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 作者:徐誌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陝西、甘肅期間,他用東南沿海發達區的方式來設計大西北。為普及教育,他廣開義學;為推廣漢族先進文化,他增設書院,刊發書籍。他實行陝甘分闈,[2]推行經世致用教育,發展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教育。
結合早年在淥江書院做山長的實踐,左宗棠總結出:中國內所以有太平天國運動、撚軍起義、迴民變亂,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學術不講”。他認為好的社會,是政府清正廉潔,民眾知書達禮。本著通過教育來傳播學術,改良人心,建設一個太平世界,他在西北修建了蘭州有史以來第一個、同時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貢院——蘭州貢院。院內可容納4000多名學生。 1875年秋,作為甘肅舉院的蘭州貢院,進行有史以來第一次鄉試,考生達3000多人,比以往多出3倍。
他還有許多建設計劃要做,但戰爭拖住了手腳。
卸任在即,誰來接力自己未竟的事業呢?他推薦劉錦棠。
如今,被緊急召迴北京,預示又要上一個新台階。
用30年的奮鬥攀登官場台階,左宗棠印證了1856年他跟胡林翼說的話:“弟才可大受而不可小知,能用人而必不能為人用”:1862年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撫,同年做上閩浙總督;1864年受封一等恪靖伯;1873年12月14日被授協辦大學士,1874年9月18日繼授東閣大學士;1877年陰曆十二月,由一等恪靖伯,晉升成二等恪靖侯。
66歲這年,拜相封侯,位極人臣。
這次“入京陛見”, 左宗棠隻保留了東閣大學士頭銜,以內閣宰相身份入朝。[3]
到北京後稍作安頓,左宗棠換上朝服,雇一輛騾車,輕車簡從,到達北京內城崇文門外,求麵見皇上。
隨從上前向門衛報告,卻吃了個閉門羹。
守門的小太監說:入崇文門要交錢,請左大人先交錢。
那你問問他,要給多少錢?左宗棠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
小太監說:左大帥是封疆大吏,按這個級別算,起碼得交4萬兩。
左宗棠聽了隨從轉告,嚇了一跳,從騾車上下來了。他走過去,有點惱怒地看了小太監一眼,說:本大臣是皇帝下旨,命我進京的,如果見皇帝需要付錢,那這筆錢應該由朝廷來付。
小太監頭一次聽到竟然還有這樣的規矩,也嚇了一跳,說:曾國藩當年受封一等毅勇侯,也是從這個門進去的。[4]他交了5萬兩白銀作進門錢,你怎麽可以破壞我們的規矩?
左宗棠一聽,有點不耐煩了:原來如此!左某沒有錢,今天隻好破了這個規矩。
你怎麽可以沒錢呢?小太監很不解,你在地方上做了那麽多年高官,撈也撈得差不多了,這麽小氣,到我麵前裝窮?
左宗棠見論道理說不清楚,也進不了,決定硬來。他說:我從西北來,你不讓我進,我就迴西北去;但見不到皇帝和皇太後,那就不是我的責任了。你們後果自負。
4萬兩白銀是筆大錢,小太監做不了主。他從入紫禁城做奴才,見過的高官比牛毛還多,今天頭一次碰到個怪人。
別人都給得,他就給不得?
僵持住了。左宗棠毅然轉身,打道迴賓館。相持了一天,沒有動靜。左宗棠一點不急,他安排隨從:等吧,該幹嘛幹嘛。
小太監這邊扛不住了,趕緊報告太監總管李蓮英。李蓮英碰到了左宗棠頂牛,心想:攔住皇帝召見的內閣宰相,一旦太後問起罪來,可擔當不起,趕緊通知放行。
消息很快傳遍京城。左宗棠如此低調入京,又遭遇如此蠻橫的待遇,朝廷上下引起震驚。恭親王奕訢請示慈禧太後,由醇親王奕譞率領軍機大臣、六部九卿,同時到永定門外迎接左大帥凱旋。
左宗棠坐上大轎子,隨醇親王進入紫禁城,在待漏院(百官早晨集結起來準備朝拜皇帝的地方)休息,準備第二天麵見皇帝。
第二天一早,左宗棠來到太和殿。對守門的小太監說:前陝甘總督、大學士左宗棠奉詔求見皇上和皇太後。
小太監早已聽說了左宗棠上次拒交“進門錢”的事,這次見他又兩手空空,心裏十分不高興,輕蔑地看了他一眼,說:左大人,你見皇上和皇太後既然需要我去通報,難道你就沒有發現,你身上缺了一點什麽東西嗎?
我身穿黃馬褂,頭戴一品官紅翎,手中有皇上之詔,心中有太後之命,還缺少什麽?!左宗棠再次惱怒起來。
小太監也不怕,這裏又不是戰場。他以為左宗棠沒聽懂,幹脆直說出來:左大人,實話對你說,求我通報,連王爺都要給紅包,托我在太後麵前美言幾句,再說,我也不是為自己收錢啊,我是為李大總管收,自己又沒份,你犯不著對我發什麽脾氣,你不給錢,今天還真進不了殿門。
左宗棠火氣陡然又來了,他開口痛罵:敵人百萬大軍都攔不住我,你一個小太監算個老幾?(“吾嚐入百萬軍中,無人敢阻擋者,安識汝曹小輩!”)何況我的工資收入,自己計劃怎麽花,還感到不夠,哪裏還有什麽零花錢給你!我是接到皇帝命令來的,你不準我見,老子再迴一趟新疆就是了!
