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如此之大,自視如此之高,我們開始有點關心:千軍萬馬的科舉獨木橋,左宗棠能順利闖過去嗎?


    考場驚魂


    一開始,左宗棠的科舉考試非常順利。


    1826年, 14歲的左宗棠,參加人生第一場科舉考試:湘陰縣試。縣試是最初的童子試,錄取者隻是獲得了參加府一級考試的資格。結果出來,全縣第一。


    1827年陰曆五月, 15歲的左宗棠正式參加府一級的秀才考試,這次要考三場,最後合格才算秀才。開場一考,左宗棠名列第一,但這次不巧,同縣剛好有個老人家參加。為了照顧長者,左宗棠被知府做思想工作,發榜屈列第二名。


    這個小插曲,對後麵沒影響。


    左宗棠的秀才初試成績優異。要拿到秀才文憑,隻等10月去府裏複試。節骨眼上,壞消息傳來,母親病危,他放棄參考。 5個月後,母親病故。古代的規矩,隨後三年,他得專心為母親守孝[3]。守孝期間,朝廷規定,一律不許參加考試。


    晃眼到18歲,守孝期滿。 1830年正月,左宗棠躊躇滿誌,正準備再考,不料父親又去世了。他不但要棄考再為父親守孝三年,還要開始自謀生路。


    1832年,為父親守孝三年期滿,一心夢想在科舉場上一展身手的左宗棠,終於可以再次登場。


    這次機遇湊巧:一邊是秀才考試,一邊有舉人考試。年少氣盛的左宗棠,麵臨這樣一個選擇:如果去考秀才,那麽下次舉人考試,還得再等三年。但如果選擇直接考舉人,卻得先花錢買個文憑。


    世上事情,往往你缺少什麽,就要用到什麽。大哥病死,父母相繼而亡,家裏積蓄,早花空了。自己吃了上頓還得要找下頓,哪裏還有錢買文憑?


    天無絕人之路。情急之下,事情總會有辦法。左宗棠求親告友,東挪西借,總算湊到108兩銀子,買了個監生的功名,可以直接參加鄉試。


    在古代有 “納資為監生”,翻譯成白話,就是“花錢買文憑”。當時買文憑也不算太丟人,既無法迴避,也無須迴避,在當時有捐納的規定,也不犯法。


    這樣,左宗棠就取得了去長沙參加鄉試的資格。這次,他和二哥左宗植同時參加本省鄉試,結果讓人喜出望外,哥倆雙雙中了舉人。


    但左宗棠的舉人,取得十分驚險。利好結果背後,內情叫人步步驚心。


    湖南省鄉試共分三場,時間定為三天,考生約有5000人,考卷在25天內批完,選出舉人48名。主考官隻有一人,叫徐法績,陝西人,嘉慶朝的進士,做過禦史。左宗棠的卷子最先落到胡鑒手中。胡鑒是翰林院的編修,學問比徐法績大,但是資曆比他淺,在本場考試,相當於是徐法績的助理。


    卷子第一批全部閱完,左宗棠榜上無名。


    什麽原因呢?胡鑒認為,左宗棠文理不通。也就是邏輯推論有大問題,叫人看不懂,所以批了個“欠通順”。評價很委婉,其實就是“狗屁不通”。古人講究中庸,批評要含蓄,即使徹底否定,也隻是和風吹湖麵,點到為止。


    左宗棠後來怎麽又上榜了呢?這就完全靠運氣了。發榜之前,道光皇帝臨時下旨:湖南增選六名舉人。


    原來,考試剛好碰上道光皇帝五十大壽。為顯皇恩浩蕩,道光皇帝特別開科考試,叫“萬壽恩科”[4],就是皇帝對一般讀書人額外開恩。於是主考官徐法績趕緊自查“遺卷”。


    遺卷就是沒有考中的學生餘留下來的試卷。根據規定,如果皇帝不額外開恩,將不再重新翻閱,也就是要作為廢棄之物,丟進垃圾桶。


    但左宗棠的遺卷一經翻起,又惹來一場小風波。


    徐法績仔細一讀,覺得還可以。小夥子人不錯,雖然寫得叫人看不太明白,但口氣似乎很大,思維很活躍,年輕人誰料得到呢?於是再推薦給助手胡鑒,要他考慮補薦。但胡鑒剛好是個牛脾氣,他堅決認定,就是不行。


    這一下,左宗棠在城南書院的老師賀熙齡被驚動了。老師不好當著外人表揚學生,他看後避開“通順”話題,另持觀點:文章寫得好是好,就是沒有套路,不合八股文規矩,所以才弄得考官們都看不大懂。(“文雖佳,惜不中程式,簾中人無能辨此者。”)這就讓人不知道他是在說好呢,還是說不好?


    關鍵時候,每個人都較真起來,爭議越來越大,但相對越來越集中,都傾向於“補薦”。胡鑒還是死扛不放,他對徐法績說:“中不中,你說了算,薦不薦,我說了算。”其他考官當然都堅持自己的意見,胡鑒勢單力薄,壓力很大。眾命難抗,迫於無奈,他略做妥協,將“欠”改成“尚”:“尚通順”。


    胡鑒死死卡著,改得這麽勉強,距離補錄,基本看不到希望。


    但運氣說來就來。就在胡鑒最牛釘子戶一樣死死卡住左宗棠做舉人夢時,突然暴病身亡。人死不能說話,意見馬上作廢。這下輪到徐法績一個人說了算,他當即將左宗棠的試卷列為“遺首”,也就是補錄第一候選對象。


    拿著“候補舉人”左宗棠的試卷,考官們組織了一場大討論:這篇文章到底好不好?


    徐法績拿出左宗棠這篇《選士厲兵,簡練傑俊,專在有功》,首先表態:這篇文章不但很好,簡直算得上全部考卷中最出色的一篇。湖南巡撫吳榮光這次也專門來聽意見,他叫人打開密封條看考生。現出左宗棠的名字,他很高興,迴憶說:我在湘水校經堂講學時,這個學生七次考了第一,寫出這篇好文章,絕對不是偶然。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誌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誌頻並收藏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