的觀念。
三代人下來,積累到我,家庭已經殷實,環境已經許可,條件可以讀書。但湘南閉塞,山重水複,要走出去,談何容易?可想而知,我的求學遭遇,與左宗棠大致一樣。
7歲那年,一個遊曆鄉下的道人經過村裏,饒有興趣地將我上下打量,丟下一句話:“這個孩子將來不是一般的人物”。說完幽靈一樣消失。話很快傳開了,害得村人猜測、議論紛紛。
事實上,兩種完全對立衝突的氣質遺傳,在我的成長中一直看不出優勢。小學逃學、初中留級、高考落榜, 20歲前十分不順。因為數學奇差,多年打擊很大。好學生與壞學生,同時存於一身。高中時我拿過全校第一名,學得最好的是物理,最值得稱道的是作文。
但高考應試扭轉了我的軌跡,在我的心裏狠狠抽下一鞭,貼下不無屈辱的標籤。少年心氣與挫折跌宕,成了我溝通左宗棠的第一塊“心靈場”。
左宗棠在社會底層的生活經曆、體驗,打動了我,也觸痛到我。他在鄉村社會蓄養的清氣,作為書生霸蠻而不野蠻的氣質,也讓我感到很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徑,起點決定路徑。起點接近的人,路逕自然延伸下去,會有某種相交、重合。也因此,思想、觀念、看法,會有某些相似。這是我深入了解左宗棠,他逐漸又喚起我內心那些沉睡觀念的原因。
早年粗野鄉村生活積蓄的自然清氣,在後來遭遇侵蝕時我有意識地保護。用《湘聲報》記者專訪時的說法,“幾乎在有點刻意地保持與這個世界的距離,站在民間觀察社會,反倒比在主流內時更能看清社會”。體製內外的生活經驗,內心未滅的這點火苗,讓我清清楚楚看明白了左宗棠。
後記 >
這大概是我寫《左宗棠》的一些巧合機緣了。
左宗棠晚年時曾與妻子周詒端有過一段自己死後讀書人作評立傳的預言。周詒端憂慮地說,你不喜歡那些誇誇其談,以道德、文章炫耀的名士,等你死後,恐怕沒有人來寫你好話呢(“不喜華士,日後恐無人作佳傳耳”)。左宗棠聽到後笑了笑,迴答說,我才懶得管呢。文章說好說壞,我還是這個樣子。不可能作者評好或論壞,就可以改變事實的我,我請求寫我的後人,不在“華士”裏,我隻求那些我不求也會主動來寫我的人。(“笑答雲:‘自有我在,求在我不求之人也’。”)
我算是左宗棠的“不求之人”。
我明白,周詒端的擔憂,基於文化圈的一個“潛秘密”:世界畢竟是讀書人掌握了輿論、話語權。左宗棠“不喜華士”,厭惡名士派頭,得罪了絕大部分文化人。
我寫左宗棠,是因為我本能地、發自內心地認同他的價值觀。如果硬要追問原因,大約是我們曾經都是“寒士”,沒有名士世家那些繁文縟節,不要靠“華士”的外衣,也不在乎所謂虛名。
本書用史家筆法、文學手法,意在通過細緻完善的故事,客觀陳述多種版本,盡量接近曆史真實,盡力展現一個真實可信的左宗棠,讓今人能有所借鑑。
本書所選史料,有正有野。選取的標準,一是故事內容合了人物性格,二是故事情節符合人物的發展路徑。
本書體例,受過黃仁宇《萬曆十五年》,易中天《品三國》啟發。黃仁宇自嘲作品體例“四不像”。我自知天性有點異端。說得好聽點,總在別人想不到的地方有創新;說得難聽點,天馬行空,非驢非馬,卿本煉丹,奈何陰錯陽差,做成了火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