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 作者:徐誌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左宗棠已經冒險先做了,心裏並沒有絕對把握,隻好說:不會,他正在打石門,分不出兵來打我。況且,他怎麽知道我景德鎮的兵全部派完了呢?
楊昌浚到底有些不放心,勸左宗棠穩妥點。左宗棠說,好!按規矩,三百守城的老弱病殘,燒火的、做飯的,隻要能走得動的,全部跑到城頭上去搖旗子,以壯聲勢。
越是擔心什麽,越會發生什麽。王開琳、王開化走後第二天,太平軍插在城內的探子,馬上將消息報告李秀成。李秀成一聽,機會來了。馬上派養子李容發帶去三千兵,直取景德鎮。
李秀成也是個謹慎的將領,已經聽說了楚軍的厲害,臨出發前,他告誡兒子:左宗棠老奸巨滑,詭計多端。你先弄清楚守城的是左宗棠的楚軍,還是江西的綠營,再到景德鎮去摸清左宗棠的實力。到景德鎮後,要仔細察看,不可魯莽。
李容發一路想著父親的告誡,將軍隊開到了距楚軍50公裏的地方。楚軍探馬火速警報,楊昌浚急得不行,連問如何是好,調兵已來不及。
左宗棠沉了一下臉,說,我們內部出奸細了,不然,怎麽我們一派兵去,他們就來打?搬救兵來不及了,隻能硬著頭皮,學諸葛亮來一次“空城計”了。
“空城計”好學不好做。太平軍將領看過《三國演義》,你再擺架古琴坐到城頭去彈,等於告訴敵人:此地無兵,快來捉我。
得有自己的創意,不能照搬古人。
左宗棠決定以諸葛亮的智慧來做當代人的事情。他先派人加急傳令王開琳、王開化星夜迴來救援。在城內則大肆張燈結彩,大放鞭炮,擺酒慶賀,四下傳言前方石門已經捉到了李秀成。左宗棠自己穿上四品朝服,站在門口春風滿麵,迎接賓客,慶祝大捷。
太平軍的奸細聽到了,馬上出城,向李容發報告。李容發一聽,大事不好,救父親要緊,馬上搬兵迴石門。
然而,到了晚上,李容發又朝左宗棠殺來。另一路探子已經飛來告訴他,李秀成正在前線指揮打仗,根本沒有被抓到。
還沒開打,就已經上了左宗棠一個大當,他氣得吐血,恨不得馬上攻城。但來迴一折騰,天已經黑了下來,隻好命令部下,趕快綁好雲梯,準備天亮再攻。
天蒙蒙亮,李容發準備吹號攻城,去活捉左宗棠。突然聽到楚軍前後同時擂響了戰鼓,吶喊聲地動山搖。原來王開琳、王開化接到密報,已經星夜趕了迴來接援。太平軍腹背受敵,陣腳全亂,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
李容發發現自己連上兩當,既怒又怨還窩囊,帶著一肚子氣,逃迴石門,揀迴一條小命。
這個“空城計”比諸葛亮導演的要精彩得多。諸葛亮的“空城計”到底有沒有,曆史上還有爭議。
左宗棠將這一仗作為自己畢生經典之筆。《左宗棠逸事彙編》中記載,左宗棠拿諸葛亮跟自己比較,認為這次成功的關鍵,是利用了敵方的間諜,幫自己暗通消息。這是諸葛亮“空城計”裏沒有的,所以自己已經稱得上當代諸葛亮了。他說:“諸葛公料司馬懿必不敢入空城,我卻料李秀成必迴師返救,料人料事,雖起諸葛公於地下,亦不過如此也。”
出湖作戰,戰績醒目,左宗棠倍感振奮。他晚年從新疆迴到湘陰,還常拿它跟湘陰老家人閑聊時吹牛逗趣。
