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走進大廳後,右壁前,一副字體剛勁、雄健,氣勢豪邁、從容的對聯,瞬間鎖定了他的眼睛。他先看了一遍,再讀,不禁念出聲來: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誰寫的?陶澍有點疑惑,忍不住叫了一聲:好!有點激動起來。他沒有想到,在醴陵偏僻小地方,居然有這等人才,能寫出這麽絕妙的對聯!側頭問張世法:作者是誰?答淥江書院山長左宗棠。陶澍眼前一亮,哦了一聲,馬上通知張世法:快請左先生來見麵。


    故事到這裏,有兩個說法:一說左宗棠剛直、高傲,拒絕來見,是陶澍主動屈尊,去淥江書院見左宗棠;一說左宗棠當即前來。真實的情況是,左宗棠接到邀請,立即趕來了。左宗棠自己後來迴憶,“乃蒙激賞,詢訪姓名,敦迫延見”。“敦迫”就是催逼、催促,“延見”有兩個含義,一是召見,二是引見,合起來就是縣令催促左宗棠快快跑過去拜見。陶澍其時文名動中國,左宗棠見他,至少像見文化名人。


    總之是見麵了。兩人一見麵,陶澍一眼就認定,左宗棠是天下少有的奇才。《左宗棠年譜》的記載是,“目為奇才,縱論古今,至於達旦,竟訂忘年之交。”陶澍還留左宗棠跟自己住談了一晚。


    兩人相見恨晚,陶澍迴鄉計劃打亂了。他特地推遲一天迴安化,第二天專門約左宗棠一起遊醴陵。


    這是一段過於奇特的遭遇。 1779年出生的陶澍,這時已經58歲高齡;而左宗棠呢,不過25歲的毛頭小夥子。兩個人不但年紀相差33歲,社會地位上,也很懸殊:一個是大總督,一個是小舉人。


    左宗棠確實激動得不行。他跟周詒端後來說起,稱陶澍是中國第一大官,謙虛禮讓竟然到了這種地步,我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這事想起來就感到十分慚愧啊。(“督部勛望為近日疆臣第一,而虛心下士至於如此,尤有古大臣之風度,惟吾誠不知何以得此,殊自愧耳!”)


    我們難免會納悶,陶澍這是怎麽了?憑一副對聯,靠一次見麵,就對小青年左宗棠如此推崇、肯定?還打破世俗傳統,結為朋友。背後難道有什麽別的原委?


    說來就話長了。


    首先是對聯背後的故事。左宗棠這副對聯,雖是靈感之作,但實在是神來之筆。他將陶澍一生精華,概括得差不多了。


    1835年,陶澍做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開始了為官生涯中大刀闊斧的第一次改革,在兩淮取消“綱鹽法”,推行“票鹽法”。用今天話說,就是打破國家對食鹽的壟斷,將價格推向市場,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陶澍改革大獲成功,道光皇帝格外賞識,在養心殿西暖閣高調召見了他。


    道光皇帝這次可能過於高興,就國家大事對話完畢,意外跟陶澍聊起家常。他問到陶澍老家安化有什麽特色?陶澍說起一個奇觀:在資江流經家鄉石門潭的地方,水中凸起一塊巨大的方正石頭,因形狀像一方官印,取名“印心石”,他小時候跟父親在江邊讀書,建了一間書屋,就叫“印心石屋”。


    湖南人說話方言都很重,道光皇帝聽不太懂,於是再次一字一字地問,陶澍一字一字地比畫,道光皇帝終於聽明白了:哦,印心石屋,這麽寫。他又繼續饒有興趣地聽陶澍談那些鄉村趣事,沉浸其中,心蕩神馳。


    讓陶澍夢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軍機大臣潘世恩等四人,捧著六寸長寬的專書“印心石屋”的匾額給他,後麵寫了“禦書賜之”,有道光皇帝的簽名,還有兩方皇帝專用的印文。


    滿朝臣子知道後,都羨慕得不行。這可是最高褒獎啊!


    好事還沒完。


    過了一段時間,道光皇帝又召見他,專門問起:我給你寫的“印心石屋”匾額收到了嗎?陶澍趕緊叩謝,一高興,又跟道光皇帝聊起天來,曆數史上那些皇帝給大臣題匾的故事,後世全成了佳話。道光皇帝更加開心了,自己給陶澍題字,現在還隻是新聞,將來也要成為曆史佳話。他開心了,再問:我題的字,你準備掛到哪裏?


    陶澍說,準備刻在石上。再問:石門何人所建?答:天生的,非人力可為,有七八丈高。


    道光皇帝一聽,說:我上次寫的太小了,那麽大的石壁,要配大字,我另外再給你寫幅大字,我大字比小字寫得好。


    陶澍一聽,激動得不行。哪裏有皇帝兩次給臣子題字,而且還是他主動提出來的?


    第二天,陶澍就收到了新題字。幅長九尺多,每個字高寬各在一尺六寸左右。他趕緊收好,不久就刻在家鄉的印心石上。隨後嶽麓山、廬山、金陵等10多處地方,都刊刻上了。


    自己兩年前人生最得意的大事,居然傳到家鄉省偏遠的醴陵縣來了,自然高興得來不及。陶澍同時想到了,能知道這件事的作者,對自己又如此了解,對時事又如此熟悉,一定是見過大世麵的人。關鍵還是,對聯概括得那麽好,立意高遠,文字大氣,氣勢浩蕩,抬人,又不著痕跡。


    我們迴到對聯,就能看出玄機:


    “春殿語從容”,有如臨其境感,仿佛是現場描畫出來的。左宗棠又沒看到,卻可以憑藉想像,活靈活現地讚嘆陶澍在道光皇帝麵前從容作答,滿麵春光,如沐春風,這既顯得君臣關係親近,又顯得陶澍不亢不卑,春風得意蘊含其中。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誌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誌頻並收藏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