這就是野史《左宗棠軼事》中記載的著名的“跺腳罵殿”。
小太監以為左宗棠是嚇唬他的,偏不聽,仍一副輕蔑的姿態,愛理不理,偏著腦袋,神態傲慢,傻傻站在那裏。
</br>
結合早年在淥江書院做山長的實踐,左宗棠總結出:中國內所以有太平天國運動、撚軍起義、迴民變亂,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學術不講”。他認為好的社會,是政府清正廉潔,民眾知書達禮。本著通過教育來傳播學術,改良人心,建設一個太平世界,他在西北修建了蘭州有史以來第一個、同時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貢院——蘭州貢院。院內可容納4000多名學生。 1875年秋,作為甘肅舉院的蘭州貢院,進行有史以來第一次鄉試,考生達3000多人,比以往多出3倍。
他還有許多建設計劃要做,但戰爭拖住了手腳。
卸任在即,誰來接力自己未竟的事業呢?他推薦劉錦棠。
如今,被緊急召迴北京,預示又要上一個新台階。
用30年的奮鬥攀登官場台階,左宗棠印證了1856年他跟胡林翼說的話:“弟才可大受而不可小知,能用人而必不能為人用”:1862年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撫,同年做上閩浙總督;1864年受封一等恪靖伯;1873年12月14日被授協辦大學士,1874年9月18日繼授東閣大學士;1877年陰曆十二月,由一等恪靖伯,晉升成二等恪靖侯。
66歲這年,拜相封侯,位極人臣。
這次“入京陛見”, 左宗棠隻保留了東閣大學士頭銜,以內閣宰相身份入朝。[3]
到北京後稍作安頓,左宗棠換上朝服,雇一輛騾車,輕車簡從,到達北京內城崇文門外,求麵見皇上。
隨從上前向門衛報告,卻吃了個閉門羹。
守門的小太監說:入崇文門要交錢,請左大人先交錢。
那你問問他,要給多少錢?左宗棠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
小太監說:左大帥是封疆大吏,按這個級別算,起碼得交4萬兩。
左宗棠聽了隨從轉告,嚇了一跳,從騾車上下來了。他走過去,有點惱怒地看了小太監一眼,說:本大臣是皇帝下旨,命我進京的,如果見皇帝需要付錢,那這筆錢應該由朝廷來付。
小太監頭一次聽到竟然還有這樣的規矩,也嚇了一跳,說:曾國藩當年受封一等毅勇侯,也是從這個門進去的。[4]他交了5萬兩白銀作進門錢,你怎麽可以破壞我們的規矩?
左宗棠一聽,有點不耐煩了:原來如此!左某沒有錢,今天隻好破了這個規矩。
你怎麽可以沒錢呢?小太監很不解,你在地方上做了那麽多年高官,撈也撈得差不多了,這麽小氣,到我麵前裝窮?
左宗棠見論道理說不清楚,也進不了,決定硬來。他說:我從西北來,你不讓我進,我就迴西北去;但見不到皇帝和皇太後,那就不是我的責任了。你們後果自負。
4萬兩白銀是筆大錢,小太監做不了主。他從入紫禁城做奴才,見過的高官比牛毛還多,今天頭一次碰到個怪人。
別人都給得,他就給不得?
僵持住了。左宗棠毅然轉身,打道迴賓館。相持了一天,沒有動靜。左宗棠一點不急,他安排隨從:等吧,該幹嘛幹嘛。
小太監這邊扛不住了,趕緊報告太監總管李蓮英。李蓮英碰到了左宗棠頂牛,心想:攔住皇帝召見的內閣宰相,一旦太後問起罪來,可擔當不起,趕緊通知放行。
消息很快傳遍京城。左宗棠如此低調入京,又遭遇如此蠻橫的待遇,朝廷上下引起震驚。恭親王奕訢請示慈禧太後,由醇親王奕譞率領軍機大臣、六部九卿,同時到永定門外迎接左大帥凱旋。
左宗棠坐上大轎子,隨醇親王進入紫禁城,在待漏院(百官早晨集結起來準備朝拜皇帝的地方)休息,準備第二天麵見皇帝。
第二天一早,左宗棠來到太和殿。對守門的小太監說:前陝甘總督、大學士左宗棠奉詔求見皇上和皇太後。
小太監早已聽說了左宗棠上次拒交“進門錢”的事,這次見他又兩手空空,心裏十分不高興,輕蔑地看了他一眼,說:左大人,你見皇上和皇太後既然需要我去通報,難道你就沒有發現,你身上缺了一點什麽東西嗎?
我身穿黃馬褂,頭戴一品官紅翎,手中有皇上之詔,心中有太後之命,還缺少什麽?!左宗棠再次惱怒起來。
小太監也不怕,這裏又不是戰場。他以為左宗棠沒聽懂,幹脆直說出來:左大人,實話對你說,求我通報,連王爺都要給紅包,托我在太後麵前美言幾句,再說,我也不是為自己收錢啊,我是為李大總管收,自己又沒份,你犯不著對我發什麽脾氣,你不給錢,今天還真進不了殿門。
左宗棠火氣陡然又來了,他開口痛罵:敵人百萬大軍都攔不住我,你一個小太監算個老幾?(“吾嚐入百萬軍中,無人敢阻擋者,安識汝曹小輩!”)何況我的工資收入,自己計劃怎麽花,還感到不夠,哪裏還有什麽零花錢給你!我是接到皇帝命令來的,你不準我見,老子再迴一趟新疆就是了!
這就是野史《左宗棠軼事》中記載的著名的“跺腳罵殿”。
小太監以為左宗棠是嚇唬他的,偏不聽,仍一副輕蔑的姿態,愛理不理,偏著腦袋,神態傲慢,傻傻站在那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