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三長製,北魏的基層組織就有了製度性的保障。與俸祿製一樣,三長製的頒布也遇到了莫大的阻力,李衝上奏後,馮太後向百官一公布,滿朝文武可就炸開鍋了。


    秘書令高祐、中書令鄭羲的觀點是三長製看起來很有用,其實難以推行。鄭羲補充說:“如若不信,不妨試行;失敗之後,就知道臣等所言不假了!”


    太尉拓跋丕贊成施行,認為此法若行,國家與個人都可受益。


    著作郎傅思益堅持守舊,說:“民俗已久,一旦改法,恐怕會滋生禍亂!”


    多數大臣處於兩方之間,認為時值農忙,新舊製度難以銜接,不如緩行,等到秋收之後再頒布。


    李沖很不以為然,對一幹大臣說:“新製度若不湊準時間,大家得不到好處,肯定會有怨言;眼下改製,正好讓老百姓立即享受到實惠,認識到改製的目的。”


    馮太後最終力排眾意,採納李沖的意見,果斷迅速地向全民推動三長製度。不出半年,各地戶口數就大量增加,豪強們不高興了。馮太後又下令降低賦稅,這可讓大家開了心,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小了。


    連續三年的三大製度,成為馮太後政治生涯中最值得一書的一筆。經過一係列改革,北魏的改製逐漸駛入了一條半自覺的軌道。馮太後與剛剛成長起來的孝文帝拓跋宏,又將麵臨什麽新的問題呢?


    十一 北魏重教崇禮


    北魏頒布三長製的當年(公元486年),孝文帝拓跋宏開始以正式禮服上朝接見眾臣。這算是一個標誌,馮太後此後雖仍繼續臨朝聽政,但大權已轉移到孝文帝的手中。


    馮太後兩次臨朝期間北魏所取得的成就,我們已經敘過兩點:拓展疆域與改革製度。前者先因劉宋自身的混亂而得手,其後又因為形勢判斷的失誤而止步淮水;後者的三大製度則均由她本人親自決策和推動。隨著製度的不斷完善,鮮卑人的魏國胡氣越來越淡,而漢風則越來越盛。


    馮太後的另兩點貢獻,是興辦學校與尊崇儒禮,這兩點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從教育和禮儀上對北魏進行全盤儒化,或者說是全盤漢化。她比崔浩更明白一個道理,想讓鮮卑人接受儒家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不是齊整人倫,而是需要從內部對上層貴族著力改造,這種改造或許是表麵的、膚淺的、容易接受的,但恰恰是這種表麵的膚淺,卻可以引發日後的連鎖反應,最終實現真正的漢化。


    所以馮太後著力培養的對象遠不隻是皇帝拓跋宏一人。太和九年(公元485年),皇弟拓跋禧、拓跋幹、拓跋羽、拓跋勰等人同時被封王,馮太後就乘此機會,在平城設立皇家學館,選拔最有學問的老師,組織他們學習儒家文化。這個措施很有意義,為什麽呢?因為拓跋鮮卑人是馬上得的天下,所以早期他們的貴族子弟從小所受的教育,主要就是騎馬、射箭這類硬功夫,以及通過實戰積累的指揮經驗。對於儒家文化的精髓,他們並沒有很好的機會認真汲取和領略,所以拓跋珪才會問出“天下書籍有幾許”這樣的準弱智問題。同時,也是佛教文化在貴族中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馮太後深諳“文化薰陶要從娃娃抓起”的道理,既然這些親王將來是北魏的棟樑,那麽把他們薰陶成“鮮卑皮漢人骨”就非常必要了。果然,這一代人成為北魏皇族中承前啟後、推行徹底改製、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代。尤其是拓跋勰,在學館中已經表現得聰明好學、出類拔萃,文章寫得一級棒,拓跋宏也特別喜歡這個弟弟,兄弟倆的關係非常好。


    對於拓跋宏本人,馮太後則更是著力培養,為他編了一本專門的教材,叫做《勸戒歌》,這個東西其實很像後世的《三字經》、《子弟規》,每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既容易記,又有助於學習道理。馮太後一共編了三百多章,稱得上是兒童教材編寫的勇於實踐者,大約也是古往今來教材編寫者中實權最大的一位了吧。此外她又寫了十八篇《皇誥》,在宴請百官的大殿之上以詔書的形式頒布,作為皇帝學習的指南、為人的準則以及施政的綱領。


    尊崇儒禮方麵的舉措,則基本是與三大製度的頒布同步進行的。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北魏下詔全麵禁止卜筮和讖緯,一旦發現,統統焚毀,私藏不報者一概處死。讖緯這個東西,我們在《縱橫十六國》中也專門介紹過,興盛於漢代,一度成為統治者維護地位的重要工具,其影響至北魏前期已經小了許多。對於亂世迭興的政權,讖緯學說是有利的,而對於北魏太武帝之後長期治世的局麵它可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加之佛教風頭正勁、玄學日益興起,讖緯已退居二線。北魏在這個時候又來這一招,自然是把讖緯推入了萬丈深淵。


    太和十年,北魏規定官員公服的等級。公服按照品位級別的不同,用不同顏色來區分,從高到低分別是朱、紫、緋、綠、青。這種等級顏色化的創意究竟是什麽時候開始的,我們已經很難考證,最大的可能性是借鑑魏晉時期的舊製。無論如何,這是曆史上第一次有文獻記載以顏色來區分品位。這一製度演變到唐宋,官服逐漸減為紫、緋、綠、青四種,所以“朱紫”、“紫蟒”也就成了高官顯貴的代名詞,所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羨並收藏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最新章節