眼下他當然沒閑工夫吹牛,戰事正緊。李容發敗走,黃文金再來。
1860年12月20日,黃文金統領數萬人馬,來切斷祁門湘勇的生命線。
黃文金帶兵有個特點,看不起打不贏他的人。他稱曾國藩是手下敗將,很是鄙夷。但他見識了左宗棠的厲害,不是一般的怕,他帶著大軍壓過來,一路上心裏不停地發毛。
這次左宗棠再不敢來空城計了。諸葛亮的特點是“一生惟謹慎”,左宗棠也是外鬆內緊,空城計不得已而用之。
楚軍跟黃文金短兵相接,硬碰硬,以會打仗著稱的黃文金如自己所擔心的,果然輸了,他自己也在戰鬥中負傷。曾國藩很高興,馬上向朝廷報功,左宗棠被提升為“三品京堂候補”。
太平天國開始急了。黃文金都不行,那最後隻有派他們最厲害的侍王李世賢來跟左宗棠征戰。
李世賢以善戰著名,戰功顯赫,爵位叫“天朝九門禦林軍忠正京衛軍侍王”,一個靠真本事打出來的將領。他曾在天京兩度告急之際,配合忠王李秀成徹底摧毀清軍江南大營,立下過“救駕之功”。這樣一位梟將,可不會怕左宗棠。
這次雙方一交手,左宗棠被打敗。
左宗棠一敗,後果就嚴重了。景德鎮失守,祁門生命線被切斷。湘勇3萬,30天內等不到軍糧;軍心大亂,曾國藩再一次想到自殺。他又給幕僚歐陽兆熊寫好遺囑。
曾國藩到底選擇自殺還是奏功?全看左宗棠最後是輸是贏。
1861年4月,左宗棠迎難而上,主動出擊,以5000兵引誘李世賢10萬大軍,在樂平城展開生死決戰。
軍事力量相差過大,為了抵消太平軍在數量上壓倒性優勢,左宗棠戰前先安排楚軍士兵在城外挖築掩護的戰壕,再引水進戰壕,將兩頭堵住,水順著壕溝溢漫。這樣,就可以大大地限製住太平軍騎兵。
戰陣鋪開。強強狹路相逢,接上火力,戰鬥打得天昏地暗。雙方各有勝負,成敗陷入膠著。
</br>
楊昌浚到底有些不放心,勸左宗棠穩妥點。左宗棠說,好!按規矩,三百守城的老弱病殘,燒火的、做飯的,隻要能走得動的,全部跑到城頭上去搖旗子,以壯聲勢。
越是擔心什麽,越會發生什麽。王開琳、王開化走後第二天,太平軍插在城內的探子,馬上將消息報告李秀成。李秀成一聽,機會來了。馬上派養子李容發帶去三千兵,直取景德鎮。
李秀成也是個謹慎的將領,已經聽說了楚軍的厲害,臨出發前,他告誡兒子:左宗棠老奸巨滑,詭計多端。你先弄清楚守城的是左宗棠的楚軍,還是江西的綠營,再到景德鎮去摸清左宗棠的實力。到景德鎮後,要仔細察看,不可魯莽。
李容發一路想著父親的告誡,將軍隊開到了距楚軍50公裏的地方。楚軍探馬火速警報,楊昌浚急得不行,連問如何是好,調兵已來不及。
左宗棠沉了一下臉,說,我們內部出奸細了,不然,怎麽我們一派兵去,他們就來打?搬救兵來不及了,隻能硬著頭皮,學諸葛亮來一次“空城計”了。
“空城計”好學不好做。太平軍將領看過《三國演義》,你再擺架古琴坐到城頭去彈,等於告訴敵人:此地無兵,快來捉我。
得有自己的創意,不能照搬古人。
左宗棠決定以諸葛亮的智慧來做當代人的事情。他先派人加急傳令王開琳、王開化星夜迴來救援。在城內則大肆張燈結彩,大放鞭炮,擺酒慶賀,四下傳言前方石門已經捉到了李秀成。左宗棠自己穿上四品朝服,站在門口春風滿麵,迎接賓客,慶祝大捷。
太平軍的奸細聽到了,馬上出城,向李容發報告。李容發一聽,大事不好,救父親要緊,馬上搬兵迴石門。
