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厚要為自己將嚴重的領土爭端當成輕鬆的出國旅遊,付出代價。


    1880年1月,清廷迫於輿論壓力,將崇厚革職議處,判為“斬監候”。這相當於今天被判“死緩”。


    清廷按照左宗棠的建議,將《裏瓦吉亞條約》再交各部,徵求批評意見。


    通過類似官員“公開投票表決”的方式,“官意”很快就出來了:要求再談。


    一個月後,清廷正式向俄國發出國書,否定並拒絕接受“崇厚版”的《裏瓦吉亞條約》。


    俄國接到國書後惱羞成怒,馬上部署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中國進行包圍。


    左宗棠這邊,早已做了各種可能的預見,做了周密的部署,動了大打的念頭。他將“恪靖”大旗一揮,迅速兵分三路,向伊犁壓過去:中路軍五千,由張曜率領,向伊犁發起正麵進攻;西路軍一萬,由劉錦棠統帥,直撲伊犁巢穴而去;東路軍一萬,由金順統帥,防止俄軍東竄;


    各後路也紛紛部署妥當,集結待命。


    兩國對壘,兵臨城下,劍拔弩張,千鈞一發。


    中俄邊境,戰爭烏雲瞬間如同硝煙,遮天蔽日。


    崇厚害怕談話有火藥味,弄得舉國戰場瀰漫硝煙味。


    一場關係到中俄邊境範圍重新劃分與兩國命運的曆史大決戰,一觸即發。


    現在是大炮轟打,還是桌前再談?


    決之戰陣


    1880年上半年,俄國兵力陸續增加了5倍,緊急調集一萬人馬趕往伊犁,嚴陣以待;同時,西伯利亞奔出9000多騎兵,費爾幹納派出4000多步兵,也正向伊犁趕來,大規模在西北邊境集結。


    中國從官方到民間,也響起一片喊打聲。


    對俄國挑釁看不下去的官員,血性噴湧,站了出來。陝西提督雷正綰(wǎn,控製),直接寫信給左宗棠,主動申請自己衝到前線,與左大帥“並髻(jì,盤曲的頭發)出關”。


    左宗棠被中國人自發激起的愛國情緒鼓動,更加堅定了信心,認為一旦開戰要“急戰”。


    左宗棠的必勝把握,源於一個重要情報:俄國與土耳其的戰爭剛剛結束,財政已經枯竭,赤字高達5千萬盧布,國家無力支撐大戰;英國也正在對俄國實行牽製政策,不許俄國向中國深入發展,俄國實力又無法抗衡英國,這決定俄羅斯不能想打就打。


    俄國國內確實非常糟糕,災情嚴重,糧食缺乏,農民在蠢蠢欲動,醞釀起義,沙皇正抽出力量,準備鎮壓。


    左宗棠由此準確推斷:俄羅斯無力發起全麵的大規模的對中戰爭。伊犁一旦大打,西征軍大部隊可以順勢壓過邊境,俄國國土到底要淪喪多少,還是個未知數!


    左宗棠的推測一點沒錯。俄羅斯正在提心弔膽,害怕左宗棠的西征軍打進來,目前虛張聲勢,隻是為了嚇人壯膽。[3]


    根據對實情的把握,左宗棠最終決定“緩進”。純粹的武夫,才會單憑武力。左宗棠是政治家,文韜武略,他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資源,將軍事與外交的手段結合起來運用。


    俄方終於等不及了,願意重新迴到談判桌上來。


    1880年2月19日,清廷下發文件,任命大理寺少卿、駐英法公使曾紀澤擔任出使俄國欽差大臣。 1880年7月,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代表中國,再次應邀到俄國談判。


    俄國明白,在戰場自己優勢已經喪失,隻有談判前加大軍事威脅力度。為了嚇倒曾紀澤,它調集一支20多艘軍艦組成的艦隊,從日本出發,逼近北京。


    左宗棠聽說了,鄙夷地一笑。楚軍靠膽魄、氣勢打垮過多少敵人?俄國人也來玩這套,這叫班門弄斧!他決定給俄國佬一點顏色。


    這天吃完早飯,左宗棠將部下、也是湘陰老鄉的虞紹南叫來,說:你抓緊去辦一件事,幫我造個“千年屋”。


    “千年屋”是湘陰方言,就是棺材。虞紹南說:大軍正要趁勢出征,做個這樣不吉利的東西做什麽用?


    左宗棠哈哈一笑,說:我要帶兵親征,移師哈密,帶著它上路,隨時準備躺進去,埋骨在西北。


    左大帥要造口棺材抬去帶兵收複伊犁的事情瞬間傳開,國內國際同時炸了鍋。一位相國高官,一個封疆大吏,居然要親自披掛上陣,跟俄國軍人赤膊拚命,士兵個個激動得血脈賁(bēn,激奮)張。[4]


    有部下看不過去,勸說:大帥您手下多的是身經百戰的名將,他們對付俄軍綽綽有餘,您為什麽還要拖著病痛之軀,親臨前線?


    左宗棠迴答:我要出關,考慮很久了。就算沒有戰事,我也想去看看,不然,怎麽了卻五十年來的心願?為了收複新疆,別人都反對,我硬堅持挺著,不也過來了嗎?這一關,我必須再闖過去,否則前功盡棄!


    虞紹南馬上去造棺材。他一開始準備選用胡楊。胡楊又叫胡桐、英雄樹,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腐,但質地不夠細。後換成了檀木。精心做好後,刷上黑漆,請左宗棠驗收。


    左宗棠躺進去試了試,爬起來說,蠻好!以後我就睡在這裏麵了。


    沒想到,爬出來後,左宗棠用手一摸,棺材很厚。再掂蓋子,很沉。他轉喜為怒,質問:什麽木料?從哪裏搞來的?


    虞紹南如實相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誌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誌頻並收藏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