然而,到了晚上,李容發又朝左宗棠殺來。另一路探子已經飛來告訴他,李秀成正在前線指揮打仗,根本沒有被抓到。
還沒開打,就已經上了左宗棠一個大當,他氣得吐血,恨不得馬上攻城。但來迴一折騰,天已經黑了下來,隻好命令部下,趕快綁好雲梯,準備天亮再攻。
天蒙蒙亮,李容發準備吹號攻城,去活捉左宗棠。突然聽到楚軍前後同時擂響了戰鼓,吶喊聲地動山搖。原來王開琳、王開化接到密報,已經星夜趕了迴來接援。太平軍腹背受敵,陣腳全亂,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
李容發發現自己連上兩當,既怒又怨還窩囊,帶著一肚子氣,逃迴石門,揀迴一條小命。
這個“空城計”比諸葛亮導演的要精彩得多。諸葛亮的“空城計”到底有沒有,曆史上還有爭議。
左宗棠將這一仗作為自己畢生經典之筆。《左宗棠逸事彙編》中記載,左宗棠拿諸葛亮跟自己比較,認為這次成功的關鍵,是利用了敵方的間諜,幫自己暗通消息。這是諸葛亮“空城計”裏沒有的,所以自己已經稱得上當代諸葛亮了。他說:“諸葛公料司馬懿必不敢入空城,我卻料李秀成必迴師返救,料人料事,雖起諸葛公於地下,亦不過如此也。”
出湖作戰,戰績醒目,左宗棠倍感振奮。他晚年從新疆迴到湘陰,還常拿它跟湘陰老家人閑聊時吹牛逗趣。
眼下他當然沒閑工夫吹牛,戰事正緊。李容發敗走,黃文金再來。
1860年12月20日,黃文金統領數萬人馬,來切斷祁門湘勇的生命線。
黃文金帶兵有個特點,看不起打不贏他的人。他稱曾國藩是手下敗將,很是鄙夷。但他見識了左宗棠的厲害,不是一般的怕,他帶著大軍壓過來,一路上心裏不停地發毛。
這次左宗棠再不敢來空城計了。諸葛亮的特點是“一生惟謹慎”,左宗棠也是外鬆內緊,空城計不得已而用之。
楚軍跟黃文金短兵相接,硬碰硬,以會打仗著稱的黃文金如自己所擔心的,果然輸了,他自己也在戰鬥中負傷。曾國藩很高興,馬上向朝廷報功,左宗棠被提升為“三品京堂候補”。
太平天國開始急了。黃文金都不行,那最後隻有派他們最厲害的侍王李世賢來跟左宗棠征戰。
李世賢以善戰著名,戰功顯赫,爵位叫“天朝九門禦林軍忠正京衛軍侍王”,一個靠真本事打出來的將領。他曾在天京兩度告急之際,配合忠王李秀成徹底摧毀清軍江南大營,立下過“救駕之功”。這樣一位梟將,可不會怕左宗棠。
這次雙方一交手,左宗棠被打敗。
左宗棠一敗,後果就嚴重了。景德鎮失守,祁門生命線被切斷。湘勇3萬,30天內等不到軍糧;軍心大亂,曾國藩再一次想到自殺。他又給幕僚歐陽兆熊寫好遺囑。
曾國藩到底選擇自殺還是奏功?全看左宗棠最後是輸是贏。
1861年4月,左宗棠迎難而上,主動出擊,以5000兵引誘李世賢10萬大軍,在樂平城展開生死決戰。
軍事力量相差過大,為了抵消太平軍在數量上壓倒性優勢,左宗棠戰前先安排楚軍士兵在城外挖築掩護的戰壕,再引水進戰壕,將兩頭堵住,水順著壕溝溢漫。這樣,就可以大大地限製住太平軍騎兵。
戰陣鋪開。強強狹路相逢,接上火力,戰鬥打得天昏地暗。雙方各有勝負,成敗陷入膠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